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连续活检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6539阅读:8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连续活检钳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连续活检钳。



背景技术:

目前内镜临床工作中使用的常规活检钳,存在如下缺陷和不足:

1、世界范围内最常用的内镜,其活检孔道直径为2.8mm;为适合于此,常用活检钳的钳头关闭状态的直径通常为2.2~2.5mm,钳头张开的宽度通常为6.0mm,最大不超过8.0mm。因受活检孔道直径的限制,活检钳钳头及钳口无法制作得更大,活检的组织块通常较小,常因活检不充分、未取到黏膜全层而需要重新内镜检查及重复活检。

2、一次活检只能钳取1块人体组织;而且,如果活检操作后出现较严重的出血,则需换用高频电止血钳(也称热活检钳)或者其它止血器械。操作程序如下:将活检钳插入内镜活检通道,张开活检钳头端,抵近需活检部位并钳夹组织,快速提拉活检钳钳身“钳撕”组织,将活检钳从内镜活检通道拔出,张开活检钳头端,取下组织块并放入保存液中;再次将活检钳插入内镜活检通道,重复上述操作;依次类推,直至活检的组织块数量达到需要的数量。因无法一次性活检出需要的组织块数量,因此操作耗时较长,有时甚至影响患者安全。

3、受制于常规活检钳的结构设计,其活检的组织块是通过“钳夹”后“撕扯”下的,对组织块有挤压,加上活检的组织块通常较小等因素,对少数活检组织很难定位,难以获得高质量的病理组织切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钳取多块组织更方便容易的多功能连续活检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连续活检钳,包括手柄外壳、内管、外管、第一推动件;所述的内管套入外管内,推动内管和外管相对移动的第一推动件设置在手柄外壳上;所述内管的尾端设有多瓣钳头,所述的钳头包括向内倾斜设置的钳口和弹性钳体,弹性钳体的一端与内管的端部连接,弹性钳体的另一端与钳口连接;随着内管露出或缩回外管,弹性钳体张开或闭合。通过钳头的张开和闭合来钳取组织块,采用同心管的结构,可通过内管伸出的长度来调整钳头张开的大小,从而实现钳取组织块的范围大小及深度,可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安全可靠;采用同心管的结构,相比设有钢丝的活检钳,本实用新型的活检钳结构更为简单,更安全可靠,成本更低。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推动件的上端露出手柄外壳,第一推动件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内管上,外管与手柄外壳相固定;

或者,所述第一推动件的上端露出手柄外壳,第一推动件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外管上,内管与手柄外壳相对固定。实现钳头的张开和闭合,且结构相对设有钢丝的活检钳简单的多,而且制造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进一步的是:活检钳还包括回收管、负压装置;内管的首端套入回收管一端的内部,回收管的另一端连接在负压装置上,回收管内设有阻挡件,所述的内管、回收管形成相通的气流通道。负压装置工作时,组织块从内管被吸入回收管内,阻挡件能阻挡组织块被吸入负压装置内,同时阻挡件能允许气流通过。

进一步的是:活检钳还包括回收活塞,伸入回收管内的回收活塞穿过阻挡件。阻挡件可以阻止组织块被吸入负压腔内,同时回收活塞可以推出组织块。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回收管内设有棉质体,棉质体位于阻挡件和负压装置之间的回收管内。棉质体可以阻止液体流入负压腔内,同时可过滤除菌,起到防护作用。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负压装置包括真空泵和用于向真空泵供电的蓄电池,手柄外壳的外部设有用于启动真空泵的电源开关。打开电源开关,能启动真空泵,使内管、回收管的气流通道形成负压,从而能将组织块吸入回收管内。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负压装置包括负压腔体和相对负压腔体移动的负压活塞,所述的负压活塞和负压腔体围成负压腔,负压腔体上设有单向阀;活检钳还包括连接管、第二推动件、密封件;所述的回收管通过连接管连接在负压装置上,连接管与负压腔相通,所述的第二推动件伸入连接管内,密封件设置在第二推动件的端部上,第二推动件通过密封件控制连接管和负压腔之间的连通状态。负压腔为负压状态时,按下第二推动件,内管、回收管、连接管、负压腔连通,从而能吸取组织块。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连接管内设有弹簧,弹簧套装在第二推动件上,所述的密封件位于负压腔内,所述的连接管和负压腔形成连通口,密封件端面的面积大于连通口的面积。通过第二推动件,可以控制连接管和负压腔之间的连通与不连通;同时由于弹簧的复位作用,可使连通口处于常闭状态,即连接管和负压腔不连通。

进一步的是:活检钳还包括用于控制负压活塞移动的第三推动件。

进一步的是:活检钳还包括与内管电连接的高频电插座,所述的内管和钳头均由导电体制成,所述外管的内壁、内管的外壁、钳头的外壁均设有绝缘层。能对组织块进行电凝止血。

总的说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同心管的结构,能调整钳取组织块的大小、范围和深度,安全可靠、结构简单、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设有负压装置和回收管,插入活检钳一次,可连续活检多块活体组织(理论上可多达数十块)。

3、本实用新型的回收管为一次性使用,拆卸后可一次性回收多块活检的组织块,符合国家内镜消毒技术规范。

4、本实用新型的负压装置可拆卸,并可重复使用,且可采用合适的电动或者手动的负压装置。

5、本实用新型取出负压装置及回收管后,可冲洗及浸泡消毒。

6、本实用新型的钳头为三瓣结构,更容易钳取得到所需的组织块,特别是更易于钳取位于侧面的组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方式的结构示意原理图,其中钳头只画出了两瓣。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外一种方式的结构示意原理图,其中钳头只画出了两瓣。

图3是本实用新型钳头张开的结构示意原理图,透气孔设置在钳口上。

图4是本实用新型钳头闭合的结构示意原理图,透气孔设置在钳口上。

图5是本实用新型集成在一个手柄外壳上的示意图。

图6是电凝止血的原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钳头张开的结构示意原理图,透气孔设置在钳口和弹性钳体的交界处。

图8是本实用新型钳头闭合的结构示意原理图,透气孔设置在钳口和弹性钳体的交界处。

图9是本实用新型钳头张开的结构示意原理图,所有的钳口围成一个透气孔。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钳头闭合的结构示意原理图,所有的钳口围成一个透气孔。

其中,1为第一推动件,2为第二推动件,3为第三推动件,4为插座管,5为外管,6为内管,7为回收管,8为连接管,9为钳头的弹性钳体,10为钳头的钳口,11为阻挡件,12为回收活塞,13为弹簧,14为密封件,15为负压装置的负压腔体,16为负压腔,17为负压装置的负压活塞,18为单向阀,19为棉质体,20为高频电插座,21为大拇指环,22为连通口,23为电源开关,24为手柄外壳,25为真空泵,26为蓄电池,27为透气孔,28为透明窗,29为高频发生器,30为电缆,31为作用电极,32为中性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方向与图1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

为叙述方便,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方向与图1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下文所说的内外方向是指,内管壁指向内管的中心线为内,内管的中心线指向内管壁为外。

结合图1至图4所示,一种多功能连续活检钳,包括手柄外壳、内管、外管、第一推动件;所述的内管套入外管内,即内管位于外管内,内管和外管采用同心管的结构,内管可以上下移动(外管固定),或者外管可以上下移动(内管固定),推动内管和外管相对移动的第一推动件设置在手柄外壳上。所述内管的尾端(即内管的下端)设有多瓣钳头,多瓣钳头沿着内管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本实用新型中,钳头为3瓣,根据实际需要,钳头的数量可以设计成其它。所述的钳头包括向内倾斜设置的钳口和弹性钳体,钳口和弹性钳体呈一定的角度(一般为135°),钳口的倾斜方向为由内下方往外上方的方向倾斜,钳口倾斜的程度在整个活检钳由厂里生产出来之后就固定了。弹性钳体的一端(弹性钳体的上端)与内管的端部(内管的下端)连接,弹性钳体的另一端(弹性钳体的下端)与钳口连接;内管、弹性钳体、钳口可以是一体形成的,随着内管露出或缩回外管,弹性钳体张开或闭合,当内管慢慢露出外管的过程中,弹性钳体以内管的中心线为中心向外张开,当内管慢慢缩回外管的过程中,弹性钳体以内管的中心线为中心向内闭合,弹性钳体具有一定的弹性,有向外张开的趋势。钳头闭合时,从内管的端面上看,所有的钳口能密封住内管,一种优选的方式是,所有的钳口围成一个圆形,该圆形的直径等于内管外壁的直径,每一个钳口呈扇形。为便于气流流入内管内,所述的钳头上设有透气孔,可以在每个钳口上设有透气孔(如图3和图4所示),也可以在钳口和弹性钳体的相接处设有透气孔(如图7和图8所示),还可以所有的钳口围成一个透气孔(如图9和图10所示);钳口为锯齿状,可防滑,方便钳取较硬的组织,钳口呈扇形和设有透气孔可防止组织挤压和并利用负压吸引已钳取的组织。钳头内部保持气密、光滑。本方案中,与目前常规活检钳二瓣结构不同,钳头采用3瓣的结构形式,三个钳瓣分别与内管连接,无绞接关节,相比钳头采用2瓣的结构形式,3瓣的结构形式能使钳头更加容易的夹取组织块;特别是更易于钳取位于侧面的组织。2瓣的结构形式,如果组织块不在2瓣钳口张开的开口上,则不容易夹取到组织块。

第一推动件、内管、外管、手柄外壳之间的结构位置关系有多种方式:第一种是:第一推动件的上端露出手柄外壳,第一推动件的端部设有大拇指环,方便使用者操作,如图1所示,第一推动件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内管上,外管与手柄外壳相固定,当设有负压装置和回收管(下文提及)时,内管的上部应位于手柄外壳的内部,外管的上部可位于手柄外壳的内部,外管的上部也可以连接手柄外壳上。第二种是:第一推动件的上端露出手柄外壳,第一推动件的端部设有大拇指环,方便使用者操作,如图2所示,第一推动件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外管上,内管与手柄外壳相对固定,当设有负压装置和回收管(下文提及)时,外管和内管的上部应位于手柄外壳的内部,且内管的上部套入回收管内,内管可以固定在回收管上,内管也可以固定在手柄外壳上。第一推动件呈杆状体。第一推动件、内管、外管、手柄外壳之间的结构位置关系,能实现钳头的张开与闭合,且结构相对现有技术简单的多,而且制造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活检钳还包括回收管、负压装置;内管的首端(内管的上端)套入回收管一端的内部,回收管的另一端连接在负压装置上,回收管内设有阻挡件,所述的内管、回收管形成相通的气流通道。内管、回收管、负压装置的连接处应保证气密性良好,防止气体泄漏。负压装置工作时,组织块从内管被吸入回收管内,阻挡件能阻挡组织块被吸入负压装置内,同时阻挡件能允许气流通过,阻挡件可以设计成带网状结构。

活检钳还包括回收活塞,伸入回收管内的回收活塞穿过阻挡件。回收活塞与回收管的相交处应保持密封性,防止空气流通。回收管内吸入组织块时,向下移动活塞,则组织块从回收管内滑出。当设有回收活塞后,阻挡件还能使回收活塞有个上极限位置。

所述的回收管内设有棉质体,棉质体位于阻挡件和负压装置之间的回收管内。即在阻挡件往负压装置的方向上,在回收管内填充有棉质体。棉质体可以防止一些液体流入负压装置内,起到防溅防污染及过滤除菌的作用,棉质体可为纤维棉、无纺布或者棉花等。

结合图1所示,负压装置的种类很多,第一种负压装置的结构是:负压装置包括真空泵和用于向真空泵供电的蓄电池,手柄外壳的外部设有用于启动真空泵的电源开关。打开电源开关,能启动真空泵,使内管、回收管的气流通道形成负压,从而能将组织块吸入回收管内。电动负压装置可选用微型直流隔膜真空泵、刮片式真空泵等。

在采用第一负压装置的结构下,可增加如下结构:在处于手柄外壳内的、推动内管的第一推动件上设有联动的真空泵启动开关,内管伸出外管达到最大程度时开启真空泵,从而可以使钳取的组织通过负压吸引至回收管内。或者相反,在处于手柄外壳内的、推动外管的第一推动件上设有联动的真空泵启动开关,外管回缩,使内管伸出达到最大程度时开启真空泵,从而可以使钳取的组织通过负压吸引至回收管内。

结合图2所示,第二种的负压装置的结构是:负压装置包括负压腔体和相对负压腔体移动的负压活塞,所述的负压活塞和负压腔体围成负压腔,负压腔体上设有单向阀;打开单向阀,负压腔和大气相通;关闭单向阀,负压腔和大气不连通;单向阀可采用单向隔膜。活检钳还包括连接管、第二推动件、密封件;所述的回收管通过连接管连接在负压装置上,即回收管的一端与内管相接,回收管的另一端与连接管相接,连接管与负压腔相通,所述的内管、回收管、连接管、负压装置的负压腔形成相通的气流通道;所述的第二推动件伸入连接管内,密封件设置在第二推动件的端部上,第二推动件通过密封件控制连接管和负压腔之间的连通状态;负压腔为负压状态时,按下第二推动件,内管、回收管、连接管、负压腔连通,从而能吸取组织块。这种结构的负压装置配备连接管、第二推动件、密封件也能将组织块吸入回收管内,结构稍微复杂些,但能手动形成负压状态,不需要耗费电能。

在采用第二负压装置的结构下,可增加如下结构:所述的连接管内设有弹簧,弹簧套装在第二推动件上,所述的密封件位于负压腔内,且密封件设置在第二推动件的下端,连接管和负压腔相接之处形成连通口,密封件端面的面积大于连通口的面积。按下第二推动件时,第二推动件向下运动时,连通口打开,连接管和负压腔相通;松开第二控制件时,由于弹簧的复位作用,第二推动件向上运动,连通口被封住,连接管和负压腔不相通。能控制连接管和负压腔之间的连通状态。活检钳还包括用于控制负压活塞移动的第三推动件,第三推动件设置在负压装置上,通过第三推动件的上下移动可以控制负压活塞的上下移动。按下第三推动件上的套环,负压装置的负压活塞向下运动,负压腔内形成负压状态(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该负压装置为手动的负压装置,通过第三推动件直接控制负压活塞的移动。第二推动件和第三推动件的端部设有大拇指环,方便使用者操作,第二推动件和第三推动件的上端应露出手柄外壳外。

结合图5所示,回收管、第一推动件、负压装置等均集成在一个手柄外壳内,手柄外壳上设有可打开的透明窗,通过透明窗可以观察到组织块是否已经被负压吸引至回收管内的情况;打开透明窗,可以拆卸负压装置。

活检钳还包括与内管电连接的高频电插座,高频电插座通过电线与内管连接,高频电插座可以设置在手柄外壳上,也可以设置在手柄外壳的下部。设置在手柄外壳的下部时,可采用这种方式,在外管的外部再设置一插座管,插座管呈圆筒状,插座管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手柄外壳上,高频电插座安装在插座管上,然后高频电插座再通过电线与内管连接。所述的内管和钳头均由导电体制成,所述外管的内壁、内管的外壁、钳头的外壁均设有绝缘层。高频电插座再配合其他相关设备(介绍如下文),即可对所钳取的组织块进行止血。

下面对高频电凝止血的物理学原理作简单介绍:

当电流通过人体组织时会产生三种效应:电解效应、法拉第效应和热效应。其中的热效应是:当300kHz以上的高频电流流过人体组织时,电流产生热效应。热效应有以下三种应用方式:电切(相当于手术刀)、电凝(相当于止血钳)和电灼。

结合图6所示,产生电凝作用所需要的设备有高频发生器、电缆、作用电极和中性电极。患者身体上附着面积较大的中性电极,中性电极通过电缆连接到高频发生器,高频发生器通过电缆连接作用电极。流经作用电极和中性电极的电流相等,但这两个电极的接触面积完全不同,中性电极接触面积大,电流密度低,因此不会损伤患者的皮肤;相反,作用电极的接触面积小,电流密度大,通过高电流密度和人体组织电阻抗的结合,作用电极就能产生所需的局部热效应,从而起到电凝止血的效果。在本实用新型中,高频发生器通过电缆连接到高频电插座,而高频电插座通过电线连接到内管,内管与钳头相接触,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钳头相当于作用电极。

使用本实用新型吸取第一块组织块时,将本实用新型插入内镜活检孔中,启动负压装置,使内管和回收管处于负压状态,然后使钳头处于张开状态,到达所需的组织块,再使钳头处于闭合状态,从而钳取所需的组织块,然后使钳头松开组织块,负压装置立刻将组织块吸入回收管内,回收活塞和阻挡件阻挡组织块被吸入负压装置。重复操作,即可钳取第二块组织块,而活检钳不需要从内镜活检孔中取出,直至活检得到所需数量的组织块。在活检完成后,如需止血,使高频发生器处于工作状态,使钳口钳取需要止血的组织块,稍提拉钳头,即可电凝止血。活检完成后,将回收管拆卸下来,将钳取的组织块放入存有组织固定液的活检瓶中。

当本实用新型中没有设置负压装置时或者负压装置失效时,可做常规活检钳使用。钳取组织块的过程如下:将本实用新型插入内镜活检孔中,然后使钳头处于张开状态,到达所需的组织块,再使钳头处于闭合状态,从而钳取所需的组织块,然后再将活检钳取出人体,将钳取的组织块放入活检瓶中。然后重复操作,钳取第二组织块。

回收管为一次性使用,活检完成后即废弃,取下负压装置及回收管,冲洗钳头内部,并将活检钳放入消毒液中浸泡消毒。负压装置可多次使用。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