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检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5261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内科检查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内科检查器。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独立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组成。主要诊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神经系统变性病、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四肢麻木、无力)及重症肌无力等。神经检测是临床上掌握神经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临床上主要是用划刺针刺激皮肤,然后再用测量尺测量,最后用叩诊锤叩击局部观察其反应情况,需要时刻去更换用具,这样操作起来十分麻烦、费时费力,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并且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检查器,能够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划刺针易交叉感染及检测点之间距离测量不准确的问题,通过将划刺针设置成替换芯组合安装的方式,可以一次性安装多个划刺针,病人诊断结束之后只需打开防脱装置,向下旋动轴向固定体即可将最下端的划刺针取下,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划刺针给下一个患者检查,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划刺针可以清洗、消毒后重复再利用,同时轴向固定体的上端半球体可以作为诊断锤使用,且具有划刺灯光定位功能,保证划刺位置的准确性,而直线位移传感器能够准确测量检查点之间的距离,精度最高可达0013mm。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神经内科检查器,包括握杆,所述握杆左端设置划刺针和针管,所述划刺针设置在所述针管内;所述划刺针包括连接体和针头,所述连接体顶面设置凹槽和压力传感器、底面设置凸台,所述针头固定安装在所述凸台底面中心处;所述针管为中空管体,所述针管上端设置轴向固定体、下端设置防脱装置,所述轴向固定体包括上部半球体和下部螺纹杆,所述针管内表面设置内螺纹;所述螺纹杆底面与所述连接体顶面接触;所述防脱装置包括固定转轴、连杆和压片,所述固定转轴固定在所述针管底面,所述压片随所述连杆旋转压合在所述连接体底面上;所述握杆中部设置摩擦纹和显示器、右端设置直线位移传感器;所述半球体的底面中心处设置照明灯,所述轴向固定体和所述划刺针的中心线上均设置透光通道;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连接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显示器;所述握杆上还设置有照明灯按钮。

更进一步地,所述针管内径与所述划刺针的外径相等。

更进一步地,所述半球体表面设置橡胶套,所述轴向固定体通过螺纹固定在所述针管上端开口处。

更进一步地,所述针管下端设置端盖,所述端盖通过螺纹套接在所述针管下端。

更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内径与所述凸台的外径相等,所述凹槽深度大于所述凸台与所述针头的长度之和。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划刺针设置成替换芯组合安装的方式,可以一次性安装多个划刺针,病人诊断结束之后只需打开防脱装置,向下旋动轴向固定体即可将最下端的划刺针取下,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划刺针给下一个患者检查,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划刺针可以清洗、消毒后重复再利用,卫生、环保。

2、本实用新型轴向固定体的上端半球体可以作为诊断锤使用,且具有照明灯和透光通道,用于定位检查点,保证划刺位置的准确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直线位移传感器能够准确测量检查点之间的距离,精度最高可达0.013mm。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划刺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脱装置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性元件连接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握杆;2-划刺针;3-针管;4-连接体;5-针头;6-凹槽;7-压力传感器;8-凸台;9-轴向固定体;10-防脱装置;11-半球体;12-螺纹杆;13-固定转轴;14-连杆;15-压片;16-摩擦纹;17-显示器;18-直线位移传感器;19-端盖;20-橡胶套;21-照明灯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一种神经内科检查器,包括握杆1,握杆1左端设置划刺针2和针管3,划刺针2设置在所述针管3内;划刺针2包括连接体4和针头5,连接体4顶面设置凹槽6和压力传感器7、底面设置凸台8,针头5固定安装在凸台8底面中心处;针管3为中空管体,针管3上端设置轴向固定体9、下端设置防脱装置10,轴向固定体9包括上部半球体11和下部螺纹杆12,针管3内表面设置内螺纹;螺纹杆12底面与连接体4顶面接触;防脱装置10包括固定转轴13、连杆14和压片15,固定转轴13固定在针管3底面,压片15随连杆14旋转压合在连接体4底面上;握杆1中部设置摩擦纹16和显示器17、右端设置直线位移传感器18;半球体11的底面中心处设置照明灯,轴向固定体9和划刺针2的中心线上均设置透光通道;压力传感器7、直线位移传感器18连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器17;握杆1上还设置有照明灯按钮21;针管3内径与划刺针2的外径相等;半球体11表面设置橡胶套20,轴向固定体9通过螺纹固定在针管3上端开口处;针管3下端设置端盖19,端盖19通过螺纹套接在针管3下端;凹槽6的内径与凸台8的外径相等,凹槽6深度大于凸台8与针头5的长度之和。

使用前,向上旋开轴向固定体9,将划刺针2从针管3的上端开口处安装进去,调整防脱装置10的位置使其压片15固定最下端划刺针2的连接体4底面,安装好划刺针2之后将轴向固定体9旋紧,使得螺纹杆12的底面与最上端的划刺针2的连接体4顶面及顶面的压力传感器7接触;使用时,手握住握杆1上的摩擦纹16处,按下照明灯按钮21,针头5下端正对表面上便能看到光点,通过使用这个光点准确定位划刺的位置;压力传感器7实时检测施加的划刺压力,并通过微处理器处理后经显示器17显示压力值,以便医生把握施力的大小;轴向固定体9的上端半球体11可以作为诊断锤使用;直线位移传感器18测量距离的灵敏度和精度较高,能够准确测量检查点之间的准确距离,并在显示器17上显示出来,便于读数;病人诊断结束之后只需打开防脱装置10,向下旋动轴向固定体9即可将最下端的划刺针2取下,上一层洁净的划刺针2下移至防脱装置10的固定位置处,用来给下一个患者检查,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划刺针2可以清洗、消毒后重复再利用,避免浪费资源,增加医疗成本。不使用时,针管3下端的端盖9用于保护最下端的划刺针3的针头5免受污染,半球体11表面的橡胶套20可以随时更换、清洗,保证卫生。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