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沟炎治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0499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甲沟炎治疗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修脚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甲沟炎治疗器。



背景技术:

指(趾)甲除游离缘外,其余三边均与皮肤皱褶相接,连接部形成沟状,称为甲沟。很多人的脚趾甲会往肉里长,初起时一侧甲沟发生红肿疼痛,短时间内可化脓感染,可扩散至指甲根部和对侧甲沟,形成指甲周围炎,也可扩散至甲下形成甲下脓肿。此时疼痛加剧,肿胀明显,在指甲下方可见到黄白色脓液将指甲漂起,如不及时处置可发展成脓性指头炎甚至引起指骨骨髓炎,也可变为慢性甲沟炎、经久不愈甲沟炎或甲下脓肿。

公开号CN204683729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甲沟炎治疗装置。所述甲沟炎治疗装置包括:包括弹片、下垫片和指甲钩,所述弹片设置在指甲上方,并且所述弹片沿指甲上端面弯曲,所述垫片设置在指甲下方并且通过螺栓与所述弹片固定,所述指甲钩包括钩柄和弧度部分,所述指甲钩的钩柄通过螺纹固定在弹片的端部,所述指甲钩的钩柄与钩弧度部分相连,所述指甲钩的钩弧度末端卡在指甲下端的两侧。该甲沟炎治疗装置虽然结构简单,但由于每个人的指(趾)甲大小差别挺大,一只脚或一只手的不同手指或脚趾的指(趾)甲大小也不一样,该装置两个指甲钩角度固定,因此对不同的人使用不方便,另外在治疗过程中,弯曲的指甲拉直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再次拉伸,该装置需要卸下来调整,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适应不同大小尺寸的并能随时调整指(趾)甲弯曲度的甲沟炎治疗器,所采用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甲沟炎治疗器,包括钩针,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杆,弧形压板,弹簧卡片,所述的钩针包括针体,针体包括上段和与上段连为一体并逐渐窄缩的下段,上段的上端与一个圆柱台融为一体,圆柱台具有相互平行的前摩擦面和后摩擦面,圆柱台的中心开设铰孔,下段的下端向内延伸并尖缩形成可分别插入指(趾)甲两侧游离缘内的钩尖;所述的支架包括横梁,横梁两端向下延伸形成左右两个立撑,两个立撑的自由端前后开叉形成中部槽口,中部槽口具有相互平行的前摩擦面和后摩擦面,中部槽口的前摩擦面和后摩擦面上开设贯通立撑前后的铰孔,所述的圆柱台插入所述的中部槽口,圆柱台的前摩擦面与中部槽口的前摩擦面间隙配合,圆柱台的后摩擦面与中部槽口的后摩擦面间隙配合,圆柱台上的铰孔与贯通立撑前后的铰孔同心并插入一根铰轴,使得钩针可相对于支架左右摆动而不能前后摆动;横梁的中心开设螺纹孔;所述的螺杆与所述的螺纹孔配合,螺杆的上端固设旋钮,螺杆的下端固设外径小于螺杆外径的光杆,光杆的自由端为半圆球头,靠近半圆球头开设环形槽;所述的弧形压板的下弧面可抵接在指(趾)甲的甲面上,弧形压板的上弧面中心向上延伸形成凸台,凸台的中心设置盲孔,盲孔内径稍大于光杆的外径,半圆球头抵接在盲孔的底壁,凸台的侧面上对应于环形槽的位置对称开设两个透过盲孔但不相互贯通的镶嵌槽,所述的弹簧卡片插入所述的镶嵌槽和环形槽内使得所述的螺杆可相对于弧形压板旋转但不能脱离。

进一步地,所述的钩尖朝向内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两个钩尖之间的距离容易调节,并且可对已经将弯曲的甲面拉平到一定程度后可通过转动旋钮再次施加压力,直至指(趾)甲两侧的游离缘脱离甲沟,可带水连续操作,减轻患者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虚框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螺杆与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虚框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钩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弧形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横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弹簧卡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固接”、“相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接可以是焊接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螺栓固定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附图,一种甲沟炎治疗器,包括钩针1,支架2,螺杆3,弧形压板4,弹簧卡片5,所述的钩针包括针体10,针体10包括上段101和与上段连为一体并逐渐窄缩的下段102,上段101的上端与一个圆柱台11融为一体,圆柱台11具有相互平行的前摩擦面111和后摩擦面,圆柱台11的中心开设铰孔112,下段的下端向内上方延伸并尖缩形成可分别插入指(趾)甲两侧游离缘内的钩尖103;所述的支架2包括横梁21,横梁两端向下延伸形成左右两个立撑22,两个立撑的自由端前后开叉形成中部槽口221,中部槽口具有相互平行的前摩擦面和后摩擦面222,中部槽口的前摩擦面和后摩擦面222上开设贯通立撑22前后的铰孔23,所述的圆柱台11插入所述的中部槽口221,圆柱台11的前摩擦面111与中部槽口的前摩擦面间隙配合,圆柱台11的后摩擦面与中部槽口的后摩擦面222间隙配合,圆柱台上的铰孔112与贯通立撑前后的铰孔23同心并插入一根铰轴,使得钩针1可相对于支架2左右摆动而不能前后摆动;横梁21的中心开设螺纹孔;所述的螺杆3与所述的螺纹孔配合,螺杆的上端固设旋钮31,螺杆的下端固设外径小于螺杆外径的光杆32,光杆32的自由端为半圆球头321,靠近半圆球头321开设环形槽322;所述的弧形压板4的下弧面可抵接在指(趾)甲的甲面上,弧形压板4的上弧面41中心向上延伸形成凸台42,凸台42的中心设置盲孔421,盲孔421内径稍大于光杆32的外径,半圆球头321抵接在盲孔421的底壁,凸台42的侧面上对应于环形槽322的位置对称开设两个透过盲孔421但不相互贯通的镶嵌槽422,所述的弹簧卡片5插入所述的镶嵌槽422和环形槽322内使得所述的螺杆3可相对于弧形压板4旋转但不能脱离。

使用时,先扳动两个钩针,使得钩尖插入指(趾)甲两侧的游离缘内,然后旋转旋钮使得弧形压板抵在指(趾)甲面上,然后继续旋转旋钮,知道病人不能感觉疼痛为止,不用卸下本发明,将手或者脚泡在加有药水或不加药水的热水中,待指(趾)甲变软,然后继续旋转旋钮,使得指(趾)甲的曲率逐渐减小,两侧的游离缘脱离甲沟,然后对指(趾)甲进行整形,对发炎的甲沟进行处理,病人基本感觉不到痛苦。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