一种带过滤功能的耐压输液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6564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过滤功能的耐压输液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过滤功能的耐压输液港。



背景技术:

输液港是一种较新的输液管路技术,是一种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系统,该系统包括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利用小手术方法将导管经皮下穿刺置于人体大静脉中,如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导管的末端到达上腔静脉;部分导管埋藏在皮下组织,将另一端的注射座留置在胸壁皮下组织中并缝合固定。

现有技术的输液港多是单腔单通道,多数使用硬质塑料做腔体的密封包覆材料;而且皆会使用金属材质材料做接头间的连接或是增强某部分的结构耐磨性和强度。现有输液港产品因为对金属的使用以及其低流量、低耐压的使用条件,这就限制了使用该输液港的病人不能进行CT和MRI的某几项检查,也不能用来当作造影剂的输注通道。而且现有市场多数输液港产品并没有过多考虑过滤或如何处理穿刺时产生的细微颗粒等污染,而是任由其流入血液当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增压植入式输液港,其完全使用高分子材料制备而成,有着优异的生物兼容性和舒适的软硬度,其不但不含任何金属物质,而且还能够耐受比较高的压力,能够满足造影剂的输注流量要求。并且该输液港能够过滤微粒,其能够使得轻于药物的高分子微粒和重于药物的金属微粒,都被留在输液港腔体内,避免微粒被输注到体内血液循环中。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腔的配置的输液港,其双腔可以交替使用,方便皮肤愈合,并且双腔还能够输注相互不易兼容的药物,以避免产生不良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过滤功能的耐压输液港,包括相互连接的注射座和导管,所述注射座包括由TPU聚氨酯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基座、盖体、连接管以及导管锁,所述盖体设置在基座上,所述盖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盖体内设置有密封住通孔的刺穿隔,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容液槽以及与容液槽连通的回旋槽,所述连接管伸入回旋槽中并通过导管锁与导管连接,所述容液槽的高度大于回旋槽的高度,所述容液槽的顶部与刺穿隔底部紧密贴合设置,所述回旋槽的顶部与盖体紧密贴合设置,所述容液槽的外壁与盖体内壁紧密贴合设置,所述容液槽内从回旋槽顶部位置至刺穿隔底部形成了微粒悬浮区,所述回旋槽底部为微粒沉积区。

优选的,所述注射座以及导管的表面均设置有等离子涂层。

优选的,所述回旋槽的形状为弧形。

优选的,所述容液槽以及回旋槽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两个容液槽通过顶部与刺穿隔紧密贴合设置以及两个容液槽的侧壁与盖体的侧壁紧密贴合设置来实现隔离。

优选的,所述每一回旋槽相对容液槽的另一端连通有汇流槽,所述汇流槽低于回旋槽设置,所述连接管位于汇流槽中,所述回旋槽靠近汇流槽处的开口渐渐变大,药液经过回旋槽进入汇流槽前产生湍流。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靠近汇流槽的端部设置,所述连接管与汇流槽端部之间预留间隙。

优选的,所述容液槽以及回旋槽的形状均为半圆形。

优选的,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空心减重腔。

优选的,所述基座与盖体之间通过超声波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完全使用TPU聚氨酯高分子材料制备而成,有着优异的生物兼容性和舒适的软硬度,其不但不含任何金属物质,而且还能够耐受比较高的压力,最高能到500psi,能够满足造影剂的输注流量和压力的要求,流速可达5~8ml/min。传统的输液港还需外置增压设备,比较而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该输液港能够过滤微粒,其能够使得轻于药物的高分子微粒和重于药物的金属微粒,都被留在输液港腔体内,避免微粒被输注到体内血液循环中。两个容液槽即双腔的作用是双腔可以交替使用,方便皮肤愈合,并且双腔还能够输注相互不易兼容的药物,以避免产生不良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单腔输液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部分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双腔输液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爆炸图;

图6为图5中A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4中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中刺穿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注射座;2、导管;3、基座;4、盖体;5、连接管;6、导管锁;7、刺穿隔;8、容液槽;9、回旋槽;10、微粒悬浮区;11、微粒沉积区;12、汇流槽;13、开口;14、间隙;15、减重空心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带过滤功能的耐压输液港,包括相互连接的注射座1和导管2,所述注射座1包括由TPU聚氨酯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基座3、盖体4、连接管5以及导管锁6,所述盖体4设置在基座3上,所述盖体4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盖体4内设置有密封住通孔的刺穿隔7,所述基座3上设置有容液槽8以及与容液槽8连通的回旋槽9,所述连接管5伸入回旋槽9中并通过导管2锁与导管2连接,所述容液槽8的高度大于回旋槽9的高度,所述容液槽8的顶部与刺穿隔7底部紧密贴合设置,所述回旋槽9的顶部与盖体4紧密贴合设置,所述容液槽8的外壁与盖体4内壁紧密贴合设置,所述容液槽8内从回旋槽9顶部位置至刺穿隔7底部形成了微粒悬浮区10,所述回旋槽9底部为微粒沉积区11。

本实用新型通过完全使用TPU聚氨酯高分子材料制备而成,有着优异的生物兼容性和舒适的软硬度,其不但不含任何金属物质,而且还能够耐受比较高的压力,最高能到500psi,能够满足造影剂的输注流量和压力的要求,流速可达5~8ml/min。传统的输液港还需外置增压设备,比较而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该输液港能够过滤微粒,其能够使得轻于药物的高分子微粒和重于药物的微粒,都被留在输液港腔体内,而不被输注到体内血液循环中。

其中过滤微粒的功能是通过下述结构来实现:在基座3上设置回旋槽9,回旋槽9的作用增加药液的流通路径,并且该回旋槽9的宽度较小,使得药液中体积较大的轻质微粒和重的微粒能够沉积在回旋槽9中,微粒沉积区11就是在回旋槽9的底部,确保这些微粒不被输注到体内血液循环中。其中轻于药液质量的微粒被滞留在微粒悬浮区10中,当针头通过刺穿隔7进入容液槽8中注射药液后,药液以及质量较轻的微粒会在容液槽8中旋转流动,接着药液会进入回旋槽9,而质量较轻的微粒悬浮在容液槽8内,因为容液槽8的高度比回旋槽9的高度高,所以质量较轻的微粒悬浮在药液上方并且由于回旋槽9的入口位置较低而阻止了较轻的微粒流入回旋槽9中。

优选的,基座3与盖体4之间通过超声波焊接连接。超声波塑料的焊接优点是焊接速度快,焊接强度高、密封性好,并且成本低廉,清洁无污染且不会损伤工件,确保输液港中无异物和杂质。

另外超声波焊接过程稳定,所有焊接参数均可通过软件系统进行跟踪监控,一旦发现故障很容易进行排除和维护。

优选的,回旋槽9的形状为弧形。根据基座3的形状来使得回旋槽9的路径长度最大化,来确保质量较重的微粒如金属微粒能够沉积。本实用新型的单腔型输液港回旋槽9的形状接近圆形,双腔形输液港中容液槽8以及回旋槽9的形状均为半圆形。

优选的,注射座1以及导管2的表面均设置有等离子涂层。等离子涂层的作用是产生生物惰性,阻止微粒吸附和堵塞。

优选的,容液槽8以及回旋槽9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容液槽8通过顶部与刺穿隔7紧密贴合设置以及两个容液槽8的侧壁与盖体4的侧壁紧密贴合设置来实现隔离。两个容液槽8即双腔的作用是双腔可以交替使用,方便皮肤愈合,并且双腔还能够输注相互不易兼容的药物,以避免产生不良情况。两个容液槽8实现隔离的结构是两个容液槽8通过顶部与刺穿隔7紧密贴合设置以及两个容液槽8的侧壁与盖体4的侧壁紧密贴合设置来实现。

优选的,所述每一回旋槽9相对容液槽8的另一端连通有汇流槽12,汇流槽12低于回旋槽9设置,连接管5位于汇流槽12中,回旋槽9靠近汇流槽12处的开口13渐渐变大,药液经过回旋槽9进入汇流槽12前产生湍流。并且连接管5靠近汇流槽12的端部设置,连接管5与汇流槽12端部之间预留间隙14。

汇流槽12低于回旋槽9设置的作用是确保药液能够完全注输到血管,输液座中不会有残留药液,回旋槽9靠近汇流槽12处的开口13渐渐变大,药液经过回旋槽9进入汇流槽12前产生湍流,药液可以在此处积蓄,使得输液流速尽量稳定。

优选的,基座3上设置有空心减重腔15。空心减重腔15的作用是减少输液港的重量,并且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