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机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3363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摩机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按摩装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按摩机芯,尤其涉及蜗轮箱中的传动结构的改良。



背景技术:

现有按摩机芯大多包括有电机、蜗轮箱和按摩转盘,在按摩转盘上设备有各式各样的按摩头,实现对人体的揉捏推拿按摩。蜗轮箱中包括有蜗轮蜗杆和齿轮链,齿轮链中的末级齿轮轴带动按摩转盘旋转。末级齿轮轴支撑按摩转盘,导致按摩转盘平衡能力差,直径较小,按摩范围受局限,而且按摩转盘外围不能按摩有附加动作的按摩头,整体按摩动作较为单调。如何改善现在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轴筒支撑的传动方案,即成为本实用新型研究对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蜗轮箱底壳上设置有轴筒,支撑蜗轮箱中的末级齿轮,由末级齿轮带动按摩头组件动作的按摩机芯;其次要目的即是提供一种按摩转盘上的按摩头能起伏动作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按摩机芯,包括电机、蜗轮箱和按摩头组件;蜗轮箱又包括安装在上盖与底壳间的蜗轮蜗杆和齿轮传动链,电机旋转经蜗轮蜗杆变速后,由齿轮传动链带动按摩头组件动作;其特征是:蜗轮箱底壳上对应齿轮传动链末级齿轮位置,设置有轴筒;所述末级齿轮为齿轮碗,活动倒扣在轴筒上,齿轮碗与轴筒的接触端面设置有滚珠或端面轴承;蜗轮箱的上盖对应齿轮碗位置开设有圆孔,该圆孔内沿搭设在齿轮碗边沿,形成齿轮碗的限位结构;所述按摩头组件由齿轮碗驱动。

所述齿轮碗具有柱形底部和边沿齿环,借助该边沿齿环与齿轮传动链中的前级齿轮啮合,该前级齿轮与蜗轮蜗杆中的蜗轮同轴。

所述轴筒与底壳为一体成型,直接在底壳上成型有向上凸起的轴筒。

所述齿轮碗和轴筒中央,以及轴筒对应的底壳上,开设有通孔;配置的按摩头组件中间也开设有对应的通孔;在该轴筒通孔中嵌设有电锤头;该电锤头的线圈嵌设在轴筒上,锤头芯穿过所述通孔、顶部与按摩头组件中的按摩头高度相当。

所述齿轮碗与按摩头组件为一体成型,具有柱形底部和边沿齿环,在柱形底部表面圆周上凸设有高低不一的按摩头;所述按摩头包括连体成型的固定按摩头和活动按摩头。

上述活动按摩头为纵向活动定位在齿轮碗柱形底部的按摩球头或按摩滚轮。

所述按摩球头具有球顶部和支撑柱,该支撑柱穿过齿轮碗底部抵触在轴筒上;所述轴筒对应支撑柱的旋转圆圈上,设置有环形槽道,该环形槽道的底部具有上下起伏的波浪面,所述按摩球头的支撑柱行走在波浪面上,随着波浪面上下起伏动作。

所述按摩滚轮通过径向转轴定位在齿轮碗上,相邻按摩滚轮高低不同交错成环形陈列分布。

所述按摩头组件包括转盘和凸设在转盘表面的按摩头,所述按摩头包括连体成型的固定按摩头和活动按摩头,活动按摩头为纵向活动定位在转盘的按摩球头或按摩滚轮;所述转盘通过螺丝锁固在齿轮碗底部。

本实用新型将齿轮传动链中的末级齿轮设计成碗形结构,倒扣定位在蜗轮箱底壳的轴筒上,直接利用齿轮碗端面支撑或锁固按摩头组件,获得大面积的支撑,使得按摩头组件的直径可做的更大,受力更加平稳,改变传统依靠单轴支撑的不足,为按摩头组件设计带来更多的变化和灵活性。可运用于按摩垫、按摩椅、足浴盆等按摩装备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按摩机芯一示意图

图2按摩机芯一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按摩机芯二示意图

图4按摩机芯二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起伏按摩头组件示意图

图6起伏按摩头组件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滚轮按摩头组件示意图

图8滚轮按摩头组件立体分解示意图

其中

1—电机 2—蜗轮箱 21—上盖 211—圆孔

22—底壳 23—蜗轮蜗杆 231—蜗轮 24—齿轮传动链

241—前级齿轮 3—按摩头组件 31—转盘 32—固定按摩头

33—按摩球头 331—球头部 332—支撑柱 333—弹簧

34—按摩滚轮 341—径向转轴 4—齿轮碗 41—柱形底部

42—边沿齿环 5—轴筒 51—滚珠 52—滚珠槽

53—环形槽道 54—波浪面 6—电锤头 61—线圈

62—锤头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和图2,按摩机芯,包括电机1、蜗轮箱2和按摩头组件3;蜗轮箱2具有上盖21和底壳22,在上盖21和底壳22间,安装有蜗轮蜗杆23和齿轮传动链24;本实例中齿轮传动链24为一级变速,包括与蜗轮蜗杆中蜗轮231同轴的前级齿轮241和末级齿轮,该末级齿轮为齿轮碗4,具有柱形底部41和边沿齿环42,借助该边沿齿环42与前级齿轮241啮合。当然也可采用多级变速。

蜗轮箱底壳22上对应齿轮传动链末级齿轮,也即齿轮碗4的位置,设置有轴筒5;齿轮碗4,活动倒扣在轴筒5上,齿轮碗4与轴筒5的接触端面设置有滚珠51或端面轴承;为此,在齿轮碗4和轴筒5端面对应位置开设有滚珠槽52,约束滚珠51轨迹;而上盖21对应齿轮碗4位置开设有圆孔211,该圆孔211内沿搭设在齿轮碗4边沿,形成齿轮碗4的限位结构;本实例中,轴筒5与底壳22为分离设计,通过螺丝锁固在底壳22上;也可将轴筒5与底壳22一体成型,融合成一体,直接在底壳22上成型有向上凸起的轴筒,可简化装配流程。

进一步,齿轮碗4和轴筒5中央,以及轴筒5对应的底壳22上,开设有通孔;配置的按摩头组件3中间也开设有对应的通孔;在该轴筒5通孔中嵌设有电锤头6;该电锤头的线圈61嵌设在轴筒5上,锤头芯62穿过所述通孔、顶部与按摩头组件3中的按摩头高度相当。按摩头组件3由齿轮碗4驱动,实现按摩头旋转按摩的同时,中间由电锤头6的锤头芯62提供叩击功能,形成一种按摩组合。电锤头6除了线圈61固定在轴筒5内,锤头芯62活动枢设在线圈61之中,两端依按摩垫的皮套包封在内,电锤头6通电后,会产生往复运动,而无撞击噪声。本实例配合的按摩头组件3相对简单,具有转盘31和凸设在转盘表面的按摩头,本例中,按摩头为与转盘31连体成型的固定按摩头32,也可与转盘31分体成型,形成活动按摩头;固定按摩头32成高低错落分布,以产生轻重的变化;而按摩头具有球头或倒圆头设计,按摩时有力而柔和。以上为一种按摩组合的特例。

实施例二:

参照图3和图4,基本结构与上例同,只是齿轮碗4与按摩头组件3为一体成型,同样具有柱形底部41和边沿齿环42,而在柱形底部41表面圆周上凸设有高低不一的按摩头;所述按摩头包括连体成型的固定按摩头32和活动按摩头;更具体地说,活动按摩头又可分为纵向活动定位在齿轮碗柱形底部41的按摩球头33或按摩滚轮34。

图3和图4按摩头组件3中涉及即为固定按摩头32和按摩球头33的组合,两者交错分布在齿轮碗柱形底部41的圆周上;按摩球头33具有球顶部331和支撑柱332,该支撑柱332纵向设置在齿轮碗4上,在按摩球头331与齿轮碗4之间套设有弹簧333,该弹簧333始终保持按摩球头331凸起的趋势,而人体靠上时又有具有适当的弹性,不生硬。

参照图5和图6,在上述基础上,按摩头组件3也可适当变化,形成主动起伏按摩的特点。具体地说,按摩球头33同样具有球顶部331和支撑柱332,该支撑柱332穿过齿轮碗4的底部,且抵触在轴筒5上;轴筒5对应支撑柱332的旋转圆圈上,设置有环形槽道53,该环形槽道53的底部具有上下起伏的波浪面54,按摩球头的支撑柱332行走在波浪面54上,随着波浪面54上下起伏动作,形成主动式起伏按摩的手法。

参照图7和图8,按摩头组件3与齿轮碗4分离设计,且按摩头采用按摩滚轮34的实例。具体地说,按摩滚轮34通过径向转轴341定位在齿轮碗4上,相邻按摩滚轮34高低不同交错成环形陈列分布。

综上所述,按摩头组件3可与齿轮碗4连体,也可为分体;按摩头组件3中涉及的按摩头,可以全部为连体的固定按摩32,也可以全部为活动按摩头,或者是固定按摩头32与按摩球头33组合,或者是固定按摩头32与按摩滚轮34组合,或者是按摩球头33与按摩滚轮34组合等形成;涉及的轴筒5与蜗轮箱底壳22,也可采用连体和分体两种方案;以及按摩头组件3中央可带电锤头6的附加功能,也可不带电锤头的设计。组合方式多样,凡引用齿轮碗与轴筒配合结构,驱动较大直径按摩头组件,实现平稳按摩头的方案,均属于本专利保护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