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双通道快速清除脑内血肿技术和实现该技术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74072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精准双通道快速清除脑内血肿技术和实现该技术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脑内血肿微创治疗的设备,特别涉及实现脑出血双通道(多通道)微创手术治疗的设备和快速安全清除血肿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水平的逐渐提高,颅脑手术从传统的开颅手术方式朝着微创、深部、精准的手术方式快速发展。立体定向技术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微创手术的发展,其临床应用逐渐得到广大医学界学者的重视,该技术也成为各大医疗机构中神经外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改善其神经系统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内外立体定向仪基本采用三维坐标的原理,经过计算机对ct或mr采集数据计算处理后给出个定向的角度,存在操作时易产生严重误差、有创操作、过程复杂、同时设备造价高昂,难以普及。另外,术前的繁琐的定位及有创定位,使意识模糊不清的脑出血病人难以配合。

幕上脑出血作为神经外科一种多发病,多数患者为长期高血压控制不良,家庭经济状况不佳。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虽然在挽救患者生命方面取得了肯定,但是负损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严重,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担。近年来,临床上开展了微创钻孔引流术,但绝大多数医院因为经济条件等因素限制没有配备立体定向和神经导航的条件,在钻孔穿刺过程中出现较大偏差,甚至脱离血肿,给患者造成较大损伤,据统计有13%患者可以得到,但是因为定位的手段落后没有得到更好的疗效[1]。虽然有文献表明,双通道引流更有利于患者恢复[2],但因肉眼经验法等定位误差大,更谈不上完成双通道多通道。此外,该方法存在血肿早期呈胶冻样难以引出,使用注射溶血酶溶解血肿后自然流出的方法,具有时间延迟性和溶血酶导致的再出血风险,同时在注射溶血酶过程容易出现颅内压较大波动,以及长时间留置引流导致感染的风险。

参考文献:

1.王力伟.ct三维重建定位下血肿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观察.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31卷07期643-645页

2.高慧娟.神经导航定位血肿硬通道多靶点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护理.医学信息2015年z2期140-140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实现幕上脑出血微创手术的精确性达到双通道甚至多通道的目的和早期清除血肿规避溶血法诱导再出血和长期引流诱发感染的风险,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内容是提供一种对血肿(病灶)进行无创精确定位,从而精确的将穿刺针置入靶点并早期快速安全清除血肿的设备。

就颅脑微创手术而言,本发明解决的上述问题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术前在ct下对病人进行无创定位,其核心在于对ct断面角度和高度的确认,设定靶点规划路径后确定标记点和穿刺深度,术中将引导轨道与标记点进行无菌匹配,并在抗重力的条件下进行钻孔留置本发明的多孔定向穿刺引流针,留置穿刺引流针成功后,置入本发明配套的针芯,采用双通道、正压、分层清除血肿的方法实现快速安全地清除血肿。

由于定位过程相对简便并且是在无创过程中完成的,对于脑出血病人(常伴有意识模糊并难以配合)而言较有创、复杂的定位,更容易实现和完成,且可随着病情的变化,随时进行ct复查和定位。例如:多数脑出血病人发病6-8小时后,出血量趋于稳定,这时更有利于采用手术治疗。

作为本发明定位过程的方法改进,为防止部分老年人头皮随体位变化出现较大位移,可以使用医用胶带等在定位区外将头皮缠绕,防止移位。

就幕上脑出血实现双通道(多通道)微创治疗设备而言,本发明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设备包括ct下无创定位装置,术中的引导电钻的引导装置,与钻头相适应的穿刺针以及与穿刺针匹配的针芯。

作为本发明无创定位设备的改进,将两块定位装置通过可伸缩的矩形连接器连接,确保两块定位相对平行,利于更准确的读数。同时在矩形连接器的两纵臂上各设有一条标记线,该标记线与定位装置底边是平行的,这样可以通过直接调整连接器与ct的定位线相平行,使得读数误差进一步减少和方便读数。

作为本发明无创定位设备的补充说明,妥善佩戴定位装置后,可在头皮上标出定位装置相对头皮的位置,有利于移位或拆除后,重新佩戴和读数。

作为本发明引导装置的改进,该装置还加载了一个阻力阀,对抗电钻自身的重力,使术者的操控性。

附图说明

如图1所示为脑出血病人的头ct平扫轴位断面影像中的最大层面示意图。

如图2所示为人体头部侧面观眼睛耳朵以上示意图

如图3所示为佩戴定位装置后在ct上的刻度显示单侧的示意图

如图4为根据预设的靶点和路径确定读取定位装置读数方法的示意图

如图5为术中引导装置匹配标记点的示意图

如图6为术中引导装置匹配标记点并固定后引导钻头的示意图

如图7为钻头外层的穿刺针及穿刺成功后用于清除血肿的针芯的三个不同侧面观示意图

如图8为清除血肿方法和过程的示意图

如图9为定位装置矩形连接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神经外科常见病,幕上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为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脑出血病人的头ct平扫轴位断面影像中的最大层面示意图。阴影部分为血肿。

如图2所示为人体头部侧面观眼睛耳朵以上示意图,这时固定定位装置1在头颞侧,定位装置的底边2与ct的om线(一般为眼外眦与耳孔的连线)大致平行即可。避免了对ct操作员的额外要求,使定位装置与ct对接简单化,提高可普及性。

这时,在ct下行头ct检查,由于定向仪前外框3a和后外框3b具有一定的密度(在ct下具有一定的ct值)而显影,同样内部框线4也显影,(外框线及内框线的ct值范围为20-1000h),在ct扫描过程中,当经过血肿最大层面5时,反映到ct平片影像上,呈现图3所示的影像示意图。

根据专业知识设定i、h为理想的靶点,根据专业知识避开重要的功能区和主要血管区在影像上可以规划出进针路径ah和bi,其延长线投射在体表的m点和n点,现在需要定位装置确定a、b、m、n这四个点在体表的确切位置。

在ct影像上读取ma和nb延长线对应的内侧框线4的刻度,并在体表上标记两个刻度线的四个端点,并在体表上标记前外侧框线3a上”g。。“和后框线3b上“c。”对应的位置,在取下定位装置后,连接外侧框线标记点形成一条直线,分别连接内侧刻度线的端点形成两条内侧刻度线在体表的投影线,这三条直线形成两个交点,即靠近前框线的b点和靠近后框线的a点。同理根据头部另一侧的定向仪可以得到体表标记m点和n点。

自此,确定了体表标记点a、b、m、n这四个点的确切位置,为术中使用引导装置,提供了稳定的坐标点。

这里的外框线和内框线刻度的显影采用的是ct值范围在“20-1000h”的橡胶合成材料,也可以是在ct下较好显影的其他材料。

术中患者头部置于field头架中固定,或者其他头框6中固定,如图5类似方式固定头部,或者其他方式确保头部和引导装置7相对位置固定。打开引导装置7上的远侧端激光束9a和近侧端激光束9b,(9a和9b是发出的光束中心线是在一条直线上的),调整引导装置7,使9a和9b光束中心投影分别与n点和m点重合,这时,固定引导装置多方向旋转臂8,

如图6,将电钻(也可以是其他动力的钻)15通过连接器14连接在引导轨道10上,根据路径bi的深度选择不同长度的穿刺针和调整终止伐12在引导轨道上的位置(轨道上设有刻度线),使得钻头到达靶点后停止推进,调整阻力阀门13使得推进阻力适合术者(操作者),如当推进角度为垂直时,可达到抗重力效果。调整妥当后,术者手握电钻,勾动电钻开关16向前推进。到达靶点后停止推进,分离钻头与穿刺针17,回拉电钻带出钻头,本发明的穿刺针17留置在血肿内。同理,调整引导装置,完成ah路径。这时,两枚穿刺针17精确到达靶点,

完成双通道的建立,双通道有利于颅内压稳定,有利于血压的稳定,减少出血风险。扭动两枚穿刺针17使得其指向标18相互对应,分别置入穿刺针芯19,旋转针芯19,使针芯19的孔位标20“ⅰ”点与穿刺针指向标18相对应,这时两枚穿刺针17的侧孔21的最下孔与针芯19最下方的侧孔22相对应而开放(穿刺针和针芯末端是封闭的或者其中之一的末端是封闭的),在血肿的同一层面相对,从一侧针芯注入生理盐水,该层面的呈胶冻样的血肿受到正性压力的作用下,从另一枚引流针芯挤出,然后再次分别旋转针芯19使得孔位标20“ⅱ”点对应方向标处,两枚穿刺针17的侧孔21的中间孔与针芯19中间位置的侧孔23相对应而开放,同样挤出血肿,同样的针芯孔位标20“ⅲ”点开放最上方侧孔24。然后,采用两针不同标号对应的方式,清除不同层面间的血肿间隔,清除更多的血肿,效果如图8所示。还可通过轻度旋转穿刺针的方式,清除更多的血肿以及反方向清除血肿等方式。术后复查血肿清除良好,即可拔出穿刺针,如仍有部分血肿残留,也可采用注射溶血酶的方式,引流血肿,注意可以通过旋转穿刺针和针芯的方式,精确溶解血肿和精确引出血肿,从而减少出血点受溶血酶的影响而再出血。也可以间隔一段时间,受重力等因素后血肿发生形态变化后,再次采用上述的各类方法,排除血肿。达到早期清除血肿,精确清除血肿,早期拔出穿刺针,降低感染和再出血风险,缩短病程和尽早康复的目的。

这里本发明提供了对定位装置连接方式和定位的改进,如图7所示定位装置连接器24通过其两条纵臂27a和27b将两块定位装置1a和1b连接起来,可以通过两条纵臂的长度调节器29a和29b来调节定位装置在纵臂上的位置,这里两块定位装置分别与其相连的两条纵臂处在同一平面或相近的二个相互平行的平面,两块定位装置的底边2a和2b与两条纵臂上的ct定位标记线28a与28b平行。这时患者置于ct机下,调节ct定位标记线28a和28b与ct上的定位光束平行时,即定位装置底边与ct扫描层面相平行,可以减少误差和方便读数。连接器的连接桥26上设有调节阀25来调节连接桥26的长度进而起到固定定位装置的作用。定位器不显影或有无伪影。

另外,阻力阀13的实现可采用增加引导轨道摩擦力的方法实现,如引导轨道10上设有一个齿轮,电钻连接器14其上面为齿状,二者相咬合,通过旋转阻力阀13增加引导轨道上齿轮的摩擦力来实现。

这里本发明提供了对定位装置外框线进一步的创造发明,采用双列刻度标记,有效的防止误读的发生,同时也提高了可读性和准确性,即一列采用英文字母“a-z”,采用柱形,确保在ct断面是可读的,每个字母占用一段为5毫米,对应的另一列采用4根分别长1.2.3.4.毫米的柱形线,在ct影像上的显影如同图4中的3a和3b。下一段时,两列前后位置交换,这样字母型标记和点状标记的前后位置交替变换,可以避免ct扫描在段与段之间时出现误读,同时采用两列明显增加了可读性和准确性。.这里内框线采用间隔为2mm的平行细条柱形线。在层厚2毫米的扫描中,可采用外框线的柱形字母可以每段2毫米,对应的采用1毫米的的柱形细线的设计进一步增加定位的精度。同时这里的英文字母也可以采用罗马字母或其他可读可标记的符号。同时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和ct机参数可对定位装置刻度精度进行调整。

双通道有利于形成环路,有利于血肿的引出,和注射溶血酶时减少颅脑压力波动过大。同时钻头可采用大侧孔方式,使得两通道的侧孔相对,迅速引出血肿。

这里本发明对定位方法做了附加改进,即在取下定位装置之前,可以在体表通过标记定位装置的2-4个点,可以是拐点也可以是其他点,甚至是框线,来标记定位装置的位置,便于再次佩戴和移位后可再次找回位置。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实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