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日化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时具有快速补水和长期保湿功效的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是人体的天然外衣,一般由外至内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大部分,而表皮又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及基底层。皮肤最外层的角质层,于皮肤屏障功能的完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角质层上面有一层皮脂膜,是由皮脂、汗液和表皮细胞分泌物乳化而形成的半透明乳状薄膜,皮脂膜中的游离脂肪酸、乳酸盐、尿素和尿酸为天然的保湿因子,对皮肤起保湿作用。角质层和皮脂膜可以防止皮肤水分的丢失。人体皮肤表层水分在12~15%时,皮肤光滑而有弹性;如果皮肤缺少水分,则可引起皮肤干燥。皮肤干燥是指皮肤缺乏水分令人感觉不适的现象,其症状主要为皮肤发紧、个别部位干燥脱皮、洗澡过后全身发痒等等,其原因包括:年龄增长、气候变化、睡眠不足、过度疲劳、洗澡水过热、洗涤用品碱性强等。研究表明,眼睛处于干燥状态3小时,会在一天内黯淡无光、则没有神采;手部处于干燥状态1天,需要3天恢复原有的弹性;脸部处于干燥状态3天,则会导致皮肤起皮、长皱纹、皮肤色素沉积,干燥时间超过7天,则会产生色斑、堆积毒素,甚至需要3个月恢复原有状态;全身干燥状态超过30天,则会生成各种顽固性色斑、皱纹,使得皮肤老化速度加快3年。
目前,使用具有补水保湿功效的护肤品为改善皮肤干燥的方法之一。然而,现有的护肤品中,有的护肤品可以快速补水但锁水效果比较差,如专利文献报道的铁皮石斛叶提取物;有的护肤品锁水效果较好但补水效果较差,如我国传统的纯天然护肤品—蛇油,上述护肤品均导致无法从根本上改善皮肤干燥现象,从而限制了其应用。
因此,研究同时具有快速补水和长期保湿功效的护肤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护肤品中有的护肤品可以快速补水但锁水效果比较差、有的护肤品锁水效果较好但补水效果较差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同时具有快速补水和长期保湿功效的护肤品,进而提供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时具有快速补水和长期保湿功效的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铁皮石斛提取物50~75重量份,去腥蛇油15~40重量份。
优选地,上述同时具有快速补水和长期保湿功效的组合物,所述铁皮石斛提取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取铁皮石斛的茎进行打浆,加入2~10倍重量的水搅拌至乳化均匀,抽滤,过滤除菌,即得。
优选地,上述同时具有快速补水和长期保湿功效的组合物,所述铁皮石斛中石斛多糖的含量为29%,高于国家药典对石斛中石斛多糖的含量标准的规定—25%。
优选地,上述同时具有快速补水和长期保湿功效的组合物,所述去腥蛇油的不饱和度为88~91。
优选地,上述同时具有快速补水和长期保湿功效的组合物,所述去腥蛇油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将新鲜蛇油去除杂质,打浆,得蛇油原浆;
以所述蛇油原浆的重量为基准,向所述蛇油原浆中加入0.5~5倍重量的温度为70~80℃的水,搅拌至混合均匀,静置,冷却至室温,得蛇油混合液a;
将所述蛇油混合液a冷却至0~5℃,凝结,取凝结后所形成的上层白色胶状蛇油;
将所述上层白色胶状蛇油加热至20~30℃使其融化,加入0.5~5倍重量的乙醇,搅拌至混合均匀,得蛇油混合液b;
将所述蛇油混合液b离心至澄清,脱色,即得去腥蛇油。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组合物在制备同时具有快速补水和长期保湿功效的护肤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同时具有快速补水和长期保湿功效的护肤品,包括上述组合物。
优选地,上述同时具有快速补水和长期保湿功效的护肤品,所述护肤品选自爽肤水、乳液和面霜。
优选地,上述同时具有快速补水和长期保湿功效的护肤品,还包括:表面活性剂9.8~10.2重量份,防腐剂0.01~0.5重量份。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同时具有快速补水和长期保湿功效的护肤品,还包括:表面活性剂10重量份,防腐剂0.01~0.5重量份。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同时具有快速补水和长期保湿功效的护肤品,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司盘80和/或吐温80,所述防腐剂为苯扎氯铵。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同时具有快速补水和长期保湿功效的护肤品,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司盘80和吐温80,且二者重量比为97:3。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同时具有快速补水和长期保湿功效的护肤品,由以下原料组成:铁皮石斛提取物50~75重量份,去腥蛇油15~40重量份,司盘809.506~9.894重量份,吐温800.294~0.306重量份,苯扎氯铵0.01~0.5重量份。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同时具有快速补水和长期保湿功效的护肤品,由以下原料组成:铁皮石斛提取物50~75重量份,去腥蛇油15~40重量份,司盘809.70重量份,吐温800.30重量份,苯扎氯铵0.01~0.5重量份。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同时具有快速补水和长期保湿功效的护肤品,由以下原料组成:铁皮石斛提取物50重量份,去腥蛇油40重量份,司盘809.70重量份,吐温800.30重量份,苯扎氯铵0.3重量份。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同时具有快速补水和长期保湿功效的护肤品,由以下原料组成:铁皮石斛提取物55重量份,去腥蛇油35重量份,司盘809.70重量份,吐温800.30重量份,苯扎氯铵0.1重量份。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同时具有快速补水和长期保湿功效的护肤品,由以下原料组成:铁皮石斛提取物60重量份,去腥蛇油30重量份,司盘809.70重量份,吐温800.30重量份,苯扎氯铵0.03重量份。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同时具有快速补水和长期保湿功效的护肤品,由以下原料组成:铁皮石斛提取物65重量份,去腥蛇油25重量份,司盘809.70重量份,吐温800.30重量份,苯扎氯铵0.4重量份。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同时具有快速补水和长期保湿功效的护肤品,由以下原料组成:铁皮石斛提取物75重量份,去腥蛇油15重量份,司盘809.70重量份,吐温800.30重量份,苯扎氯铵0.01重量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同时具有快速补水和长期保湿功效的护肤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取选定重量份的铁皮石斛提取物和3%选定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搅拌、混合均匀,得反应液a;
分别取选定重量份的去腥蛇油和97%选定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反应液b;
搅拌下,将反应液c缓慢加入至反应液b中,搅拌至乳化均匀,得反应液d;
取选定重量份的防腐剂加入至所述反应液d中,搅拌至乳化均匀,即得。
优选地,上述同时具有快速补水和长期保湿功效的护肤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取选定重量份的铁皮石斛提取物和选定重量份的吐温80,搅拌、混合均匀,得反应液a;
分别取选定重量份的去腥蛇油和选定重量份的司盘80,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反应液b;
搅拌下,将反应液c缓慢加入至反应液b中,搅拌至乳化均匀,得反应液d;
取选定重量份的苯扎氯铵加入至所述反应液d中,搅拌至乳化均匀,即得。
优选地,上述同时具有快速补水和长期保湿功效的护肤品的制备方法,在取选定重量份的铁皮石斛提取物的步骤前,还包括对所述铁皮石斛提取物进行灭菌处理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护肤品,以铁皮石斛提取物和去腥蛇油为原料,上述原料在特定的配比下相互配合、共同作用,使得其不仅具有快速补水的功效,而且具有长期保湿的功效,因而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皮肤缺水问题,从而改善皮肤干燥症状;
(2)本发明的护肤品,进一步选择司盘80和吐温80为表面活性剂,选择苯扎氯铵为防腐剂,上述特定种类的辅料在特定的配比下与各原料相互配合、共同作用,使得其不仅具有较好的长期稳定性,而且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
(3)本发明的护肤品,通过铁皮石斛提取物进行灭菌处理,减少了对皮肤的刺激性,使得其安全性较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和实验例中,铁皮石斛,学名:dendrobiumofficinalekimuraetmigo;铁皮石斛提取物中石斛多糖的含量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可参考:“中药新药研究中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中国民康医学》,2016,28(19),56-56.);去腥蛇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如下:通过碘酊法测得碘值以表示去腥蛇油的不饱和度,碘值越高,去腥蛇油的不饱和度越高,则表明其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就越高;去腥蛇油的原料为新鲜蛇油(即:取自新鲜蛇体内的油脂),蛇的具体种类不限,可以选用本领域所公知的各种蛇。
实施例1铁皮石斛提取物的制备
铁皮石斛提取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取铁皮石斛的茎进行打浆,加入6倍重量的水搅拌至乳化均匀,抽滤,过滤除菌,即得。
通过测定可知,本实施例制备的铁皮石斛提取物中石斛多糖的含量为6.2%。
实施例2铁皮石斛提取物的制备
铁皮石斛提取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取铁皮石斛的茎进行打浆,加入2倍重量的水搅拌至乳化均匀,抽滤,过滤除菌,即得。
通过测定可知,本实施例制备的铁皮石斛提取物中石斛多糖的含量为15.9%。
实施例3铁皮石斛提取物的制备
铁皮石斛提取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取铁皮石斛的茎进行打浆,加入10倍重量的水搅拌至乳化均匀,抽滤,过滤除菌,即得。
通过测定可知,本实施例制备的铁皮石斛提取物中石斛多糖的含量为3.4%。
实施例4去腥蛇油的制备
去腥蛇油的制备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①将新鲜蛇油去除杂质,打浆,得蛇油原浆;
②以蛇油原浆的重量为基准,向蛇油原浆中加入3倍重量的温度为75℃的水,搅拌至混合均匀,静置,冷却至室温,得蛇油混合液a;
③将蛇油混合液a冷却至2℃,凝结,取凝结后所形成的上层白色胶状蛇油;
④将上层白色胶状蛇油加热至25℃使其融化,加入3倍重量的乙醇,搅拌至混合均匀,得蛇油混合液b;
将蛇油混合液b离心至澄清,用活性炭脱色,即得去腥蛇油。
通过测定可知,本实施例制备的去腥蛇油的不饱和度为89.5。
实施例5去腥蛇油的制备
去腥蛇油的制备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①将新鲜蛇油去除杂质,打浆,得蛇油原浆;
②以蛇油原浆的重量为基准,向蛇油原浆中加入0.5倍重量的温度为80℃的水,搅拌至混合均匀,静置,冷却至室温,得蛇油混合液a;
③将蛇油混合液a冷却至0℃,凝结,取凝结后所形成的上层白色胶状蛇油;
④将上层白色胶状蛇油加热至30℃使其融化,加入0.5倍重量的乙醇,搅拌至混合均匀,得蛇油混合液b;
将蛇油混合液b离心至澄清,用活性炭脱色,即得去腥蛇油。
通过测定可知,本实施例制备的去腥蛇油的不饱和度为88.8。
实施例6去腥蛇油的制备
去腥蛇油的制备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①将新鲜蛇油去除杂质,打浆,得蛇油原浆;
②以蛇油原浆的重量为基准,向蛇油原浆中加入5倍重量的温度为70℃的水,搅拌至混合均匀,静置,冷却至室温,得蛇油混合液a;
③将蛇油混合液a冷却至5℃,凝结,取凝结后所形成的上层白色胶状蛇油;
④将上层白色胶状蛇油加热至20℃使其融化,加入5倍重量的乙醇,搅拌至混合均匀,得蛇油混合液b;
将蛇油混合液b离心至澄清,用活性炭脱色,即得去腥蛇油。
通过测定可知,本实施例制备的去腥蛇油的不饱和度为90.4。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护肤品的原料组成为:实施例1制备的铁皮石斛提取物50g,实施例4制备的去腥蛇油40g,司盘809.70g,吐温800.30g,苯扎氯铵0.3g;
该护肤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铁皮石斛提取物进行灭菌处理;
(2)分别取选定重量的铁皮石斛提取物和选定重量的吐温80,搅拌、混合均匀,得反应液a;
(3)分别取选定重量的去腥蛇油和选定重量的司盘80,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反应液b;
(4)搅拌下,将反应液c缓慢加入至反应液b中,搅拌至乳化均匀,得反应液d;
(5)取选定重量的苯扎氯铵加入至反应液d中,搅拌至乳化均匀,即得。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护肤品的原料组成为:实施例1制备的铁皮石斛提取物55g,实施例4制备的去腥蛇油35g,司盘809.70g,吐温800.30g,苯扎氯铵0.1g;
该护肤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铁皮石斛提取物进行灭菌处理;
(2)分别取选定重量的铁皮石斛提取物和选定重量的吐温80,搅拌、混合均匀,得反应液a;
(3)分别取选定重量的去腥蛇油和选定重量的司盘80,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反应液b;
(4)搅拌下,将反应液c缓慢加入至反应液b中,搅拌至乳化均匀,得反应液d;
(5)取选定重量的苯扎氯铵加入至反应液d中,搅拌至乳化均匀,即得。
实施例9
本实施例的护肤品的原料组成为:实施例1制备的铁皮石斛提取物60g,实施例4制备的去腥蛇油30g,司盘809.70g,吐温800.30g,苯扎氯铵0.03g;
该护肤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铁皮石斛提取物进行灭菌处理;
(2)分别取选定重量的铁皮石斛提取物和选定重量的吐温80,搅拌、混合均匀,得反应液a;
(3)分别取选定重量的去腥蛇油和选定重量的司盘80,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反应液b;
(4)搅拌下,将反应液c缓慢加入至反应液b中,搅拌至乳化均匀,得反应液d;
(5)取选定重量的苯扎氯铵加入至反应液d中,搅拌至乳化均匀,即得。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的护肤品的原料组成为:实施例1制备的铁皮石斛提取物65g,实施例4制备的去腥蛇油25g,司盘809.70g,吐温800.30g,苯扎氯铵0.4g;
该护肤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铁皮石斛提取物进行灭菌处理;
(2)分别取选定重量的铁皮石斛提取物和选定重量的吐温80,搅拌、混合均匀,得反应液a;
(3)分别取选定重量的去腥蛇油和选定重量的司盘80,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反应液b;
(4)搅拌下,将反应液c缓慢加入至反应液b中,搅拌至乳化均匀,得反应液d;
(5)取选定重量的苯扎氯铵加入至反应液d中,搅拌至乳化均匀,即得。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的护肤品的原料组成为:实施例1制备的铁皮石斛提取物75g,实施例4制备的去腥蛇油15g,司盘809.70g,吐温800.30g,苯扎氯铵0.01g;
该护肤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铁皮石斛提取物进行灭菌处理;
(2)分别取选定重量的铁皮石斛提取物和选定重量的吐温80,搅拌、混合均匀,得反应液a;
(3)分别取选定重量的去腥蛇油和选定重量的司盘80,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反应液b;
(4)搅拌下,将反应液c缓慢加入至反应液b中,搅拌至乳化均匀,得反应液d;
(5)取选定重量的苯扎氯铵加入至反应液d中,搅拌至乳化均匀,即得。
对比例1
本对比例的护肤品的原料与实施例7的区别仅在于:将实施例1制备的铁皮石斛提取物50g代替为实施例1制备的铁皮石斛提取物30g,其余原料及其配比均与实施例7相同。
本对比例的护肤品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7的区别仅在于:将实施例1制备的铁皮石斛提取物50g代替为实施例1制备的铁皮石斛提取物30g,其余实验条件及实验操作步骤均与实施例7相同。
对比例2
本对比例的护肤品的原料与实施例7的区别仅在于:将实施例1制备的铁皮石斛提取物50g代替为实施例1制备的铁皮石斛提取物80g,其余原料及其配比均与实施例7相同。
本对比例的护肤品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7的区别仅在于:将实施例1制备的铁皮石斛提取物50g代替为实施例1制备的铁皮石斛提取物80g,其余实验条件及实验操作步骤均与实施例7相同。
对比例3
本对比例的护肤品的原料与实施例7的区别仅在于:将实施例1制备的铁皮石斛提取物50g代替为实施例1制备的铁皮石斛提取物0g,其余原料及其配比均与实施例7相同。
本对比例的护肤品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7的区别仅在于:将实施例1制备的铁皮石斛提取物50g代替为实施例1制备的铁皮石斛提取物0g,其余实验条件及实验操作步骤均与实施例7相同。
对比例4
本对比例的护肤品的原料与实施例7的区别仅在于:将实施例4制备的去腥蛇油40g代替为实施例4制备的去腥蛇油15g,其余原料及其配比均与实施例7相同。
本对比例的护肤品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7的区别仅在于:将实施例4制备的去腥蛇油40g代替为实施例4制备的去腥蛇油15g,其余实验条件及实验操作步骤均与实施例7相同。
对比例5
本对比例的护肤品的原料与实施例7的区别仅在于:将实施例4制备的去腥蛇油40g代替为实施例4制备的去腥蛇油47g,其余原料及其配比均与实施例7相同。
本对比例的护肤品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7的区别仅在于:将实施例4制备的去腥蛇油40g代替为实施例4制备的去腥蛇油47g,其余实验条件及实验操作步骤均与实施例7相同。
对比例6
本对比例的护肤品的原料与实施例7的区别仅在于:将实施例4制备的去腥蛇油40g代替为实施例4制备的去腥蛇油0g,其余原料及其配比均与实施例7相同。
本对比例的护肤品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7的区别仅在于:将实施例4制备的去腥蛇油40g代替为实施例4制备的去腥蛇油0g,其余实验条件及实验操作步骤均与实施例7相同。
对比例7
本对比例的护肤品的原料与实施例8的区别仅在于:将苯扎氯铵0.1g代替为苯氧乙醇0.1g,其余原料及其配比均与实施例8相同。
本对比例的护肤品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8的区别仅在于:将苯扎氯铵0.1g代替为苯氧乙醇0.1g,其余实验条件及实验操作步骤均与实施例8相同。
对比例8
本对比例的护肤品的原料与实施例9的区别仅在于:将苯扎氯铵0.03g代替为卡松0.03g,其余原料及其配比均与实施例9相同。
本对比例的护肤品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9的区别仅在于:将苯扎氯铵0.03g代替为卡松0.03g,其余实验条件及实验操作步骤均与实施例9相同。
对比例9
本对比例的护肤品的原料与实施例10的区别仅在于:将苯扎氯铵0.4g代替为dmdmh0.4g,其余原料及其配比均与实施例10相同。
本对比例的护肤品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0的区别仅在于:将苯扎氯铵0.4g代替为dmdmh0.4g,其余实验条件及实验操作步骤均与实施例10相同。
对比例10
本对比例的护肤品的原料与实施例7的区别仅在于:将司盘809.70g代替为司盘8010g,其余原料及其配比均与实施例7相同。
本对比例的护肤品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7的区别仅在于:将司盘809.70g代替为司盘8010g,其余实验条件及实验操作步骤均与实施例7相同。
对比例11
本对比例的护肤品的原料与实施例7的区别仅在于:将司盘809.70g代替为司盘809.40g,其余原料及其配比均与实施例7相同。
本对比例的护肤品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7的区别仅在于:将司盘809.70g代替为司盘809.40g,其余实验条件及实验操作步骤均与实施例7相同。
对比例12
本对比例的护肤品的原料与实施例7的区别仅在于:将吐温800.30g代替为吐温800.28g,其余原料及其配比均与实施例7相同。
本对比例的护肤品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7的区别仅在于:将吐温800.30g代替为吐温800.28g,其余实验条件及实验操作步骤均与实施例7相同。
对比例13
本对比例的护肤品的原料与实施例7的区别仅在于:将吐温800.30g代替为吐温800.35g,其余原料及其配比均与实施例7相同。
本对比例的护肤品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7的区别仅在于:将吐温800.30g代替为吐温800.35g,其余实验条件及实验操作步骤均与实施例7相同。
对比例14
本对比例的护肤品的原料与实施例7的区别仅在于:将司盘809.70g代替为烷基糖苷9.70g,其余原料及其配比均与实施例7相同。
本对比例的护肤品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7的区别仅在于:将司盘809.70g代替为烷基糖苷9.70g,其余实验条件及实验操作步骤均与实施例7相同。
对比例15
本对比例的护肤品的原料与实施例7的区别仅在于:将司盘809.70g代替为棕榈酸异丙酯9.70g,其余原料及其配比均与实施例7相同。
本对比例的护肤品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7的区别仅在于:将司盘809.70g代替为棕榈酸异丙酯9.70g,其余实验条件及实验操作步骤均与实施例7相同。
对比例16
本对比例的护肤品的原料与实施例7的区别仅在于:将吐温800.30g代替为辛酸/癸酸甘油三酯0.30g,其余原料及其配比均与实施例7相同。
本对比例的护肤品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7的区别仅在于:将吐温800.30g代替为辛酸/癸酸甘油三酯0.30g,其余实验条件及实验操作步骤均与实施例7相同。
对比例17
本对比例的护肤品的原料与实施例7的区别仅在于:将吐温800.30g代替为卵磷脂0.30g,其余原料及其配比均与实施例7相同。
本对比例的护肤品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7的区别仅在于:将吐温800.30g代替为卵磷脂0.30g,其余实验条件及实验操作步骤均与实施例7相同。
对比例18
本对比例的护肤品的原料与实施例7相同。
本对比例的护肤品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7的区别仅在于:不包括以下步骤:对铁皮石斛提取物进行灭菌处理;其余实验条件及实验操作步骤均与实施例7相同。
实验例1本发明护肤品对皮肤的快速补水和长期保湿效果的研究
1、实验目的
研究本发明护肤品对皮肤的快速补水和长期保湿效果。
2、实验方法
2.1实验环境、实验仪器与供试品
实验环境:室内温度19℃,湿度38%;
实验仪器:木薯水分检测仪;
实验组1-5组分别以实施例7-11制备的护肤品为供试品,对照组1-6组分别以对比例1-6制备的护肤品为供试品。
2.2实验步骤
选择120个年龄段在30~50岁的皮肤干燥受试者(皮肤含水量≤12%),将上述受试者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对照组1-6组和实验组1-5组,每组10例。将每个受试者的左右手先进行皮肤清洁,自然干燥1小时后,在左右手的手背分别选择5cm2的区域处作为受试区,对照组1-6组和实验组1-5组的左右手的受试区分别涂抹供试品0.3ml,分别在涂抹后第10min、2h、4h、8h各时间点用皮肤水分测试仪测定并记录各受试者左右手的受试区的水分含量。
实验组1-5组分别以实施例7-11制备的护肤品为供试品,对照组1-6组分别以对比例1-6制备的护肤品为供试品,空白对照组不涂抹任何物质。
取受试者左右手的受试区的水分含量的平均值作为该受试者的皮肤的水分含量测试结果,取各组受试者的皮肤的水分含量测试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组受试者的皮肤的水分含量测试结果。
分别通过对比各组涂抹供试品前后的皮肤含水量的差异的显著性及与空白对照组的皮肤含水量的差异的显著性,判断对皮肤的快速补水和长期保湿效果。
3、实验结果
各组受试者的皮肤的水分含量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各组的具体实验结果
由表1可知,(1)涂抹后第10min,实验组1-5组的水分含量达到正常皮肤的含水量范围(40%~50%),即其具有快速补水的效果;涂抹后第4h,实验组的水分含量仍可以保持在正常皮肤的含水量范围(40%~50%),即具有长期保湿的效果;即使在涂抹后第8h,实验组1-5组的水分含量仍可以保持与实验环境的湿度相当;
(2)涂抹后第10min,对照组3组的水分含量远远低于实验环境的湿度,即不具有快速补水的效果;涂抹后第2h,对照组3组的水分含量略有增加,但仍然远远低于实验环境的湿度;涂抹后第8h,对照组3组的水分含量几乎无变化,但仍然远远低于实验环境的湿度,即:具有一定的长期保湿的效果;
(3)涂抹后第10min,对照组6组的水分含量达到正常皮肤的含水量范围(40%~50%),即其具有快速补水的效果;涂抹后第2h,对照组6组的水分含量即远远低于实验环境的湿度,即:不具有长期保湿的效果;
(4)对照组1、2组的快速补水和长期保湿的效果略差于实验组1-5组的的快速补水和长期保湿的效果,对照组4、5组的快速补水和长期保湿的效果与实验组1-5组的的快速补水和长期保湿的效果相当。
4、实验结论
本发明实施例7-11制备的护肤品不仅具有快速补水的效果,而且具有长期保湿的效果。
实验例2本发明护肤品的稳定性研究
1、实验目的
研究本发明护肤品的长期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
2、实验方法
2.1长期稳定性实验方法
将供试品常温静置6个月,观察观察是否有分层或沉降现象。
若静置6个月无明显分层和沉降现象,则表明长期稳定性较好;反之,则表明长期稳定性较差。
2.2高温稳定性实验方法
将供试品在70℃下静置5小时,观察是否有分层或沉降现象。
若70℃下静置5小时无明显分层和沉降现象,则表明高温稳定性较好;反之,则表明高温稳定性较差。
2.3低温稳定性实验方法
将供试品在-20℃静置2小时,观察是否有分层或沉降现象。
若-20℃静置2小时无明显分层和沉降现象,则表明低温稳定性较好;反之,则表明低温稳定性较差。
2.4供试品
实验组1-5组分别以实施例7-11制备的护肤品为供试品,对照组1-17组分别以对比例1-17制备的护肤品为供试品。
3、实验结果
各组的具体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各组的具体实验结果
由表2可知,(1)实验组1-5组,不仅具有较好的长期稳定性,而且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
(2)对照组1-17组仅仅具有较好的低温稳定性,其长期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较差。
结合表1和表2可知,(1)尽管对照组4、5组的快速补水和长期保湿的效果与实验组1-5的的快速补水和长期保湿的效果相当,但是其长期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较差,导致其不能用于制备护肤品;
(2)对照组1、2组的快速补水和长期保湿的效果略差于实验组1-5的的快速补水和长期保湿的效果,而且其长期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较差,导致其也不能用于制备护肤品。
4、实验结论
本发明实施例7-11制备的护肤品不仅具有较好的长期稳定性,而且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
结合实验例1和实验例2可知,本发明实施例7-11制备的护肤品不仅具有快速补水和长期保湿的效果,而且具有较好的长期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
实验例3本发明护肤品安全性研究
1、实验目的
研究本发明护肤品对皮肤的刺激性。
2、实验方法
选择60只豚鼠(公母对半),分为6组,每组10只(公母对半),分别为实验组1-5组和对照组。在每只豚鼠的背部选择约4cm2区域进行脱毛处理,作为受试区;然后在每只豚鼠的受试区涂抹相应的供试品0.2ml,每天1次,连续5天。
实验组1-5组分别以实施例7-11制备的护肤品为供试品,对照组以对比例18制备的护肤品为供试品。
实验过程中观察各组有无皮肤刺激现象。
3、实验结果
实验过程中,实验组1-5组均无皮肤刺激现象,对照组略有皮肤刺激现象(如:皮肤表面出现小红点,部分受试者出现皮肤发痒现象)。
4、实验结论
本发明实施例7-11制备的护肤品无皮肤刺激性,安全性较高。
结合实验例1和实验例2可知,本发明实施例7-11制备的护肤品不仅具有快速补水和长期保湿的效果,而且具有较好的长期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而且无皮肤刺激性、安全性较高,符合护肤品制备的要求,因此其可以用于制备护肤品。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