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奶瓶的瓶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1877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奶瓶的瓶身。



背景技术:

目前,孩子成了大人们心中的宝贝,人们对孩子的关怀是越来越周到,当孩子小的时候,大人们就对孩子提供了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怀,为了让孩子能在更好地环境中成长,也成了大人们每天考虑的因素之一。

现有的奶瓶,大部分采用圆柱体或者类圆柱体的瓶身,此类瓶身在使用时,瓶内奶水在倾倒时容易将瓶内奶水一下倒至奶嘴部,造成奶水流速快,在吸吮中容易呛奶。另在添加奶粉后,需要反复的进行摇晃才能将奶粉与水充分混合,操作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倾倒奶水流畅,防止呛奶,有利于奶粉混合的奶瓶的瓶身。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奶瓶的瓶身,包括瓶身、奶嘴和瓶盖,所述瓶身与奶嘴间设置环形密封装置;所述瓶身的内壁为S形曲面,包括底部、中间部和瓶口部;所述底部或者接近底部处内径最大,瓶口部内径次之,中间部内径最小;所述中间部与底部设置真空隔热层;所述瓶口部还设置奶粉放置腔,所述奶粉放置腔包括卡接在瓶口处的第一过滤层和位于第一过滤层下端的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卡接在瓶身内壁上设置的卡接部上。

优选的,所述环形密封装置包括与瓶身卡接的密封环和与奶嘴卡接的紧固环;所述密封环的外壁上设置外螺纹,所述紧固环的内壁上设置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优选的,所述瓶盖卡接在紧固环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密封环与紧固环旋接处还设置端面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奶瓶的瓶身通过将瓶身的内壁设计为S形曲面,底部或者接近底部处内径最大,瓶口部内径次之,中间部内径最小,由于中间部内径小倾倒奶水时起到缓冲作用,瓶底的奶水不会全部倒出,这样在使用时奶瓶内的液体会自下而上顺畅的缓慢流出,不会呛到孩子。奶粉放置腔主要用于装填奶粉,在水冲过程中,充分融化的奶粉会从第二过滤层中流入至瓶身内,避免了以往直接将奶粉加入瓶身后冲水过程存在的奶粉熔融不充分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的奶瓶的瓶身中间部与底部设置真空隔热层,这样延长奶瓶内的液体的冷却周期,起到保温作用。

另外,通过设置与瓶身卡接的密封环和与奶嘴卡接的紧固环,再将两者旋接,大大提高了本奶瓶的瓶身的密封性能。在密封环与紧固环处设置端面密封可以有效防止本奶瓶的瓶身在放置到冷却液中冷却液渗入的现象,进一步提高了本奶瓶的瓶身的密封性能。将瓶盖卡接在紧固环的外侧,这样瓶盖套接在紧固环的外侧,从而间接的固定奶嘴和瓶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奶瓶的瓶身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瓶身、2.奶嘴、3.瓶盖、4.密封环、5.紧固环、6.外螺纹、7.内螺纹、8.端面密封、9.底部、10.中间部、11.瓶口部、12.真空隔热层、13.第一过滤层、14.第二过滤层、15.卡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奶瓶的瓶身1,包括瓶身1、奶嘴2和瓶盖3,所述瓶身1与奶嘴2间设置环形密封装置;所述瓶身1的内壁为S形曲面,包括底部9、中间部10和瓶口部11;所述底部9或者接近底部9处内径最大,瓶口部11内径次之,中间部10内径最小;所述中间部10与底部9设置真空隔热层12;所述瓶口部11还设置奶粉放置腔,所述奶粉放置腔包括卡接在瓶口处的第一过滤层13和位于第一过滤层13下端的第二过滤层14,所述第二过滤层14卡接在瓶身1内壁上设置的卡接部15上。

本实用新型的奶瓶的瓶身1通过设置内径从大到小的底部9、瓶口部11、和中间部10,中间部10内径最小,由于中间部10小倾倒奶水时起到缓冲作用,这样在使用时奶瓶内的液体会自下而上顺畅的缓慢流出,不会呛到孩子。奶粉放置腔主要用于装填奶粉,在水冲过程中,充分融化的奶粉会从第二过滤层14中流入至瓶身1内,避免了以往直接将奶粉加入瓶身1后冲水过程存在的奶粉熔融不充分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的奶瓶的瓶身1中间部10与底部9设置真空隔热层12,这样延长奶瓶内的液体的冷却周期,起到保温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环形密封装置包括与瓶身1卡接的密封环4和与奶嘴2卡接的紧固环5;所述密封环4的外壁上设置外螺纹6,所述紧固环5的内壁上设置与所述外螺纹6相配合的内螺纹7。通过设置与瓶身1卡接的密封环4和与奶嘴2卡接的紧固环5,再将两者旋接,大大提高了本奶瓶的瓶身1的密封性能。

为了有效防止本奶瓶的瓶身1在放置到冷却液中冷却液渗入的现象,进一步提高了本奶瓶的瓶身1的密封性能,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再密封环4与紧固环5旋接处设置端面密封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种改进方式,可以将瓶盖3卡接在紧固环5的外侧,这样瓶盖3套接在紧固环5的外侧,从而间接的固定奶嘴2和瓶身1。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