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大便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6558阅读:579来源:国知局
危重病人大便护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危重病人大便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的患者或着消化内科等其他科室的危重病人,特别是不能自理,不能自主的排便的患者,医护人员往往需要付出很多劳动才能帮助患者排便,患者排便难、不能自理、医护人员清理难等问题,现在急需一种护理装置能够帮助患者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危重病人大便护理装置,能够对患者直肠上药和清洗,实现上药和清洗的双功能,而且还能有效的避免交叉感染减少给患者带来的疼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危重病人大便护理装置,包括管体,管体上安装限位圈,其特征是:管体的上部设有喇叭口形管,管体的中上部和喇叭口形管的管壁内均设有进药上腔,管体的中下部管壁内设有进药下腔,进药管斜插入管体管壁内并与进药下腔相联通,管体管壁内设有进药环形腔,进药环形腔分别与进药上腔、进药下腔相联通,管体内侧安装清洗管和清洗环形管,清洗进口管穿过管体与进药环形腔相联通,喇叭口形管前端和清洗管前端均安装单向机构。

根据所述的危重病人大便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机构包括弧形帽、回位弹簧、弹簧挡圈,弹簧挡圈安装在喇叭口形管管壁内并位于进药上腔内,弧形帽盖在喇叭口形管的前端,回位弹簧一端连接在弧形帽上,回位弹簧另一端安装在弹簧挡圈上。

根据所述的危重病人大便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下端安装联接管。

根据所述的危重病人大便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药上腔和单向机构设有多个,所述清洗管和单向机构设有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效果在于:本方案的装置在可以进行上药,从而方便治疗人的直肠内的疾病;本方案也可以往患者直肠内注入润滑剂帮助患者排便,特别是在患者大便干燥的时候使用;本方案还可以往患者体内注入清洗剂,在患者上完药或排完便后进行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位图1中B-B的剖视图。

附图中:1、管体; 2、喇叭口形管; 3、进药上腔;4、进药环形腔;5、进药下腔;6、限位圈;7、进药管;8、联接管;9、单向机构;10、清洗管;11、清洗环形管;12、清洗进口管;901、弧形帽;902、回位弹簧;903、弹簧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如图1-3所示,一种危重病人大便护理装置,包括管体1,管体1上安装限位圈6,其特征是:管体1的上部设有喇叭口形管2,管体1的中上部和喇叭口形管2的管壁内均设有进药上腔3,管体1的中下部管壁内设有进药下腔5,进药管7斜插入管体1管壁内并与进药下腔5相联通,管体1管壁内设有进药环形腔4,进药环形腔4分别与进药上腔3、进药下腔5相联通,管体1内侧安装清洗管10和清洗环形管11,清洗进口管12穿过管体1与进药环形腔4相联通,喇叭口形管2前端和清洗管10前端均安装单向机构9。根据所述的危重病人大便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机构9包括弧形帽901、回位弹簧902、弹簧挡圈903,弹簧挡圈903安装在喇叭口形管2管壁内并位于进药上腔3内,弧形帽901盖在喇叭口形管2的前端,回位弹簧902一端连接在弧形帽901上,回位弹簧902另一端安装在弹簧挡圈903上。根据所述的危重病人大便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下端安装联接管8。根据所述的危重病人大便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药上腔3和单向机构9设有多个,所述清洗管10和单向机构9设有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下所述:在护理危重病人等大便不能自理的患者时使用本装置,首先将喇叭口形管2和管体1插入到患者直肠内,将润滑剂或需要的液体药物注入到进药管7内,药物和润滑剂依次进入到进药下腔5、进药环形腔4、进药上腔3内,润滑剂和药物穿过回位弹簧902将弧形帽901顶开从而进入到患者的直肠内,进药环形腔4起到把润滑剂和药物分流到进药上腔3内的作用,当润滑剂和药物注入完毕时,在回位弹簧902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弧形帽901将喇叭口形管2堵住,从而实现单向的作用;注入润滑剂和药物后排便,可以一边排便一边注入润滑剂,也可以一边排便一边清洗;当需要注入清洗剂时,清洗剂进入到清洗进口管12,清洗剂依次通过清洗环形管11、清洗管10、单向机构9;大便、清洗剂等通过管体1、联接管8排出人体。本方案的装置在可以进行上药,从而方便治疗人的直肠内的疾病;本方案也可以往患者直肠内注入润滑剂帮助患者排便,特别是在患者大便干燥的时候使用;本方案还可以往患者体内注入清洗剂,在患者上完药或排完便后进行清洗。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