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痰火内盛型癫痫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4387发布日期:2018-11-02 22:30阅读:6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痰火内盛型癫痫的中药。

背景技术

癫痫是一种脑部局部神经异常放电的疾病。通常表现为身体及四肢抽搐、突然扑到、口吐白沫、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等症状。按照发病机理分为原发性癫痫和继发性癫痫。原发性癫痫发病年龄多为5岁前后和青春期,目前原因尚不明,如用药及时、规则,预后较好,不影响寿命,否则易使癫痫反复发作,顽固难治;继发性癫痫是由脑内外各种疾病所引起,需对发病部位进行针对性治疗。

西医认为癫痫主要由遗传因素及脑部疾病造成,如家族癫痫史、先天性大脑发育缺陷、后天脑外伤、脑肿瘤、脑血栓、脑寄生虫、脑膜炎等。治疗方式上通常采用西药治疗法和手术疗法。药物治疗通过控制神经活跃,平衡脑内异常放电,如丙戊酸钠、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氯硝西泮等,此类药物对多数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控制癫痫的发作,但由于癫痫顽固难愈,长期服用会对肝肾造成巨大伤害,并产生药物依赖性和抗药性,甚至造成患者精神萎靡、目光呆滞、记忆力减退。手术治疗主要通过修复神经肽或对病灶进行切除,抑制大脑异常放电,如脑皮质病灶切除术、前颞叶切除术、大脑半球皮质切除术等,手术治疗定位准确,部分患者可以根治,但是费用高、风险大,效果不稳定,易出现手术后加重的迹象,甚至切除某些部位后对患者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中医认为癫痫的病因可分为先天和后天。孕妇失其调养和胎儿发育不全为先天原因:后天原因为七情失调,脑部外伤,以及六淫外邪侵袭,或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或患其他病之后可致脏腑受损发为痛证。中医将癫痫分为五类,而痰火内盛型癫痫是较为常见的病症,发病时昏仆抽搐吐涎,牙关紧闭,或有吼叫,平时情绪急躁,心烦失眠,咯痰不爽。口苦而干,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发生症状的原因是肝火偏旺,排泄不畅,煎熬津液,结而为痰,故咯痰不爽,口于口音;风动痰升,心窍阻滞,神明受扰,则昏厥倒地,四肢抽搐,口吐白涎,牙关紧闭;肝气不舒,则情绪急躁;火扰心神,则失眠心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需清肝泻火,化痰开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痰火内盛型癫痫的中药,针对肝火旺盛,风火挟热,蒸腾有形之实痰上逆诱发癫痫,并伴有昏厥倒地、四肢抽搐、口吐白涎、心烦失眠、咯痰不爽等症状,通过平肝息风、行气解郁、清心凉血、豁痰开窍,清热解毒达到缓解和治愈的目的,具有效果稳定,费用低,无痛苦,无毒副作用,调理周身,长效的优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痰火内盛型癫痫的中药,其特征在于以下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

所述的一种治疗痰火内盛型癫痫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步:将羚羊角,姜虫,郁金,连翘,牛黄,胆星,天竺黄,瓜蒌,雄黄,射干各自研磨为粉,过100目筛。

第二步:根据上述各原料药配比,充分混合后装入纸袋,每袋9克。

各原料药药效如下:

羚羊角,别名高鼻羚羊、泠角。具有平肝息风,清肝明目,凉血解毒的功效。主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筋脉拘挛,肝阳头疼眩晕,肝火目赤肿痛,血热出血;温病发斑,痈肿疮毒。味咸,性寒。归肝、心经。

姜虫,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干燥全虫。具有祛风解痉,化痰散结的功效。主治中风失音,惊痫,头风,喉风,喉痹,瘰疬结核,风疮瘾疹,丹毒,乳腺炎。味辛、咸,性平。归肝经、肺经、胃经。

郁金,别名马蒁、五帝足、黄郁、乌头。具有活血止能、行气解郁、清心凉血、疏肝利胆的功效。主治胸腹胁肋诸痛,妇女痛经,经闭,症瘕结块,热病神昏,癫狂,惊痫,吐血,衄备,血淋,砂淋,黄疸。味辛、苦,性寒。归心、肺、肝经。

连翘,别名旱连子、大翘子、空翘、空壳、落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温病,热淋尿闭,痈疽,肿毒,瘰疬,瘿瘤,喉痹。味苦,性微寒。归心、肝、胆经。

牛黄,别名犀黄、各一旺。具有清心凉肝,豁痰开窍,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热病神昏,中风窍闭,惊痫抽搐,小儿急惊,咽喉肿烂,口舌生疮,痈疽疔毒。味苦、甘,性凉。归心、肝经。

胆星,别名胆南星。具有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的功效。主治痰热咳嗽,咯痰黄稠,中风痰迷,癫狂惊痫。味苦、微辛,性凉。归肺、肝、脾经。

天竺黄,别名竹黄、天竹黄、竹膏、竹糖。具有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的功效。主治热病神昏,中风痰迷,小儿痰热惊痫、抽搐、夜啼。味甘,性寒。归心、肝经。

瓜蒌,别名天撤、苦瓜、山金匏、药瓜皮。具有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肠的功效。主治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乳痈、肺痈、肠痈肿痛。味甘、微苦,性寒。归肺、胃、大肠经。

雄黄,别名黄食石、熏黄、黄金石、石黄、天阳石、黄石、鸡冠石。具有燥湿,祛痰,杀虫,解毒的功效。主治痈疽疔疮,走马牙疳,喉风喉痹,疥癣,缠腰火丹,湿毒疮,痔疮,蛇虫咬伤,虫积,惊痫,疟疾,哮喘。味辛、苦,性温。归心、肝、胃经。

射干,别名夜干、乌扇、乌蒲、草姜、鬼扇、黄远、乌萐、乌翣、乌吹、紫良姜、铁扁担、凤翼、扁竹根、仙人掌、紫金牛、野萱花、开喉箭、黄知母、扁竹、地萹竹、较剪草、黄花扁蓄、冷水丹、冷水花、扁竹兰、金蝴蝶、金绞剪、六甲花、老君扇、高搜山、凤凰草、扇把草、鱼翅草、山蒲扇、剪刀草。具有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消瘀散结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咳壅咳喘,瘰疬结核,疟母癓瘕,痈肿疮毒。味苦,性寒。归肺、肝经。

本发明的治疗临床观察如下:

(一)一般资料

患者57例,男性37例,女性20例。

(二)诊断标准

发病时昏仆抽搐吐涎,牙关紧闭,或有吼叫,平时情绪急躁,心烦失眠,咯痰不爽。口苦而干,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三)治疗方法

第一步:将羚羊角,姜虫,郁金,连翘,牛黄,胆星,天竺黄,瓜蒌,雄黄,射干各自研磨为粉,过100目筛。

第二步:根据上述各原料药配比,充分混合后装入纸袋,每袋9克。

每日两次,温水送服。

(四)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且一年不复发。

好转:癫痫发作频率降低。

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

(五)治疗效果

临床治愈19例,占33%;好转38例,占67%;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治愈后三年未复发19例,占100%。可通过2-12个疗程的用药基本达到缓解和痊愈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药针对肝火旺盛,风火挟热,蒸腾有形之实痰上逆诱发癫痫,并伴有昏厥倒地、四肢抽搐、口吐白涎、心烦失眠、咯痰不爽等症状,通过平肝息风、行气解郁、清心凉血、豁痰开窍,清热解毒达到缓解和治愈的目的,疗效显著,纯中药制剂,不含化工成分,不含任何激素,无毒,无副作用,服用方便,易于吸收,见效快,价格低廉。经临床应用观察证实,具有高效、长效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一种治疗痰火内盛型癫痫的中药,其特征在于以下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

(二)制备方法

第一步:将羚羊角,姜虫,郁金,连翘,牛黄,胆星,天竺黄,瓜蒌,雄黄,射干各自研磨为粉,过100目筛。

第二步:根据上述各原料药配比,充分混合后装入纸袋,每袋9克。

典型实施例

廖某,男,48岁,陕西西安人。半年前在和朋友一起晨练时,突然站立不稳,昏倒在地,双目上翻,口吐白沫,牙关紧闭,双侧肢体抽动,数分钟后缓解,后间歇性发作,平时常感到睡眠差,内心烦躁不安,诊为癫痫,服用精神类药物效果不明显。中医诊断: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略数,为痰火内盛型癫痫。服用本药三个疗程后,癫痫仅发1次,其他无不适,复诊:舌暗淡脉弦滑,继续服用两个疗程,癫痫未再发作,睡眠安稳,二便调,复诊:舌暗淡苔薄白,脉沉滑,为防反复继续服用两个疗程。随访一年未再次发作。

来某,女,30岁,浙江杭州人。三年前在和同事一起聚会时突然跌倒在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医院确诊为癫痫。服用巴比妥类药物控制病情发作,但不良反应严重。口苦,咽干,眠差,内心烦澡不安。查体:舌红苔薄黄,脉弦。诊为痰火内盛型癫痫。服用本药四个疗程口苦,咽干,眠差,内心烦澡不安症状大为改善,癫痫发作减少为一月一次,继续服用四个疗程,在服药期间癫痫逐渐不再发作。巩固两个疗程,一年后电话回访,未有反复。

付某,男,13岁,河南洛阳人。两年病史,治疗多次,初期有一定效果,但因患者年幼,服药剂量未大福增加,总体治疗效果不佳。发作时出现:突然跌倒,人事不知,口吐白沫,喘粗气,大约持续5分钟左右。时间间隔平均一月两次。中医诊断: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属痰火内盛型癫痫。服用两个疗程后,心烦失眠,口臭咽干等症状改善,服药期间发作一次,继续服用四个疗程,服药期间未发作。为防病情反复,继续服用两个疗程巩固治疗。一年后随访,患者未再发作。

上述虽然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和临床资料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如膏剂、片剂、口服液等,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