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插入可留滞的扩张软性泪道探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5721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向插入可留滞的扩张软性泪道探针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双向(顺行、逆行)使用的、可留滞、具有扩张功能的软性泪道探针。



背景技术: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的常见病,人群发病率约为5%,是由未得不到及时治疗的泪道狭窄发展而来, Emmerich等(1997)利用泪道内窥镜检查发现,术前诊断为泪道阻塞的37眼中,有11眼(29.7%)是泪道狭窄,不需要手术,提示,泪道狭窄的患病率远远大于5%人群。遗憾的是目前尚无一种有效治疗泪道狭窄的方法。

研发治疗泪道狭窄的方法和器具一直是研究热点,Ilgit等(1995)首先将经皮冠状动脉成型术的导管逆行插至泪道充气扩张阻塞点,治疗泪道狭窄或阻塞,Hermeking等(1997)根据泪道手术的特殊要求,重新设计了气囊插管,减轻了手术损伤,并使泪道狭窄的治愈率提高到80%,完全泪道阻塞的治愈率提高到30%,Perry等(1998)用顺行插管BCDL结合SNI治疗成人鼻泪管狭窄性泪溢,术后6个月时,73%冲洗通畅,Wilhelm等(1997)报道BCDL治疗鼻泪管阻塞或狭窄的操作成功率是93%,临床治愈率85%。有作者提议:BCDL应成为治疗单纯性成人后天性泪道狭窄的基本疗法,分析现有的泪道气囊扩张术未取得最佳疗效的原因,是目前的泪道气囊扩张导管是由冠状动脉扩展气囊发展而来,不能留滞所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向插入可留滞的扩张软性泪道探针,通过球囊扩张解除泪道狭窄,避免发展为泪道阻塞,甚至慢性泪囊炎,避免手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双向插入可留滞的扩张软性泪道探针,包括导管外管、套装在导管内管外部的导管内管以及导引导丝,所述导管外管的一端安装有单向阀,导管外管的另一端固定在扩张球囊,所述导管内管内部预留能让导引导丝通过的导丝腔,导管内管的一端折弯后穿出导管外管的外壁后在导管外管的侧壁上预留连通导丝腔的导丝口,导管内管的另一端与导管外管同心且穿出扩张球囊的一端端面,所述扩张球囊的内表面和导管内管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第一充压腔,所述导管外管的内表面和导管内管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第二充压腔,所述第一充压腔和第二充压腔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丝腔中远离导丝口的一端敞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管内管的另一端穿出扩张球囊的一端端面与尖端连接,所述尖端内部设置有一条两端敞口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导丝腔内部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引导丝的一端从导丝口进入导丝腔且经过导丝腔和第一通道后外露。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位于所述扩张球囊内部的导管内管外表面上安装有两个显影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向阀包括阀体、复位弹簧、移动杆以及套装在移动杆上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阀体内部依次布置有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和第五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导管外管连通,所述第四通道的内径小于第三通道或/和第五通道的内径,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分布位于第三通道和第五通道中,所述复位弹簧套装在移动杆上,复位弹簧的一端压触在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铰接处的台阶上,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压触的第一限位块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耳挂,所述耳挂上预留有一条固定导管外管的安装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压力使扩张球囊直径发生变化,利用直径变化的球囊对病变狭窄泪道进行反复扩张,扩张球囊在单向阀的作用下可以保持一定的压力置留在泪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

参照图1~图4,一种双向插入可留滞的扩张软性泪道探针,包括导管外管2、套装在导管外管2内部的导管内管5以及导引导丝3,所述导管外管2的一端安装有单向阀1,导管外管2的另一端固定在扩张球囊7,所述导管内管5内部预留能让导引导丝3通过的导丝腔10,导管内管5的一端折弯后穿出导管外管2的外壁后在导管外管2的侧壁上预留连通导丝腔10的导丝口4,导管内管5的另一端与导管外管2同心且穿出扩张球囊7的一端端面,所述扩张球囊7的内表面和导管内管5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第一充压腔11,所述导管外管2的内表面和导管内管5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第二充压腔2,所述第一充压腔11和第二充压腔2连通。

扩张球囊7在导引导丝3的引导下通过泪道到达病变狭窄区域,拔出导引导丝3,单向阀1与压力泵连接,通过第二充压腔12和第一充力腔11充压,扩张球囊7在压力的作用下使扩张球囊7直径发生变化,病变区域在扩张球囊7的反复扩张下使泪道狭窄区域恢复畅通,撤离压力泵,单向阀1阀心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封闭进气通道,扩张球囊7的压力在单向阀1关闭的情况保持扩张时的压力,使球囊置留在病变狭窄区域内。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管内管5的另一端穿出扩张球囊7的一端端面与尖端8连接,所述尖端8内部设置有一条两端敞口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导丝腔10内部连通。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引导丝3的一端从导丝口4进入导丝腔10且经过导丝腔10和第一通道后外露。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位于所述扩张球囊7内部的导管内管5外表面上安装有两个显影环6。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单向阀1包括阀体13、复位弹簧17、移动杆14以及套装在移动杆14上的第一限位块15和第二限位块16,所述阀体13内部依次布置有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和第五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导管外管2连通,所述第四通道的内径小于第三通道或/和第五通道的内径,所述第一限位块15和第二限位块16分布位于第三通道和第五通道中,所述复位弹簧17套装在移动杆14上,复位弹簧17的一端压触在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铰接处的台阶上,复位弹簧17的另一端压触的第一限位块15上。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耳挂9,所述耳挂上9预留有一条固定导管外管2的安装槽。

扩张球囊7在导引导丝3的引导下通过泪道到达病变狭窄区域,拔出导引导丝3,单向阀1与压力泵连接,通过充力腔充压,扩张球囊7在压力的作用下使球囊直径发生变化,病变区域在扩张球囊7的反复扩张下使泪道狭窄区域恢复畅通,撤离压力泵,单向阀1阀心在弹簧作用下封闭进气通道,扩张球囊7的压力在单向阀1关闭的情况保持扩张时的压力,使球囊置留在病变狭窄区域内。

球囊扩张术是一种可以替代泪道探通术的治疗泪道阻塞的新方法,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种新型用于泪道扩张的微创手术治疗器械,区别于传统泪道探通手术的器械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可以暂时留置:扩张后器械可暂时留置在泪道,所使用的原材料与人体的生物相溶性较好的高分子材料,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第二点保持压力:在留置在泪道时可持续保持压力,本器械的设计结构中有一个单向阀1,其主要作用就是球囊导管在进入泪道狭窄后,充压后单向阀1可以保证球囊压力不泄漏;

第三点通过性强:本实用新型通过病变区域的能力强,导管外管2相对于传统泪道探通手术的器械的引流管截面积还小,硬度还高。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