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视力矫正测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4762阅读:7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视力矫正测试仪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健装置,具体是一种简易视力矫正测试仪。



背景技术:

视力的重要性对于任何人来说是显而易见、可又常常被忽视的。学生近视眼发生率的逐年攀升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近视眼发生率最高的是亚洲。据统计我国近视总人数超过3亿人,为世界近视人口总数的1/3,青少年近视眼人数位居全世界第一。青少年近视眼的早期预防、有效矫正治疗和有效控制已成为眼视光学领域的重要课题。在一个人的不同年龄阶段,环境和习惯对于视力的影响程度是非常不同,对于视力保护所需要采取的措施也不相同,应该引起重视。近视产生的视物模糊、眼睛干涩酸痛、精神难以集中以及情绪烦躁甚至头晕等现象,会让孩子比视力正常的孩子多付出30%的时间和脑力劳动量,在学习上花费更长的时间。近视眼严重制约青少年个人特长与爱好的发展,影响孩子的前途,连升学填报志愿都倍受制约,如有许多学科、名牌学校和热门专业对学生的视力均有严格的要求。近视眼还会发生许多眼睛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多数是致盲的,近视度数越高,引起并发症的可能性越大。这些并发症有:视网膜变性、高度近视视网膜眼底改变、视网膜脱离、眼底黄斑变性、玻璃体液化变性等。因此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需要经常测试视力,现有的视力测试仪一般检测不精准或者价格昂贵,普通人家难以购买,需要到眼镜店专门测试,过程麻烦,难以随时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视力矫正测试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简易视力矫正测试仪,包括底座、支撑柱、横杆、伸缩杆、承接板、保护垫、旋转接头、横梁、标尺、滑轨、视力表安置板、平面镜和移动杆,所述的底座侧壁设有水平仪,底座上表面中央位置设有支撑柱,支撑柱上水平设有横杆,横杆上设有伸缩杆,伸缩杆顶端设有承接板,承接板上套有保护垫,支撑柱顶端通过旋转接头与横梁连接,横梁上设有标尺,横梁底面设有滑轨,滑轨内壁顶端设有平板齿,滑轨上设有视力表安置板,视力表安置板顶端设有齿轮,视力表安置板上设有固定夹和磁铁圆块,旋转接头顶端侧壁设有移动杆,平面镜顶端通过永磁铁与移动杆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标尺以横杆的长度为零刻度标记数值。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承接板呈凹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水平仪保证装置的水平,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高和习惯来调节,保证最合适的位置,将视力表通过固定夹和磁铁圆块固定在视力表安置板上,人的下巴放置在上,通过调节视力表安置板随时检测视力,还可以旋转横梁,使平面镜和视力表安置板分别位于支撑柱的两侧,通过平面镜的反射增加测试距离,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可以满足普通家庭随时检测视力,分别及时保护视力。

附图说明

图1为简易视力矫正测试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简易视力矫正测试仪中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水平仪,3、支撑柱,4、横杆,5、伸缩杆,6、承接板,7、保护垫,8、旋转接头,9、横梁,10、标尺,11、滑轨,12、视力表安置板,13、磁铁圆块,14、固定夹,15、平面镜,16、移动杆,17、永磁铁,18、齿轮,19、平板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简易视力矫正测试仪,包括底座1、支撑柱3、横杆4、伸缩杆5、承接板6、保护垫7、旋转接头8、横梁9、标尺10、滑轨11、视力表安置板121、平面镜15和移动杆16,所述的底座1侧壁设有水平仪2,水平仪2保证装置的水平,底座1上表面中央位置设有支撑柱3,支撑柱3上水平设有横杆4,横杆4上设有伸缩杆5,伸缩杆5顶端设有承接板6,承接板6上套有保护垫7,支撑柱3顶端通过旋转接头8与横梁9连接,横梁9上设有标尺10,标尺10以横杆4的长度为零刻度标记数值,横梁9底面设有滑轨11,滑轨11内壁顶端设有平板齿19,滑轨11上设有视力表安置板12,视力表安置板12顶端设有齿轮18,视力表安置板12通过齿轮18和平板齿19现实平移的,视力表安置板12上设有固定夹14和磁铁圆块13,旋转接头8顶端侧壁设有移动杆16,平面镜15顶端通过永磁铁17与移动杆16可拆卸连接,所述的承接板6呈凹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水平仪保证装置的水平,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高和习惯来调节,保证最合适的位置,将视力表通过固定夹和磁铁圆块固定在视力表安置板上,人的下巴放置在上,通过调节视力表安置板随时检测视力,还可以旋转横梁,使平面镜和视力表安置板分别位于支撑柱的两侧,通过平面镜的反射增加测试距离,简单方便。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