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保健药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6835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辅助预防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保健药膳配方。



背景技术: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 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结、直肠弥漫性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局限于大肠的黏膜与黏膜下层,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中医认为,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主症为:腹痛、腹泻、便下黏液脓血;舌质红,苔黄腻。次症:肛门灼热、里急后重;小便短赤;口干口苦,口臭。主要分热甚象型,及湿甚象型。通过多年临床经验,结肠镜下所见大肠粘膜充血水肿且有糜烂者则称为热甚象型;结肠镜下所见患者大肠粘膜附着粘液较多,脉滑数的称为湿甚象型。该病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目前溃疡性结肠炎西医治疗以氨基水杨酸、抗生素和从免疫调节功能、肠道黏膜功能、炎性介质抑制等方面着手,临床有一定疗效,但药物副作用明显。临床一般常规是用柳氮磺胺吡啶片进行治疗。中医治疗侧重结肠黏膜的修复、从降低药物副作用,减少复发率等多种途径进行研究。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规护理主要是健康宣教和饮食调护。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属于慢性病,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治疗中结合药膳加予改善,会对该疾病的治疗具有促进作用。但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以上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保健药膳,所述药膳包括A和B两种组合使用配方,按质量份数计A配方为:马齿苋20份,地榆15份、败酱草20份,半枝莲20份;B配方为:生薏仁20份、党参20份、土茯苓20份、山药20份。

所述的A和B两种组合使用配方为汤型膳食,或粥型膳食;所述的汤型膳食的制备方法为:将A和B两种配方分别加水与肉类熬制成浓汤;粥型膳食的制备方法为:将A和B两种配方分别加水煎煮后去药渣,加灿米熬制成粥。每天轮流交替喝A或B两种配方熬制而成的浓汤或粥。

本发明根据微观辩证的治疗方法,根据微观症状的不同,分为热甚象型大肠湿热溃疡性结肠炎,及湿甚象型大肠湿热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镜下所见大肠粘膜充血水肿且有糜烂者则称为热甚象型;结肠镜下所见患者大肠粘膜附着粘液较多,脉滑数的称为湿甚象型。

针对热甚象型大肠湿热溃疡性结肠炎,在以上A、B配方的基础上,再配合由金银花8份和菊花8份组成的热甚象型茶方,泡茶随饮。

针对湿甚象型大肠湿热溃疡性结肠炎,在以上A、B配方的基础上,再配合由木棉花10份和荷叶8份组成的湿甚象型茶方,泡茶随饮。

有益效果:经试验证明本发明的施膳组治愈率为12.7%,总有效率为92.7%。常规治疗组的治愈率为5.5%,总有效率为81.8%,施膳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施膳组的生活质量主要指标包括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问题对日常活动的限制、心理问题对社会活动的限制、心理健康、活力和总体健康评价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使用本发明药膳饮食调护能提高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本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以往治疗本病使用药物保留灌肠、长期口服中药的副作用和不适感;提高治疗的依从性,适合本病的长期维持治疗。且药膳取材方便,成本低廉,使用方便,辅助疗效确切,无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试验方法:

1、临床资料

试验患者:某市中医院门诊和住院部治疗的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10人,采用抽签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施膳组各55人,纳入标准参考2012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修订的《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且中医辩证为大肠湿热型的轻、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其中医辨证标准参照2010年修订的《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大肠湿热型患者。这些病例均由主治以上的肠镜中医师进行中医辩识,并符合试验条件。

其中常规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15-48岁;病程4~11.7月,平均病程6.9月。施膳组:男28例,女27例,年龄14-49岁;病程4.1~12月,平均病程7.1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病程、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文化程度等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1常规组:西药常规治疗:柳氮磺胺吡啶片(SASP)每次1g,每天3次口服。(SASP批号:国药准字H31020557,上海信谊嘉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一月为1个疗程,连用6个疗程。活动期患者充分休息,少渣、清淡、饮食;稳定期适当运动,进食清淡、细软、易消化,富营养食物,忌辛辣、刺激之品、忌虾蟹生硬食物。

2.2施膳组:在观察组基础上实施中医宏观微观辩证施膳饮食调护。

2.2.1中医宏观辩证施膳药膳配方包括:A配方由马齿苋,地榆、败酱草和半枝莲;B配方包括生薏仁、党参、土茯苓和山药。

2.2.2中医微观辩证施膳清单:泡茶方-热甚象型用C1方包括金银花和菊花;湿甚象型用C2方包括木棉花和荷叶。

2.3宏观微观辩证施膳调护的具体方法

2.3.1每天轮流交替喝A或B食谱方熬制成的浓汤或粥。熬汤时加瘦肉200g熬成200mL浓汤。熬粥时水加倍去渣取400ml加灿米熬粥食用。泡茶用200ml沸开水,分次服用。

2.3.2中医微观辩证是根据肠镜下所见患者大肠粘膜局部的微观变化搭配宏观辩证施膳方泡茶服用,如结肠镜下所见大肠粘膜充血水肿且有糜烂者称为热甚象,热甚象的泡茶方采用C1方;结肠镜下所见患者大肠粘膜附着粘液较多的称为湿甚象,泡茶方采用C2方。

2.3.3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宏观微观辩证施膳调护的具体方法:热甚象患者交替服用A或B食谱方+C1方泡茶服用;湿甚象患者交替服用A或B食谱方+C2方泡茶服用。

2.3.4一周内宏观微观辩证施膳方必喝五次。1月为1疗程,共6个疗程。

2.4观察指标与评价治疗护理6个疗程后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进行效果评价。

2.4、1疗效标准:根据《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拟定。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成形(每天1-2次),结肠镜检查示肠黏膜正常;显效: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成形(每天2-3次),结肠镜检查示肠黏膜溃疡及炎症明显好转;有效:症状减轻,结肠镜检查示溃疡缩小及炎症减轻;无效:症状无变化,结肠镜检查示肠黏膜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病例数。

2.4、2生活质量评价:选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表”的中文版,采用问卷式调查方法,在患者治疗护理后分别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估,评估指标包括: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问题对日常活动的限制、心里问题对日常活动的限制、心理健康、活力、疼痛、总体评价等8个维度进行评价。每个维度均为0分~100分,得分高者生活质量好[8]

2.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用t检验统计学方法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施例1

施膳组1药膳配方:

A配方:马齿苋20g,地榆15g、败酱草20g,半枝莲20g;

B配方为:生薏仁20g、党参20g、土茯苓20g、山药20g;

C1配方:金银花8g,菊花8g;C2配方:木棉花10g,荷叶8g。

按上述试验方法项下进行试验测定和评价。

实施例2

施膳组2药膳配方:

A配方:马齿苋10g,地榆5g、败酱草30g,半枝莲10g;

B配方为:生薏仁35g、党参10g、土茯苓30g、山药30g;

C1配方:金银花20g,菊花5g;C2配方:木棉花20g,荷叶20g。

按上述试验方法项下进行试验测定和评价。

实施例3

施膳组3药膳配方:

A配方:马齿苋30g,地榆25g、败酱草10g,半枝莲30g;

B配方为:生薏仁10g、党参35g、土茯苓10g、山药10g;

C1配方:金银花5g,菊花5g;

C2配方:木棉花5g,荷叶10g。

按上述试验方法项下进行试验测定和评价。

二、结果:

1、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见表1。

表1

常规组的治愈率为5.5%,总有效率为81.8%,施膳组1治愈率为12.7%,总有效率为92.7%;施膳组2治愈率为5.5%,总有效率为85.4%;膳组3治愈率7.3为%,总有效率为83.6%;实施例1施膳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和其他实施例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见表2。

表2

施膳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