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验科用中西医结合消毒剂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89909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验科用中西医结合消毒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医学检验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手段进行医学诊断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实验室技术、医疗仪器设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通过系统学习,我们会了解如何鉴定人的血型、确定一个人是否贫血、肝功能是否正常等等。该学科要求使用各种光电仪器及化学试剂完成实验分析,所以偏重理科,要求有较好的生物、化学基础。

在工作过程中,检验室内经常接触带有细菌、病毒的样品,因此,很容易沾染上一些细菌、病毒,而目前检验室所使用的杀菌消毒药大多对人体伤口以及皮肤有刺激性,有的甚至会引起过敏反应,甚至会引发皮炎和湿疹等皮肤疾病。

近年来,将中、西药应用于检验室内消毒的研究开始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和重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验科用中西医结合消毒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对根据中医理论,对中药材进行合理选择与配伍,并结合西药成分,制成消毒剂,在检验科室内给药,在具有杀菌能力强、作用速度快、稳定性强、价格低廉等优点的基础上全面发挥药效,增强本发明的消毒杀菌功效;并结合对原料成分中的用量进行限定和控制,使得各原料成分之间发生相互的协同功效,增强了本发明的药效,解决现有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一种检验科用中西医结合消毒剂,制成所述中西医结合消毒剂有效成分

包括中药组分和西药组分,所述中药组分由以下重量数的原料配制而成:石莽草49-61g、柳根44-57g、地皮消44-57g、细叶桉叶39-53g、油柑叶36-49g、杯菊30-42g、羊蹄叶30-42g、山刺柏24-36g、莼菜18-30g、天香炉14-26g、竹叶蕉14-26g、鬼针草9-21g、青黛9-21g;所述西药组分由以下重量数的原料配制而成:三氯生5-10mg、洗消净5-10mg。

制成所述中西医结合消毒剂有效成分包括中药组分和西药组分,所述中药组分由以下重量数的原料配制而成:石莽草58g、柳根54g、地皮消54g、细叶桉叶49g、油柑叶45g、杯菊39g、羊蹄叶39g、山刺柏33g、莼菜27g、天香炉23g、竹叶蕉23g、鬼针草18g、青黛18g;所述西药组分由以下重量数的原料配制而成:三氯生8mg、洗消净8mg。

制成所述中西医结合消毒剂有效成分包括中药组分和西药组分,所述中药组分由以下重量数的原料配制而成:石莽草55g、柳根51g、地皮消51g、细叶桉叶45g、油柑叶42g、杯菊36g、羊蹄叶36g、山刺柏30g、莼菜24g、天香炉20g、竹叶蕉20g、鬼针草15g、青黛15g;所述西药组分由以下重量数的原料配制而成:三氯生7mg、洗消净7mg。

制成所述中西医结合消毒剂有效成分包括中药组分和西药组分,所述中药组分由以下重量数的原料配制而成:石莽草52g、柳根48g、地皮消48g、细叶桉叶41g、油柑叶39g、杯菊33g、羊蹄叶33g、山刺柏27g、莼菜21g、天香炉17g、竹叶蕉17g、鬼针草12g、青黛12g;所述西药组分由以下重量数的原料配制而成:三氯生6mg、洗消净6mg。

一种检验科用中西医结合消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石莽草、细叶桉叶、油柑叶、羊蹄叶、莼菜、竹叶蕉和鬼针草入榨汁机中榨出汁液,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2)将柳根加10倍量体积浓度70%乙醇提取三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放置过夜,回收乙醇并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12-1.15的浓液备用;

(3)将地皮消、杯菊和天香炉微波烘干,研末,过160目的细粉,备用;

(4)将山刺柏和青黛放入容器中,加入10倍量蒸馏水浸泡4小时后,加热煮沸4小时,提取;第二次加入8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3小时,提取;第三次加入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所得提取液,滤过,得滤液备用;

(5)将三氯生研末,过260目的细粉,备用;

(6)将洗消净溶解于2倍量纯净水中,搅拌均匀,得溶液备用;

(7)将上述步骤(1)-(6)所制的汁液、浓液、细粉、滤液以及溶液混合,并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搅拌溶解均匀后,加热煮沸0.5小时,至60℃以下,静置1小时,过滤,得滤液,将滤液灌装封存,121℃热压灭菌30分钟,制成500ml/瓶的消毒液,密封包装,即为所述的检验科用中西医结合消毒剂。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石莽草:味苦、辛,性凉。清热利湿,活血止痛。主痢疾,肾盂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风湿痛,跌打损伤,痄腮,疮疡,湿疹。《广西中草药》载:“解毒消炎。治痢疾,皮肤溃疡,无名肿毒。”

柳根:味苦,性寒。利水通淋,祛风除痛,泻火解毒。主淋证,白浊,水肿,黄疸,痢疾,白带,风湿疼痛,黄水疮,牙痛,烫伤,乳痈。《草木便方》载:“祛风除湿,疗热痢,崩、带,四肢拘挛,筋疼,汤火,牙痛。”

地皮消:味微苦、辛,性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痄腮,瘰疬,痈肿疮毒,跌打骨折,外伤感染。《云南中草药选》载:“消炎拔毒,生肌,散瘀生新,杀虫。治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疮毒脓肿,伤口感染生蛆。”

细叶桉叶:味辛、微苦,性平;归肺、胃、大肠经。宣肺发表,理气活血,解毒杀虫。主感冒发热,咳喘痰嗽,脘腹胀痛,泻痢,钩端螺旋体病,跌打损伤,疮疡,丹毒,乳痈,疥疮,癣痒。《陆川本草》载:“治感冒,咳嗽,气胀腹痛,泄泻下痢,跌打损伤;外治毒疮,溃疡,并可作冲洗消毒剂。”现代医学研究证实,50%细叶桉煎液对盒黄色葡萄球菌(浓度为1:1280)、肺炎双球菌(1:10240)、乙型链球菌(1:2560)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油柑叶:味甘、微苦,性凉;归心、肝、大肠经。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主口疮,疔疮,湿疹,皮炎,水肿,高血压,毒蛇咬伤,跌打损伤。《陆川本草》载:“杀菌去腐。治口烂,绣球风及疳、疔、漏、痔。”

杯菊:味苦,性凉。清热解毒,消炎止血,除湿利尿,杀虫。主治急性胃肠炎,中暑,膀胱炎,尿道炎,咽喉炎,口腔炎,吐血,衄血。

羊蹄叶:味甘,性寒。凉血止血,通便,解毒消肿,杀虫止痒。主肠风便血,便秘,小儿疳积痈疮肿毒,疥癣。《贵州民间方药集》载:“外用消伤肿疮毒。”

山刺柏:味苦,性寒。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主麻疹高热,湿疹,癣疮。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载:“治皮肤癣症,低热不退。”

莼菜:味甘,性寒。清热解毒,止呕。主治高血压病,泻痢,胃痛,呕吐,反胃,痈疽疔肿,热疖。

天香炉:味辛、淡,性平;归肺、脾、肝、大肠经。化痰利湿,祛瘀止血,解毒消肿。主咳嗽,哮喘,痢疾,泄泻,吐血,咯血,便血,经闭,疳积,风湿骨痛,跌打损伤。《南宁市药物志》载:“去瘀生新,止痛收敛。治内外出血,疳积,牙疳,牙痛,咳嗽。”

竹叶蕉:味淡,性凉;归肺经。清热解毒,止咳定喘。主感冒发热,咳嗽,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哮喘,肺结核。

鬼针草:味苦,性微寒。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消肿。主治疟疾,腹泻,痢疾,肝炎,急性肾炎,胃痛,噎膈,肠痈,咽喉肿痛,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鬼针草的乙醇浸液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抑菌作用,花、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抑菌作用。

青黛:味咸,性寒;归肝、肺、胃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清肝泻火。主温病热毒斑疹,血热吐血,衄血,咯血,肝热惊痫,肝火犯肺咳嗽,咽喉肿痛,丹毒,痄,疮肿,蛇虫咬伤。《开宝本草》载:“主解诸药毒,小儿诸热,惊厥发热,天行头痛寒热,煎水研服之。亦摩敷热疮、恶肿、金疮、下血、蛇犬等毒。”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对根据中医理论,对中药材进行合理选择与配伍,并结合西药成分,制成消毒剂,在检验科室内给药,在具有杀菌能力强、作用速度快、稳定性强、价格低廉等优点的基础上全面发挥药效,增强本发明的消毒杀菌功效;并结合对原料成分中的用量进行限定和控制,使得各原料成分之间发生相互的协同功效,增强了本发明的药效,解决现有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的不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发明中西医结合消毒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石莽草59g、柳根55g、地皮消55g、细叶桉叶51g、油柑叶47g、杯菊40g、羊蹄叶40g、山刺柏34g、莼菜28g、天香炉24g、竹叶蕉24g、鬼针草20g、青黛20g、三氯生9mg、洗消净9mg。

本发明中西医结合消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石莽草、细叶桉叶、油柑叶、羊蹄叶、莼菜、竹叶蕉和鬼针草入榨汁机中榨出汁液,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2)将柳根加10倍量体积浓度70%乙醇提取三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放置过夜,回收乙醇并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12-1.15的浓液备用;

(3)将地皮消、杯菊和天香炉微波烘干,研末,过160目的细粉,备用;

(4)将山刺柏和青黛放入容器中,加入10倍量蒸馏水浸泡4小时后,加热煮沸4小时,提取;第二次加入8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3小时,提取;第三次加入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所得提取液,滤过,得滤液备用;

(5)将三氯生研末,过260目的细粉,备用;

(6)将洗消净溶解于2倍量纯净水中,搅拌均匀,得溶液备用;

(7)将上述步骤(1)-(6)所制的汁液、浓液、细粉、滤液以及溶液混合,并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搅拌溶解均匀后,加热煮沸0.5小时,至60℃以下,静置1小时,过滤,得滤液,将滤液灌装封存,121℃热压灭菌30分钟,制成

500ml/瓶的消毒液,密封包装,即为所述的检验科用中西医结合消毒剂。

实施例2

本发明中西医结合消毒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石莽草58g、柳根54g、地皮消54g、细叶桉叶49g、油柑叶45g、杯菊39g、羊蹄叶39g、山刺柏33g、莼菜27g、天香炉23g、竹叶蕉23g、鬼针草18g、青黛18g、三氯生8mg、洗消净8mg。

本实施例中西医结合消毒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发明中西医结合消毒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石莽草55g、柳根51g、地皮消51g、细叶桉叶45g、油柑叶42g、杯菊36g、羊蹄叶36g、山刺柏30g、莼菜24g、天香炉20g、竹叶蕉20g、鬼针草15g、青黛15g、三氯生7mg、洗消净7mg。

本实施例中西医结合消毒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本发明中西医结合消毒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石莽草52g、柳根48g、地皮消48g、细叶桉叶41g、油柑叶39g、杯菊33g、羊蹄叶33g、山刺柏27g、莼菜21g、天香炉17g、竹叶蕉17g、鬼针草12g、青黛12g、三氯生6mg、洗消净6mg。

本实施例中西医结合消毒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验部分

下面将选用本发明进行相应的试验,进一步证明本发明的功效。

一、水溶性试验

1、取本发明中西医结合消毒剂10ml放入容器中,然后加入蒸馏水,搅拌均匀后,过滤。

2、过滤完成后,观察滤纸,滤纸上无明显残留。

3、结论:本发明中西医结合消毒剂极易溶于水,使用后无残留杂质出现。

二、毒性试验

1、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选取体重18-20g的健康昆明种一级小鼠20只,雌雄各半,将本发明中西医结合消毒剂经口灌胃给药,给药观察15天,每天记录小鼠各种表现和死亡情况,计算ld.值。

2、蓄积毒性试验:选取体重180-200g的健康昆明种一级大鼠20只,雌雄各半,将本发明中西医结合消毒剂经口灌胃给药,给药量根据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得出的ld.值,第1-4天,每次给药0.1ld.,以后每四小时递增1.5倍剂量,给药30天,且每四小时称重一次,计算蓄积系数。

3、结果: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小鼠灌药后未见异常反应,未出现死亡,对其进行相应解剖后,组织或内脏未见明显有明显异常改变。

蓄积毒性试验给药20天后,雌雄小鼠均无死亡情况发生,小鼠蓄积系数5,位弱蓄积毒性。

三、眼部刺激性试验

1、选用健康白色家兔10只,体重2.5-3.0kg,将本发明中西医结合消毒剂原液0.1ml滴入家兔左眼结膜囊内,被动闭合4s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右眼作为对照滴入生理盐水。

2、观察家兔6小时、24小时、48小时以及72小时内的眼睛局部变化。

3、结果:家兔染毒组角膜和虹膜正常,结膜未见水肿,有轻微充血,结膜刺激指数为1,按急性眼刺激强度分析强度分级标准,属无刺激性。

四、皮肤刺激性试验

1、选用健康白色家兔10只,体重2.5-3.0kg,将家兔背部脊柱两侧脱毛分别为3.0cm×3.0cm,不损伤表皮,24小时后,将0.2ml本发明中西医结合消毒剂的原液均匀涂抹在裸露皮肤的左侧,右侧作为对照不涂抹,4小时后,将皮肤擦拭干净,观察皮肤反应,进行刺激评分。

2、结果:家兔裸露皮肤未见有红斑和水肿反应,皮肤刺激反应积分值为0,对照侧皮肤未见异常,按皮肤刺激反应评分标准,反应积分均值为0,本发明中

西医结合消毒剂对皮肤无刺激性。

五、稳定性试验

取本发明中西医结合消毒剂50ml,在37℃条件下放置90天后,用于对大肠杆菌进行杀菌,其杀灭效果和储存前比较无明显差异。

六、抑菌试验

下面对本发明中西医结合消毒剂进行抑菌实验:

1、实验菌种:

挑选实验室具有代表性的菌种,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

2、菌种培养基:

营养琼脂培养基和营养肉汤培养基。

3、实验分类:

抑菌实验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选用本发明中西医结合消毒剂,对照组选用次氯酸。

4、具体实验步骤:

(1)菌液的制备:将上述两种菌种分别接种于两个琼脂培养基上,在37℃下培养24小时,分别从上述琼脂培养基中挑取典型菌落分别接种于两个新鲜的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同温度下,培养20小时,备用;

(2)取本发明中西医结合消毒剂和次氯酸各55ml,分别置于稀释容器中,对其分别稀释25倍,将上述两种稀释液溶液分别分置两个容器内,置于无菌条件下,备用;

(3)将上述步骤(1)经营养肉汤培养24小时的实验菌种用无菌的营养肉汤分别稀释50倍,每种菌种分装于两个培养皿中,分别标记对照组和实验组;

(4)将上述步骤(2)所得的两份本发明中西医结合消毒剂的稀释溶液分别滴入实验组培养皿,两份次氯酸稀释溶液分别滴入对照组培养皿。

5、试验观察测量:

对上述实验进行观察,观察两组菌种并测量菌种残留面积具体结果。

6、观测测量完毕后,将上述培养皿均置于无菌条件下静置两天,待消毒液完全挥发后,跟踪观察发现,对照组菌落继续繁殖,而实验组菌落无变化。

7、实验结果:

实验组本发明中西医结合消毒剂的杀菌能力远大于对照组消毒液的杀菌能力,并且能够抑制各类菌种继续繁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