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蓝光护眼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2582阅读:8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生儿蓝光护眼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罩,特别涉及一种新生儿蓝光护眼罩。



背景技术: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以及足月儿病理性黄疸等都需要进行蓝光照射治疗,该治疗是目前病理性黄疸首要的治疗措施;且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在我国发病率高。为了避免患儿的眼睛在治疗过程中遭受蓝光的伤害,在治疗前必须对患儿的眼部采取保护措施。

目前,临床普遍使用的新生儿蓝光护眼罩是由平面眼垫及无纺束带构成,眼垫由避光材料制作而成,可以阻止蓝光对新生儿眼睛的伤害,但是临床使用中发现目前的眼罩,新生儿在照射蓝光时由于经常晃动很容易使眼罩从眼睛上滑落,使新生儿的眼睛暴露在蓝光照射下而受到伤害。且目前商品化的眼罩零售价格高,不适合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生儿蓝光护眼罩,能够防止在新生儿的晃动的情况下使眼罩滑落。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生儿蓝光护眼罩,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框架,所述框架内装有能够遮挡蓝光的罩片,所述框架表面覆盖有无纺布,无纺布与罩片连成一体,所述框架上连接有环形固定带。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架由硅橡胶材料制成。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罩片包括内层的眼睛护垫、外层的遮光层,所述遮光层外表面覆盖所述的无纺布。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遮光层由黑色纯棉绒布制成。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无纺布与遮光层缝纫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遮光层与眼睛护垫通过粘扣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带包括固定框架的上部的上固定带与固定框架的下部的下固定带。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固定带与下固定带上均设有松紧调节装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罩片为软曲面体,所述罩片上对应于双眼部位的内侧面为凹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用弹性材料制成的眼罩框架,使得在固定好固定带后框架能够紧密的贴合在新生儿头部,防止眼罩在新生儿晃动的过程中滑落,框架表面的纱布能够在贴合的过程中保护新生儿的头部皮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新生儿蓝光护眼罩,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框架1,框架1内装有能够遮挡蓝光的罩片2,框架1表面覆盖有无纺布23,无纺布23与罩片2连成一体,框架1上连接有环形固定带3,通过使用弹性材料制成的眼罩框架1,使得在固定好固定带3后框架1能够紧密的贴合在新生儿头部,防止眼罩在新生儿晃动的过程中滑落,框架1表面的纱布能够在贴合的过程中保护新生儿的头部皮肤。

优选的,框架1由硅橡胶材料制成,硅橡胶无味无毒,而且韧性较好。

优选的,罩片2包括内层的眼睛护垫21、外层的遮光层22、遮光层22外表面覆盖所述的无纺布23。

眼睛护垫21能够保护新生儿的眼睛,保证即使在治疗过程中新生儿眼睛是睁开也不会因与眼罩的接触而受到损伤;遮光层22能够防止在治疗过程中蓝光照射到新生儿的眼睛;无纺布将罩片2与框架1连接成一个整体,覆盖在框架1表面的无纺布能够保护新生儿在治疗过程中不会被固定住的框架1箍伤,罩片2上的无纺布对遮光层22与眼睛护垫21起到主要的承载作用。

优选的,所述遮光层22由黑色纯棉绒布制成,能够更好的过滤蓝光。

优选的,无纺布23与遮光层22缝纫连接,防止治疗过程中由于新生儿头部的晃动使遮光层22发现偏移或者滑落。

优选的,所述遮光层22与眼睛护垫21通过魔术贴(粘扣带)连接,方便将眼睛护垫21从眼罩上拆卸下来,使眼罩在只需更换眼睛护垫21时便能重复使用。

优选的,所述固定带3包括固定框架1的上部的上固定带与固定框架1的下部的下固定带,从上、下两个部分进行固定,进一步防止了眼罩滑落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上固定带与下固定带上均设有松紧调节装置31,采用魔术贴(粘扣带)作为松紧调节装置31,能够根据新生儿头部的大小调节松紧,防止新生儿产生不舒适感。

优选的,所述罩片2为软曲面体,所述罩片2上双眼对应部位的内侧面为凹面,能够最大可能的减少新生儿眼睛与眼罩的接触,防止新生儿眼睛擦伤。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