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单元及智能指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8981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测单元及智能指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智能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单元及智能指环。



背景技术:

目前,可穿戴设备发展迅速,产品也越来越趋于小型化、轻便化,比如智能手环、智能指环等产品,但是由于可穿戴设备的小型化,特别是智能指环体积较小,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各个按键的触控很难精准。并且用户的佩戴习惯不同,有的用户习惯把智能手环、智能指环等产品佩戴在左手,有的则习惯佩戴在右手,而目前的智能指环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检测单元及智能指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可穿戴设备无法适应拥有不同使用习惯的用户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检测单元,包括用于检测的检测部以及用于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的主控单元,所述检测部包括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所述第一检测部与所述第二检测部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主控单元相连;

所述检测部还包括第三检测部,所述第三检测部通过第二柔性电路板与所述主控单元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一检测部、所述第二检测部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导通连接件和第二导通连接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通连接件和所述第二导通连接件为导电棉或弹簧或弹片。

优选地,所述第一检测部、所述第二检测部以及所述第三检测部为电极。

优选地,所述第一检测部与所述第二检测部相对设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指环,包括主壳体以及用于穿戴的固定部,还包括上述检测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固定于所述主壳体内,所述第一检测部和所述第二检测部分别设置于所述主壳体的侧壁,所述第三检测部设置于所述固定部底部的内侧壁,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沿所述固定部侧壁设置于所述固定部内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检测部与所述第二检测部设置于所述主壳体上相对的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为十字型。

优选地,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相对地设置有发射端芯片和接收端芯片,所述发射端芯片用于发射检测信号,所述接收端芯片用于接收所述检测信号。

优选地,所述发射端芯片和所述接收端芯片相对平行设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检测单元,可以通过第一检测部或第二检测部分别与第三检测部构成的回路进行检测,当具有不同使用习惯的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任意选择不同的回路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检测单元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指环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指环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第一柔性电路板11;第二柔性电路板12;第一检测部21;第二检测部22;第三检测部23;主控单元30;第一导通连接件41;第二导通连接件42;主壳体50;固定部60;发射端芯片71;接收端芯片7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可以参照附图图1~图3以及文字内容理解本发明的内容以及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区别点。下文通过附图以及列举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优选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任何技术特征、任何技术方案均是多种可选的技术特征或可选的技术方案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描述简洁的需要本文件中无法穷举本发明的所有可替代的技术特征以及可替代的技术方案,也不便于每个技术特征的实施方式均强调其为可选的多种实施方式之一,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可以将本发明提供的任一技术手段进行替换或将本发明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新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内的任何技术特征以及任何技术方案均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所能想到的任何替代技术方案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本发明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的新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单元及智能指环。

下面结合图1~图3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了一种检测单元,包括用于检测的检测部以及用于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的主控单元30,上述检测部包括第一检测部21和第二检测部22,上述第一检测部21与上述第二检测部22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11连接,上述第一柔性电路板11与上述主控单元30相连;上述检测部还包括第三检测部23,上述第三检测部23通过第二柔性电路板12与上述主控单元30相连。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检测单元,其第一检测部21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11与主控单元30连接,而第三检测部23通过第三检测部23与主控单元30连接,即第一检测部21与第三检测部23可构成回路。同时,第二检测部22也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11与主控单元30连接,这样第二检测部22与第三检测部23也可构成回路,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检测单元,可以通过第一检测部21或第二检测部22分别与第三检测部23构成的回路进行检测,当具有不同使用习惯的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任意选择不同的回路进行检测。其中,所述第一检测部21、所述第二检测部22以及所述第三检测部23为电极。

为了使第一检测部21、第二检测部22与第一柔性电路板11之间更好的连通,所述第一检测部21、所述第二检测部22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11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导通连接件41和第二导通连接件42,其中,第一导通连接件41和所述第二导通连接件42为导电棉或弹簧或弹片,优选为导电棉。

本发明提供的检测单元可以应用于不同的使用场景,如可以应用到可穿戴设备中的智能手表、手环或是指环等产品,在这些应用场景下若所述第一检测部21与所述第二检测部22相对设置,则无论用户习惯将产品佩戴于左手或是右手,都可以通过选择处于不同方向上的第一检测部21或第二检测部22来进行检测。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指环,包括主壳体50以及用于穿戴的固定部60,还包括上述检测单元,所述主控单元30固定于所述主壳体50内,所述第一检测部21和所述第二检测部22分别设置于所述主壳体50的侧壁,所述第三检测部23设置于所述固定部60底部的内侧壁,当用户使用智能指环时,第三检测部23与手指底部接触,主壳体50位于手指上部,其中,该第二柔性电路板12设置于沿所述固定部60侧壁设置于所述固定部60内部。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指环的第一检测部21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11与主控单元30连接,而第三检测部23通过第三检测部23与主控单元30连接,即第一检测部21与第三检测部23可构成回路。同时,第二检测部22也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11与主控单元30连接,这样第二检测部22与第三检测部23也可构成回路,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指环,可以通过第一检测部21或第二检测部22分别与第三检测部23构成的回路进行检测,当具有不同使用习惯的用户在使用智能指环的过程中,由于第三检测部23与手指底部接触,用户用另一只手可以接触第一检测部21或第二检测部22中的任意一个,任意选择不同的回路进行检测,便可以完成对心电或是血压或是血氧等指标的测量。为了使用户更加便捷的使用该智能指环进行检测,第一检测部21与第二检测部22设置于主壳体50上相对的侧壁上,这样无论用户习惯将产品佩戴于左手或是右手,都可以通过选择处于不同方向上的第一检测部21或第二检测部22来进行检测。当第一检测部21与第二检测部22设置于主壳体50上相对的侧壁上时,第一柔性电路板11为十字型。

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第二柔性电路板12相对地设置有发射端芯片71和接收端芯片72,其中发射端芯片71用于发射检测信号,接收端芯片72用于接收检测信号。当用户佩戴上述智能指环时,在主板单元30的控制下,发射端芯片71将会向手指发射血氧心率检测信号,血氧心率检测信号可穿透手指,并由接收端芯片72接收,再传递给主板单元30,主板单元30将对该血氧心率检测信号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用户的血氧心率数据。这样,相比较现有反射式检测手表或手环而言,由于其采用穿透信号,检测更为精准。

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的精准程度,所述发射端芯片71和所述接收端芯片72相对平行设置。这样血氧心率检测信号能够更全面地穿透手指,从而使血氧心率检测信号携带更多的检测数据,以提高检测精度。

上述本发明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开了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发明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发明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上对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外,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同时,上述本发明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另外,上述本发明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本发明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