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牙釉质上生成耐酸层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98726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公开在牙釉质上生成耐酸层的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技术:
要求于2015年8月12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2/204,066的美国临时申请的权益,其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在牙釉质上生成耐酸层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描述可以获得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优点及特征的方式,将通过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具体示例性实施例来具体描述以上简要描述的本发明。可以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描绘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并且因此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因此将通过使用附图以更多的特征和细节来描述和解释本发明。

图1描绘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在牙齿的釉质表面上生成的层。

具体实施方式

龋齿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人类。众所周知,在进食之后,由于细菌的酸性副产物会消耗残留在牙齿上的食物,因此导致龋齿。(细菌主要产生乳酸作为副产物)牙釉质由羟基磷酸钙ca5(po4)3oh或羟基磷灰石组成。酸离子分解羟基磷酸钙:ca5(po4)3oh(s)+h+→ca5(po4)3++h2o。从古至今,已经发明了很多方法来防止龋齿,即刷牙、加氟水、含氟牙膏、牙线等。这些方法以各种方式起作用:在进食之后将残留的食物从牙齿上除去、使釉质更耐酸、通过刺激唾液流来稀释酸等。

本发明通过在牙齿结构上生成耐酸层来防止龋齿。图1示出牙齿a的部分,其中最外面的结构是釉质表面b。粘附在釉质上的是耐酸层c。通过在牙齿结构上形成耐酸层c,由细菌副产物产生的酸侵蚀的发生率被最小化。

本发明实现了在牙齿结构上生成比天然牙釉质更耐酸的任何层。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被设计成在牙齿结构的表面上生成离子结合的结晶层。实施例在口腔的水/唾液环境内将钙离子源与耐酸阴离子组合。当在溶液中结合时,离子化合物开始沉淀形成盐;釉质表面上或釉质表面处的离子经历结晶生长而形成新的层。该过程类似于唾液和牙釉质之间自然发生的再矿化过程。唾液包含不断地在牙齿结构上生成羟基磷灰石的离子化合物。本发明的该实施例被设计成利用与口腔内自然发生的过程相同的再矿化过程在釉质上生成更耐酸的层。在该实施例中,仅将更耐酸的阴离子结合到新再矿化的结构中。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在口腔内将抗坏血酸钙与单氟磷酸钠(mfp)结合,在水溶解时,结合的离子化合物开始反应以形成更稳定的盐:单氟磷酸钙。釉质表面上或釉质表面处的钙离子和单氟磷酸根离子经历结晶生长,形成新的层。该过程类似于唾液和牙釉质之间自然发生的再矿化过程。唾液包含不断地在牙齿结构上生成羟基磷灰石的离子化合物。本发明的该实施例被设计成利用与口腔内自然发生的过程相同的再矿化过程在釉质上生成更耐酸的层。在该实施例中,仅将更耐酸的单氟磷酸根阴离子结合到新再矿化的牙齿层中。

本发明的这些离子化合物可以通过诸如以下的各种方式被输送到口腔:两部分的漱口剂、装载在托盘中的两部分的混合凝胶、放入口腔时激活的两部分的条带(strip)、同时放入口中的两部分的锭剂系统以及能够将组分输送到口腔的任何其它有用的输送系统。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减少龋齿的方法可以包括在牙釉质上生成一个或多个耐酸层。耐酸层可以包括单氟磷酸根阴离子。例如,耐酸层可以包括单氟磷酸钙。通过将两部分的化合物输送到牙釉质可以生成耐酸层。

技术研发人员:史蒂文·D·延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尔欧集团
技术研发日:2016.08.11
技术公布日:2018.0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