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压疮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7960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压疮垫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压疮垫。



背景技术: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压疮发生时会引发并发症,一方面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另一方面会对患者造成经济负担。对于一些患者,若仰卧时间较长,发生压疮的概率较高,而目前,一般采用帮助患者翻身的方法避免压疮发生,一般每隔2~3小时翻身一次,必要时每1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间间隔最长不超过4小时;频繁的翻身会造成陪护人员劳动强度大,同时,翻身过程中容易使患者皮肤擦伤,感染细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防压疮垫,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有效帮助患者避免其腿部和脚部产生压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压疮垫,包括设有倾斜面的底座、绑扎带及与所述绑扎带相适配且可调节所述绑扎带的长度的环扣;所述底座的倾斜面上开设有U型槽,所述U型槽包括沿倾斜方向并列设置的第一U型槽和第二U型槽,所述绑扎带设于所述第一U型槽和所述第二U型槽的相对的两端,所述环扣设于所述第一U型槽和所述第二U型槽之间的连接处。

其中,所述U型槽上由内至外依次设有可拆卸连接的海绵层和棉布层。

患者仰卧在病床上时,将两个小腿分别放入第一U型槽和第二U型槽内,通过设于底座两侧的绑扎带和中间的环扣将腿部固定,使得患者的小腿和脚均位于底座上,由于该底座的倾斜面由前至后逐渐增高,以抬起患者的小腿和脚,可有效避免小腿浮肿的现象发生。同时,由于设置在第一U型槽和第二U型槽内的海绵层和棉布层增加了小腿和脚的舒适度,减小腿部和脚部的压力,同时可有效帮助患者避免其腿部或脚部产生压疮。另外,海绵层和棉布层均为可拆卸地设置在底座上,便于拆卸及清洗,干净环保。该防压疮点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优选地,所述绑扎带与所述环扣均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底座上,并依次穿过所述海绵层和所述棉布层。

优选地,所述棉布层通过魔术贴粘接于所述海绵层上。

优选地,所述底座为硬质塑料壳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U型槽和所述第二U型槽的相对的两端的相对应位置,分别间隔开地设有两个所述绑扎带,所述环扣包括两组,且分别与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绑扎带一一对应,各组环扣中所述环扣的数量均为两个。

优选地,所述环扣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绑扎带的材质为棉布。

优选地,所述第一U型槽和所述第二U型槽的深度均不超过5cm。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倾斜面的倾斜角度范围为25°~35°。

优选地,舒适棉布层和所述海绵层之间设有按摩凸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压疮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 底座

11 第一U型槽

12 第二U型槽

2 海绵层

3 棉布层

4 环扣

5 绑扎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压疮垫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压疮垫,包括设有倾斜面的底座1、绑扎带5及与绑扎带5相适配且可调节绑扎带5的长度的环扣4;底座1的倾斜面上沿倾斜方向并列设有第一U型槽11和第二U型槽12,绑扎带5设于第一U型槽11和第二U型槽12的相对的两端,环扣4设于第一U型槽11和第二U型槽12之间的连接处。

患者仰卧在病床上时,将两个小腿分别放入第一U型槽11和第二U型槽12内,通过设于底座1两侧的绑扎带5和中间的环扣4将腿部固定,使得患者的小腿和脚均位于底座1上,由于该底座1的倾斜面由前至后逐渐增高,以抬起患者的小腿和脚,可有效避免小腿浮肿的现象发生。

同时,第一U型槽和第二U型槽12上还依次设有可拆卸连接的海绵层3和棉布层3,海绵层3和棉布层3的增设增加了小腿和脚的舒适度,减小腿部和脚部的压力,同时可有效帮助患者避免其腿部或脚部产生压疮。另外,海绵层3和棉布层3均为可拆卸地设置在底座1上,便于拆卸及清洗,干净环保。该防压疮点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其中,绑扎带5可连接在棉布层3上,也可连接在海绵层3上,但是为使整体的稳固性,避免小腿因欢动脱离底座1,所以将绑扎带5连接在底座1上,在海绵层3和棉布层3上均设有相应的通孔,以便绑扎带5通过该通孔可与扣环实现连接。另外绑扎带5和扣环与底座1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方便更换。

棉布层3通过魔术贴粘接于海绵层3上,粘接牢固,不易发生移位现象,且拆装方便。另外,为保证海绵层3和棉布层3能起到缓解患者腿部和脚部的压力的作用,海绵层3和棉布层3放置于底座1上后还可通过绑扎带5和环扣4将该海绵层3和棉布层3固定于底座1上。

底座1设有第一U型槽11和第二U型槽12,因此底座1需要有一定的硬度,因此可以将底座1设为金属等具有一定硬度的材质,但是考虑到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搬运该底座1,因此将底座1设为硬质塑料壳体。

为使将患者的小腿稳定的固定与底座1上,在第一U型槽11和第二U型槽12的相对的两端的每个端部的相应位置处绑扎带5的数量均设为两个,相应的,环扣4包括两组,且分别与间隔设置的两个绑扎带5一一对应,各组环扣中环扣4的数量均为两个。同时,选用不锈钢材质的环扣4及棉布材质的绑扎带5市面上较为常见,可满足使用条件,且经济性好。

为保证腿部和脚部的舒适度,在腿和绑扎完成后最好不要将腿部和脚部全部包裹,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U型槽11和第二U型槽12的深度均设为不超过5cm,避免因深度太高导致腿部和脚部的通风不好,提高舒适度。

为使患者的小腿抬起后更为舒适,将底座1的倾斜面的倾斜角度范围为25°~35°。另外,在棉布层3和海绵层3之间还设有按摩凸起,当患者的小腿和脚放置于棉布层3上后,该凸起可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