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贴壁气管切开插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4268阅读:1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贴壁气管切开插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贴壁气管切开插管。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是重症病人经常需要实施的手术,特别是在神经外科、耳鼻喉科和胸科病人中更为常见。气管切开后绝大部分病人需要吸入氧气,目前常用的方法是,气管切开后,安插入气管切开插管并固定,将提供氧气的细管放入气管切开插管内,然后在胸部或颈部用胶布固定气管切开插管的固定架,或者固定在气管切开插管的外露部分。现有技术中,有一种气管切开插管,其结构包括插管导管,在插管导管内设置有可拆卸的导芯,导芯两端分别设置有导芯头和导芯盖;插管导管靠近导芯头的一端设置有气囊,充气管设在插管导管的内壁上,一端与气囊相连通,另一端与插管导管外的充放气装置相连,插管导管上靠近气囊的位置设有吸液孔,插管导管内壁对应吸液孔固定有吸液管,吸液管穿出插管导管的一端设有吸液管接头。该装置可以有效抽吸聚集在人体声门下和气囊上的分泌物,减少或延缓肺部感染情况的发生,其不足之处在于:在临床使用中,插管导管的吸液孔容易贴在气管壁上,导致分泌物抽吸不顺利,进而损伤气管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贴壁气管切开插管,能够避免抽吸分泌物时气管切开插管贴在气管壁上,防止气管壁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贴壁气管切开插管,包括插管体,插管体内部安装有可拆卸的导芯,导芯的一端设置有导芯头,导芯的另一端设置有导芯盖,所述插管体的一端设有与导芯头相匹配的通孔,所述插管体的另一端开口与导芯盖相匹配设置,所述插管体靠近导芯头的一端设置有与插管体内部相连通的气囊,与气囊相连的气囊管穿出插管体的一端设有气囊管接头,插管体上靠近气囊的位置设有吸液孔,插管体内壁对应吸液孔固定有吸液管,吸液管穿出插管体的一端设有吸液管接头,所述插管体上套设有有曲面滤网,滤网的上部与插管体固定连接,滤网的下部与气囊固定连接,所述吸液孔位于滤网内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插管体插入气管,然后通过气囊管接头对气囊充气,气囊膨胀后将导芯从插管体中取出,将插管体的开口连接上输氧装置,然后通过吸液管接头抽吸人体声门下和气囊上的分泌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人体声门下和气囊上的分泌物需要经过滤网的过滤才能进入吸液孔,滤网能够将吸液孔与气管壁隔离,避免吸引孔直接抽吸气管壁,起到保护气管的作用,滤网的设置更加方便吸液管抽吸分泌物,抽吸过程更加顺利。

为了便于插管体插入气管,所述插管体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把手。插管体插入插管后,通过支撑把手支撑在病人身上,方便气管切开手术的进行。

为了便于插管体定位,所述插管体上靠近导芯盖的位置设有固定架。固定架可以将插管体固定,避免插管体错位,影响输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气囊管接头与充气装置相连。充气装置通过气囊管接头对气囊充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吸液管接头与抽吸装置相连。抽吸装置通过吸液管接头抽吸分泌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插管体,2导芯,2a导芯头,2b导芯盖,3气囊,4气囊管,5气囊管接头,6吸液孔,7吸液管,8吸液管接头,9滤网,10固定架,11支撑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为一种防贴壁气管切开插管,包括插管体1,插管体1内部安装有可拆卸的导芯2,导芯2的一端设置有导芯头2a,导芯2的另一端设置有导芯盖2b,插管体1的一端设有与导芯头2a相匹配的通孔,插管体1的另一端开口与导芯盖2b相匹配设置,插管体1靠近导芯头2a的一端设置有与插管体1内部相连通的气囊3,与气囊3相连的气囊管4穿出插管体1的一端设有气囊管接头5,气囊管接头5与充气装置相连;插管体1上靠近气囊3的位置设有吸液孔6,插管体1内壁对应吸液孔6固定有吸液管7,吸液管7穿出插管体1的一端设有吸液管接头8,吸液管接头8与抽吸装置相连;插管体1上套设有有曲面滤网9,滤网9的上部与插管体1固定连接,滤网9的下部与气囊3固定连接,吸液孔6位于滤网9内部。插管体1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把手11。插管体1上靠近导芯盖2b的位置设有固定架10。

本装置使用时,将插管体1插入气管,将气囊管接头5与充气装置相连,对气囊3充气,气囊3膨胀后将导芯2从插管体1中取出,将插管体1的开口连接上输氧装置,然后将吸液管接头8与抽吸装置相连,抽吸人体声门下和气囊3上的分泌物。本装置的优点在于:人体声门下和气囊3上的分泌物需要经过滤网9的过滤才能进入吸液孔6,滤网9能够将吸液孔6与气管壁隔离,避免吸引孔6直接抽吸气管壁,起到保护气管的作用,滤网9的设置更加方便吸液管7抽吸分泌物,抽吸过程更加顺利。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