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燥烦型抑郁病的中药丸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40254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燥烦型抑郁病的中药丸剂。



背景技术:

燥烦型抑郁病是抑郁病的一种。其发病率超过10%。并且逐年递增,并且出现年轻化。因为燥烦型抑郁病难以治愈,多数为慢性病,治疗周期长。病情严重发展成躁狂者不能抑制而造成自杀、伤害他人的事件不断发生,影响社会安定和人民健康。所以研制有效的治愈燥烦型抑郁病的药物成为当务之急。

现代中医学认为抑郁病病因为七情伤志、肝气郁结,或者长期病痛缠绕造成精神抑郁。中医描述的燥烦型抑郁病特点是:形神分离、阴阳不和、阳气外越、心肝火旺、相火妄动、紧张敏感、格拒不受、脉促而散的情志病。大部分属于内源性疾病,简称内因致病。现代中医治疗办法基本是:疏肝解郁、养心安神、行气解郁,比如,左金丸、四逆散、逍遥散。病情严重的采用重镇治疗的办法、比如,朱砂安神丸。现代西医治疗多采用中枢抑制类药物和心里治疗。但是,这些治疗方法存在四大缺点:第一,治疗速度慢,而且很多病患难于快速达成稳定状态的情况下,只能保守治疗;第二,重镇治疗则多采用矿物类药物,副作用大,容易造成重金属中毒;第三,由于格拒不受,病人服用苦寒类药物难以下咽,容易造成呕吐,导致精神更紧张、敏感。第四,西医采用中枢抑制类药物副作用大,容易造成嗜睡、精神萎靡、内分泌紊乱、疾病反弹,病人格拒不受的情况下,心里治疗不易接受。

本发明的理论文件依据是: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发于阳,六日愈;发于阴,七日愈。”说明外因致病是日传变。

《灵书·营卫生会》全篇内容。特别重点是关于营卫运行:“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藏之气相抟,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冥。”说明内因致病是依据五行生克的时辰传变。传变五脏的1个周期是28.8分钟。每传1个脏的时间是5.76分钟。说明治疗抑郁病,效果显现最短周期是半个小时。营卫的运行具备五种特性:动态性、连续性、协调性、周期性和整体性。上午10点,接近火时,心主火,卫气欲传入心经。下午3点,金时,肺主金,卫气传入肺经。晚上8点,木时,肝主木,营气在肝经。说明治疗抑郁病服药要掌握五脏所主时序。本条文献还说明是因为神、卫气、阳气,收敛入五脏运行后,人进入睡眠,特别是参照子时大汇于足太阴肾,万民皆安的意义。

老子《道德经》“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将欲歙之,必固张之。”说明,对治疗刚强性的抑郁病,要采取缓炙中药的办法。要收敛阳气,必须先鼓舞阳气。

《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凡十一藏起决于胆也。”《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说明胆腑是抑郁病枢机关键。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说:“张仲景曰:欲疗诸病,当先以汤荡涤五脏六腑,开通诸脉,治道阴阳,破散邪气,润泽枯朽,悦人皮肤,益人气血。水能净万物,故用汤也。若四肢病久,风冷发动,次当用散。散能逐邪,风气湿痹,表里移走,居无常处者,散当平之。次当用丸,丸药者能逐风冷,破积聚,消诸坚癖,进饮食,调合营卫。能参合而行之者,可谓上工。”说明用中药治疗抑郁病,使用丸剂为最优选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技术要点是:一种疗效好,治疗速度快,无副作用,乐于服用,一种治疗燥烦型抑郁病的中药丸剂。用途是:治疗燥烦型抑郁病。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外一个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治疗燥烦型抑郁病的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治疗燥烦型抑郁病的中药丸剂的服药方法。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治疗燥烦型抑郁病的中药丸剂,其特征是用以下中药材按重量份配比而成:

第1组,炒白芍18,桂枝6

第2组,黄连9,莲子心3,桂皮3

第3组,黄柏7,炙山茱萸肉3,肉桂4

第4组,郁金6,炒枳壳6

第5组,吴茱萸1.5,大枣肉8,炙甘草9,干姜6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外一个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治疗燥烦型抑郁病的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上述中药材,用麦麸5份,先小火同炒黄连、黄柏,以观察黄柏为准,视其微变色后急出,过筛,立即醋拌。筛出之麦麸继续用来小火炒桂枝、桂皮、肉桂、枳壳、吴茱萸,炒出浓桂香味即出,不得炒至变色,过筛。然后诸药共同入烘干箱55℃烘干后研磨成细粉。按中药总重入2.5‰黄原胶、2.5‰瓜尔豆胶,充分拌匀。炼中蜜,去沫,令色微黄,入白酒少许,做大蜜丸,大小按传统制药法为9个梧桐子之合。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治疗燥烦型抑郁病的中药丸剂的服用方法,其特征是:将上述制备得丸剂,每次服用1-3丸,每日服1-2次,病情和缓后酌情减量。放入口中细细咀嚼,慢慢吞咽,后服暖水或少量葡萄酒。白日10点服用,晚上宜8点服药,10点左右入睡。若晨时4点左右醒来,服用热水半杯,可继续入睡至早上自然醒。若晨时3点醒来,当日服药量必减。若有肝阳上亢、肝气犯脾下午3点服药。

药理研究成果

白芍和桂枝,连同干姜、大枣、炙甘草,源于张仲景桂枝汤调和营卫思路。但是桂枝汤解肌发汗,两味药主里,三味药主表。而本方中考虑生姜只走不守,故用干姜,走可横散,守可顾护脾胃。四味药主里,仅一味桂枝且经过麸炒,药性变为入营卫而不走表。桂枝、桂皮、肉桂合白芍、黄连、黄柏三阴之药,意在解全身里外之肌、脏腑经络之急。第1组作用于外,第2组和第3组,结合白芍之缓,分别作用于中上和下之脏腑经络。黄连与黄柏苦寒、不峻,坚阴固形、泄腑除满、泄胆疏肝,和白芍同用,收敛阳气入阴。桂枝、桂皮、肉桂取自桂树一身上下,温性且发散力小,横散入营,药力持久,解肌、助阴成形、鼓舞阳气入阴为当选之品。

黄连和吴茱萸实源于朱丹溪左金丸治疗肝气犯脾思路,结合第2、3、4组,形成成以左金为主、左君、左土、左水,四左之势,其效力大于左金丸。

郁金、枳壳,意在调节上下出入,左升右降、通心脉,抒藏实,与诸药配合后相比四逆散解郁效果更好。

黄连、黄柏苦寒燥湿,可以坚阴、固形,温胆泄腑。桂枝、桂皮、肉桂温辣味道可以避格拒、鼓舞阳气入阴。缓炙药物贯彻老子“弱以胜强,柔以克刚”思想。桂枝、桂皮、肉桂鼓舞肾气,前三组相和可协力沟通心肾,水火既济。

遵守张仲景学说,白芍和桂枝、桂皮、肉桂、甘草,实际有辛甘化阳,酸甘化阴微补各脏之意,以助阴成形而阳入。

遵照老子学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所以前三组药物中,桂枝、桂皮、肉桂药量少且麸炒后,药性缓和,意在先缓张其阳,调和营卫、越格拒、鼓舞阴成形;黄连、黄柏药量大而麸炒醋炙意在缓之又缓,后桂枝、桂皮、肉桂而发力,并且与白芍、莲子心、山茱萸相配合,借着鼓阳之力厚敛其形,再收其外越的心神和相火。阳气先得鼓励阴形成就,成形后就可以收敛君火、相火。故先张阳而就形,后敛阳而神居。按五脏运行周期为时间范畴,调合营卫逆乱。并依据营卫运行的动态性、连续性、协调性、周期性和整体性原则进行制药。服用药物后半个小时内见效果。

第1、2、3组为君;第4组为臣;第5组为佐;醋缓,又引药入肝胆;白酒慓疾,利于鼓阳,入营卫。用药多入肝胆经,泄胆满而疏肝实。入口先辛辣味,后苦甘酸味,格拒病人乐于接受。莲子心是用以泻心火和收敛心神;山茱萸用来收敛肝魂和肾之相火。莲子心和山茱萸用量小,其原因有三:首先,白芍和二黄收敛之力已经足够大,敛形重在外坚,辅以内敛。另外,枢机已开合,收敛无需重用药物。再者,预防外邪入侵、伏邪深入。

服药方法要求缓缓吞服,是因为从口开始就让药力发挥作用,从口经过舌、咽峡到食道,密集接触到五脏六腑大部分经脉,特别是心经和心包经经过。缓慢咀嚼和吞咽可以使得药力快速并且均匀的发挥作用。如果直接开水快速服下,药效和速度不能充分发挥。饮用暖水或者葡萄酒,可以让药力尽快扩散。葡萄酒阴柔缓和,病人乐于接受,扩散力快和均匀。上午10点钟,为阳气上升时期,营气将要传心,此时服药,有助于收敛阳气、相火,养心安神。若平日有肝阳上亢,肝气犯脾,可金时就是下午3点服药,金克木,效果强于左金丸。若为增益睡眠而服药,木时服药晚上8点更为有效。因为本丸药木性,多入肝经,且泄肝胆,凌晨4时许可能昏昏然醒来,此时辰为金且克木。说明药力强而非弱,肺气宣开得以肝气克而并非神受到扰动。阳气欲出而未出,故而昏然。饮暖水少许,即可继续睡眠。因为形乃稳固,暖水热力可鼓舞阳气入阴,辰时自然醒来自可精明。这是用药良好的效果,上太阴肺气得补,所以可适当减少药量。若凌晨3点许,弱金刚始之时就醒,说明药力够厚,当日药量必减或者停服一日,本方药力延绵厚重,药效持久。

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中药丸剂的功效是:调和营卫运行,泄腑满抒脏实,坚阴固形,敛神、收相火,安稳睡眠。

本发明所涉及丸剂功效具有拓展性,其特点是:

治疗燥烦型抑郁病兼有淤血阻滞,其特点是可适量加入藏红花或者炙草红花,或者加入丹参、王不留行、莪术等活血化瘀药材。

治疗燥烦型抑郁病兼有气血虚弱,其特点是可适量加入当归、黄芪等补气补血药材。

治疗燥烦型抑郁病兼有阴虚,其特点是可适量加入西洋参、生地黄、熟地黄等补阴类药材。

本丸剂不含重金属。入口热性,越格拒,病人喜欢服用。起效速度在30分钟内,治疗速度快。主要材料是植物中药材,辅料非化学品。没有副作用。

附例:范某某,男,60岁,退休老师,黑龙江绥化人。

2016年春季,服药前,难以入睡,入睡后睡眠不安,易醒,白日精神不明。脉促而无边际,舌尖边红,诊断为轻度燥烦型老年抑郁病。

诊病后当日下午3点,服用3个丸药,当夜睡眠安稳,没有再服用药物,约1年未发生复发。到2017年4月中旬,又略感不适,再服药3丸后,病情解除。

服药禁忌

本发明所涉及丸剂服药禁忌是:孕妇,伤风感冒,痰饮,肝经湿热,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滞胀,肿满等不得服用。筋病痿软者慎服。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一种治疗燥烦型抑郁病的中药丸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服药方法,优选方式是:治疗无淤血阻滞、气血虚弱、阴虚的烦躁型抑郁病。其特点是用以下中药材按重量份配比:

第1组,炒白芍18,桂枝6

第2组,黄连9,莲子心3,桂皮3

第3组,黄柏7,炙山茱萸肉3,肉桂4

第4组,郁金6,炒枳壳6

第5组,吴茱萸1.5,大枣肉8,炙甘草9,干姜6

该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用麦麸5份,先小火同炒黄连、黄柏,以观察黄柏为准,视其微变色后急出,过筛,立即醋拌。筛出之麦麸继续用来小火炒桂枝、桂皮、肉桂、枳壳、吴茱萸,炒出浓桂香味即出,不得炒至变色,过筛。然后诸药共同入烘干箱55℃烘干后研磨成细粉。按中药总重入2.5‰黄原胶、2.5‰瓜尔豆胶,充分拌匀。炼中蜜,去沫,令色微黄,入白酒少许,做大蜜丸,大小按传统制药法为9个梧桐子之合。

该中药丸剂服用方法,其特征是:每次服用1-3丸,每日服1-2次,病情和缓后酌情减量。放入口中细细咀嚼,慢慢吞咽,后服暖水或少量葡萄酒。白日10点服用,晚上宜8点服药,10点左右入睡。若晨时4点左右醒来,服用热水半杯,可继续入睡至早上自然醒。若晨时3点醒来,当日服药量必减。若有肝阳上亢、肝气犯脾下午3点服药。

实例2,一种治疗燥烦型抑郁病的中药丸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服药方法,优选方式是:治疗无气血虚弱、阴虚的烦躁型抑郁病兼有淤血阻滞。其特点是用以下中药材按重量份配比:

第1组,炒白芍18,桂枝6

第2组,黄连9,莲子心3,桂皮3

第3组,黄柏7,炙山茱萸肉3,肉桂4

第4组,郁金6,炒枳壳6

第5组,吴茱萸1.5,大枣肉8,炙甘草9,干姜6,藏红花3

该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用麦麸5份,先小火同炒黄连、黄柏,以观察黄柏为准,视其微变色后急出,过筛,立即醋拌。筛出之麦麸继续用来小火炒桂枝、桂皮、肉桂、枳壳、吴茱萸,炒出浓桂香味即出,不得炒至变色,过筛。然后诸药共同入烘干箱55℃烘干后研磨成细粉。按中药总重入2.5‰黄原胶、2.5‰瓜尔豆胶,充分拌匀。炼中蜜,去沫,令色微黄,入白酒少许,做大蜜丸,大小按传统制药法为9个梧桐子之合。

该中药丸剂服用方法,其特征是:每次服用1-3丸,每日服1-2次,病情和缓后酌情减量。放入口中细细咀嚼,慢慢吞咽,后服暖水或少量葡萄酒。白日10点服用,晚上宜8点服药,10点左右入睡。若晨时4点左右醒来,服用热水半杯,可继续入睡至早上自然醒。若晨时3点醒来,当日服药量必减。若有肝阳上亢、肝气犯脾下午3点服药。

实例3,一种治疗燥烦型抑郁病的中药丸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服药方法,优选方式是:治疗无阴虚的烦躁型抑郁病兼有淤血阻滞和气血虚弱。其特点是用以下中药材按重量份配比:

第1组,炒白芍18,桂枝6

第2组,黄连9,莲子心3,桂皮3

第3组,黄柏7,炙山茱萸肉3,肉桂4

第4组,郁金6,炒枳壳6

第5组,吴茱萸1.5,大枣肉8,炙甘草9,干姜6,藏红花3,当归12,黄芪12

该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用麦麸5份,先小火同炒黄连、黄柏,以观察黄柏为准,视其微变色后急出,过筛,立即醋拌。筛出之麦麸继续用来小火炒桂枝、桂皮、肉桂、枳壳、吴茱萸,炒出浓桂香味即出,不得炒至变色,过筛。然后诸药共同入烘干箱55℃烘干后研磨成细粉。按中药总重入2.5‰黄原胶、2.5‰瓜尔豆胶,充分拌匀。炼中蜜,去沫,令色微黄,入白酒少许,做大蜜丸,大小按传统制药法为9个梧桐子之合。

该中药丸剂服用方法,其特征是:每次服用1-3丸,每日服1-2次,病情和缓后酌情减量。放入口中细细咀嚼,慢慢吞咽,后服暖水或少量葡萄酒。白日10点服用,晚上宜8点服药,10点左右入睡。若晨时4点左右醒来,服用热水半杯,可继续入睡至早上自然醒。若晨时3点醒来,当日服药量必减。若有肝阳上亢、肝气犯脾下午3点服药。

实例4,一种治疗燥烦型抑郁病的中药丸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服药方法,优选方式是:治疗烦躁型抑郁病兼有淤血阻滞、气血虚弱和阴虚。其特点是用以下中药材按重量份配比:

第1组,炒白芍18,桂枝6

第2组,黄连9,莲子心3,桂皮3

第3组,黄柏7,炙山茱萸肉3,肉桂4

第4组,郁金6,炒枳壳6

第5组,吴茱萸1.5,大枣肉8,炙甘草9,干姜6,藏红花3,当归12,黄芪12,西洋参9,生地6,熟地8

该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用麦麸5份,先小火同炒黄连、黄柏,以观察黄柏为准,视其微变色后急出,过筛,立即醋拌。筛出之麦麸继续用来小火炒桂枝、桂皮、肉桂、枳壳、吴茱萸,炒出浓桂香味即出,不得炒至变色,过筛。然后诸药共同入烘干箱55℃烘干后研磨成细粉。按中药总重入2.5‰黄原胶、2.5‰瓜尔豆胶,充分拌匀。炼中蜜,去沫,令色微黄,入白酒少许,做大蜜丸,大小按传统制药法为9个梧桐子之合。

该中药丸剂服用方法,其特征是:每次服用1-3丸,每日服1-2次,病情和缓后酌情减量。放入口中细细咀嚼,慢慢吞咽,后服暖水或少量葡萄酒。白日10点服用,晚上宜8点服药,10点左右入睡。若晨时4点左右醒来,服用热水半杯,可继续入睡至早上自然醒。若晨时3点醒来,当日服药量必减。若有肝阳上亢、肝气犯脾下午3点服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