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用止血敷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01118阅读:7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敷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用止血敷料。



背景技术:

人们日常生活中或医院里护士处理擦伤、刀伤或创伤等伤口时,常常会用到一些简单易用的敷料如棉布、纱布等进行止血。目前市售的敷料多为简单的无纺布加上黏贴层,这些无纺布虽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但本身没有抗菌、抑菌性,必须配合药物来进行治疗或者消毒,并且止血速度较慢,效果一般,无法大量吸收渗出液,易与伤口发生粘连而造成二次创伤,造成揭除时损伤新生组织。这不仅给医务人员带来不便,而且增加了患者换药的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高吸收伤口渗出液、防粘连、快速止血和抗菌、抑菌的外用止血敷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外用止血敷料,敷料从外到内依次由背衬层、吸液层、止血层和保护层四部分构成,层与层之间紧密粘结。

进一步的,所述背衬层为高透气性的聚氨酯半透膜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背衬层完全覆盖吸液层。

更进一步的,所述背衬层与保护层接触的一侧涂覆有医用压敏胶。

进一步的,所述吸液层为聚氨酯软质泡沫,厚度为4~8mm。

更进一步的,所述聚氨酯软质泡沫负载有抗菌物质,所述抗菌物质是通过超声浸渍的方式加入,所述抗菌物质的含量占聚氨酯软泡沫层总质量的2%~6%。

进一步的,所述止血层为氧化再生纤维素类或纤维素醚类止血纱布。

更进一步的,所述止血纱布与聚氨酯软泡沫的面积和形状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为离型纸。

更进一步的,所述离型纸分为两页,交叉重叠在止血层上面,并向两端延伸,直至覆盖到背衬层两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止血层为氧化再生纤维素类或纤维素醚类止血纱布,可溶性止血纱布在接触血液或渗出液后形成凝胶状物质,形成密闭湿性环境,促进伤口愈合,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并且可溶性止血纱布结构上的酸性羧基与血液中的Fe3+结合,产生胶体颗粒,形成棕色胶块,封闭毛细血管末端从而达到快速止血目的;

(2)可溶性止血纱布在吸收血液水分后溶解形成一层透明胶质层,更换敷料时起到有效的防止粘连的作用;

(3)聚氨酯软泡沫具有优异吸液性能,可以大量吸收止血层传递过来的渗出液,保持止血层的凝胶状态,维持湿性环境;

(4)聚氨酯软泡沫具有良好的弹性,敷料贴于皮肤上时轻微下压使聚氨酯泡沫发生形变,其形变的弹性能起到压迫止血的辅助作用;

(5)吸液层负载的抗菌物质能让敷料使用较长时间且持续抑制细菌生长;

(6)超声浸渍的方式能够缩短抗菌物质的浸渍反应时间,增大聚氨酯软泡沫的负载量,并且使抗菌物质的分散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外用止血敷料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为背衬层,2为吸液层,3为止血层,4为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外用止血敷料,敷料从外层到内层依次由背衬层1、吸液层2、止血层3和保护层4四部分构成,层与层之间紧密粘结。

所述背衬层1为高透气性的聚氨酯半透膜薄膜,面积大于吸液层2,并且与保护层4接触一侧涂覆有医用压敏胶。

所述吸液层2为聚氨酯软质泡沫,该层负载了抗菌物质纳米银,通过超声浸渍的方式加入,其含量为2%,能够吸收渗出液并释放抗菌物质起到长效抑菌的作用。

所述止血层3为氧化再生纤维素类或纤维素醚类止血纱布,接触伤口渗出液后形成凝胶状,达到迅速止血的作用。

所述止血层3与吸液层2的面积和形状相同。

所述的保护层4为离型纸,该层分为两页,交叉重叠覆盖在止血层3上面,并向两端延伸,直至覆盖到背衬层1两端。使用时只需轻轻撕开离型纸,将敷料敷在伤口表面处,再将敷料边缘的聚氨酯薄膜按贴在伤口周围即可。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外用止血敷料,敷料从外层到内层依次由背衬层1、吸液层2、止血层3和保护层4四部分构成,层与层之间紧密粘结。

所述背衬层1为高透气性的聚氨酯半透膜薄膜,面积大于吸液层2,并且与保护层4接触一侧涂覆有医用压敏胶。

所述吸液层2为聚氨酯软质泡沫,该层负载了抗菌物质纳米银,通过超声浸渍的方式加入,其含量为5%,能够吸收渗出液并释放抗菌物质起到长效抑菌的作用。

所述止血层3为氧化再生纤维素类或纤维素醚类止血纱布,接触伤口渗出液后形成凝胶状,达到迅速止血的作用。

所述止血层3与吸液层2的面积和形状相同。

所述的保护层4为离型纸,该层分为两页,交叉重叠覆盖在止血层3上面,并向两端延伸,直至覆盖到背衬层1两端。使用时只需轻轻撕开离型纸,将敷料敷在伤口表面处,再将敷料边缘的聚氨酯薄膜按贴在伤口周围即可。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一种外用止血敷料,敷料从外层到内层依次由背衬层1、吸液层2、止血层3和保护层4四部分构成,层与层之间紧密粘结。

所述背衬层1为高透气性的聚氨酯半透膜薄膜,面积大于吸液层2,并且与保护层4接触一侧涂覆有医用压敏胶。

所述吸液层2为聚氨酯软质泡沫,该层负载了抗菌物质纳米银,通过超声浸渍的方式加入,其含量为6%,能够吸收渗出液并释放抗菌物质起到长效抑菌的作用。

所述止血层3为氧化再生纤维素类或纤维素醚类止血纱布,接触伤口渗出液后形成凝胶状,达到迅速止血的作用。

所述止血层3与吸液层2的面积和形状相同。

所述的保护层4为离型纸,该层分为两页,交叉重叠覆盖在止血层3上面,并向两端延伸,直至覆盖到背衬层1两端。使用时只需轻轻撕开离型纸,将敷料敷在伤口表面处,再将敷料边缘的聚氨酯薄膜按贴在伤口周围即可。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出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发明的原理和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