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胚胎移植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9715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胚胎移植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殖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试管婴儿作业的新型胚胎移植管。



背景技术:

在不育症疾病的治疗手段中,试管婴儿是常见的有效手段之一。在试管婴儿作业中,需要使用胚胎移植管进行胚胎移植。目前的胚胎移植管包括套管和移植芯,使用时,先将套管的软管段的端部穿过宫颈口送入子宫腔内,然后将具有胚胎的移植芯插入套管内,并将胚胎送入子宫腔。

如公开号为CN2759408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胚胎移植管,属于医疗器具。其结构包括导入机构和导管,其中导入机构由导入管、导入管座、套芯和套芯座构成,与导入管座相接的导入管由硬质管段和柔韧管段构成,导入管座、硬质管段、柔韧管段自左向右依次连接,与套芯座相接的套芯轴向穿过导入管座和导入管;导管外径与套芯直径相同,且其内部轴向衬有不锈钢微管,在导管的端部设置有导管座,贯穿导管座开有与不锈钢微管相接的注射器座孔。

上述胚胎移植管采用直管组合结构,整体结构复杂,不利于生产,而且直管结构与人体结构不适应,操作困难;另外,现有的胚胎移植管对子宫内膜会造成一定的损失,需要将这种损失降到最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胚胎移植管,更易于移植管置入宫腔,对子宫内膜的损伤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胚胎移植管,包括塑料管体、中心细管以及端头微腔,所述中心细管贯穿所述所述塑料管体设置,所述塑料管体的末端是圆弧端头,靠近所述圆弧端头设置所述端头微腔,所述中心细管连通所述端头微腔,所述塑料管体靠近所述圆弧端头位置设置有前端弯曲部。

进一步的,所述前端弯曲部位于所述塑料管体长度的1/5,所述前端弯曲部的中轴线与所述塑料管体的中轴线呈135度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塑料管体内设置有支撑金属架,所述支撑金属架贯穿所述塑料管体。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金属架是与所述塑料管体在长度方向具有相同结构的金属丝或者金属片。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丝或者所述金属片是记忆金属合金丝或者记忆金属合金片。

进一步的,所述塑料管体的前端位置还套设有一柔性套体,所述柔性套体的长度大于所述前端弯曲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塑料本体前端弯曲,无创伤性的圆钝头端更容易通过宫颈口,对子宫内膜的损伤减到最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新型胚胎移植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新型胚胎移植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新型胚胎移植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塑料管体,2-中心细管,3-端头微腔,4-支撑金属架,5-柔性套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胚胎移植管,包括塑料管体1、中心细管2以及端头微腔3,所述中心细管2贯穿所述所述塑料管体1设置,所述塑料管体1的末端是圆弧端头,靠近所述圆弧端头设置所述端头微腔3,所述中心细管2连通所述端头微腔3,所述塑料管体1靠近所述圆弧端头位置设置有前端弯曲部。

其中,所述前端弯曲部位于所述塑料管体1长度的1/5,所述前端弯曲部的中轴线与所述塑料管体1的中轴线呈135度夹角。

如图2所示,所述塑料管体1内设置有支撑金属架4,所述支撑金属架4贯穿所述塑料管体1。

其中,所述支撑金属架4是与所述塑料管体1在长度方向具有相同结构的金属丝或者金属片。

其中,所述金属丝或者所述金属片是记忆金属合金丝或者记忆金属合金片。

如图3所示,所述塑料管体1的前端位置还套设有一柔性套体5,所述柔性套体5的长度大于所述前端弯曲部4。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