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部血管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3824阅读:818来源:国知局
脑部血管按摩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器,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脑部血管按摩器。



背景技术:

脑血管病分为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脑血管病又分为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血栓形成,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中大量肉类的摄入,尤其是对于缺乏锻炼的久坐族来说,由于脑部血管供血不足所引发的疾病越来越常见,譬如常见的脑水肿,进而引发脑部血管疾病。

随着脑力劳动的日益增加,就对脑部血管的供血量提出了更大的要求,这就要求脑血管自身必须维持在良好的状态,才能保证血液供应。如果能有一种设备,可以对人体脑部的血管、组织进行挤压式的按摩,将会使脑部血管、组织得到舒展、活血化瘀,有利于维持脑血管的健康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脑部血管按摩器。

本实用新型的脑部血管按摩器,包括上导轨、下导轨、左松紧带、右松紧带和多个按摩棒,上导轨与下导轨平行设置,上导轨的两端与下导轨的两端均通过支撑杆相连接,所述左松紧带和右松紧带分别固定于两支撑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棒由固定轴和柱形体组成,柱形体可转动地套在固定轴上,柱形体的外表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突起,多个按摩棒的固定轴的顶端通过上连接杆固定在一起,下端通过下连接杆固定在一起,上连接杆、下连接杆的两端均固定有拉线;右松紧带的末端固定有挂钩,左松紧带的表面上固定有多组与挂钩相配合的挂圈。

本实用新型的脑部血管按摩器,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均由相互平行的两导杆组成,两导杆之间为与固定轴相配合的导向槽;固定轴的上端和下端均固定有分别位于两导杆上部和下部的两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的脑部血管按摩器,所述左松紧带和右松紧带均通过U形耳与两侧的支撑杆相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脑部血管按摩器,通过将左松紧带、右松紧带于上、下导轨相连接,将左、右松紧带缠绕于头部之后,即可将整个按摩器固定在待按摩患者的头部;通过在上导轨、下导轨上设置多个按摩器,按摩器经上连接杆、下连接杆与拉线相连接,通过拉动两端的拉线,即可驱使按摩棒沿上、下导轨方向运动,按摩棒在转动的过程中,柱形体绕固定轴转动,柱形体上的突起与人体头部表面接触、施压,即可实现对人体头部的挤压式按摩,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有效避免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脑部血管按摩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导轨和下导轨与固定轴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脑部血管按摩器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上导轨,2下导轨,3按摩棒,4左松紧带,5右松紧带,6支撑杆,7 U形耳,8固定轴,9柱形体,10突起,11限位块,12上连接杆,13下连接杆,14拉线,15挂圈,16挂钩,17导杆,18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脑部血管按摩器的结构示意图,其由上导轨1、下导轨2、多个按摩棒3、左松紧带4、右松紧带5、支撑杆6、限位块11、上连接杆12、下连接杆13、拉线14组成,上导轨1和下导轨2实现对按摩棒3的导向作用,以保证按摩棒沿上导轨1和下导轨2的长度方向运动。所示上导轨1和下导轨2的两端均通过支撑杆6固定连接,两支撑杆6上均固定有U形耳7,左松紧带4、右松紧带5分别于左端和由端的U形耳7相连接,以实现与上导轨1和下导轨2的固定连接。

所示右松紧带5的端部固定有挂钩16,左松紧带4上固定有多组挂圈15,通过挂钩16插入挂圈15中,即可过将左松紧带4和右松紧带5缠绕于人体头部,即可将整个按摩器固定于人体头部上。通过挂钩16与不同位置上的挂圈15相配合,即可调节按摩器固定在人体头部上的松紧度。

所示的按摩棒3由固定轴8和柱形体9组成,固定轴8的两端设置于上导轨1和下导轨2上,柱形体9的中心轴上设置有与固定轴8相配合的空腔,固定轴8贯穿于柱形体9的中央空腔中,以保证柱形体9绕固定轴8进行自由转动。所示柱形体9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突起10,突起10实现对人体头部的按摩。所有按摩棒3上的固定轴的上端均与上连接杆12相固定,下端均与下连接杆13相固定,上连接杆12和下连接杆13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拉线14。

如图2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中上导轨和下导轨与固定轴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所示的上导轨1和下导轨2均由两间隔设置的导杆17组成,两导杆17之间形成导向槽18,固定轴8的两端分别贯穿出导向槽18。固定轴8的两端均固定有分别位于导杆17上面和下面的两限位块11,以保证按摩棒3沿导向槽18往复运动。

如图3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脑部血管按摩器的使用状态图,使用过程中,通过将右松紧带5上的挂钩16插入至左松紧带4上的挂圈15中,即可将整个按摩器固定于人体头部。通过将挂钩16与不同的挂圈15相配合,即可进行松紧度的调节。将按摩器固定于人体头部之后,通过双手来回拉动两拉线14,即可驱使所有的按摩棒3沿上导轨1和下导轨2来回运动,按摩棒3来回运动的同时,柱形体9上的突起10随其来回转动,进而实现了对人体头部的挤压按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