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盘卡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4295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盘卡环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囊生产线的沾胶机的圆盘升降机构,特别涉及一种圆盘卡环系统。



背景技术:

胶囊机在生产过程中,当沾好胶液的一组针棒被推爪推入旋转圆盘中部的卡槽时,圆盘带动针棒旋转270度,然后竖直向上运动到达输送上段,圆盘带动针棒再旋转270度,以将带胶液的针棒送到机器上部,后推入置于机器上部的干燥系统进行干燥。

当胶囊的生产速度不高的时候,圆盘低速运转,卡槽中的针棒摩擦力足以抵抗离心力,其槽口很快被与圆盘同心的外层挡环挡住,因此针棒不会脱落。这种包括外层挡环的结构被广泛应用于目前的胶囊机,并被证明行之有效。

但是,当胶囊的生产速度要求较高时,圆盘需要高速运转,此时,卡槽中的针棒摩擦力不足以抵抗离心力,其槽口来不及被与圆盘同心的外层挡环挡住,那么针棒就可能被甩出脱落或卡住,这样就限制了胶囊机生产的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圆盘无法高速运转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圆盘卡环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圆盘卡环系统,包括圆盘、第一卡钩、第一螺钉、第二卡钩、第二螺钉和压簧,其中,圆盘的中部具有卡槽;第一卡钩具有相对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第一末端伸出圆盘外并对卡槽的槽出口进行止挡,第二末端的临近卡槽的边缘部分通过第一螺钉固定于圆盘上,该第一卡钩围绕着该第一螺钉可转动,第二末端的远离卡槽的边缘部分具有凹槽;第二卡钩具有相对的第三末端和第四末端,第三末端伸出圆盘外并对卡槽的槽入口进行止挡,第四末端的临近卡槽的边缘部分通过第二螺钉固定于圆盘上,该第二卡钩围绕着该第二螺钉可转动,第四末端的远离卡槽的边缘部分连接有压簧,该压簧的远离第二卡钩的末端伸入第一卡钩的凹槽中。

该圆盘卡环系统还包括底端固定于圆盘上的第一挡柱,该第一挡柱与卡槽保持间隔开。

第一卡钩具有位于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之间的第一中间部段,第一中间部段抵靠在第一挡柱上。

第二末端的临近卡槽的边缘部分设置有第一铜套,该第一铜套的内部容置有该第一螺钉。

该圆盘卡环系统还包括底端固定于圆盘上的第二挡柱,该第二挡柱与卡槽保持间隔开。

第二卡钩具有位于第三末端和第四末端之间的第二中间部段,第二中间部段抵靠在第二挡柱上。

第四末端的临近卡槽的边缘部分设置有第二铜套,该第二铜套的内部容置有该第二螺钉。

第一卡钩的凹槽中容置有钢珠,压簧套设于该钢珠上。

第三末端的临近卡槽的边缘设置有导向面。

本实用新型的圆盘卡环系统通过在圆盘上设置第一卡钩、第一螺钉、第二卡钩、第二螺钉和压簧,从而通过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将针棒固定在卡槽内,该卡紧力通过压簧进行保证,只要选择合适的压簧,就可抵抗圆盘高速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使得针棒不会被甩出。而且,通过压簧和挡柱来提供卡钩的上下限位置,形成一个闭环系统。在上下极限位置,该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可以方便地进行脱扣,方便快捷。总之,本实用新型的圆盘卡环系统解决了胶囊高速生产时的针棒脱落问题,使得胶囊机高速生产成为可能,为全自动胶囊机高速化生产提供重要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圆盘卡环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圆盘卡环系统的工作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圆盘卡环系统的示意图,其中,该圆盘卡环系统包括圆盘1、第一挡柱2、第一卡钩3、第一铜套4、第一螺钉5、钢珠6、第二挡柱7、第二卡钩8、第二铜套9、第二螺钉10、压簧20。

其中,圆盘1的中部具有卡槽11,该卡槽11具有相对的槽出口11a和槽入口11b。

第一挡柱2的底端固定于圆盘1上,该第一挡柱2与卡槽11保持间隔开。第一卡钩3具有相对的第一末端31和第二末端32,以及位于第一末端31和第二末端32之间的第一中间部段33。第一末端31伸出圆盘1外并可对卡槽11的槽出口11a进行止挡。第一中间部段33抵靠在第一挡柱2上。第二末端32的临近卡槽11的边缘部分设置有第一铜套4,该第一铜套4的内部容置有固定于圆盘1上的第一螺钉5,从而使得该第一卡钩3能够围绕着该第一螺钉5转动。该第二末端32的远离卡槽11的边缘部分具有凹槽,钢珠6容置于该凹槽内。

第二挡柱7的底端固定于圆盘1上,该第二挡柱7与卡槽11保持间隔开。第二卡钩8具有相对的第三末端81和第四末端82,以及位于第三末端81和第四末端82之间的第二中间部段83。第三末端81伸出圆盘1外并可对卡槽11的槽入口11b进行止挡。第二中间部段83抵靠在第二挡柱7上。第四末端82的临近卡槽11的边缘部分设置有第二铜套9,该第二铜套9的内部容置有固定于圆盘1上的第二螺钉10,从而使得该第二卡钩8能够围绕着该第二螺钉10转动。该第四末端82的远离卡槽11的边缘部分连接有压簧20,该压簧20的远离第二卡钩8的末端伸入第一卡钩3的凹槽内并套设于钢珠6上。另外,第三末端81的临近卡槽11的边缘设置有导向面81a。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圆盘卡环系统的工作原理。首先,针棒30受到推爪40的水平向左的作用力,结合图1,借助于导向面81a的导向,该针棒30沿着水平向左的方向输送从而对第三末端81施加向上的作用力,使得第三末端81围绕着第二螺钉10逆时针旋转,开放槽入口11b,针棒30顺利进入卡槽11,在压簧20的作用下,第三末端81随后围绕着第二螺钉10顺时针旋转,止挡槽入口11b,直到下一针棒30的进入。通过计数器计数,在进入针棒30的数量达到既定数目(例如9棒)后,第一棒针棒30在随后的针棒的推动下行至槽出口11a并被第一末端31止挡,最后一棒针棒30被第三末端81止挡。随后圆盘1带动针棒30旋转270度,然后竖直向上运动到达输送上段,圆盘1带动针棒30再旋转270度,以将带胶液的针棒30送到上平板50(顶部的针棒的输送平面)大致齐平的位置。此时,第一末端31首先接触到上平板50,从而通过上平板50对第一末端31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使得第一末端31围绕着第一螺钉5顺时针旋转,开放槽出口11a,针棒30顺利从卡槽11内取出并进入上平板50和下游的机器上部,后推入置于机器上部的干燥系统进行干燥。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即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均为常规技术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