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钡造影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3998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吞钡造影检查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检查吞咽功能的吞钡造影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吞咽功能障碍是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的合并症,脑卒中后引起的环咽肌失弛缓是导致吞咽功能障碍的最常见病因。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在我国持续走高,每年新发病例超 过200万,平均每15秒钟就有一个脑卒中新发病例,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30~50%, 误吸发生率为 40~70%。

目前,在检查病人的吞咽功能时,通常用设置有至少6个杯子,杯子中分别盛有固体食品、液体食品、清水等,检查时,需要让病人吞咽不同的食品,以检测其吞咽功能,而由于在检查过程中,病人需站立在检测设备前并对准设备,由医生或陪护将盛有食品的杯子拿过来给病人,病人吃下后,再拿过去,这样反反复复,大大延长了检测时间,导致工作效率极低,同时,还导致医生或护士的身体很容易遭受电离辐射,特别是,对于站立不稳的病人,更是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检测方便、检测时间短、工作效率高的吞钡造影检查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吞钡造影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底座、左扶手、右扶手、连接杆、左支架、右支架和托盘,所述托盘固定在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一端与左扶手垂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右扶手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左扶手下端经左支架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右扶手下端经右支架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托盘上并排设有至少6个杯体定位凹槽和餐匙凹槽,以利于放置杯体,方便检查病人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左扶手和右扶手分别采用支撑套筒、伸缩杆和定位螺栓组成,所述伸缩杆下端与支撑套筒相插接,并经支撑套筒一侧设有的螺纹孔内的定位螺栓相抵触定位,上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以达到适应不同身高的病人使用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可在所述托盘上对应每个定位凹槽的一侧设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经控制台上的控制开关控制,以利于方便医生指示检查者吞咽哪种食物,避免大声喧哗。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新颖、检测方便、检测时间短、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底座1、左扶手2、右扶手3、连接杆4、左支架5、右支架6、托盘7、定位凹槽8、餐匙凹槽9、支撑套筒10、伸缩杆11、定位螺栓12、指示灯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吞钡造影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底座1、左扶手2、右扶手3、连接杆4、左支架5、右支架6和托盘7,所述托盘7固定在连接杆4上,所述连接杆4一端与左扶手2垂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右扶手3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左扶手2下端经左支架5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右扶手3下端经右支架6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托盘7上并排设有至少6个杯体定位凹槽8和一个餐匙凹槽9,以利于放置杯体,方便检查病人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左扶手2和右扶手3分别设有伸缩扶手装置,所述伸缩扶手装置是由支撑套筒10、伸缩杆11和定位螺栓12组成,所述伸缩杆11下端与支撑套筒10相插接,并经支撑套筒10一侧设有的螺纹孔内的定位螺栓12相抵触定位,上端与连接杆4固定连接,以达到适应不同身高的病人使用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可在所述托盘7上对应每个定位凹槽8的一侧设有指示灯13,所述指示灯13经控制台上的控制开关控制,以利于方便医生指示检查者吞咽哪种食物,避免大声喧哗。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待检查的病人站立在底座1上,两手可把持左扶手2和右扶手3,面视检查医生,所述控制开关上设置1、2、3、4、5、6个数字按键,这六个数字按键分别对应托盘上的6个定位凹槽,当医生要求病人吞咽固态的食物时,操作控制开关上的一号按键,托盘上的1号定位凹槽一侧的指示灯亮起,病人即可根据亮灯指示随手拿起面前托盘7上的定位凹槽8内放置的盛有固态的食物的杯子,将杯子中的食物吞咽进行检测,然后,再放在面前托盘上的杯体定位凹槽8中,再根据医生按上述方法指令拿起其它杯子,并吞咽杯子中的食物进行依次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工作效率,检查完毕,病人可随手拿起盛有清水的杯子,漱口即可。

当病人的身高超过一定高度时,可调节伸缩扶手装置,即松开定位螺栓12,将伸缩杆11向上拔,达到适合的高度后,左旋紧定位螺栓12即可。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新颖、检测方便、检测时间短、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