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骨科假体固定的植入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0349发布日期:2018-10-09 20:22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骨科假体固定的植入工具。



背景技术: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在植入髋臼杯后,需要将髋臼杯固定到髋臼上以确保髋臼杯在运动中即使受到较大冲击也不会出现松动,尤其在骨骼未能完全长入髋臼杯外表面的孔隙结构,或髋臼杯外表面摩擦系数过低时,这种需求会尤为明显。

目前大多通过螺钉锁入髋臼杯上预留孔的方式固定髋臼杯。要想准确完成这个过程,首先要在髋臼上,打出与髋臼杯预留孔相对应的螺钉孔,然后利用工具植入螺钉,再将髋臼杯固定到髋臼上。特别地,在植入螺钉之前,医生及其助手需要反复调整病人体位,并根据髋臼杯上指引线大致确定螺钉孔钻头的位置以及方向。例如,在一种微创伤手术中,由于皮肤上小切口的限制,医生需将钻套以及螺钉孔钻头穿过套管,在视线可能受阻的情况下,尝试通过钻套头部的台阶确定髋臼杯上预留孔的位置以及方向,并通过螺钉孔钻头末端上的测深标记确定打孔的深度;打孔完成后,取出螺钉孔钻头以及钻套后,需利用把持钳夹持髋臼螺钉放入需植入的螺孔附近;之后,螺钉起子穿过钻套,咬合并拧紧螺钉;最后,取出把持钳、螺钉起子以及钻套,完成髋臼杯的固定操作。

但是,上述髋臼杯固定的方式存在着如下缺陷:

第一、植入螺钉的过程非常复杂,术中需分配相对较长时间,且准确性过于依赖主刀医生及其助手的经验。具体地,术中需频繁摆动病人体位来选择合适的植入角度,且植入螺钉之前,还需通过螺钉钻头在髋臼杯上钻孔并确定钻孔深度,同时还需借助把持钳粗略地调整螺钉位置,并利用螺钉起子反复旋转螺钉才能完成螺钉的植入。特别地,当髋臼杯植入位置出现偏差时,确定螺钉位置及方向更为复杂,尤其实施微创伤手术时,由于操作者的可视空间小,致使植入螺钉的操作更加困难。

第二、螺钉的植入位置及方向,主要受视线、病人体位、髋臼杯上预留孔分布以及髋臼杯上所刻导向线的影响,导致操作者无法准确找到螺钉的圆心位置,进而,当螺钉植入位置不准确时,会导致螺钉松动甚至脱落的风险,影响整个手术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骨科假体固定的植入工具,以帮助医生简化髋臼杯固定的操作过程,节省手术时间,提高髋臼杯固定的牢靠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以及其它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骨科假体固定的植入工具,包括推杆以及套筒,所述套筒的远端设置有一连接件,一植入物与所述连接件相结合,通过所述推杆于所述套筒内推动所述植入物脱离所述连接件进入一骨科假体。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一卡槽,所述植入物的近端全部或部分容置于所述卡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包括第一部分以及设置有所述连接件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部分的近端,且所述植入工具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部分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杆机构和助推杆,所述连杆机构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助推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部分,同时所述连杆机构位于其两端之间的部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部分;所述助推杆驱动所述连杆机构运动,所述连杆机构驱动所述第二部分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助推杆以及所述套筒的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各自设置有第一支点、第二支点以及第三支点,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具有弯折形状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点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点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杆于折弯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的远端具有向背离其近端方向凸起的第一弧面,所述第二部分的近端具有向其远端方向凹陷的第二弧面,所述第二弧面与所述第一弧面相贴合并可沿着所述第一弧面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的远端与所述第二部分的近端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至少包含一段可产生弹性变形的弹性段。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段为一螺旋形结构或一软管。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包括第一部分以及设置有所述连接件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近端与所述第一部分的远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部分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内或所述第一部分的一侧,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相连时形成有一台阶面,所述推杆的所述一部分用于抵靠在所述台阶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植入物沿长度方向的轮廓为弧形,且所述卡槽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套筒的轴向呈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外侧设置有一套管,所述套筒的横向截面形状与所述套管的内腔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沿所述套筒的横向贯通所述套筒,以形成可产生弹性变形的一弹性夹持机构,所述弹性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植入物。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骨科假体固定的植入工具具有以下优点:

所述植入工具包括推杆以及套筒,所述套筒的远端设置有连接件,一植入物与所述连接件相结合,通过所述推杆于所述套筒内推动所述植入物脱离所述卡槽进入骨科假体,这样一来,在髋臼杯假体固定时,无需在髋臼上打螺钉孔,也无需频繁地调整病人体位,只需找准植入物在髋臼杯假体上的安装位置,并通过推杆推动植入物而与髋臼杯假体固定,且固定过程中,即可借助植入物将髋臼杯假体与髋臼固定,整个固定操作过程简单,手术时间相对较短。

特别的,所述植入工具之所述套筒具有可相对转动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以使植入物以一弧形的角度通过髋臼杯假体上的安装位置进入人体骨组织,既方便植入并且弧形角度有利于植入物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髋臼杯的立体图;

图1b为图1a所示的髋臼杯的主视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植入工具的立体图;

图2b为图2a所示的植入工具的轴向剖视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植入工具的端面图,其中套筒的横向截面为圆形;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植入工具的端面图,其中套筒的横向截面为椭圆形;

图3c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植入工具的端面图,其中套筒的横向截面为矩形;

图3d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植入工具的端面图,其中套筒的横向截面为月牙形;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优选植入工具的轴向剖视图;

图4b为图4a所示的植入工具的立体图;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优选植入工具的轴向剖视图;

图5b为图5a所示的植入工具的立体图;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植入工具的俯视图,其中套筒未发生转动;

图6b为图6a所示的植入工具的轴向剖视图;

图7a为图6a所示的植入工具之套筒发生转动的俯视图;

图7b为图7a所示的植入工具的轴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髋臼杯;11-髋臼杯假体;111-槽孔;112-刻线;12-锚片;121-凹槽;

20、30-植入工具;21、31-推杆;22、32-套筒;22a-套筒的远端;22b、32a-第一部分;22c、32b-第二部分;221-卡槽;222-内腔;223-上夹臂;224-下夹臂;225-上臂;226-下臂;227-凸台;33-连杆机构;331-连杆;311-第一支点;321-第二支点;322-第三支点;312-弹性段;34-助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出的用于骨科假体固定的植入工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在本文中,不论是否明确指出,所有数值都被假定为可用术语“大约”进行修饰。在使用数值的上下文中,术语“大约”通常是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为等同于所引用的值(即,具有相同功能或结果)及其邻近的一个范围。在许多情况下,术语“大约”可包括被四舍五入至最近的有效数字的数值。除非另有规定外,其他对术语“大约”的使用(即在除了使用数值以外的上下文中)可被假定为具有其普通和习惯定义,如可根据本说明书的上下文所理解的且与其保持一致。

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本发明所涉及的“骨科假体”包括但不限于髋臼杯,还包括其他可作用于生物体内的人造骨科植入物。

如在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所述“外侧”指的是髋臼杯植入时面向髋臼窝的一侧,或者,所述“外侧”指的是远离锚片轴线的一侧,所述“内侧”指的是髋臼杯植入时背离髋臼窝的一侧,或者,所述“内侧”指的是靠近锚片轴线的一侧,所述“横向”是指垂直于套筒轴线的方向,所述“一侧”是指经过套筒轴线的纵向截面的一侧,所述“近端”是指靠近医疗器械操作者的一端,所述“远端”是指远离医疗器械操作者的一端。

首先,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髋臼杯10,用于植入人体的髋臼窝内固定,实现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具体可参阅图1a和图1b。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髋臼杯10的立体图,图1b为图1a所示的髋臼杯10的主视图。

具体地,所述髋臼杯10包括一个髋臼杯假体11以及多个锚片12,该锚片12用于充当固定髋臼杯假体11的植入物。所述锚片12的数量不限于图中的三个,只要能保证固定效果,一个或多个锚片12皆可。其中,所述髋臼杯假体11上设置有贯通的槽孔111。

所述髋臼杯10的固定原理具体为:首先将髋臼杯假体11置于髋臼窝内(可按照实际需求以及常规的手术方法完成髋臼杯假体11的植入),之后,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植入工具将锚片12固定在髋臼杯假体11的槽孔111内,且在固定过程中,借助植入工具同时将锚片12延伸出槽孔111的部分插入人体骨组织,从而将髋臼杯10牢固固定在髋臼窝内。明显地,所述锚片12在髋臼杯假体11上固定后,其一部分容置于槽孔111中并与槽孔111固定,另一部分伸出槽孔111并向髋臼杯假体11的外侧延伸而插入骨组织中。

此外,当所述锚片12为多个时,多个所述锚片12较佳地沿髋臼杯假体11外侧的不同方向延伸(更清楚显示于图1a),致使锚片12远离髋臼杯假体11的头部互不相交,从而以不同方向和角度固定髋臼杯10,进而增强髋臼杯10固定的牢靠度。但是,多个所述锚片12可在髋臼杯假体11上随意分布,本发明不作特别的限定,具体地,可根据髋臼杯10实际的固定位置以及方向来确定锚片12的分布。所述锚片12的头部用于插入人体骨组织,所述锚片12与所述头部相对的尾部用于贴靠人工关节。

所述髋臼杯10应用时,可根据患者骨骼情况,操作者选取不同尺寸的锚片12来固定髋臼杯10,以适应不同患者的治疗需要。本实施例中,所述锚片12的尺寸优选为:长度在5.0~60.0mm之间,厚度在0.2~10.0mm之间,宽度在2.0~20.0mm之间。选取具有上述这些尺寸的锚片12,基本上可以满足不同患者的治疗需要,而且选取的宽度和厚度相对较小,因此在后续的翻修手术中,在原锚片12的位置处不会出现较大骨缺损,降低了对手术效果的不良影响。

进一步,所述锚片12的材质可选自金属材料,如不锈钢、钛合金或钴铬合金等,以确保固定强度。更进一步地,所述锚片12的材质选自生物相容性好的金属材料,如钛合金、医用不锈钢等。可选地,通过机械加工、线切割或腐蚀等方式制备形成自带弧度的锚片12。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植入工具,当然,本发明包括但不局限于下述实施中所列举的方式,任何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构型基础上进行变换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阅图2a和图2b,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植入工具20,包括推杆21和中空的套筒22,所述套筒22的远端设置有卡槽221,所述卡槽221的一端与套筒22的远端22a贯通。所述卡槽221可以是横向贯通整个套筒22,也可以是仅横向贯通套筒22之内腔222一侧的腔壁,还可以是所述套筒22之内腔222两侧的腔壁均未被卡槽221切透。当所述内腔222两侧的腔壁均未被卡槽221切透时,所述卡槽221既可以开设在内腔222一侧的腔壁上,也可以同时开设在内腔222两侧的腔壁上(即卡槽221的宽度大于内腔222的宽度)。

结合开放性手术来说,完成髋臼杯假体11在髋臼窝内的植入后,将锚片12插入套筒22的卡槽221内(锚片12的近端可全部或部分容置于卡槽221内),之后,将携带锚片12的套筒22插入手术切口(优选根据髋臼杯假体11上刻线112,确定套筒22相对于髋臼杯假体11的位置),且当套筒22的远端22a(或锚片12的头部)与槽孔111的近端相接触时,操作者可一只手握持套筒22的近端(或与套筒22的近端相连的把手),另一只手推动推杆21沿着套筒22的腔壁向卡槽221方向移动至与锚片12的尾部接触,随后,进一步推动推杆21前移,使得锚片12受迫沿卡槽221向套筒22的远端22a方向移动,直至将锚片12完全推入槽孔111(即锚片12的尾部已脱离卡槽221进入槽孔111)。显然,在将锚片12推入槽孔111的过程中,一旦锚片12的头部伸出槽孔111即可插入骨组织固定。如若存在多个锚片12,同样可按上述步骤操作一一植入,最终完成整个髋臼杯于髋臼窝内的固定。此处,应当知晓,所谓“开放性手术”是指待修复的全髋关节的内部解剖结构完全显露在外,因而,手术切口相对较大。而且,当所述推杆21与锚片12的尾部相接触后,所述推杆21向卡槽221方向移动的行程至少等于锚片12尾部至槽孔111远端的长度(所述锚片12的长度大于槽孔111的深度),以令锚片12顺利插入骨组织。

所述锚片12的轮廓形状通常为弧形,所述锚片12主要沿长度方向呈弧形,且优选地,所述卡槽221的至少一部分沿套筒22的轴向也呈弧形,以匹配同样呈弧形的锚片12,从而使锚片12更顺畅地于卡槽221内移动。优选所述锚片12沿长度方向的弯曲角度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75°,更优选所述弯曲角度在5~45°之间,可以为锚片12以及髋臼杯10固定提供更好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套筒22的远端22a的轮廓(即横向截面)可设置成图3a所示的圆形,或图3b所示的椭圆形,或图3c所示的矩形,或3d所示的月牙形,然而,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形状,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成所需的形状。举例来说,本实施例的套筒22可在微创伤手术中插入一套管中,而将套筒22的远端22a的轮廓设计为与所述套管的内腔相匹配的形状,更便于插入套管中。应当理解的是,图3a至图3d所示套筒22的端面图,均是由套筒22的远端22a向套筒22的近端方向正投影得到的视图。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套筒22之卡槽221具有用于定位锚片12的定位结构,以下将详细描述所述定位结构的具体实现形式,但不应以此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提供的构型基础上所作的变换内容,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4a和图4b所示,所述套筒22的远端22a被卡槽221分隔成可产生弹性变形的弹性夹持机构,此时,所述卡槽221横向贯通套筒22,而所述弹性夹持机构用于夹持锚片12。具体地,所述弹性夹持机构包括相对并优选对称设置的上夹臂223和下夹臂224,该两夹臂之间即为镂空的卡槽221。进而,当所述锚片12插入卡槽221时,所述上夹臂223与下夹臂224受迫弹性变形向外侧张开,从而将锚片12牢靠夹持。优选地,所述弹性夹持机构可产生0.01~5.0mm的弹性变形。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5a和图5b所示,所述套筒22的远端22a被卡槽221分隔成另一可产生弹性变形的弹性夹持机构,同样地,此时的卡槽221横向贯通套筒22。所述另一弹性夹持机构包括相对并优选对称设置的上臂225和下臂226,该两臂之间即为镂空的卡槽221。为了更好地夹持锚片12,所述另一弹性夹持机构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合部(相当于卡槽221的槽壁上设置有卡合部),与此同时,所述锚片1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合配合部,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卡合部与所述至少一个卡合配合部的配合来进一步限位锚片12。

本实施例中,所述卡合部为一凸台227,而所述卡合配合部为一凹槽121。当所述锚片12插入卡槽221时,所述上臂225与下臂226受迫弹性变形向外侧张开夹持锚片12,与此同时所述凸台227插入锚片12的凹槽121内进行限位。当然,所述卡合部也可以是一凹槽,而所述卡合配合部为一凸台。可选地,所述卡合部既可以设置在上臂225,也可以设置在下臂226,还可以同时设置在上臂225和下臂226。

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只通过卡合部与卡合配合部的配合,将锚片12卡紧在卡槽221中,也就是此时套筒22未配置有弹性夹持机构。

继续参阅图2b,所述套筒22包括第一部分22b和第二部分22c,所述卡槽221设置在第二部分22c,且所述第二部分22c的近端与第一部分22b的远端固定连接,同时至少所述第二部分22c具有轴向贯通的所述内腔222。所述内腔222的结构可以容纳推杆21自由移动。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22b为实心结构,使用时,所述推杆21的一部分位于第二部分22c内,另一部分位于第一部分22b的一侧。另一实施例中(未图示),所述第一部分22b相应具有轴向贯通的所述内腔222,使用时,所述推杆21的一部分位于第二部分22c内,另一部分位于第一部分22b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22b和第二部分22c相连时形成有一台阶面,且所述推杆21沿轴向呈l形,当推杆21插入第二部分22c时,所述推杆21的所述一部分可以抵靠在所述台阶面上,从而限定推杆21向套筒22的近端方向移动的行程,更便于固定操作。所述第一部分22b和第二部分22c可以是分体成型,也可以是一体成型。当所述套筒22为一体式结构时,所述套筒22具有轴向贯通的内腔222,此时,所述推杆21可整体插入套筒22中工作,且所述推杆21的长度大于套筒22的长度,以便于操作者握持推杆21的近端运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髋臼杯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以下仅针对植入工具的不同点进行描述。其中,实施例一提供的植入工具20仅可沿固定方向将锚片12植入预定的槽孔111,然而,本实施例提供的植入工具30可调整锚片12的植入方向,以插入预定的槽孔111。

参阅图6a、6b、7a和7b,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植入工具30,包括推杆31、套筒32和驱动机构,且所述套筒32包括第一部分32a以及具有卡槽221的第二部分32b,所述第一部分32a设置在第二部分32b的近端,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第二部分32b并用于驱动第二部分32b相对于第一部分32a转动。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槽221可以设置在锚片12上,相应地所述套筒32的第二部分32b上设置有可容置于所述卡槽221内的一凸起。显然地,无论套筒32的远端设置有卡槽还是凸起,只要在套筒的远端设置有与锚片相结合的连接件便可。

结合微创伤手术来说,在完成髋臼杯假体11在髋臼窝内的植入后,将锚片12插入套筒32的卡槽221内,之后,将携带锚片12的套筒32优选插入一套管(该套管已插入手术切口并其远端已接触髋臼杯假体11),优选根据髋臼杯假体11上刻线112来确定套筒32相对于髋臼杯假体11的位置,随后,通过所述驱动机构驱动套筒32的第二部分32b相对于第一部分32a旋转,直至套筒32的远端22a旋转至与预定的槽孔111对准,且当套筒32的远端22a(或锚片12的头部)与对应的槽孔111的近端相接触时,令套筒32内的推杆31向卡槽221方向移动至接触锚片12,再进一步推动锚片12沿着卡槽221移动直至锚片12完全进入对应的槽孔111内,这样即可完成锚片12在不同位置的植入,同时即可完成髋臼杯与髋臼的固定。同样的道理,当锚片12为多个时,可按上述步骤一一操作植入各个锚片12,最终完成整个髋臼杯的固定。应当理解的是,此处的“微创伤手术”是指,手术之前,首先会在患者身上对应部位开一个小型的手术切口,操作者通过该手术切口实施全髋关节置换,相较于开放性手术,微创伤手术的手术切口小,故而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小,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杆机构33和助推杆34,所述助推杆34为中空的结构,且所述推杆31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助推杆34内。具体的,所述连杆机构33的一端转动连接助推杆34,另一端固定连接套筒32的第二部分32b,同时所述连杆机构33位于其两端之间的部分转动连接套筒32的第一部分32a。当所述套筒32插入所述套管后,操作者可一只手握持第一部分32a的近端(或与第一部分32a的近端相连的把手),另一只手推动助推杆34沿套筒32的轴向移动,推动过程中带动连杆机构33运动,同时所述连杆机构33带动套筒32的第二部分32b相对于第一部分32a转动,且当所述套筒32的第二部分32b旋转至与预定的槽孔111对准后,停止推动助推杆34。之后,再进一步推动套筒32内的推杆31向靠近锚片12的方向运动,且当推杆31的远端与锚片12的尾部接触时,所述锚片12在推杆31的进一步推动下沿卡槽221移动至完全脱离卡槽221而与槽孔111固定。此处,应当知晓的是,借助助推杆34驱动套筒32转动,相比于直接通过推杆31驱动套筒32转动,可以保证旋转角度不会受到推杆31的影响,从而有效地将锚片12推入槽孔111。

进一步,所述连杆机构33包括具有弯折形状的连杆331,且其一端与助推杆34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套筒32的第二部分32b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杆331于折弯处转动连接套筒32的第一部分32a。具体为所述连杆331的相对两端之间设置有一转动支点,通过该转动支点与套筒32的第一部分32a转动连接。更为具体的,所述助推杆34上设置有第一支点311,所述连杆33的一端与第一支点31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部分32a上设置有第二支点321,所述连杆331的转动支点与第二支点321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部分32b上设置有第三支点322,所述连杆331的另一端与第三支点322固定连接,这样便可使连杆331在助推杆34移动的过程中绕转支点转动,进而带动套筒32的第二部分32b转动。

可选地,所述连杆331的一部分位于第二部分32b内,另一部既可以位于第一部分32a内,也可以位于第一部分32a的一侧。例如当第一部分32a为实心杆件时,所述连杆331的另一部分位于第一部分32a的一侧;当第一部分32a为中空的管子时,所述连杆331的另一部分位于第一部分32a内(显示于图6b和7b)。

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32a的远端可与第二部分32b的近端存在一定的间隙,以便于第二部分32b相对于第一部分32a绕第二支点321转动。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32a的远端为向背离其近端方向凸起的第一弧面,且所述第二部分32b的近端为向其远端方向凹陷的第二弧面,所述第二弧面与所述第一弧面相贴合并可沿着所述第一弧面转动。

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32a的远端与第二部分32b的近端转动连接,如通过销与轴的配合实现转动连接,当然,也可以为其他转动连接方式,本发明具体不限。

接着,如图7a和图7b所示,当所述助推杆34受轴向力向套筒32的远端方向移动时,通过连杆331带动套筒32的第二部分32b相对于第一部分32a向套筒32的近端方向旋转(比如图7b所示的顺时针),而当套筒32旋转至一定角度时停止转动,之后,推动推杆31使锚片12沿卡槽向套筒32的远端方向移动,直至锚片12完全进入槽孔111。反之,当所述助推杆34受轴向力向套筒32的近端方向移动时,通过连杆331带动套筒32的第二部分32b相对于第一部分32a向套筒32的远端22a方向旋转(比如图7b所示的逆时针)。

进一步,为了适应套筒32的第二部分32b相对于第一部分32a的角度,所述推杆31的至少一部分可发生弹性变形,从而更顺畅地在套筒32内移动,即所述推杆31至少包括一段可产生弹性变形的弹性段312。所述弹性段312可设置在套筒32的第一部分32a和第二部分32b相交接的地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段312为一螺旋形结构,该螺旋形结构可以是推杆31直接线切割而成,可以是额外设置的部件,例如螺旋式的弹簧,还可以是自身可以产生较大弹性变形的推杆。

最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如上所述,但并限于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范围,例如用于驱动套筒旋转的驱动机构不限于连杆机构,也可以是柔性驱动机构,比如通过丝、绳或带等柔性结构连接套筒以驱动套筒转动。此外,用于固定髋臼杯的植入物通常优选类似锚片的结构,以省略在髋臼上打孔的步骤。另外,所述刻线设置在髋臼杯假体上,通常位于髋臼杯假体的边缘,用于指示锚片的安装位置,且根据所述刻线即可判断锚片是否到达预定的安装位置。

继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植入工具至少包括推杆以及套筒,所述套筒的远端设置有连接件,当一植入物与所述连接件相结合时,通过所述推杆于所述套筒内推动所述植入物脱离所述连接件进入髋臼杯假体,这样一来,在髋臼杯假体固定时,无需在髋臼上打螺钉孔,也无需频繁地调整病人体位,只需找准植入物在髋臼杯假体上的安装位置,并通过推杆推动植入物而与髋臼杯假体固定,在固定过程中,即可借助植入物将髋臼杯假体与髋臼固定,整个操作过程相对简单,且手术时间也短。

其中,所述植入工具之套筒可在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相对转动,更便于植入物以一弧形的角度髋臼杯假体上的安装位置进入人体骨组织,既方便植入并且弧形角度有利于植入物的固定。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