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生儿眼罩。
背景技术:
新生儿在蓝光治疗期间需要穿戴眼罩,避免光疗时强光照射损伤视网膜,然而目前的眼罩通常采用环形,直接套设在新生儿头部,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却存在眼罩移位或者脱落现象,导致新生儿眼部直接暴露,降低专科护理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生儿眼罩,本新生儿眼罩穿戴更加稳定,遮光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生儿眼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环形并具有弹性的头套,所述头套的上端沿径向具有呈带状并具有弹性的约束部,所述头套的前侧固连有片状的遮光层,所述头套的前侧下边沿具有两向下突出的片状延伸部,两所述延伸部均位于遮光层的下方。
头套套设在新生儿的头上,使得遮光层覆盖住双眼,其中两延伸部位于双眼的下方,而约束部则贴靠在头顶上,约束部能够防止头套向下移位或者脱落,而头套向上移位时延伸部能够起到遮光作用,因此穿戴更加稳定,遮光效果更好。
在上述的新生儿眼罩中,所述头套采用双层布制成,所述遮光层位于头套的双层布之间,且头套的双层布环绕遮光层相缝合。双层布的结构更加稳定,避免长时间使用而出现变形,遮光层被缝制在双层布内,结构简单。
在上述的新生儿眼罩中,所述延伸部呈半圆形,两所述延伸部之间形成用于鼻子凸出的避让缺口。头套套设在头上时鼻子位于避让缺口处,避免头套直接覆盖住鼻子。
在上述的新生儿眼罩中,所述遮光层的下部延伸至延伸部内。使得延伸部具有较好的遮光效果,即使头套向上移位也能够遮光。
在上述的新生儿眼罩中,所述头套、约束部和延伸部采用棉质材料一体制成。棉质材料手感更好,整体具有一定的弹性,通过自身弹力来固定在新生儿头上。
在上述的新生儿眼罩中,所述头套1后侧还具有横向设置的横束带14,所述横束带14和约束部11之间通过竖向设置的竖束带15相连接,所述横束带14和竖束带15均由弹性材料制成。横束带和竖束带相配合,能够避免头套向下滑落并套在新生儿的脖子上,保证遮光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生儿眼罩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约束部则贴靠在头顶上,约束部能够防止头套向下移位或者脱落,因此穿戴更加稳定。
2、由于遮光层的下部延伸至延伸部内,使得延伸部具有较好的遮光效果,即使头套向上移位也能够遮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生儿眼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新生儿眼罩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新生儿眼罩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头套;11、约束部;12、延伸部;13、避让缺口;14、横束带;15、竖束带;2、遮光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新生儿眼罩,包括呈环形并具有弹性的头套1,头套1的上端沿径向具有呈带状并具有弹性的约束部11,头套1的前侧固连有片状的遮光层2,头套1的前侧下边沿具有两向下突出的片状延伸部12,两延伸部12均位于遮光层2的下方,头套1套设在新生儿的头上,使得遮光层2覆盖住双眼,其中两延伸部12位于双眼的下方,而约束部11则贴靠在头顶上,约束部11能够防止头套1向下移位或者脱落,而头套1向上移位时延伸部12能够起到遮光作用,因此穿戴更加稳定,遮光效果更好。
头套1采用双层布制成,遮光层2位于头套1的双层布之间,且头套1的双层布环绕遮光层2相缝合,双层布的结构更加稳定,避免长时间使用而出现变形,遮光层2被缝制在双层布内,结构简单。延伸部12呈半圆形,两延伸部12之间形成用于鼻子凸出的避让缺口13,头套1套设在头上时鼻子位于避让缺口13处,避免头套1直接覆盖住鼻子。遮光层2的下部延伸至延伸部12内,使得延伸部12具有较好的遮光效果,即使头套1向上移位也能够遮光。头套1、约束部11和延伸部12采用棉质材料一体制成,棉质材料手感更好,整体具有一定的弹性,通过自身弹力来固定在新生儿头上。
头套1的后侧具有横向设置的横束带14,横束带14与头套1前侧的遮光层2及延伸部12等形成环状,本实施例中的头套1后侧为敞开形式,能够保证新生儿佩戴头套1时透气性,提高使用的舒适性,横束带14和约束部11之间通过竖向设置的竖束带15相连接,横束带14和竖束带15均由弹性材料制成,弹性材料可以为内置有橡皮筋的束带。竖束带15和横束带14相配合,能够避免新生儿的头部由横束带14与约束部11之间的空隙露出,而导致头套1向下滑落并套在新生儿的脖子上,既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同时还能够进一步保证遮光效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