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保护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9653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抽血保护盖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刚抽完血的抽血针插入试管时保护操作者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医护人员为患者抽血一般都使用抽血针插入患者的手臂血管进行抽血,当抽血量足够时,医护人员需要将刚抽出的血通过抽血针注入试管标识和存放,抽血针在插入带有塞盖的试管时,由于试管口较小,抽血针头不容易对准,而且需要用一定的力度才能将抽血针插入试管的塞盖,如果抽血针不是垂直于塞盖表面插入,抽血针头容易滑开而刺到操作者握持试管的手,不但影响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容易造成对医务人员的伤害,医务人员肢体的“暴露”容易造成较严重的感染及传染病的传染,医疗系统出台的各种防暴露措施均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因而需要考虑对医疗器具的改良入手,以从根本上解决“暴露”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抽血保护盖,以解决抽血针插入试管时容易对操作者产生伤害,且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抽血保护盖包括有中间凹下呈倒圆锥体的导向锥,所述导向锥的锥尖下部设有向下延伸的中间有通孔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锥一侧纵向开有导向锥切口,所述导向锥之下设有一用于插入试管开口端的圆形罩体,所述导向锥的导向部插入所述罩体,所述罩体于所述导向锥导向部下端设有供试管开口端插入的槽,所述导向锥导向部内的通孔与所述罩体的槽连通,所述罩体的槽于所述导向锥切口的一侧设有用于试管侧向插入的罩体切口,所述罩体切口从内径到外径向外倾斜;所述罩体的槽内一周从上到下并排设有多条凸起,所述凸起为圆锥体凸起,所述凸起沿所述槽面法线向槽内端倾斜26°~29°,所述凸起母线与轴线的夹角在4°~6°范围内,每条所述凸条均开有多条径向裂口;所述导向锥为有色透明树脂导向锥,所述导向部与其他部分的颜色不同,所述罩体为半透明牛筋橡胶罩体;所述罩体于所述导向锥切口的另一侧设有橡胶套筒,所述套筒通过插块和所述罩体上的圆形插槽与所述罩体连接,所述插块于所述罩体圆形插槽内的部分沿槽口向内逐渐变大呈楔形,所述圆形插槽于所述罩体沿槽口向内逐渐变大呈楔形,所述圆形插槽的外表面设有供所述插块进出的十字形裂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为具体的方案可以是:所述罩体于所述导向锥外围设有托起所述导向锥的托杯部;所述套筒于所述插块的另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从内径到外径向外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与所述插块为橡胶一体成型。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抽血保护盖使用一有硬度的树脂导向锥将抽血针头导入锥体中间的通孔,使针头刺角准确并且不会滑脱刺伤操作者,罩体可以装入并夹持住试管,方便抽血针头刺入试管的塞盖,试管从罩体切口插入罩体,试管的最宽处挤入罩体切口时,槽内的凸起因有裂口的原因张开,试管完全进入到槽内时,凸起的裂口闭合,将试管向上或向下旋转一个角度,使凸起顶部弯曲,再轻轻给试管向旋转角度相反方向的力,使全部凸起均弯曲并弯曲度加大,与试管形成较大的摩擦力,以夹紧试管,使试管经受住抽血针头刺穿的力,反之,当要将试管拔出时,向罩体切口方向施力,即可将试管拿出;套筒可以通过开口便于套在医务设置的栏杆上,也可以套于操作者的拇指上,插块与圆形插槽的设计,可以用最简便的结构实现可旋转的插装式连接;导向锥和罩体都采用透明的材料,可以让整个抽血针插入并血液传递过程都清晰可见,方便控制,避免因看不到过程而出现闪失,导向锥的导向部的颜色又与其他部分不同,起到靶心的作用,使操作者在视觉上能够容易成功对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5是图1中C处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槽内凸起展开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至图6所示的本抽血保护盖,它包括有中间凹下呈倒圆锥体的导向锥4,导向锥4的锥尖下部设有向下延伸的中间有通孔5的导向部4-1,使用一有硬度的树脂导向锥将抽血针头导入锥体中间的通孔,使针头刺角准确并且不会滑脱刺伤操作者。导向锥4一侧纵向开有导向锥切口,导向锥4之下设有一用于插入试管6开口端的圆形罩体3,导向锥4的导向部4-1插入罩体3,罩体3于导向锥导向部4-1下端设有供试管6开口端插入的槽3-1,导向锥导向部4-1内的通孔5与罩体3的槽3-1连通,罩体3的槽3-1于导向锥切口的一侧设有用于试管6侧向插入的罩体切口3-4,罩体切口3-4从内径到外径向外倾斜,便于试管插入;罩体3的槽3-1内一周从上到下并排设有多条凸起3-2-2,凸起3-2为圆锥体凸起,凸起3-2沿槽3-1面法线向槽内端倾斜角度a=28°,凸起3-2母线与轴线的夹角b=5°,每条凸条3-2均开有多条径向裂口;试管6从罩体切口3-4插入罩体3,试管的最宽处挤入罩体切口3-4时,槽内的凸起3-2因有裂口的原因张开,试管6完全进入到槽3-1内时,凸起的裂口闭合,将试管6向上或向下旋转一个角度,使凸起3-2顶部弯曲,再轻轻给试管6向旋转角度相反方向的力,使全部凸起3-2均弯曲并弯曲度加大,与试管形成较大的摩擦力,以夹紧试管6,使试管经受住抽血针头刺穿的力,反之,当要将试管拔出时,向罩体切口3-4方向施力,即可将试管6拿出,如此可以使试管轻松装入和拔出,而且在抽血针头刺入试管6的塞盖时有足够的夹紧力使夹紧试管。

导向锥4为透明树脂导向锥,罩体3为半透明牛筋橡胶罩体。罩体3于导向锥切口的另一侧设有橡胶套筒1,套筒1通过插块2和罩体3上的圆形插槽3-5与罩体3连接,插块2于罩体圆形插槽3-5内的部分沿槽口向内逐渐变大呈楔形,圆形插槽3-5于罩体3沿槽口向内逐渐变大呈楔形,圆形插槽3-5的外表面设有供插块2进出的十字形裂口。罩体3于导向锥4外围设有托起导向锥4的托杯部3-3;套筒1于插块2的另一侧设有开口1-1,开口1-1从内径到外径向外倾斜。套筒1与插块2为橡胶一体成型,轻便,而且连接可靠。套筒1可以通过开口便于套在医务设置的栏杆上,也可以套于操作者的拇指上,插块2与圆形插槽3-5的设计,可以用最简便的结构实现可旋转的插装式连接,使用方便,重量轻;导向锥4和罩体3都采用透明的材料,可以让整个抽血针插入并血液传递过程都清晰可见,方便控制,避免因看不到过程而出现闪失,导向锥的导向部4-1为黑色透明,与导向锥4其他部分的绿色透明不同,导向部与其他部分采用强烈的对比色,使导向部起到靶心的作用,使操作者在视觉上能够容易成功对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