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腰腿疼痛的内服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4026发布日期:2018-11-02 22:28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腰腿疼痛的内服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腰腿疼痛是当今社会的一种常见疾病,发病原因主要包含劳损性疼痛、间盘源性疼痛、风湿性疾病等。劳损性疼痛主要由于长期保持不良姿势或受伤引起,如急性腰扭伤、肌筋膜炎症、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等;盘源性疼痛是指腰间盘退化损伤引起疼痛,如腰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不牢固等;风湿性疾病种类多、发病因素复杂、治愈难,凡是引起骨关节,肌肉疼痛的疾病皆可归属为风湿病。腰腿疼痛在发病时有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疼痛多为酸痛、钝痛、胀痛、刺痛等,不仅使患者无法直腰、行走,更影响患者睡眠质量,在身体和精神上遭受双重打击。

该病的治疗通常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类。非手术治疗主要通过针灸、推拿、按摩、封闭、牵引、服药等手段缓解。针灸周期长、见效慢,且疗效不确切;推拿、按摩需要较高的技术和手法,若求医不当反而会加重病情;封闭对于病情严重的治疗效果非常好,然而存在耐药性,长期使用易患上骨质疏松症,严重时可导致肌肉萎缩;牵引近年来被多数专家认为不仅无法减轻症状,甚至会加重病情;西医多采用曲马多、美施康定来缓解症状,但存在耐药性和副作用,无法长期大剂量使用。手术治疗主要是针对混合性椎管狭窄或经过非手术治疗后无效的患者,手术治疗虽然见效快,但费用较高且创伤大,存在后遗症的风险。

中医认为该症状属痹痛。发病原因主要为以下几种:寒湿侵入,脉络不通,阴雨湿寒加重,喜热喜温,舌淡,苔白厚,脉沉而迟紧,需散寒除湿,温经通絡;血气不畅,运行受阻,腰腿硬直,刺痛不止,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涩,需行气活血,化瘀通络;湿热内生,蕴久化热,腰腿胀痛,恶热口渴,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需清热除湿,理筋通络;肾阳虚衰,下元亏损,腰腿发冷,手足不温,少气乏力,舌质淡,苔薄,脉微弱,需温补肾阳,养筋舒絡;肾阴亏损,失于滋养,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潮热盗汗,面色潮红,舌红苔少,脉细数,需滋阴补肾,柔筋通絡;气血两亏,脾胃虚弱,膝腿乏力,不耐久用,神疲倦怠,头晕目眩,面色少华,舌淡苔少,脉细弱,需益气补血,养筋通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腰腿疼痛的内服中药组合物,针对因腰间盘突出、错位,腰部扭伤、发炎、增生等引起的腰腿部酸痛、钝痛、胀痛、刺痛、活动受限等症状,采用健脾和络、活血通气、散寒除湿、清热泻火、补血滋润的方式达到缓解和治愈的目的,具有效果稳定,费用低,无痛苦,无毒副作用,调理周身,长效的优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腰腿疼痛的内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下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

所述的一种治疗腰腿疼痛的内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步:将人参,犬骨,当归,杜仲,附子,知母,白术,牛膝,生地,熟地,麦冬,木蝴蝶,木瓜,远志,枣仁,茯神,防风,五味子,沉香,羌活,独活研为细末,充分混合后过100目筛。

第二步:将枸杞蜜放入锅中熬煮,以白而不焦为度,与上述细末共和为蜜丸,每丸15克。

各原料药药效如下:

人参,别名山参、血参、园参、黄参、土精、地精、神草、百尺杵、孩儿参、金井玉阑。具有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的功效。主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肺经。

犬骨,具有健脾和络,活血生肌,祛风湿,强筋骨的功效。主治内湿关节疼痛,腰腿无力,四肢麻木,崩漏带下,久痢不止,外伤出血,小儿解颅,痈肿疮瘘,冻疮。味辛、咸,性温。归脾、肝、肾经。

当归,别名十归、秦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味苦,性温。入心、肝、脾经。

杜仲,别名思仙、思仲、木绵、檰、石思仙、扯丝皮、丝连皮、玉丝皮、丝棉皮。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主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味甘、微辛,性温。归肝,肾经。

附子,别名附片、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主治亡阳欲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久痢,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风寒湿痹,阴疽疮疡。味辛、甘,性热。归心、脾、肾经。

知母,别名提母、芪母、蚔母、连母、野蓼、地参、水参、水浚、货母、蝭母、女雷、女理、儿草、鹿列、韭逢、儿踵草、东根、水须、苦心、昌支、穿地龙。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止渴除烦的功效。主治温热病,高热烦渴,咳嗽气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味苦,性寒。归肺、胃、肾经。

白术,别名山蓟、杨抱蓟、术、山芥、天蓟、山姜、乞力伽、山精、山连、冬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主治脾气虚弱,神疲乏力,食少腹胀,大便溏薄,水饮内停,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温痹酸痛,气虚自汗,胎动不安。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

牛膝,别名百倍、牛茎、脚斯蹬、铁牛膝、杜牛膝、怀牛膝、怀夕、真夕、怀膝、土牛膝、淮牛膝、红牛膝、牛磕膝、牛克膝、牛夕。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火下行,利尿通淋的功效。主治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徵瘕,胞衣不下,热淋,血淋,跌打损伤,痈肿恶疮,咽喉肿痛。味苦、酸,性平。归肝、肾经。

生地,具有滋阴清热,凉血止血的功效。主治温病发热,舌绛,癍疹,阴虚内热,消渴,头晕目眩,劳嗽,口干,腰酸,吐血,衄血,尿血,崩漏,月经不调,血虚肠燥,风湿痹痛。味甘、微苦,性凉。归心、肝、肾经。

熟地,别名熟地黄。具有补血滋润,益精填髓的功效。主治血虎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不止,肝肾阴亏,潮热盗汗,遗精阳痿,不育不孕,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头目昏花,须发早白,消渴,便秘,肾虚喘促。味甘,性温。归肝、肾经。

麦冬,别名麦门冬、沿阶草、寸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主治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经,肺经,胃经。

木蝴蝶,别名千张纸、兜铃、磊刀树、三百两银药、玉蝴蝶、云故纸、破布子、白故纸、海船果心、白玉纸、白千层、纸肉、故纸、洋故纸、鸭船层纸、千纸肉、海船皮、满天飞。具有利咽润肺,疏肝和胃,敛疮生肌的功效。主治咽痛喉痹,声音嘶哑,咳嗽,肝胃气痛,疮疡久溃不敛,浸淫疮。味微苦;甘;性微寒。归肺、肝经。

木瓜,别名宣木瓜、铁脚梨、乳瓜、木梨、文冠果。具有和胃化湿,舒筋活络的功效。主治吐泻腹痛,腓肠肌痉挛,湿痹,痢疾,黄疸,脚气,腰膝无力。味酸、涩,性温。归肝、脾、胃经。

远志,别名葽绕、蕀蒬、棘菀、苦远志。具有宁心安神,祛痰开窍,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健忘,惊痫,咳嗽痰多,痈疽发背,乳房肿痛。味辛、苦,性微温。归心、肾经。

枣仁,别名酸枣核、酸枣仁。具有宁心安神,养肝,敛汗,益筋骨的功效。主筋骨风,虚烦不眠,惊悸怔忡,体虚自汗,盗汗。味甘,性平。归心、脾、肝、胆经。

茯神,别名伏神。具有宁心,安神,利水的功效。主治惊悸,健忘,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味甘、淡,性平。归心、脾经。

防风,别名铜芸、茴芸、茴草、百枝、闾根、百蜚、屏风、风肉。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肺、脾经。

五味子,别名玄及、会及、五梅子、山花椒。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宁心安神的功效。主治咳嗽虚喘,梦遗滑精,尿颇遗尿,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心悸失眠。味酸,性温。归肺、肾经。

沉香,别名蜜香、沉水香、白木香。具有行气止痛,温中降逆,纳气平喘的功效。主治脘腹冷痛,气逆员息,胃寒呕吐呃逆,腰膝虚冷,大肠虚秘,小便气淋。味辛、苦,性温。归肾经,脾经,胃经。

羌活,别名羌青、护羌使者、胡王使者、羌滑、退风使者、黑药。具有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项强,风湿痹痛,肩背酸痛。味辛、苦,性温。归膀胱、肾经。

独活,别名胡王使者、独摇草、独滑、长生草、川独活、肉独活、资历邱独活、巴东独活、香独活、绩独活、大活、山大活。具有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的功效。主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手脚挛痛,慢性气管炎,头痛,齿痛。味辛、苦,性微温。归肾、膀胱经。

本发明的治疗临床观察如下:

(一)一般资料

患者313例,男性104例,女性209例。

(二)诊断标准

经x光、ct与磁共振等医疗设备诊断存在腰间盘突出、错位,腰部扭伤、发炎、增生等并伴有腰腿疼痛,不适,活动受限,不能久卧或间歇性跛行以及伤患肢体酸胀、麻木、无力。

(三)治疗方法

第一步:将人参,犬骨,当归,杜仲,附子,知母,白术,牛膝,生地,熟地,麦冬,木蝴蝶,木瓜,远志,枣仁,茯神,防风,五味子,沉香,羌活,独活研为细末,充分混合后过100目筛。

第二步:将枸杞蜜放入锅中熬煮,以白而不焦为度,与上述细末共和为蜜丸,每丸15克。

每日一次,温水送服。

(四)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且3个月不复发。

好转:腰腿有力,可活动范围扩大,疼痛感不常见。

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

(五)治疗效果

临床治愈97例,占31%;好转205例,占65%;无效11例,占4%,无效患者为腰部受损严重且病史较长,多数存在肢体神经元大面积萎缩或肌肉严重萎缩。总有效率96%。治愈后半年未复发79例,占81%。可通过4-12个疗程的用药基本达到缓解和痊愈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药针对因腰间盘突出、错位,腰部扭伤、发炎、增生等引起的腰腿部酸痛、钝痛、胀痛、刺痛、活动受限等症状,采用健脾和络、活血通气、散寒除湿、清热泻火、补血滋润的方式达到缓解和治愈的目的,疗效显著,纯中药制剂,不含化工成分,不含任何激素,无毒,无副作用,服用方便,易于吸收,见效快,价格低廉。经临床应用观察证实,具有高效、长效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一种治疗腰腿疼痛的内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下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

(二)制备方法

第一步:将人参,犬骨,当归,杜仲,附子,知母,白术,牛膝,生地,熟地,麦冬,木蝴蝶,木瓜,远志,枣仁,茯神,防风,五味子,沉香,羌活,独活研为细末,充分混合后过100目筛。

第二步:将枸杞蜜放入锅中熬煮,以白而不焦为度,与上述细末共和为蜜丸,每丸15克。

典型实施例

赵某,男,42岁,河南商丘人。常年在建筑工地工作,喜冷水洗浴。两年前腰腿关节部位时常感到困疼不适,遇冷加剧,得温则减,影响正常生活。按照风湿性关节炎症状进行治疗,辅以外用膏药。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停药腰腿疼痛症状就复发。经中医诊断:舌苔白腻,脉沉细,为风寒湿型腰腿疼。服用本药三个疗程,腰腿部困疼症状基本消失,同时嘱咐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防寒保暖。后经巩固治疗两个疗程,患者康复。一年后随访,患者恢复如常人。

张某,男,46岁,湖南长沙人。在超市进行装卸时不慎扭伤腰部,腰痛2月,行走困难,进而引起双侧大腿麻痛剧烈,双足行走似如踩棉花。经医院诊断为腰肌损伤,服用药物并辅以烤电,有一定效果但无法保持。中医诊断: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涩,为气血滞阻络型腰腿疼。服用本药两个疗程后,疼痛缓解,腰腿有力。继续服用两个疗程,疼痛基本消失,行走自如。经巩固治疗一个疗程,腰腿疼症状消失,已能正常工作。一年后随访未有反复。

王某,男性,55岁,河南栾川人。腰痛伴下肢酸软已有2年,只能从事轻体力劳动,常感双下肢乏力,不能久站,且负重后腰痛加重,卧床休息症状明显缓解,曾服用止痛类药物,但仍无法改善腰腿软绵无力的症状。中医诊断:舌苔薄白,脉细,为肝肾亏虚型腰腿疼。服用本药4个疗程后,上述症状开始缓解,腰腿力逐渐恢复,继续服两个疗程,可从事一般劳动,除劳累后偶感腰腿无力外,诸症已基本消失,为防反复,巩固治疗两个疗程,患者痊愈。一年后电话随访未见反复。

上述虽然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和临床资料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如膏剂、片剂、口服液等,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