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源性休克抢救用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6071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源性休克抢救用注射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源性休克抢救用注射器。



背景技术:

注射器是医用人员日常给患者进行药物注射治疗的必要器具,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导致医疗行业对器材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于医用使用最为频繁的注射器,在使用和运输的过程中读数有时会被磨损导致读数出现问题,针头没有合理的放置对医护人员或者患者造成误伤,在特殊的情况下,当周围环境没有光源时,注射器将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不能保证治疗的安稳进行。

申请号为201520346857.9的实用新型注射器,包括针头、针头帽、针筒、活塞和推杆,其特征是在针筒内设有夹层,针筒表面设有发光刻度线,针筒尾端两侧分别固定设有尾翼,每个尾翼上端分别设有与夹层相连通的圆孔,圆孔上设有遮色液弹力气囊,圆孔表面设有隔离夹层的薄膜,针筒内两侧分别设有滑槽,活塞两侧分别固定设有滑臂,滑臂位于滑槽内。该实用新型的的注射器不使用时,针头的存放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会给医护人员和患者带去安全隐患,刻度线设置在针筒表面,容易磨损造成药剂读数不正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源性休克抢救用注射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注射器包括针头、针座、针筒、活塞和推杆,所述针筒外侧设有针头存放盒,所述针筒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一外套筒并与针筒形成一个夹层结构,夹层结构顶部通过环形的密封片密封,夹层结构内设有若干径向的隔板,将夹层结构分为第一夹层区、第二夹层区、第三夹层区和第四夹层区,第四夹层区两侧的隔板上设有若干连通孔,所述第一夹层区和第二夹层区通过第四夹层区连通,所述针头安装在针筒底端的针座上,所述推杆顶端与活塞连接,所述第一夹层区加注过氧化物,第二夹层区加注酯类化合物。

优选的,所述第三夹层区内安装刻度尺,连接在针筒底端,与推杆平行。

优选的,所述第四夹层区内放置有用于封堵连通孔的橡胶条。

优选的,所述针筒底端的针座外侧设有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所述的注射器可以在周围没有光源的黑暗情况下进行工作,通过将橡胶片取出,夹层内的过氧化物和脂类混合物充分接触,产生化学方应发出亮光,针筒表面安装针头存放盒,当注射器处于闲置状态时,将针头拆卸放入针头存放盒,一来可以减小注射器占用的横向空间,还可以防止注射器针头对工作人员或者患者造成误伤,针座周围刻有螺纹,当针筒内的气压较高时,不会发生针头冲出的情况,安全性能稳定,注射器夹层内设有刻度尺,刻度尺与外界隔壁,可避免因刻度线的意外磨损而使药剂的用量发生落差,保证注射器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因为客观因素造成对患者不必要的损失和危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心源性休克抢救用注射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心源性休克抢救用注射器的局部俯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心源性休克抢救用注射器的局部主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心源性休克抢救用注射器的底座与针头连接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心源性休克抢救用注射器的第一夹层区与第二夹层区的连通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心源性休克抢救用注射器第一夹层与第二夹层的隔板示例图。

其中:1—针头,2—刻度尺,3—针头存放盒,4—针筒,5—受力件、6—推杆,7—活塞、801-第一夹层区、802-第二夹层区、803-第三夹层区、804-第四夹层区、9-针座、10-连通孔、11-密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一种心源性休克抢救用注射器,包括针头1、针座9、针筒4、活塞7和推杆6,所述针筒4外侧设有针头存放盒3,所述针筒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一外套筒并与针筒形成一个夹层结构,夹层结构顶部通过环形的密封片11密封,夹层结构内设有若干径向的隔板,将夹层结构分为第一夹层区801、第二夹层区802、第三夹层区803和第四夹层区804,第四夹层区804两侧的隔板上设有若干连通孔10,所述第一夹层区801和第二夹层802区通过第四夹层区804连通,所述针头1安装在针筒4底端的针座9上,所述推杆6顶端与活塞7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当患者在黑暗条件下突然发生心源性休克或者其他突发状况时,用手按住受力件5防止滑落,取出第四夹层区804的橡胶条,第一夹层区801的过氧化物和第二夹层区802的脂类混合物从连通孔10进行融合,将注射器放在手上来回摆动,液体产生化学反应产生光亮,从针头存放盒3中取出针头1安装在针筒4的底端,推杆6远离针筒4底端拉动,带动活塞7将药剂吸入针筒4,读取刻度尺上2的读数确定药剂的容量,推动推杆6,向针筒4底座方向移动,活塞7将药剂通过针头1压出,完成整个操作过程,注射器针筒4外侧设有针头存放盒3,针头1在使用前和使用后存放在针头存放盒3中,避免对工作人员或者患者造成误伤,注射器操作简单,实用性较强。

所述第三夹层区803内安装刻度尺2,连接在针筒4底端,与推杆平行,可以保证刻度线在工作或者运输存放的过程中不会磨损而导致读数误差较大。

所述第四夹层区804内放置有用于封堵连通孔的橡胶条,当注射器在不使用时,第一夹层区801和第二夹层区802由第四夹层区804进行阻隔,橡胶条起到密封作用,阻隔两端液体从连通孔10进行融合。

所述针筒4底座设有螺纹,起到紧固作用,当注射器内部压力过大时,针头1不会因为压力作用从针座9冲出,使注射器的安全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