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用约束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3355阅读:1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术用约束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约束用的手术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约束儿童患者或大人患者用的手术用约束带。



背景技术:

医生在对儿童进行外科手术时,由于儿童紧张、恐惧,而哭闹、躁动。双上肢上举乱动,影响医生视野及手术操作,甚至可能发生意外,使手术不能顺利进行。然而,传统约束带的规格不符合患儿手术的使用要求;材质清洗后较硬,患儿皮肤娇嫩,易造成勒痕;使用过程中,约束过松,容易挣脱,起不到约束作用;全麻清醒拔管时,若患儿出现躁动,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局部组织有潜在勒伤的可能。此外,在外科手术过程中,经常遇到年龄较大的病人由于精神等各方面问题,造成的情绪波动、焦躁症状,双上肢上举乱动,也会影响医生视野及手术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的约束装置的至少一个缺陷,创造性地提供一种新颖的手术用约束带,其结构简单,取材方便,约束效果好,不会对患者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很好的满足了儿童手术的需求。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术用约束带,其包括:

约束带主体,所述约束带主体上设置有两个穿孔,每个所述穿孔临近所述约束带主体的一端,且所述约束带配置成放置于患者的背部和手术床之间;

两个缠绕片,每个所述缠绕片的一个边缘设置于所述约束带主体,且位于一个所述穿孔与所述约束带主体的临近该穿孔的一端之间,且每个所述缠绕片配置成缠绕于所述患者的一个上肢;和

两个绑带组,每个所述帮带组具有至少一根绑带,且每个所述绑带组设置于所述约束带主体的一端;每个所述绑带组配置成:绕过所述患者的一个上肢后穿过一个所述穿孔,后固定于所述手术床;或经由一个所述穿孔缠绕于所述患者的一个所述上肢后固定于所述手术床;且

所述约束带主体和每个所述缠绕片均由毛巾制成。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绑带由毛巾制成。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绑带组包括两根所述绑带。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绑带的远离所述约束带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件;且,每个所述绑带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配合的第二连接件。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一连接件为纽扣,每个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纽扣孔;或,每个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每个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粘贴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约束带主体的长度与宽度间的比值为3/2至5/1。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穿孔间距离为所述约束带主体的长度的1/4至3/4。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缠绕片设置于一个所述穿孔的沿所述约束带主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孔缘处。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缠绕片为所述约束带主体的一端与临近该端的所述穿孔之间的区域的0.8至1.2倍。

本实用新型的手术用约束带,从材质的选择上,采用柔软且吸水性、透气性好的毛巾作为手术用约束带的材料。这种材料柔软度较佳,接触皮肤舒适,价位低廉,利于取材。解决了传统约束带棉布材料,清洗后较硬的弊端。特别地,在设计上,针对患儿的体型及手术要求特点,采用“一面两孔四带”的设计方案,在带子与皮肤接触处有衬垫包裹皮肤,即利于约束,又防止勒伤,很好的满足了儿童手术的需求。进一步地,较大规格的该手术用约束带,也可应用成人手术;尤其是在眼科清醒患者中,收到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手术用约束带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示意性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手术用约束带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图1中A处的示意性放大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术用约束带。该手术用约束带可包括约束带主体10、两个缠绕片20和两个绑带组。约束带主体10上设置有两个穿孔11,每个穿孔11临近约束带主体10的一端,且约束带配置成放置于患者的背部和手术床之间。每个缠绕片20的一个边缘设置于约束带主体10,且位于一个穿孔11与约束带主体10的临近该穿孔11的一端之间,且每个缠绕片20配置成缠绕于患者的一个上肢。每个帮带组具有至少一根绑带30,优选为两根绑带30。且每个绑带组设置于约束带主体10的一端;每个绑带30组配置成:绕过患者的一个上肢后穿过一个穿孔11,后固定于手术床;或经由一个穿孔11缠绕于患者的一个上肢后固定于手术床。约束带主体10和每个缠绕片20均由毛巾制成。每个绑带由毛巾制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术用约束带在使用时,先将约束带主体10铺设于手术床上,然后使患者,例如儿童患者躺下,摆正好患者的手臂和身体,使患者的上肢放置于约束带主体10上,且处于穿孔11的外侧。接着,将两个缠绕片20分别缠绕于患者的两个手臂。然后使每个绑带30绕过一个手臂从穿孔11中穿过(此处可饶半圈、一圈或多圈,即经由穿孔11一次或多次)绑设于手术床两侧的支架杆上。

该实施例的手术用约束带首先,从材质的选择上,采用柔软且吸水性、透气性好的毛巾作为手术用约束带的材料。这种材料柔软度较佳,接触皮肤舒适,价位低廉,利于取材。解决了传统约束带棉布材料,清洗后较硬的弊端。其次,在设计上,针对患儿的体型及手术要求特点,采用“一面两孔四带”的设计方案,在带子与皮肤接触处有衬垫包裹皮肤,即利于约束,又防止勒伤,很好的满足了儿童手术的需求。进一步地,该实施例的约束带主体10可由一块毛巾整体成型;或由三块毛巾拼接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绑带固定于手术床,每个绑带30的远离约束带主体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件;且,每个绑带30上还设置有与第一连接件配合的第二连接件。例如,每个第一连接件为纽扣,每个第二连接件为纽扣孔;或,每个第一连接件和每个第二连接件均为粘贴装置。在使用时,可使每个绑带30缠绕于手术床一侧的支架杆上至少两圈,然后使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配合,完全可满足紧固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约束带主体10的长度与宽度间的比值为3/2至5/1。两个穿孔11间距离为约束带主体10的长度的1/4至3/4。每个缠绕片20设置于一个穿孔11的沿约束带主体10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孔缘处。每个缠绕片20为约束带主体10的一端与临近该端的穿孔11之间的区域的0.8至1.2倍,优选为大小相当。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