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阴虚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19596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阴虚感冒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阴虚感冒中医病症名,症状为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微汗,头痛头晕,心烦口渴,手足心热,干咳少痰,舌红,脉细数。传统中医任务,阴虚感冒的病因是:阴虚之体,肺素有燥热。复感外邪,营卫失和,邪正相争,故见身热、微恶风寒;阴虚津少,不能作汗,故无汗或微汗;肺阴不足,清肃之气不行,故干咳少痰;阴虚生内热,其病在阴分,故手足心热;虚火上扰于心,故心烦;阴不敛阳,虚阳上亢,故头痛头晕;口渴、舌红、脉细数为阴虚有热之象。现有方法一般采用滋阴解表的方法治疗阴虚性感冒,但是往往疗程长,治疗效果不尽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阴虚感冒的中药组合物,能够有效治疗阴虚感冒,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和一些其他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阴虚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

女贞子8-12、北沙参8-12、麦冬8-12、玉竹8-12、黄精8-12、枸杞子8-12、熟地8-12、白芍8-12、茯苓皮8-12、马鞭草8-12、玉米须8-12、泽泻8-12、青蒿8-12、胡黄莲8-12、十大功劳叶8-12、白薇8-12、紫苏8-12、防风8-12、荆芥11-13、生姜8-12、葱白8-12、菊花8-12、倒扣草8-12以及伤寒草8-12。

优选的是,所述的治疗阴虚感冒的中药组合物中,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

女贞子10、北沙参10、麦冬10、玉竹10、黄精10、枸杞子10、熟地10、白芍10、茯苓皮10、马鞭草10、玉米须10、泽泻10、青蒿10、胡黄莲10、十大功劳叶10、白薇10、紫苏10、防风10、荆芥12、生姜10、葱白10、菊花10、倒扣草10以及伤寒草10。

优选的是,所述的治疗阴虚感冒的中药组合物中,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备为口服液、散剂或颗粒剂。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中医五行及辨证理论,认为阴虚感冒的病因为:多因阴虚体质,阴亏津少,津液不能作汗,外受风邪,表卫失和出现干咳少痰,头昏头痛,身热,微恶风寒,少汗,面赤,心烦,口干舌燥等感冒症状。

本发明认为,治疗阴虚感冒,宜扶正祛邪,滋阴补肾,同时辅以健脾之药,渗湿助水运化,以新水换旧水之法,所谓“行水则之”,清虚热与邪热,散风邪,从而从根本上治疗阴虚性感冒。

本发明的具体药理为: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麦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黄精:补脾益气,润肺,有益脾胃。枸杞子:滋阴补血益肝肾,明目填精。熟地: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白芍:养血和血,平肝,敛阴止汗。茯苓皮:利水渗湿,健脾补中。马鞭草:清利湿热,利水,清热解毒,活血祛痰。玉米须:利尿通淋,利湿渗湿。泽泻:利水渗湿,导中焦湿气,泄热。青蒿:清退虚热,祛风解毒。胡黄莲:清虚热热,凉血,燥湿。十大功劳叶:清热补虚。白薇:清退虚热,清热凉血,利尿通淋。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和胃。防风:祛风解表,配合黄芪之功有发汗解表,补虚益气之功。荆芥:祛风解表,清头目,利咽喉,通鼻窍。生姜:发汗解表,温肺止咳。葱白:发汗解表,通阳利窍,温中行气。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清热解毒。倒扣草:清热解表,利尿,清热解毒。伤寒草:疏散风热,清热除湿,凉血解毒,镇静安神。

本发明通过以下中药合理配伍,补血、清肺而滋阴、养阴,祛风、解表、散寒,辅以清热利湿、益胃生津等,从而从根本上治疗阴虚性感冒,见效快,治愈率高,5-10剂治愈率达92%。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阅本说明书后能够据以实施。

一种治疗阴虚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

女贞子8-12、北沙参8-12、麦冬8-12、玉竹8-12、黄精8-12、枸杞子8-12、熟地8-12、白芍8-12、茯苓皮8-12、马鞭草8-12、玉米须8-12、泽泻8-12、青蒿8-12、胡黄莲8-12、十大功劳叶8-12、白薇8-12、紫苏8-12、防风8-12、荆芥11-13、生姜8-12、葱白8-12、菊花8-12、倒扣草8-12以及伤寒草8-12。

所述的治疗阴虚感冒的中药组合物中,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备为口服液、散剂或颗粒剂。

实施例1

1、处方:女贞子10克、北沙参10克、麦冬10克、玉竹10克、黄精10克、枸杞子10克、熟地10克、白芍10克、茯苓皮10克、马鞭草10克、玉米须10克、泽泻10克、青蒿10克、胡黄莲10克、十大功劳叶10克、白薇10克、紫苏10克、防风10克、荆芥12克、生姜10克、葱白10克、菊花10克、倒扣草10克以及伤寒草10克。

2、加入2-3倍体积的水浸泡15分钟,煮沸后文火熬制20-25分钟,滤出药液,得到第一滤液;

3、向药渣中重新加入1-2倍体积的水,煮沸后文火熬制30-35分钟,滤出药液得到第二滤液;

4、将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混合,得到中药制剂,每日一剂,每剂分2-3服用,每5-10剂为一个疗程,服用至少1个疗程。

为进一步证明本发明的药物的临床疗效,选择100位患者进行临床观察。100例患者中,年龄最小者25岁,年龄最大者72岁,5-10天为一个疗程,服用至少1个疗程。

1、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阴虚感冒症状消失。

显效:阴虚感冒症状明显减轻。

有效:阴虚感冒症状较治疗前减轻。

无效:病情无任何改善的表现。

2、治疗方案:

处方:女贞子10克、北沙参10克、麦冬10克、玉竹10克、黄精10克、枸杞子10克、熟地10克、白芍10克、茯苓皮10克、马鞭草10克、玉米须10克、泽泻10克、青蒿10克、胡黄莲10克、十大功劳叶10克、白薇10克、紫苏10克、防风10克、荆芥12克、生姜10克、葱白10克、菊花10克、倒扣草10克以及伤寒草10克。

熬制得到中药制剂。

每日一剂,每剂分2-3次服用。

2、治疗效果统计:

100例患者中,服用5-10剂后,治愈92例,显效3例,有效3例,无效2例,治愈率92%,总有效率98%。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阴虚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女贞子8‑12、北沙参8‑12、麦冬8‑12、玉竹8‑12、黄精8‑12、枸杞子8‑12、熟地8‑12、白芍8‑12、茯苓皮8‑12、马鞭草8‑12、玉米须8‑12、泽泻8‑12、青蒿8‑12、胡黄莲8‑12、十大功劳叶8‑12、白薇8‑12、紫苏8‑12、防风8‑12、荆芥11‑13、生姜8‑12、葱白8‑12、菊花8‑12、倒扣草8‑12以及伤寒草8‑12。

技术研发人员:陆群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陆群英
技术研发日:2017.04.14
技术公布日:2017.09.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