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鼠自身给药颈静脉置管的改良偶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4422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入性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鼠自身给药颈静脉置管的改良偶联装置。



背景技术:

大鼠自身给药颈静脉置管,传统材料是将硅胶管与PE管组合,血管内使用较软的硅胶管,血管外使用较硬的PE管,再将PE管打个活结,以便固定。传统材料和方法,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制作工序繁琐,导管容易堵塞,手术操作不方便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大鼠自身给药颈静脉置管的改良偶联装置,其可有效解决脱管、管口贴壁等问题,也可易化手术操作,增强其实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鼠自身给药颈静脉置管的改良偶联装置,

包括过孔M4螺纹底座、不锈钢导管、纱布、硅胶管、定位钉和PE管;

所述过孔M4螺纹底座包括圆盘状的过孔M4螺纹底座和圆柱状的柱体,其包括一穿孔,从柱体的上端贯穿至过孔M4螺纹底座的下端;

所述不锈钢导管为一L型,其上端从穿孔穿出,其直角端与所述硅胶段连接;

所述硅胶管的长度为10cm,其远离所述过孔M4螺纹底座的一端的开口处为鱼嘴状;

所述纱布设于所述过孔M4螺纹底座的下方,所述纱布和过孔M4螺纹底座之间密封连接;

所述定位钉套设在所述硅胶管上且可随所述硅胶管移动;

所述PE管一端封闭,另一端嵌套在从穿孔穿出的不锈钢导管的上端,封闭不锈钢导管(PE管套在不锈钢导管外面)。

如上所述的一种大鼠自身给药颈静脉置管的改良偶联装置,其中,所述过孔M4螺纹底座的柱体的直径为5mm;

所述过孔M4螺纹底座的直径为10mm;所述柱体设于所述过孔M4螺纹底座的中心处,且所述穿孔沿着中心处穿过;所述穿孔的内径为2mm。

如上所述的一种大鼠自身给药颈静脉置管的改良偶联装置,其中,所述定位钉为S型的订书机钉;其采用轻质的软金属制成。

如上所述的一种大鼠自身给药颈静脉置管的改良偶联装置,其中,所述纱布和过孔M4螺纹底座之间采用热塑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鼠自身给药颈静脉置管的改良偶联装置,其具有成本低、封管便捷、操作方便的特点,从而有效解决脱管、管口贴壁等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鼠自身给药颈静脉置管的改良偶联装置,其所用硅胶管与不锈钢导管尺寸吻合,以利于两者紧密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鼠自身给药颈静脉置管的改良偶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过孔M4螺纹底座 2、不锈钢导管 3、纱布

4、硅胶管 5、定位钉 6、PE管

7、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效果,现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鼠自身给药颈静脉置管的改良偶联装置,包括过孔M4螺纹底座1、不锈钢导管2、纱布3、硅胶管4、定位钉5和PE管6;所述过孔M4螺纹底座1包括圆盘状的过孔M4螺纹底座和圆柱状的柱体,其包括一穿孔7,从柱体的上端贯穿至过孔M4螺纹底座的下端;所述不锈钢导管2为一L型,其上端从穿孔7穿出,其直角端与所述硅胶段连接;所述硅胶管4的长度为10cm,其远离所述过孔M4螺纹底座1的一端的开口处为鱼嘴状;所述纱布3设于所述过孔M4螺纹底座的下方,所述纱布3和过孔M4螺纹底座之间密封连接;所述定位钉5套设在所述硅胶管4上且可随所述硅胶管4移动,调整位置后,在确保硅胶管4通畅的前提下,可用止血钳将此定位钉5捏紧,固定于临近皮下组织,可有效防止置入颈静脉的硅胶管4脱出;所述PE管6一端封闭,另一端嵌套在从穿孔7穿出的不锈钢导管2的上端,封闭不锈钢导管2(PE管6套在不锈钢导管2外面)。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鼠自身给药颈静脉置管的改良偶联装置,所述过孔M4螺纹底座1的柱体的直径为5mm;所述过孔M4螺纹底座的直径为10mm;所述柱体设于所述过孔M4螺纹底座的中心处,且所述穿孔7沿着中心处穿过;所述穿孔7的内径为2mm。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鼠自身给药颈静脉置管的改良偶联装置,所述定位钉5为S型的订书机钉;其采用轻质的软金属制成。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鼠自身给药颈静脉置管的改良偶联装置,所述纱布3和过孔M4螺纹底座1之间采用热塑胶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鼠自身给药颈静脉置管的改良偶联装置,其可有效解决脱管、管口贴壁等问题。

工作过程:麻醉动物,颈部纵向切口,充分游离颈静脉,两肩胛骨之间行背部切口,经皮下隧道,将硅胶管4穿入颈部切口,将S型的定位钉5套在硅胶管4上,调整到合适位置(硅胶管4自然伸展,定位钉5位于远心端缝合线处),用止血钳适度固定;裁剪硅胶管4,使其末端距离定位钉5约3.7mm,硅胶管4末端裁剪成鱼嘴状。游离颈静脉的下面横穿一个10μl移液枪枪头(起支撑作用),远心端用缝合线结扎,近心端颈静脉下横穿另一根缝合线,利用20ml注射器针头,轻轻斜行刺入颈静脉,用镊子辅助,将彻底消毒的硅胶管4顺势插入颈静脉约3.7mm,使其末端在颈静脉入右心房的末端膨大处,回抽见血,推入少量含有肝素和抗生素的无菌生理盐水,扎紧近心端。将剩余远心端缝合线将临近少许皮下组织缝合,彻底固定S型定位钉5,此法可有效防止硅胶管4脱出,硅胶管4末端裁剪成鱼嘴状,可有效避免硅胶管4管口贴壁和堵塞等问题。3%双氧水反复冲洗消毒,最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缝合颈部皮肤,皮肤消毒;背部切口同法消毒处理,缝合背部皮肤,注意将过孔M4螺纹底座1部位扎紧,皮肤消毒,将封闭用PE管6嵌套在从穿孔7穿出的不锈钢导管2的上端,封闭不锈钢导管2,此后每天用少量含有肝素和抗生素的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导管,防止导管阻塞以及感染。

上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进一步的叙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