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热解毒的小儿肺炎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36067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外用组合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热解毒的小儿肺炎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疾病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引起肺炎的病原很复杂,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多种,以及放射线、吸入性异物等理化因素引起,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肺部X线可见炎性浸润阴影,可伴胸痛或呼吸困难等。幼儿性肺炎,症状常不明显,可有轻微咳嗽。

治疗儿童肺炎的配方杂乱,药味、剂量没有考究,缺乏前期临床研究,药效稳定性差,市场杂乱无章。同时针对现代大环境的改变,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日渐增多,且发病早期多因失治误治导致病程缠绵反复。加之儿科又名“哑科”,患儿不能像成人一样详细的描述自身症状,要靠临床诊疗医生明察秋毫。对于治疗方面,鉴于儿童多哭闹,繁琐的治疗方案加重患儿哭闹情绪。

西药、针剂类治疗药物,虽然见效快,但副作用大,且很难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因此在医疗上开始出现采用贴剂的方式治疗疾病,儿童皮肤嫩,容易受刺激,市面上的贴剂对皮肤有较强的刺激,多适用于成人,儿童易产生皮疹甚至破溃的副作用,因此儿童贴剂要实现治疗为主,养生为辅的功效,从组成贴剂的药物性状、药物间的搭配到贴剂的制备方法都是需要通过层层把关。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清热解毒的小儿肺炎贴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小儿肺炎贴由19味原料合理配制而成,不仅能够治疗小儿肺炎症,还能增强小儿免疫力,以治疗为主,调理为辅,其配方合理,各组分间取长补短,相互协同,治疗效果显著,且无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清热解毒的小儿肺炎贴,所述小儿肺炎贴包括35-45重量份的治疗剂、20-40重量份的养生剂、5-10重量份的调和剂和10-30重量份的辅助剂;

所述治疗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麦冬10-15份、杏仁10-15份、炙麻黄10-15份、生石膏5-10份;

所述养生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枇杷叶10-15份、浙贝母6-12份、党参6-12份、桑皮6-12份、葶苈子5-10份、栀子5-9份、丹参5-9份、礞石5-9份、五味子5-9份;

所述调和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甘草5-10份、薄荷5-10份、白芥子3-9份;

所述辅助剂是由米醋与水按照重量比为2-3:1-2的比例混合调配而得。

进一步地,所述小儿肺炎贴包括40重量份的治疗剂、30重量份的养生剂、7重量份的调和剂和20重量份的辅助剂;

所述治疗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麦冬12份、杏仁12份、炙麻黄12份、生石膏7份;

所述养生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枇杷叶12份、浙贝母9份、党参9份、桑皮9份、葶苈子7份、栀子7份、丹参7份、礞石7份、五味子7份;

所述调和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甘草7份、薄荷7份、白芥子6份;

所述辅助剂是由米醋与水按照重量比为2:1的比例混合调配而得。

进一步地,所述治疗剂是通过以下方法得到的:

(1)按照上述重量份称取所述原料;

(2)制备药泥:将步骤1)所称取的原料洗净晾干,而后将杏仁于45-65℃温水中浸泡20-40分钟,取出后混合生石膏捣烂成泥,得到药泥备用;

(3)制备药液A:将麦冬和炙麻黄洗净混合后置于煎煮容器中,加入上述2味原料药总重量3-5倍的水煎煮20-35分钟,将煎煮液过滤,取其滤液得到药液A备用;

(4)制备治疗剂:将药液A与药泥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治疗剂。

进一步地,所述养生剂是通过以下方法得到的:

1)按照上述重量份称取所述原料;

2)将步骤1)所称取的原料洗净晾干,将礞石研磨成过80-100目筛的粉末,得到礞石粉备用;

3)将枇杷叶、党参和桑皮断碎至长度为1-2cm的碎段,将浙贝母和丹参切成厚度为0.2-1cm的薄片,而后将以上处理得到的碎段、薄片与栀子、葶苈子和五味子混合,得混合原料药A;

4)将步骤3)所得的混合原料药A放入煎煮容器中,加入混合原料药A总重量5-8倍的水浸泡40-60min,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煎煮30-40min,过滤,取药液Ⅰ,剩余药渣保留;

5)往步骤4)的剩余药渣中加入剩余药渣总重量3-5倍的水,武火煮沸转文火煎煮20-30min,过滤,取药液Ⅱ;

6)将步骤4)所得药液Ⅰ与步骤5)所得药液Ⅱ混匀,而后喷雾干燥成粉末,然后加入步骤1)所得礞石粉,得到养生剂。

进一步地,所述调和剂是通过以下方法得到的:

①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混合得混合原料药B,用水清洗干净后放入煎药容器中;

②将煎药容器中加入混合原料药B总重量5-7倍的水;

③大火煮沸,关火,浸泡10-15分钟,然后开火煮沸后调到文火煎20-30分钟,除杂取药液,即可得到调和剂。

本发明提供的清热解毒的小儿肺炎贴的制备方法是将治疗剂、养生剂与调和剂三者合并,再加入辅助剂混合均匀,静置15-25分钟,然后将混合物料浓缩成50℃下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浸膏,将所得浸膏置于贴膜上,即得制得小儿肺炎贴。

本发明清热解毒的小儿肺炎贴的使用方法是将小儿肺炎贴贴于天突穴及产生啰音明显的部位,贴敷时间4-6小时/日,贴敷期间避免剧烈活动,忌食甜食、酸辣、发物等。

现将本发明部分原料的相关特性做如下简介:

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咽白喉。

杏仁:味苦、性微温。归肝、大肠经。宣肺止咳,降气平喘,润肠通便,杀虫解毒;主治咳嗽,喘促胸满,喉痹咽痛,肠燥便秘,虫毒疮疡。

炙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炙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生石膏:味辛、甘,性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用于温热病壮热烦渴,肺热咳喘,胃火头痛,牙龈肿痛;疮疡久溃,湿疹,烫伤。

上述中药为本发明原料中的治疗剂组成成分,其中,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杏仁宣肺止咳,降气平喘;炙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生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上述几味药相配,共奏清热解毒、润肺平喘、降气化痰等功效,药物间相互作用促进,取长补短,功效上能实现协同作用,比单独使用具有两倍以上的效果,用于治疗肺炎引起的各种症状。

桑皮:味甘、辛。性寒。归肺、脾经。疏风清热,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主治:肺热喘痰,水饮停肺,胀满喘急,水肿,小便不利。

葶苈子:味苦、辛,性寒。归肺、膀胱经。清热解毒,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痰壅喘咳,胸腹积水。

枇杷叶:味苦,性凉。归肺、胃经。具有止咳化痰、和胃、清肺降气等作用。

浙贝母:味苦,性寒。归肺、心经。宣肺清热,化痰止咳,主治风热或痰热咳嗽,咽喉肿痛等。

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增强人体免疫。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肝、肺、胃、三焦经。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利胆退黄。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用于胸肋胁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等症。

礞石:味甘、咸,性平。归肺、肝经。有坠痰,消食,下气,平肝之功效。治疗顽痰癖积,宿食症瘕,癫狂惊痫,咳嗽喘急,痰涎上壅。

五味子:性温,味酸,归肺经、肾经、心经。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等症。

上述中药为本发明原料中的养生剂组成成分,其中,桑皮疏风清热,泻肺平喘;葶苈子清热解毒,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枇杷叶理气和胃,清肺降气;浙贝母宣肺清热,化痰止咳;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栀子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利胆退黄;丹参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礞石坠痰止咳,消食下气;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收汗;几味药相互协同作用,促进人体代谢,起到疏风清热、理气养血、健胃止咳、补中益气之功效,增强人体免疫机能,具有养生、调理之功效。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等功效。

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功效:发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主治:用于风热表证,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风疹瘙痒等症。

白芥子:味辛,性温。归肺经。功能: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主治:化痰逐饮、散结消肿。

上述中药为本发明原料中的调和剂组成成分,其中,甘草益气补中,调和诸药;薄荷发散风热、清利头目;白芥子通络止痛、温肺利气;三味药相配,共奏清热解毒,补气养身,等功效,无毒副作用,可调和百药。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小儿肺炎贴由19味原料合理配制而成,不仅能够治疗小儿肺炎症,还能增强小儿免疫力,以治疗为主,调理为辅,该小儿肺炎贴遵循君臣佐使的中药配伍原则,以治疗剂为君剂,匡正固本,各成分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可宣肺气、清肺热、养肺津、利鼻窍,适用于治疗肺炎引起的各种病症,治疗效果显著;以养生剂为臣佐剂,辅助君药加强治疗肺炎症,进一步增强君药的疗效,不仅能治疗肺炎,且能增强人体免疫机能,具有养生、调理之保健功效,各味药药力温和,对皮肤无刺激;以调和剂为使药,有固本平喘,调和诸药之功效。

2、本发明的小儿肺炎贴还添加了由米醋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的辅助剂,米醋水具有消炎杀菌的功效,还能软化角质,增强皮肤代谢,增加血液循环,肺部啰音对药物吸收率更高,使用效果更显著,本发明的肺炎贴配方合理,各组分间取长补短,相互协同,治疗效果显著,且无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可以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清热解毒的小儿肺炎贴包括35重量份的治疗剂、20重量份的养生剂、5重量份的调和剂和10重量份的辅助剂;其中,治疗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麦冬10份、杏仁10份、炙麻黄10份、生石膏5份;养生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枇杷叶10份、浙贝母6份、党参6份、桑皮6份、葶苈子5份、栀子5份、丹参5份、礞石5份、五味子5份;调和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甘草5份、薄荷5份、白芥子3份;辅助剂是由米醋与水按照重量比为2:1的比例混合调配而得。

上述清热解毒的小儿肺炎贴的制备方法如下:

(一)制备治疗剂

(1)按照上述重量份称取所述原料;

(2)制备药泥:将步骤1)所称取的原料洗净晾干,而后将杏仁于45℃温水中浸泡20分钟,取出后混合生石膏捣烂成泥,得到药泥备用;

(3)制备药液A:将麦冬和炙麻黄洗净混合后置于煎煮容器中,加入上述2味原料药总重量3倍的水煎煮20分钟,将煎煮液过滤,取其滤液得到药液A备用;

(4)制备治疗剂:将药液A与药泥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治疗剂。

(二)制备养生剂

1)按照上述重量份称取所述原料;

2)将步骤1)所称取的原料洗净晾干,将礞石研磨成过80目筛的粉末,得到礞石粉备用;

3)将枇杷叶、党参和桑皮断碎至长度为1cm的碎段,将浙贝母和丹参切成厚度为0.2cm的薄片,而后将以上处理得到的碎段、薄片与栀子、葶苈子和五味子混合,得混合原料药A;

4)将步骤3)所得的混合原料药A放入煎煮容器中,加入混合原料药A总重量5倍的水浸泡40min,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煎煮30min,过滤,取药液Ⅰ,剩余药渣保留;

5)往步骤4)的剩余药渣中加入剩余药渣总重量3倍的水,武火煮沸转文火煎煮20min,过滤,取药液Ⅱ;

6)将步骤4)所得药液Ⅰ与步骤5)所得药液Ⅱ混匀,而后喷雾干燥成粉末,然后加入步骤1)所得礞石粉,得到养生剂。

(三)制备调和剂

①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混合得混合原料药B,用水清洗干净后放入煎药容器中;

②将煎药容器中加入混合原料药B总重量5倍的水;

③大火煮沸,关火,浸泡10分钟,然后开火煮沸后调到文火煎20分钟,除杂取药液,即可得到调和剂。

(四)制备清热解毒的小儿肺炎贴

将治疗剂、养生剂与调和剂三者合并,再加入辅助剂混合均匀,静置15分钟,然后将混合物料浓缩成50℃下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将所得浸膏置于贴膜上,即得制得小儿肺炎贴。

本实施例中所述清热解毒的小儿肺炎贴的使用方法是将小儿肺炎贴贴于天突穴及产生啰音明显的部位,贴敷时间4小时/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清热解毒的小儿肺炎贴包括40重量份的治疗剂、30重量份的养生剂和7重量份的调和剂;其中,治疗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麦冬12份、杏仁12份、炙麻黄12份、生石膏7份;养生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枇杷叶12份、浙贝母9份、党参9份、桑皮9份、葶苈子7份、栀子7份、丹参7份、礞石7份、五味子7份;调和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甘草7份、薄荷7份、白芥子6份;辅助剂是由米醋与水按照重量比为2:1的比例混合调配而得。

上述清热解毒的小儿肺炎贴的制备方法如下:

(一)制备治疗剂

(1)按照上述重量份称取所述原料;

(2)制备药泥:将步骤1)所称取的原料洗净晾干,而后将杏仁于55℃温水中浸泡30分钟,取出后混合生石膏捣烂成泥,得到药泥备用;

(3)制备药液A:将麦冬和炙麻黄洗净混合后置于煎煮容器中,加入上述2味原料药总重量4倍的水煎煮28分钟,将煎煮液过滤,取其滤液得到药液A备用;

(4)制备治疗剂:将药液A与药泥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治疗剂。

(二)制备养生剂

1)按照上述重量份称取所述原料;

2)将步骤1)所称取的原料洗净晾干,将礞石研磨成过90目筛的粉末,得到礞石粉备用;

3)将枇杷叶、党参和桑皮断碎至长度为1.5cm的碎段,将浙贝母和丹参切成厚度为0.6cm的薄片,而后将以上处理得到的碎段、薄片与栀子、葶苈子和五味子混合,得混合原料药A;

4)将步骤3)所得的混合原料药A放入煎煮容器中,加入混合原料药A总重量6倍的水浸泡50min,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煎煮35min,过滤,取药液Ⅰ,剩余药渣保留;

5)往步骤4)的剩余药渣中加入剩余药渣总重量4倍的水,武火煮沸转文火煎煮25min,过滤,取药液Ⅱ;

6)将步骤4)所得药液Ⅰ与步骤5)所得药液Ⅱ混匀,而后喷雾干燥成粉末,然后加入步骤1)所得礞石粉,得到养生剂。

(三)制备调和剂

①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混合得混合原料药B,用水清洗干净后放入煎药容器中;

②将煎药容器中加入混合原料药B总重量6倍的水;

③大火煮沸,关火,浸泡12分钟,然后开火煮沸后调到文火煎25分钟,除杂取药液,即可得到调和剂。

(四)制备清热解毒的小儿肺炎贴

将治疗剂、养生剂与调和剂三者合并,再加入辅助剂混合均匀,静置20分钟,然后将混合物料浓缩成50℃下相对密度为1.26的浸膏,将所得浸膏置于贴膜上,即得制得小儿肺炎贴。

本实施例中所述清热解毒的小儿肺炎贴的使用方法是将小儿肺炎贴贴于天突穴及产生啰音明显的部位,贴敷时间5小时/日。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清热解毒的小儿肺炎贴包括35-45重量份的治疗剂、40重量份的养生剂、10重量份的调和剂和30重量份的辅助剂;其中,治疗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麦冬15份、杏仁15份、炙麻黄15份、生石膏10份;养生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枇杷叶15份、浙贝母12份、党参12份、桑皮12份、葶苈子10份、栀子9份、丹参9份、礞石9份、五味子9份;调和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甘草10份、薄荷10份、白芥子9份;辅助剂是由米醋与水按照重量比为3:2的比例混合调配而得。

上述清热解毒的小儿肺炎贴的制备方法如下:

(一)制备治疗剂

(1)按照上述重量份称取所述原料;

(2)制备药泥:将步骤1)所称取的原料洗净晾干,而后将杏仁于65℃温水中浸泡40分钟,取出后混合生石膏捣烂成泥,得到药泥备用;

(3)制备药液A:将麦冬和炙麻黄洗净混合后置于煎煮容器中,加入上述2味原料药总重量5倍的水煎煮35分钟,将煎煮液过滤,取其滤液得到药液A备用;

(4)制备治疗剂:将药液A与药泥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治疗剂。

(二)制备养生剂

1)按照上述重量份称取所述原料;

2)将步骤1)所称取的原料洗净晾干,将礞石研磨成过100目筛的粉末,得到礞石粉备用;

3)将枇杷叶、党参和桑皮断碎至长度为2cm的碎段,将浙贝母和丹参切成厚度为1cm的薄片,而后将以上处理得到的碎段、薄片与栀子、葶苈子和五味子混合,得混合原料药A;

4)将步骤3)所得的混合原料药A放入煎煮容器中,加入混合原料药A总重量8倍的水浸泡60min,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煎煮40min,过滤,取药液Ⅰ,剩余药渣保留;

5)往步骤4)的剩余药渣中加入剩余药渣总重量5倍的水,武火煮沸转文火煎煮30min,过滤,取药液Ⅱ;

6)将步骤4)所得药液Ⅰ与步骤5)所得药液Ⅱ混匀,而后喷雾干燥成粉末,然后加入步骤1)所得礞石粉,得到养生剂。

(三)制备调和剂

①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混合得混合原料药B,用水清洗干净后放入煎药容器中;

②将煎药容器中加入混合原料药B总重量7倍的水;

③大火煮沸,关火,浸泡15分钟,然后开火煮沸后调到文火煎30分钟,除杂取药液,即可得到调和剂。

(四)制备清热解毒的小儿肺炎贴

将治疗剂、养生剂与调和剂三者合并,再加入辅助剂混合均匀,静置25分钟,然后将混合物料浓缩成50℃下相对密度为1.30的浸膏,将所得浸膏置于贴膜上,即得制得小儿肺炎贴。

本实施例中所述清热解毒的小儿肺炎贴的使用方法是将小儿肺炎贴贴于天突穴及产生啰音明显的部位,贴敷时间6小时/日。

效果验证

使用本发明清热解毒的小儿肺炎贴的临床病例举例:

病例1:患者黄某某,男,11个月,广西南宁人,支气管肺炎,因“间断发热1月”入院,经抗感染及肺炎贴敷促进肺部罗音吸收处理,3天后热退,跟踪调查无复发。

病例2:患者蔡某某,女,1岁2月,广西百色人,支气管肺炎,因“反复发热半个月,咳嗽5天”入院。经抗感染及本发明肺炎贴敷促进肺部罗音吸收处理,2天后热退,4天咳嗽减少,8天后治愈,跟踪调查无复发。

病例3:患者李某某,女,1岁1月,广西柳州人,支气管哮喘并肺部感染,因“咳嗽、喘息1年,再发半个月,发热2天”入院。经抗感染及本发明肺炎贴敷促进肺部罗音吸收处理,1天后热退,3天后咳嗽减少,7天后治愈,跟踪调查无复发。

病例4:患者陈某某,男,1岁1月,广西柳州人,因“咳嗽3天,发热2天”入院经抗感染及本发明肺炎贴敷促进肺部罗音吸收处理,2天后热退,3天咳嗽减少,9天后治愈,跟踪调查无复发。

病例5:患者黄某某,男,2岁8月,广西柳州人,支气管肺炎,因“咳嗽10余天,发热1天”入院。经抗感染及本发明肺炎贴敷促进肺部罗音吸收处理,1天后热退,4天后咳嗽减少,10天后治愈,跟踪调查无复发。

病例6:患者覃某某,女,3岁6月,广西来宾人,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因“咳嗽6天,发热5天”入院。经抗感染及本发明肺炎贴敷促进肺部罗音吸收处理,2天后热退,3天后咳嗽减少,7天后治愈,跟踪调查无复发。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