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白内障的中西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89904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白内障的中西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凡是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导致白内障。此时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就不能看清物体。世界卫生组织从群体防盲、治盲角度出发,对晶状体发生变性和混浊,变为不透明,以至影响视力,而矫正视力在0.7或以下者,才归入白内障诊断范围。

白内障临床表现:

单或双侧性,两眼发病可有先后,视力进行性减退,由于晶体皮质混浊导致晶状体不同部位屈光力不同,可有眩光感,或单眼复视,近视度数增加,临床上将老年性白内障分为皮质性、核性和囊下三种类型。

1.皮质性白内障:以晶体皮质灰白色混浊为主要特征,其发展过程可分为四期:初发期,未成熟期,成熟期,过熟期。

2.核性白内障:晶体混浊从晶状体中心部位即胚胎核位置开始出现密度增加,逐渐加重并缓慢向周围扩展,早期呈淡黄色,随着混浊加重,色泽渐加深如深黄色,深棕黄色,核的密度增大,屈光指数增加,病人常诉说老视减轻或近视增加,早期周边部皮质仍为透明,因此,在黑暗处瞳孔散大视力增进,而在强光下瞳孔缩小视力反而减退,故一般不等待皮质完全混浊即行手术。

3.后囊下白内障:混浊位于晶状体的囊膜下皮质,如果位于视轴区,早期即影响视力。

目前,治疗白内障的方法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药物治疗多为西药,

但长期使用西药会产生耐药性,另外,也有一些中药,然而这些中药治疗时间长;手术治疗花费高、痛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白内障的中西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西药组合物直接作用于眼部,为局部给药,具有起效快、刺激性小、相容性好、疗效持久等优点,临床应用方便,疗效确切,为一般内服制剂所不及;本发明将中药和西药进行结合,具有明目退翳、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之功效,在选方上,本发明用于治疗白内障具有一定创新性,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价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一种治疗白内障的中西药组合物,制成所述中西药组合物有效成分包括中药组分和西药组分,所述中药组分由以下重量数的原料配制而成:笔筒草42-54g、奶浆参38-50g、茳芒38-50g、野花生36-48g、黑芝麻32-44g、蕤核28-40g、火炭母28-40g、节节草23-35g、眼睛草20-28g、蒴莲13-18g、刺蒺藜13-18g、光决明10-16g;所述西药组分由以下重量数的原料配制而成:苄达赖氨酸10-25mg、吡诺克辛2.5-7.5mg。

制成所述中西药组合物有效成分包括中药组分和西药组分,所述中药组分由以下重量数的原料配制而成:笔筒草51g、奶浆参47g、茳芒47g、野花生45g、黑芝麻41g、蕤核37g、火炭母37g、节节草32g、眼睛草26g、蒴莲16g、刺蒺藜16g、光决明14g;所述西药组分由以下重量数的原料配制而成:苄达赖氨酸21mg、吡诺克辛5.5mg。

制成所述中西药组合物有效成分包括中药组分和西药组分,所述中药组分由以下重量数的原料配制而成:笔筒草48g、奶浆参44g、茳芒44g、野花生42g、黑芝麻38g、蕤核34g、火炭母34g、节节草29g、眼睛草24g、蒴莲15g、刺蒺藜15g、光决明12g;所述西药组分由以下重量数的原料配制而成:苄达赖氨酸17mg、吡诺克辛4.7mg。

制成所述中西药组合物有效成分包括中药组分和西药组分,所述中药组分由

以下重量数的原料配制而成:笔筒草45g、奶浆参41g、茳芒41g、野花生39g、黑芝麻35g、蕤核31g、火炭母31g、节节草26g、眼睛草22g、蒴莲14g、刺蒺藜14g、光决明11g;所述西药组分由以下重量数的原料配制而成:苄达赖氨酸13mg、吡诺克辛3.6mg。

一种治疗白内障的中西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笔筒草和刺蒺藜微波烘干,研末,得到过120目的细粉,备用;

(2)将奶浆参、茳芒、野花生、黑芝麻、蕤核、节节草、眼睛草和光决明放入容器中,首先加入10-15倍量蒸馏水浸泡4-5小时后,加热煮沸3-4小时,提取;第二次加8-10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2-3小时,提取;第三次加6-8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提取液,滤过,得滤液备用;

(3)将火炭母和蒴莲入榨汁机中榨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4)将苄达赖氨酸和吡诺克辛放入容器中,加入5-8倍的蒸馏水搅拌均匀,过滤,去杂质,取溶液备用;

(5)将上述所得的细粉、滤液、汁液和溶液混合,加入10倍量的蒸馏水,在121℃热压下灭菌30分钟,按常规方法制成10ml/瓶的滴眼液,密封包装,即为所述的治疗白内障的中西药组合物。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笔筒草:味甘、苦,性平、微寒;归心、肝、胃、膀胱经。清肝明目,止血,利尿通淋。主风热感冒,咳嗽,目赤肿痛,云翳,鼻衄,尿血,肠风下血,淋证,黄疸,带下,骨折。《四川中药志》载:“清心火,去潮热,散云翳。治暴发火眼,涩痛,溢泪及目赤肿痛,并疗鼻血。”

奶浆参:味苦、甘,性温。补益肝肾,健脾利湿。主头晕目眩,腰膝酸软,水肿,带下疳积,缺乳。《云南中草药》载:“补肝肾,益脾增乳。治小儿疳积,贫血,白带,水肿,肝炎,缺乳,跌打损伤,肠风下血。”

茳芒:味甘、苦,性平;归肺、胃、大肠经。清肝明目,健胃调中,润肠解毒。主目赤肿痛,头晕头胀,口腔糜烂,习惯性便秘,小儿疳积,痢疾,疟疾。

《云南经济植物概论》载:“为解热药。”

野花生:味苦、甘,性凉。祛风,清热,明目。《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载:“祛风散热,清肝明目。治流感,感冒。”

黑芝麻:味甘,性平;归肝、脾、肾经。补益肝肾,养血益精,润肠通便。主肝肾不足所致的头晕耳鸣、腰脚痿软、须发早发、肌肤干燥,肠燥便秘,妇人乳少,痈疮湿疹,风癞疬疡,小儿瘰疬,汤火伤,痔疮。

蕤核:味甘,性微寒。清肝明目。用于眼结膜炎,睑缘炎,角膜云翳。

火炭母:味微酸、微涩,性凉。清热解毒,利湿消滞,凉血止痒,明目退翳。用于痢疾,肠炎,消化不良,肝炎,感冒,扁桃体炎,咽喉炎,白喉,百日咳,角膜云翳,霉菌性阴道炎,白带,乳腺炎,疖肿,小儿脓疱疮,湿疹,毒蛇咬伤。

节节草:味甘、微苦,性平。清热,利尿,明目退翳,祛痰止咳。用于目赤肿痛,角膜云翳,肝炎,咳嗽,支气管炎,泌尿系感染。

眼睛草:味微苦,性凉。退翳明目,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角膜云翳,风火赤眼,烧烫伤,跌打损伤,骨折,无名肿毒,皮肤溃疡。

蒴莲:味甘、微苦,性凉。祛风通络,益气升提。主胃脘痛,风湿痹痛,子宫脱垂。

刺蒺藜:味苦、辛,性平;归肝、肺、肾、心经。平肝,解郁,祛风明目。主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房胀痛,乳闭不通,经闭,目赤翳障,风疹瘙痒,白癜风,疮疽,瘰疬。《会约医镜》载:“泻肺气而散肝风,除目赤翳膜,肺痈,乳岩,湿疮。”

光决明:味苦、涩,性凉;归肺、肝经。清肝明目,通便。主感冒发热,肝热目赤,云翳障目,大便秘结。《新华本草纲要》载:“根、叶:叶苦、涩,性凉。有清热、明目、通便的功能。根用于牙痛、胃痛、喉痛、便秘。叶用于感冒、泻下。种子用于泻下、角膜云翳、慢性结膜炎、驱蛔虫。”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西药组合物直接作用于眼部,为局部给药,具有起效快、刺激性小、

相容性好、疗效持久等优点,临床应用方便,疗效确切,为一般内服制剂所不及;本发明将中药和西药进行结合,具有明目退翳、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之功效,在选方上,本发明用于治疗白内障具有一定创新性,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发明中西药组合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笔筒草52g、奶浆参48g、茳芒48g、野花生47g、黑芝麻43g、蕤核38g、火炭母38g、节节草33g、眼睛草27g、蒴莲17g、刺蒺藜17g、光决明15g、苄达赖氨酸23mg、吡诺克辛6.9mg。

本发明中西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笔筒草和刺蒺藜微波烘干,研末,得到过120目的细粉,备用;

(2)将奶浆参、茳芒、野花生、黑芝麻、蕤核、节节草、眼睛草和光决明放入容器中,首先加入10-15倍量蒸馏水浸泡4-5小时后,加热煮沸3-4小时,提取;第二次加8-10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2-3小时,提取;第三次加6-8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提取液,滤过,得滤液备用;

(3)将火炭母和蒴莲入榨汁机中榨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4)将苄达赖氨酸和吡诺克辛放入容器中,加入5-8倍的蒸馏水搅拌均匀,过滤,去杂质,取溶液备用;

(5)将上述所得的细粉、滤液、汁液和溶液混合,加入10倍量的蒸馏水,在121℃热压下灭菌30分钟,按常规方法制成10ml/瓶的滴眼液,密封包装,即为所述的治疗白内障的中西药组合物。

用法用量:用前充分摇混,每次1-2滴,1日2-4次滴于眼内。

实施例2

本发明中西药组合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笔筒草51g、奶浆参47g、茳芒47g、野花生45g、黑芝麻41g、蕤核37g、火炭母37g、节节草32g、

眼睛草26g、蒴莲16g、刺蒺藜16g、光决明14g、苄达赖氨酸21mg、吡诺克辛5.5mg。

本实施例中西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发明中西药组合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笔筒草48g、奶浆参44g、茳芒44g、野花生42g、黑芝麻38g、蕤核34g、火炭母34g、节节草29g、眼睛草24g、蒴莲15g、刺蒺藜15g、光决明12g、苄达赖氨酸17mg、吡诺克辛4.7mg。

本实施例中西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本发明中西药组合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笔筒草45g、奶浆参41g、茳芒41g、野花生39g、黑芝麻35g、蕤核31g、火炭母31g、节节草26g、眼睛草22g、蒴莲14g、刺蒺藜14g、光决明11g、苄达赖氨酸13mg、吡诺克辛3.6mg。

本实施例中西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验部分:

眼部刺激性试验:

1、选用健康白色家兔8只,雌雄各半,体重为4-5kg,将本发明滴眼液0.1ml滴入家兔左眼结膜囊内,被动闭目4分钟,右眼作为对照滴入0.1ml生理盐水。

2、观察家兔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以及48小时内的眼睛局部变化。

3、结果:滴有本发明眼药水的家兔左眼角膜和虹膜正常,结膜未见水肿,未有充血,属无刺激性。

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

选择白内障的患者220例临床观察,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10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55例,年龄38-74岁,平均年龄53.1岁,病程

1-5年;对照组110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55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52.7岁,病程1-5年;两组病例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药物选择:

治疗组患者使用本发明中西药组合物,用前充分摇混,每次1-2滴,1日2-4次滴于眼内。

对照组使用氨碘肽滴眼液,按说明书用,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3、疗效判定:

(1)治愈:视力减退、眩光感、单眼复视等症状消失,身体恢复正常。

(2)有效:上述症状有所缓解。

(3)无效:病症无变化。

4、结果:

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典型病例举例:

1、余某,男,70岁,退休教师。患者6年前出现左眼视力下降,来我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白内障。给予使用本发明中西药组合物5天,视力好转;继续使用本发明中西药组合物18天,视力恢复正常,随访未复发,彻底治愈。

2、于某,女,57岁,务农。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眼睛时有雾遮住,看不见东西,在当地诊所给予药物治疗未有明显好转,来我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白内障。给予使用本发明中西药组合物5天,上述症状好转;继续使用本发明中西药组合物15天,上述症状消失,视力恢复正常,随访未复发,彻底治愈。

3、何某,男,55岁,公务员。患者患白内障多年,曾服用多种药物进行治

疗,均为未能治愈,后经朋友介绍来我院就诊。给予使用本发明中西药组合物7天,白内障症状好转;继续使用本发明中西药组合物16天,白内障症状消失,随访未复发,彻底治愈。

4、童某,女,49岁,个体户。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视物不清,右眼视物尚可,在当地医院治疗后无果。后来我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左眼白内障。给予使用本发明中西药组合物4天,上述症状好转;继续使用本发明中西药组合物15天,上述症状全部消失,身体痊愈,随访未复发,彻底治愈。

5、郭某,男,46岁,收银员。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视物不清,未重视,1年前患者左眼视力突然下降至仅能看见眼前东西晃动,伴飞蚊感及闪光感,遂来我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白内障。给予使用本发明中西药组合物8天,上述症状好转;继续使用本发明中西药组合物15天,上述症状全部消失,身体痊愈,随访未复发,彻底治愈。

6、陈某,女,39岁,会计。患者出现右眼视物不清、眩光感的症状,来我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白内障。给予使用本发明中西药组合物29天,上述症状全部消失,视力恢复正常,随访未复发,彻底治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