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阴虚火旺型咯血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36774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阴虚火旺型咯血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阴虚火旺型咯血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咯血是肺络受伤,血溢脉外,以咳嗽、咯血、或痰中带血等为主要表现,多见于支气管扩张。中医根据证候将将咯血分为:阴虚火旺型、气虚血瘀型、肝火犯肺型和痰热壅肺型。阴虚火旺型咯血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反复咯血,血色鲜红,干咳咽燥,舌红苔黄少津,脉细数。阴虚火旺型咯血的治疗方法众多,但治疗效果均不理想,长期、反复的咯血西药治疗提高了机体的耐药性,复发率高,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祖国医学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病理因素及治法已比较成熟,通过辨证论治、专方专药、饮食疗法等多种形式,可有效地控制病情,降低咯血的发病率,经过发明人的长期实践得出,中药治疗阴虚火旺型咯血具有较好作用,取得不错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阴虚火旺型咯血的中药组合物。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土马鬃、贯叶连翘、芦竹根、独叶一枝花、苎麻叶、珠儿参、入地蜈蚣、血盆草、西洋参、白仙茅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
[0005]制备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土马鬃30-50份、贯叶连翘20-40份、芦竹根20-40份、独叶一枝花20-40份、苎麻叶15-25份、珠儿参15-25份、入地蜈蚣15-25份、血盆草9-15份、西洋参9-15份、白仙茅9-15份。
[0006]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土马鬃40份、贯叶连翘30份、芦竹根30份、独叶一枝花30份、苎麻叶20份、珠儿参20份、入地蜈蚣20份、血盆草12份、西洋参12份、白仙茅12份。
[0007]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0008]土马鬃:甘,寒。滋阴清热,凉血止血,润肠通便。主治阴虚骨蒸,潮热盗汗,肺痨咳嗽,血热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二便不通。
[0009]贯叶连翘:苦、湿,平。收敛止血,调经通乳,清热解毒,利湿。主治咯血,吐血,肠风下血,崩漏,外伤出血,月经不调,乳妇乳汁不下,黄疸,咽喉疼痛,目赤肿痛,尿路感染,口鼻生疮,痈疖肿毒,烫火伤。
[0010]芦竹根:苦、甘,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生津除烦,利尿。主治热病烦渴,虚劳骨蒸,吐血,热淋,小便不利,风火牙痛。
[0011]独叶一枝花:甘、微苦,平。滋阴润肺,补虚,止血。主治肺热燥咳,痨嗽,虚损劳伤,虚热,盗汗,肾虚腰痛,外伤出血。
[0012]苎麻叶:甘、微苦,寒。凉血止血,解毒消肿。主治咯血,吐血,血淋,尿血,月经过多,外伤出血,跌仆肿痛,脱肛不收,丹毒,疮肿,乳痈,湿疹,蛇虫咬伤。
[0013]珠儿参:苦、甘,寒。清热养阴,散瘀止血。主治热病烦渴,阴虚肺热咳嗽,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外伤出血,跌打伤肿,风湿痹痛,胃痛,月经不调,风火牙痛,咽喉肿痛,疮痈肿毒。
[0014]入地蜈蚣:苦、微甘,凉。清肺化痰,散瘀解毒。主治咳嗽,哮喘,咽痛,跌打肿痛,痈疮,毒蛇咬伤。
[0015]血盆草:微苦,凉。归肺、肝经。凉血止血,活血消肿,清热利湿。主治咳血,吐血,鼻血,崩漏,湿热泻痢,带下,创伤出血,跌打伤痛,疮痈疖肿。
[0016]西洋参:甘、微苦,寒。归肺、胃、心、肾经。补气养阴,清火生津。主治气虚阴亏火旺,咳喘痰血,虚热烦倦,内热消渴,口燥咽干。
[0017]白仙茅:甘、微苦,温。益肺健脾,补肾壮阳,活血舒筋。主治肺虚咳嗽,脾虚消化不良,肾虚阳痿,带下,子宫脱垂,跌打损伤,骨折。
[0018]中医认为,阴虚火旺型咯血多因脏腑阴分亏虚,失于滋养,虚热内生所致。本发明中土马鬃滋阴清热、凉血止血,为君药;贯叶连翘收敛止血、清热解毒,芦竹根清热泻火、生津除烦、利尿,独叶一枝花滋阴润肺、补虚、止血,为臣药;苎麻叶凉血止血、解毒消肿,珠儿参清热养阴、散瘀止血,入地蜈蚣清肺化痰、散瘀解毒,血盆草凉血止血、活血消肿、清热利湿,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火生津,白仙茅益肺健脾、补肾壮阳、活血舒筋。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对阴虚火旺型咯血具有独特的疗效,诸药共奏滋阴清热、凉血止血、收敛止血、清热解毒、滋阴润肺、补虚止血、清肺化痰、补气养阴、益肺健脾、清火生津之功效,达到治疗阴虚火旺型咯血的目的。
[0019]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于2007年至2012年临床观察阴虚火旺型咯血128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
[0020]1、一般资料
[0021 ] 128例患者中,男性66例,女性62例,年龄18_62岁,病程多在3个月到5年,平均年龄38.5岁。
[0022]2、诊断标准
[0023]诊断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0024]①咯(咳)鲜红血,常呈泡沫状或与痰液混杂;
[0025]②多数患者有反复咯(咳)血史;
[0026]③胸部X线摄片,可无特异性改变,病变明显时可见蜂窝状或卷发样阴影;
[0027]④必要时作支气管碘油造影或支气管镜检查,可见柱状、囊状或混合型的扩张。
[0028]并有如下症状:反复咯血,血色鲜红,干咳咽燥,舌红苔黄少津,脉细数。
[0029]3、治疗方法:
[0030]3.1处方:土马鬃40g、贯叶连翘30g、芦竹根30g、独叶一枝花30g、苎麻叶20g、珠儿参20g、入地蜈蚣20g、血盆草12g、西洋参12g、白仙茅12g。
[0031]3.2制备及使用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每日I剂,每日2次,10天为I疗程。
[0032]4、治疗结果:
[0033]4.1参照《中医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指定:
[0034]治愈:略(咳)血控制,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
[0035]好转:略(咳)血减少,症状改善;
[0036]未愈:略(咳)血无变化。
[0037]4.2结果:128例患者中,治愈103例(80.5 % ),好转19例(14.8%),未愈6例(4.7% ),总有效率为95.3%。
[0038]5、典型病例
[0039]5.1展某,女,22岁。患者半年前无故咳嗽,反复咯血,血色鲜红,干咳咽燥,咯血程度不等,时少时多,尤以清晨和傍晚咯血量多,舌红苔黄少津,脉细数。诊断为阴虚火旺型咯血。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I个疗程,咳嗽减轻,咯血量减少,继续服用2个疗程,全部症状消失,痊愈,I年后随访无复发。
[0040]5.2包某,男,35岁。患者因“反复咳嗽、咳痰、咯血I年,再发10天”入院,常于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咯血。咯血程度不等,曾确诊为“左下支气管扩张”。入院前10天因受凉后上述症状再发,此次发病以咳嗽、咯血为主要症状,反复咯血,血色鲜红,干咳咽燥,舌红苔黄少津,脉细数。诊断为阴虚火旺型咯血。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I剂,I个疗程后,咳嗽减轻,咯血量减少,继续服用2个疗程,全部症状消失,痊愈,I年后随访无复发。
[0041]5.3孙某,男,49岁。患者患有支气管扩张2年,一直咳嗽、咯血,病情时轻时重,7天前受凉后病情加重,反复咯血,血色鲜红,干咳咽燥,舌红苔黄少津,脉细数。诊断为阴虚火旺型咯血。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I剂,I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3个疗程,全部症状消失,痊愈,I年后随访无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本发明没有限制。
[0043]实施例1,一种治疗阴虚火旺型咯血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土马鬃30g、贯叶连翘20g、芦竹根20g、独叶一枝花20g、苎麻叶15g、珠儿参15g、入地蜈蚣15g、血盆草9g、西洋参9g、白仙茅9g制成。
[0044]实施例2,一种治疗阴虚火旺型咯血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土马鬃40g、贯叶连翘30g、芦竹根30g、独叶一枝花30g、苎麻叶20g、珠儿参20g、入地蜈蚣20g、血盆草12g、西洋参12g、白仙茅12g制成。
[0045]实施例3,一种治疗阴虚火旺型咯血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土马鬃50g、贯叶连翘40g、芦竹根40g、独叶一枝花40g、苎麻叶25g、珠儿参25g、入地蜈蚣25g、血盆草15g、西洋参15g、白仙茅15g制成。
【主权项】
1.一种治疗阴虚火旺型咯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土马鬃30-50份、贯叶连翘20-40份、芦竹根20-40份、独叶一枝花20-40份、苎麻叶15-25份、珠儿参15-25份、入地蜈蚣15-25份、血盆草9_15份、西洋参9_15份、白仙茅9_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土马鬃40份、贯叶连翘30份、芦竹根30份、独叶一枝花30份、苎麻叶20份、珠儿参20份、入地蜈蚣20份、血盆草12份、西洋参12份、白仙茅12份。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阴虚火旺型咯血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是由土马鬃、贯叶连翘、芦竹根、独叶一枝花、苎麻叶、珠儿参、入地蜈蚣、血盆草、西洋参、白仙茅制成。临床可用于治疗阴虚火旺型咯血。
【IPC分类】A61K36/899, A61K35/36, A61P11/00, A61P7/04
【公开号】CN105055986
【申请号】CN201510625977
【发明人】臧兰恕
【申请人】臧兰恕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