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宫颈锥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6584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妇科医疗用品,具体是一种宫颈锥切器。



背景技术:

宫颈是女性生殖系统中重要组织器官之一,从胚胎和女性胎儿起直至老妪,宫颈涉及女性一生中的妇科、产科、计划生育、妇女保健和生殖健康等疾病防治和保健问题,涉及到妇女本身的健康、家庭幸福、经济和社会问题,也与性和生殖等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宫颈的保养对女性而言非常重要。

宫颈锥切术是妇产科切除子宫颈的一种手术,也就是由外向内呈圆锥形的形状切下一部分宫颈组织。它一方面是为了作病理检查,确诊宫颈的病变;另一方面也是切除病变的一种治疗方法。

由于宫颈位置比较隐蔽,所以宫颈锥切手术在操作过程中不仅视角受限,难以把握锥切范围,而且空间狭隘,切除动作难度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宫颈锥切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宫颈锥切器,包括插入管,该插入管的一端设有呈子弹头状的插入头,并在插入头的上方设有穿孔,该穿孔内穿插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一端设有限位块,该限位块宽度大于穿孔的直径,另一端则穿出插入管,并连接有切割丝,所述切割丝的另一端固定在插入管的外壁上,且位于穿孔的正下方;所述插入管的另一端为实心体,设有手柄,并在手柄的下方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下方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条形开口,且该螺纹孔设有与之相匹配的调节螺栓;所述插入管内设有水平放置的连接杆,该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在插入管的内壁上,另一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连接有上撑板和下撑板;所述上撑板的末端穿过条形开口进入螺纹孔,且所述上撑板通过多个水平放置的压缩弹簧与插入管的内壁相连;所述下撑板的末端位于限位块的后方。

优选地,所述切割丝的直径小于10μm。

优选地,所述定位杆为以切割丝为半径的弧形杆。

优选地,所述上撑板和下撑板位于同一直线,且该直线穿过转轴的轴心。

本实用新型所能带来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便于宫颈锥切手术的进行,不仅简化了锥切动作,而且易于控制锥切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宫颈锥切器,包括插入管1,该插入管1的一端设有呈子弹头状的插入头2,并在插入头2的上方设有穿孔3,该穿孔3内穿插有定位杆4,所述定位杆4的一端设有限位块5,该限位块5宽度大于穿孔3的直径,另一端则穿出插入管1,并连接有切割丝6,所述切割丝6的另一端固定在插入管1的外壁上,且位于穿孔3的正下方;所述切割丝6的直径小于10μm;所述定位杆4为以切割丝6为半径的弧形杆。

所述插入管1的另一端为实心体,设有手柄7,并在手柄7的下方设有螺纹孔8,所述螺纹孔8的下方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条形开口(图中未示出),且该螺纹孔8设有与之相匹配的调节螺栓9。

所述插入管1内设有水平放置的连接杆10,该连接杆10的一端固定在插入管1的内壁上,另一端设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设有上撑板12和下撑板13,所述上撑板12和下撑板13位于同一直线,且该直线穿过转轴11的轴心。

所述上撑板12的末端穿过条形开口进入螺纹孔8,且所述上撑板12通过多个水平放置的压缩弹簧14与插入管1的内壁相连;所述下撑板13的末端位于限位块5的后方。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使用者首先将插入管1通过患者阴道插入宫颈口,然后根据手术对锥切范围的具体需要调节插入管1一侧的调节螺栓9,随着调节螺栓9的旋出,上撑板12在压缩弹簧14的作用下带动转轴11产生一定角度的旋转位移。此时,下撑板13也随之产生相同角度的位移,并推动定位杆4向外位移。因切割丝6的直径小于10μm,所以具有较高的切割力,能够随之切入人体宫颈。

然后,使用者捏住手柄7,360°转动插入管1,在转动过程中,切割丝6作出圆圈运动,完成锥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便于宫颈锥切手术的进行,不仅简化了锥切动作,而且易于控制锥切范围,值得推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