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球塑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46041发布日期:2018-12-11 23:35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近视眼球塑形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近视矫正仪器,具体讲的是一种近视眼球塑形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治疗近视的仪器种类很多,但缺少有明显治疗效果的仪器,因此近视治疗仪器市场发展缓慢。近视的病因基本都是由眼球屈光能力增强,导致成像在视网膜前方。缩短眼轴长度可直接降低眼球屈光度。近视患者的眼轴长度基本都要长于正常的眼轴长度。眼轴每增加一毫米长度,近视度数将会增加300度。当前比较有明显效果的激光手术、角膜塑形术在医学原理上都是通过缩短眼轴达到治疗近视的目的。将缩短眼轴的原理设计在仪器上也会有比较明显的治疗效果。当前仪器存在两大缺陷:一是没有接触眼球来治疗,难以缩短眼轴长度;二是在治疗时没有固定眼轴方向,导致按压眼球方向与眼轴方向不一致。因此没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甚至会产生斜视等医疗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固定眼球方向并通过按压治疗来缩短眼轴的电动治疗仪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近视眼球塑形机,包括塑形柱、塑形箱、梁杆、定视箱和定视孔,所述的定视箱上设有供视线通过的定视孔,根据人双眼协调平衡原理,由此固定双眼眼球视线方向;所述的塑形柱由塑形箱内部机械传动,做前后推拉运动,按压眼球,缩短眼轴长度。

所述的定视箱上的塑形柱前后推拉运动幅度为1.4mm-1.8mm范围内,频率在每秒1-2次范围内;塑形柱和定视孔分别位于仪器两个箱壁上的中心位置,以塑形柱和定视孔中心点连线,线的两侧仪器对称。

所述的定视孔、定视管、十字叉丝均是用来固定眼球视线方向,三者的圆孔中心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十字叉丝中心设有1毫米直径的圆孔。

所述的梁杆为塑形箱上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杆,其中一根梁杆上设有瞳距尺,瞳距范围为50-75mm;所述的两根梁杆顶端各有一个凸起的终止块。

所述的两个发带环的其中一个旁边有卡套,用于卡住发带和调节发带有效长度。

所述的眼触框与人的眼眶具有很好的贴合性,并且每个眼触框上均设有2个小孔并插有一个飞翼;所述的飞翼用来填充人眼眶下方与仪器之间的空隙。

所述的减速运动装置,包括电机、骨架框、蜗轮蜗杆、凸轮等零件,由电源接口供电,驱动电机转动,经过蜗轮蜗杆降速后带动凸轮转动;所述的往复运动装置受到凸轮的推力向前运动,当凸轮撤回时,由往复运动装置上的弹簧将中间杆推回原位置,完成一次循环,如此反复运动。

所述的往复运动装置外还设有限位装置,减少往复运动装置向四周方向的晃动,分别位于塑形箱壁的内外两侧;所述的内限位管较粗,需要容纳中间杆和弹簧,而外限位管较细,只容纳中间杆。

所述的梁杆上有瞳距尺的一面除外,其余面上均有塑胶涂层,使得梁杆在滑动时受到较大阻力,治疗过程中不会随意滑动。

本发明具有固定眼球视线方向,并通过电动按压来缩短眼轴的功能。通过固定眼球方向,使塑形柱平面能够垂直于眼轴进行按压治疗,达到正确缩短眼轴的目的,进而治疗近视。定视技术消除了非定视造成的斜视隐患,使用更加安全;塑形柱对眼球的按压有效面积很大,治疗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斜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十字叉丝和卡套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眼触框和飞翼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塑形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瞳距尺局部示意图。

图中所示,1、塑形柱,2、塑形箱,3、梁杆,4、定视箱,5、定视孔,6、发带环,7、定视管,8、终止块,9、十字叉丝,10、卡套,11、电源接口,12、发带,13、眼触框,14、飞翼,15、减速电机装置,16、往复运动装置,17、限位装置,18、瞳距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近视眼球塑形机的实施方式作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近视眼球塑形机,包括塑形柱1、塑形箱2、梁杆3、定视箱4和定视孔5,通过塑形箱2内部减速和机械传动装置,使塑形柱1做前后推拉运动;本发明设有可调节瞳距的梁杆3和固定视线方向的定视箱4,能够在固定眼球视线方向后对眼球进行按压治疗。

所述的近视眼球塑形机在治疗左眼时,需要闭上左眼,右眼通过定视箱4向前看,治疗右眼的道理相同,但仪器需要左右反过来使用,通过调换仪器两侧的位置分别治疗左右眼球。

如图2、图3、图4所示,所述的发带12一端固定在定视箱4的发带环6上,另一端依次穿过塑形箱2上的发带环6和卡套10后,再重新穿回发带环6;所述的卡套10用来卡住发带,并调节其有效长度;所述的发带环6内的通道厚度仅能通过两层发带12,因此拽动发带12时,卡套10会受到摩擦而堵在发带环6的通道口上,由此卡住发带12,松动卡套10可调节发带12的有效长度。

所述的定视管7固定于定视箱4的内壁上,定视箱4的后盖孔上设有十字叉丝9,在使用时,眼球视线依次穿过定视孔5、定视管7和十字叉丝9,最终视线落在几十米至几千米外的远方物体上,双眼视线近乎平行。

所述的梁杆3的端头上设有终止块8,在调节瞳距参数抽拉梁杆3时,可在梁杆3被拉到最大量程时终止卡住,防止将梁杆3从插口中完全拔出。

所述的塑形箱2上设有电源接口11,可通过数据充电线连接手机充电器或移动电源供电。

所述的眼触框13上设有飞翼14,用于填充眼触框13与人脸下边眼眶之间缝隙,该仪器在使用时为单眼治疗,换另一只眼治疗需要将仪器倒过来左右调换位置,因此飞翼14可拆卸,使仪器很好地接触人脸眼眶四周;所述飞翼14的中间位置设有一个圆柱插头,且眼触框13的两个曲边最低凹点对应位置各设有一个圆柱孔,由此在眼触框13上插入和拔出飞翼14。

所述的后盖使用螺丝固定在两个箱体上。

如图5所示,所述的减速电机装置15包括骨架框、电机、蜗轮、蜗杆、凸轮、金属杆、杆套,往复运动装置16包括中间杆、弹簧、塑形柱1,限位装置包括内限位管和外限位管。

所述电机和金属杆固定于骨架框上,后盖和塑形箱2的内壁紧紧卡住骨架框;所述的电机转轴上面套有蜗杆,蜗轮与凸轮固定为一体结构套在金属杆上,由蜗杆传动,蜗轮和凸轮共同转动;所述的金属杆上还套有六个杆套,其中两个位于蜗轮和凸轮一体结构的下面,四个位于上面,限制该一体结构的位置,使蜗轮对齐蜗杆,凸轮对齐中间杆。

所述的中间杆上套有弹簧并穿过塑形箱2、外限位管后插入塑形柱1中并与其固定;所述的内限位管设于塑形箱2的内壁上,外限位管设于塑形箱2的外壁上,都是用于减少中间杆向周围方向的晃动;所述的凸轮旋转向前推动中间杆时,会带动塑形柱1向前运动;所述的凸轮旋转向后离开中间杆时,弹簧会推动中间杆向后退并保持中间杆与凸轮的接触。

所述的定视孔5、定视管7、十字叉丝9三者的圆孔中心点所在直线垂直于塑形柱1圆面所在的平面,当视线通过定视箱4时,其双眼视线方向和眼轴方向都垂直于塑形柱1,通过塑形箱2提供动力,塑形柱1的平面垂直眼轴,并慢速反复推拉按压眼球,缩短眼轴长度。

所述的定视箱4利用的双眼协调平衡原理表现为:遵循眼球运动准则,能够同时地非常准确、平衡、协调一致地运动,两眼平行地向前注视,即使双眼紧闭或者闭上其中一只眼睛,两只眼球仍然能够协调同步、同向运动。

如图6所示,所述的瞳距尺18由长凹槽、方凹槽、瞳距数字组成;长凹槽的宽度为1mm,相邻两个长凹槽的边界距离也为1mm,由此1mm分度值的一凹一平结构来计量长度大小;为方便读数和减少读数错误,由刻度起点开始,每隔5mm距离长度就设有一个方凹槽;所述的刻度起点为瞳距尺18的瞳距参数最低值50mm,最高可调节为75mm瞳距。

所述的梁杆3上有瞳距尺18的一面除外,其余面上均有塑胶涂层,增大梁杆3的摩擦力,在治疗过程中不会随意滑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任何根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作出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和修饰,都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