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ICU患者下床活动的侧开式多功能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4911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用于ICU患者下床活动的侧开式多功能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ICU患者下床活动的侧开式多功能椅。



背景技术:

ICU即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患者多为受到严重创伤或患有严重疾病的病人,长期卧床不仅不利于ICU患者的康复,而且会发生很多严重的并发症,但这些患者往往行动不便,要下床活动则需要医护人员的协助,因患者长期卧床及药物等原因,其活动耐力不足,如果行走时患者累了需要休息则还要寻找可以休息的地方,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而目前尚缺乏一种既能够帮助重症患者下床活动,又能随时供患者休息的辅助工具,该辅助工具应该有利于患者下床,且患者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随时坐下休息,如果遇突发的身体不适状况出现,还可以很方便的躺下,以利于医护人员及时将其运送至病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ICU 患者下床活动的侧开式多功能椅,能够方便的使患者下床,在患者下床活动的过程中能够随时给患者提供坐、卧转换的功能,从而使得ICU患者在下床活动时遇突发的身体不适时,可以很方便的从座椅的状态转变为能够使患者躺下的床体的状态,从而有利于医护人员及时将患者推送至病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用于ICU患者下床活动的侧开式多功能椅,包括椅面、椅背、以及设于椅面两侧的两个挡边,所述椅面的下方设有支腿,支腿的下端设有滚轮一,所述椅面与椅背之间通过铰接轴相铰接;所述椅面两侧的边缘分别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开设有燕尾式滑槽;所述挡边的下边缘的左半部分设有匹配所述燕尾式滑槽的滑块或滑条,所述挡边通过所述滑块或滑条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椅背的左右侧边上分别设有套接框,所述挡边的右端套接在同侧的套接框内;所述挡边的右端头还设有滚轮二,所述滚轮二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挡边所在的面;所述挡边的下边缘上位于所述滑块或滑条的右侧设有阻止挡边左右移动的左、右两个限位装置,其中位于左侧的限位装置与滑轨的右端头相抵并限位,位于右侧的限位装置与套接框的左侧面相抵并限位;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一上端封闭的圆筒状的套筒,所述套筒内套接有用于限位的伸缩条,所述伸缩条的上端与所述套筒上端的下表面通过弹簧相连接,当弹簧舒张时,所述伸缩条伸出所述套筒的部分用于限位;所述套筒的侧壁上还开设有沿其纵向的槽缝,所述伸缩条的侧面上固定有伸出所述槽缝的可沿槽缝滑动的手持钮。

较佳地,所述椅背的后表面还设有把手。

较佳地,所述椅面的两侧位于铰接轴处还分别固定有用于阻止椅背向椅面方向倾斜的第一限位块。

较佳地,所述挡边为矩形板或者矩形框结构;所述套接框为矩形框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ICU患者下床活动的侧开式多功能椅,包括椅面、椅背以及设于椅面两侧的两个挡边,所述椅面下方设有支腿,支腿的下端设有滚轮一,椅面与椅背之间通过铰接轴相铰接;椅面通过设有燕尾式滑槽的滑轨与所述挡边滑动连接;所述椅背的左右侧边上分别设有套接所述挡边的套接框,挡边的右端头还设有滚轮二;挡边的下边缘上还设有阻止挡边左右移动的左、右两个限位装置。当需要将ICU患者移到多功能椅上时,可用手控制右侧的限位装置,收起其阻止挡边向右移动的限位功能,将挡边向右抽出燕尾式滑槽,实现座椅的侧开,随后在没有挡边的情况下可以方便的将ICU患者转移到椅子上,当需要将椅子变为床时,可继续向后滑动挡边,同时将椅背绕铰接轴向后仰倒并与椅面平行,在此过程中恰好同时使左侧的限位装置越过套接框,则挡边的右半部分便成了支撑椅背作为半个床面的支腿,而挡边的左半部分便成了床面边上的护边,而挡边右端头上的滚轮二与地面接触,成为了与滚轮一功能相同的用于移动床体的滚轮装置,而原来左侧的限位装置便变成了挡边上的用于支撑椅背作为床面的支撑体,如需要将床体变为座椅可以进行相反的操作。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用于 ICU患者下床活动的侧开式多功能椅,能够方便的使患者下床,在患者下床活动的过程中能够随时给患者提供坐、卧转换的功能,从而使得ICU患者在下床活动时遇突发的身体不适时,可以很方便的从座椅的状态转变为能够使患者躺下的床体的状态,从而有利于医护人员及时将患者推送至病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座椅形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变形为床体形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椅面;2、椅背;3、挡边;4、套接框;5、铰接轴;6、滑轨;7、支腿;8、限位装置;9、滚轮一;10、滚轮二;11、第二限位块;12、把手;13、第一限位块;8-1、套筒;8-2、伸缩条;8-3、弹簧;8-4、槽缝;8-5、手持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ICU患者下床活动的侧开式多功能椅,包括椅面1、椅背2、以及设于椅面1两侧的两个挡边3,所述椅面1的下方设有支腿7,支腿7的下端设有滚轮一9,所述椅面1与椅背2之间通过铰接轴5相铰接;所述椅面1两侧的边缘分别设有滑轨6,所述滑轨6 上开设有燕尾式滑槽;所述挡边3的下边缘的左半部分设有匹配所述燕尾式滑槽的滑块或滑条,所述挡边3通过所述滑块或滑条与所述滑轨6滑动连接;所述椅背2的左右侧边上分别设有套接框4,所述挡边3的右端套接在同侧的套接框4内;所述挡边3的右端头还设有滚轮二10,所述滚轮二10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挡边3所在的面;所述挡边3的下边缘上位于所述滑块或滑条的右侧设有阻止挡边3左右移动的左、右两个限位装置8,其中位于左侧的限位装置8 与滑轨6的右端头相抵并限位,位于右侧的限位装置8与套接框4的左侧面相抵并限位。

如图3所示,所述限位装置8包括一上端封闭的圆筒状的套筒8-1,所述套筒8-1内套接有用于限位的伸缩条8-2,所述伸缩条8-2的上端与所述套筒 8-1上端的下表面通过弹簧8-3相连接,当弹簧舒张时,所述伸缩条8-2伸出所述套筒8-1的部分用于限位;所述套筒8-1的侧壁上还开设有沿其纵向的槽缝 8-4,所述伸缩条8-2的侧面上固定有伸出所述槽缝8-4的可沿槽缝8-4滑动的手持钮8-5。用手向上拨动手持钮8-5可以使伸缩条8-2下端的限位部分缩进套筒内,从而收起其限位功能。需要限位的时候放开手持钮8-5,在弹簧的作用下伸缩条8-2下端的限位部分便会弹出套筒8-1。

进一步地,所述椅背2的后表面还设有把手12。用于医护人员推动座椅进行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椅面1的两侧位于铰接轴5处还分别固定有用于阻止椅背2向椅面1方向倾斜的第一限位块13。

进一步地,所述挡边3为矩形板或者矩形框结构;所述套接框4为矩形框结构。所述挡边3上还设有第二限位块11,通过第二限位块11可以避免挡边 3从套接框4中向后抽出脱离椅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ICU患者下床活动的侧开式多功能椅,包括椅面、椅背以及设于椅面两侧的两个挡边,所述椅面下方设有支腿,支腿的下端设有滚轮一,椅面与椅背之间通过铰接轴相铰接;椅面通过设有燕尾式滑槽的滑轨与所述挡边滑动连接;所述椅背的左右侧边上分别设有套接所述挡边的套接框,挡边的右端头还设有滚轮二;挡边的下边缘上还设有阻止挡边左右移动的左、右两个限位装置。当需要将ICU患者移到多功能椅上时,可用手控制右侧的限位装置,收起其阻止挡边向右移动的限位功能,将挡边向右抽出燕尾式滑槽,实现座椅的侧开,随后在没有挡边的情况下可以方便的将ICU患者转移到椅子上,当需要将椅子变为床时,可继续向后滑动挡边,同时将椅背绕铰接轴向后仰倒并与椅面平行,在此过程中恰好同时使左侧的限位装置越过套接框,则挡边的右半部分便成了支撑椅背作为半个床面的支腿,而挡边的左半部分便成了床面边上的护边,而挡边右端头上的滚轮二与地面接触,成为了与滚轮一功能相同的用于移动床体的滚轮装置,而原来左侧的限位装置便变成了挡边上的用于支撑椅背作为床面的支撑体,如需要将床体变为座椅可以进行相反的操作。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变形为床体形状的示意图。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用于ICU患者下床活动的侧开式多功能椅,能够方便的使患者下床,在患者下床活动的过程中能够随时给患者提供坐、卧转换的功能,从而使得ICU患者在下床活动时遇突发的身体不适时,可以很方便的从座椅的状态转变为能够使患者躺下的床体的状态,从而有利于医护人员及时将患者推送至病房。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