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妇科刮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9104阅读:8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妇科刮宫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生领域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妇科刮宫器。



背景技术:

刮宫,是指刮取子宫内膜或宫腔内容物的手术,属于人工流产的方式之一。

现有的刮宫手术多采用简单的刮宫板直接插入女性子宫。因为刮宫板为板状结构,所以它的两侧与患者接触面积较小,插入过程的较大压强容易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刮宫板的操作端一般会比较宽,否则很难快速进行刮宫,而较宽的操作端置入更加困难,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妇科刮宫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妇科刮宫器,包括套管、刮宫刀、插入板和连杆机构;所述套管为中空的管状,该套管的一端呈敞开状并向外延伸有限位圈,另一端则呈子弹头状并设有通孔;所述刮宫刀包括刀头和刀尾;所述插入板的插入端穿过通孔,并通过第一转轴与刮宫刀的刀尾活动连接,所述插入板的板面上还设有定位块和限位块,所述定位块和限位块均设有槽道;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主杆和副杆,所述主杆依次穿过两个槽道,且该主杆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副杆活动连接,另一端则设有拉环,所述副杆远离主杆的一端通过第三转轴与刮宫刀的刀头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能带来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减轻刮宫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避免刮宫板对产道的损伤,而且,本实用新型能够灵活调节刮宫操作端的角度,使用更加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在刮宫刀收拢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妇科刮宫器,包括套管1、刮宫刀2、插入板3和连杆机构。

所述套管1为中空的管状,该套管1的一端呈敞开状并向外延伸有限位圈4,另一端则呈子弹头状并设有通孔5。

所述刮宫刀2包括刀头和刀尾。

所述插入板3的插入端穿过通孔5,并通过第一转轴6与刮宫刀2的刀尾活动连接,所述插入板3的板面上还设有定位块7和限位块8,所述定位块7和限位块8均设有槽道(图中未示出)。

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主杆9和副杆10,所述主杆9依次穿过两个槽道,且该主杆9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11与副杆10活动连接,另一端则设有拉环12,所述副杆10远离主杆9的一端通过第三转轴13与刮宫刀2的刀头活动连接。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使用者首先将套管1插入患者阴道,使其设有通孔5的一端通过宫颈进入子宫。然后,使用者将插入板3的操作端穿过套管1进入子宫,此时,刮宫刀2处于收拢状态。

使用者通过去拉动拉环12,能够使主杆9在定位块7和限位块8的槽道内前后运动。随着主杆9的运动,副杆10带动刮宫刀2的刀头相对于刀尾做圆周运动,由此使刮宫刀2处于开启状态,并能灵活调整刮宫刀2的角度。

在此过程中,限位块8能过避免拉环12过度向前推进导致的刀头直立,以防直立的刮宫刀2刀头扎伤患者子宫。

刮宫完毕之后,使用者通过拉环12使刮宫刀2恢复收拢状态,然后依次取出插入板3和套管1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减轻刮宫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避免刮宫板对产道的损伤,而且,本实用新型能够灵活调节刮宫操作端的角度,使用更加灵活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