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骨折患者运输折叠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7056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胸腰椎骨折患者运输折叠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胸腰椎骨折患者运输折叠板。



背景技术:

胸腰椎骨折是指由于外力造成胸腰椎骨质连续性的破坏。这是最常见的脊柱损伤。在青壮年患者中,高能量损伤是其主要致伤因素,如车祸,高处坠落伤等。老年患者由于本身存在骨质疏松,致伤因素多为低暴力损伤,如滑倒、跌倒等。胸腰椎骨折患者常合并神经功能损伤,且由于致伤因素基本为高能损伤,常合并其他脏器损伤,这为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医护人员需要将患者从病床运送至手术台接受治疗或运送至检查室进行X光或其他检查,移动过程中患者身体动作过大会导致二次受伤,故医护人员如何移动胸腰椎骨折患者成了一大难题。

现有技术中,多名医护人员直接将患者从病房病床抬至移动病床上运送至手术室或检查室,治疗或检查时再将患者抬至手术室病床或检查室病床,在从病房病床搬运至移动病床和从移动病床搬运至病房病床的过程中,由于身体扭转或扯动,患者感受到强烈的疼痛,甚至可能导致患者二次受伤,而且搬运过程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胸腰椎骨折患者运输折叠板,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搬运胸腰椎骨折患者时,患者感受到强烈的疼痛,甚至可能导致患者二次受伤,而且搬运过程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胸腰椎骨折患者运输折叠板,所述胸腰椎骨折患者运输折叠板包括相互铰接的靠板与底板、多个支撑组及多个连接横杆,所述靠板与所述底板均为长方体形状的平板,所述支撑组包括支撑杆及相互配合的T型导轨与滑块,所述支撑杆一端铰接所述靠板的非倚靠面,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滑块,所述T型导轨位于所述底板上并沿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滑块安装于所述T型导轨上并可以在所述T型导轨上自由滑动,每一个所述连接横杆位于相邻的所述滑块之间并连接相邻的所述滑块,用于稳定机构及保持各所述支撑组同步运动,所述靠板的所述非倚靠面设有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支撑杆与所述T型导轨,所述容纳槽贯穿所述靠板的所述非倚靠面的宽度方向,所述靠板的两条对边的边缘各固定有一跟长直杆,医护人员通过所述长直杆搬运所述胸腰椎骨折患者运输折叠板及患者。

进一步,所述靠板的长度为1m,宽度为0.5m,厚度为0.1m。

进一步,所述底板的长度为1m,宽度为0.65m,厚度为0.1m。

进一步,所述支撑组的数量为3个。

进一步,所述支撑杆的长度为0.35m。

进一步,所述T型导轨的长度为0.65m。

进一步,所述T型导轨的高度为0.05m。

进一步,所述连接横杆的数量为2个。

进一步,所述连接横杆的长度为0.3m。

进一步,所述长直杆的长度为1.2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将靠板竖直的靠在侧躺的患者的头部至臀部位置,医护人员水平方向拉动连接横杆,滑块沿T型导轨滑动的同时拉动靠板由竖直状态缓缓倒向水平状态,同时医护人员辅助将患者靠在靠板上并与靠板一同倒向水平状态,即平躺状态,该过程中由于患者始终倚靠在靠板上,身体未受到扯动或扭转,患者痛感小,不会造成二次受伤;医护人员通过长直杆搬运胸腰椎骨折患者运输折叠板和平躺在胸腰椎骨折患者运输折叠板上的患者从病房病床至移动病床或从移动病床至手术室病床时,患者始终保持平稳,不会对患者造成额外伤害,并且搬运过程简单方便,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靠板处于水平状态时,容纳槽槽容纳并隐藏支撑杆和T型导轨,靠板与底板平行并且靠板的非倚靠面与底板贴合,胸腰椎骨折患者翻身辅助折叠板仅表现为一个长方体状的平板,利于使用时搬运患者,方便使用,外形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明显变形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运输折叠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运输折叠板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运输折叠板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至图3,胸腰椎骨折患者运输折叠板包括相互铰接的靠板10与底板20、多个支撑组及多个连接横杆110,靠板10与底板20均为长方体形状的平板,支撑组包括支撑杆102及相互配合的T型导轨106与滑块104,支撑杆102一端铰接靠板10的非倚靠面,支撑杆102的另一端铰接滑块104,T型导轨106位于底板20上并沿底板20的宽度方向设置,滑块104安装于T型导轨106上并可以在T型导轨106上自由滑动,每一个连接横杆110位于相邻的滑块104之间并连接相邻的滑块104,用于稳定机构及保持各支撑组同步运动,靠板10的两条对边的边缘各固定有一跟长直杆30,长直杆30用于医护人员搬运胸腰椎骨折患者运输折叠板及患者。

靠板10的非倚靠面设有容纳槽40,当靠板10处于水平状态时,支撑杆102与T型导轨106平行,滑块104与连接横杆110位于底板20的边缘处,容纳槽40容纳支撑杆102与T型导轨106,容纳槽40贯穿靠板10的非倚靠面的宽度方向,容纳槽40容纳并隐藏支撑杆102和T型导轨106,靠板10与底板20平行并且靠板10的非倚靠面与底板20贴合,胸腰椎骨折患者翻身辅助折叠板仅表现为一个长方体状的平板,利于使用时搬运患者,方便使用,外形美观。

进一步的,靠板10的长度为1m,宽度为0.5m,厚度为0.1m,底板20的长度为1m,宽度为0.65m,厚度为0.1m。

一种实施方式中,支撑组的数量为3个,支撑杆102的长度为0.35m,T型导轨106的长度为0.65m,T型导轨106的高度为0.05m。连接横杆110的数量为2个,连接横杆110的长度为0.3m。长直杆30的长度为1.2m。

将靠板10竖直的靠在侧躺的患者的头部至臀部位置,医护人员水平方向拉动连接横杆110,滑块104沿T型导轨106滑动的同时拉动靠板10由竖直状态缓缓倒向水平状态,同时医护人员辅助将患者靠在靠板10上并与靠板10一同倒向水平状态,即平躺状态,该过程中由于患者始终倚靠在靠板10上,身体未受到扯动或扭转,患者痛感小,不会造成二次受伤;医护人员通过长直杆30搬运胸腰椎骨折患者运输折叠板和平躺在胸腰椎骨折患者运输折叠板上的患者从病房病床至移动病床或从移动病床至手术室病床时,患者始终保持平稳,不会对患者造成额外伤害,并且搬运过程简单方便,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靠板10处于水平状态时,容纳槽40容纳并隐藏支撑杆102和T型导轨106,靠板10与底板20平行并且靠板10的非倚靠面与底板20贴合,胸腰椎骨折患者翻身辅助折叠板仅表现为一个长方体状的平板,利于使用时搬运患者,方便使用,外形美观。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几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