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制肺结核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40140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抑制肺结核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肺结核(pulmonarytuberculosisp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菌,下同)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并不一定发病,只有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发病。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表明,全世界每年发生结核病800~1000万,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是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单一传染病。1993年who宣布“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认为结核病已成为全世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治疗该病时,为了见效快,医生大多会采用西药进行治疗但西药的治病原则是针对病症的一个或几个表现,有针对性的治疗,不考虑人体其他方面的因素,所以会对人体其他方面造成伤害,是一种只治标的治疗方法,无法消除病灶,达到治愈的目的;其次西药会使用大量使用激素和生物制剂,其治疗成本高,药毒副作用多,不利于人体健康。而中药讲究固本培元,通过增强人体本身抵抗力来治愈,因此起初治疗效果还是不大明显,治疗周期比较长,还需辅入其它药物治疗,且存在间断的复发性较大。经研究,通过采用外治法配合内服中药物可有效地提高疗效,其中膏药属于外治法中使用最多的一种用法,中医外科膏药是运用中药归经原则,运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大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膏药外敷,可收汤液之利,而无其弊,能促进药物深入肌肤深部,发挥药效;而且膏药中含有刺激性强的药物,强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可以调节肌体功能促进抗体形成,提高人体免疫力。由此可见膏药治病,取材方便、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安全无痛苦,加之其治病范围广泛,易被人们所接受。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能配合内服中药治疗,并提高疗效、促进恢复、无毒无副作用的肺结核的膏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肺结核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肺结核的膏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三七13-18份、瓜蒌12-15份、川贝母13-18份、茯苓18-20份、乳香10-16份、赶风柴15-21份、麦冬11-17份、沙参11-15份、杜衡6-15份、菊花14-18份、紫金牛5-9份、山药5-11份、党参10-12份、龙舌草16-20份、桔梗10-15份、红丹150-250份、色拉油500-1100份。

一种抑制肺结核的膏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三七15份、瓜蒌13份、川贝母15份、茯苓19份、乳香13份、赶风柴18份、麦冬14份、沙参13份、杜衡10份、菊花16份、紫金牛7份、山药8份、党参11份、龙舌草18份、桔梗13份、红丹200份、色拉油800份。

一种抑制肺结核的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川贝母、茯苓、乳香、赶风柴、杜衡、龙舌草除杂,净制,混合;用色拉油进行炸制,炸制外黑内黄后,去药渣留药油,在240-260℃下炼油2-5小时,加入红丹收膏,去火毒;然后将剩余混合药物粉碎成粗粉,用5-20重量倍30-90%的乙醇浸渍提取1-4次,每次浸渍12-24小时,收集、合并浸渍液,滤过,在55-85℃温度下,将提取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1.5的浓缩液;最后将去火毒的膏药隔水加热熔化,加入得到的浓缩液,去净水蒸气,搅拌均匀后摊膏,即可。

在250℃下炼油4小时,加入红丹收膏,去火毒。

将剩余混合药物粉碎成粗粉,用12重量倍60%的乙醇浸渍提取3次,每次浸渍12小时,收集、合并浸渍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膏药具有抗菌补虚,止血去血,从而达到全面康复的目的,由于本发明药物是外贴使用,安全性大,且见效快,疗效显著,只要是肺结核患者均可药到病除。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抑制肺结核的膏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三七13份、瓜蒌12份、川贝母13份、茯苓18份、乳香10份、赶风柴15份、麦冬11份、沙参11份、杜衡6份、菊花14份、紫金牛5份、山药5份、党参10份、龙舌草16份、桔梗10份、红丹150份、色拉油500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川贝母、茯苓、乳香、赶风柴、杜衡、龙舌草除杂,净制,混合;用色拉油进行炸制,炸制外黑内黄后,去药渣留药油,在240℃下炼油2小时,加入红丹收膏,去火毒;然后将剩余混合药物粉碎成粗粉,用5重量倍30%的乙醇浸渍提取1次,每次浸渍12小时,收集、合并浸渍液,滤过,在55℃温度下,将提取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的浓缩液;最后将去火毒的膏药隔水加热熔化,加入得到的浓缩液,去净水蒸气,搅拌均匀后摊膏,即可。

实施例2

一种抑制肺结核的膏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三七18份、瓜蒌15份、川贝母18份、茯苓20份、乳香16份、赶风柴21份、麦冬17份、沙参15份、杜衡6-15份、菊花18份、紫金牛9份、山药11份、党参12份、龙舌草20份、桔梗15份、红丹150-250份、色拉油1100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川贝母、茯苓、乳香、赶风柴、杜衡、龙舌草除杂,净制,混合;用色拉油进行炸制,炸制外黑内黄后,去药渣留药油,在260℃下炼油5小时,加入红丹收膏,去火毒;然后将剩余混合药物粉碎成粗粉,用20重量倍90%的乙醇浸渍提取4次,每次浸渍24小时,收集、合并浸渍液,滤过,在85℃温度下,将提取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5的浓缩液;最后将去火毒的膏药隔水加热熔化,加入得到的浓缩液,去净水蒸气,搅拌均匀后摊膏,即可。

实施例3

一种抑制肺结核的膏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三七15份、瓜蒌13份、川贝母15份、茯苓19份、乳香13份、赶风柴18份、麦冬14份、沙参13份、杜衡10份、菊花16份、紫金牛7份、山药8份、党参11份、龙舌草18份、桔梗13份、红丹200份、色拉油800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川贝母、茯苓、乳香、赶风柴、杜衡、龙舌草除杂,净制,混合;用色拉油进行炸制,炸制外黑内黄后,去药渣留药油,在250℃下炼油4小时,加入红丹收膏,去火毒;然后将剩余混合药物粉碎成粗粉,用12重量倍60%的乙醇浸渍提取3次,每次浸渍12小时,收集、合并浸渍液,滤过,在65℃温度下,将提取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的浓缩液;最后将去火毒的膏药隔水加热熔化,加入得到的浓缩液,去净水蒸气,搅拌均匀后摊膏,即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肺结核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该膏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三七13‑18份、瓜蒌12‑15份、川贝母13‑18份、茯苓18‑20份、乳香10‑16份、赶风柴15‑21份、麦冬11‑17份、沙参11‑15份、杜衡6‑15份、菊花14‑18份、紫金牛5‑9份、山药5‑11份、党参10‑12份、龙舌草16‑20份、桔梗10‑15份、红丹150‑250份、色拉油500‑1100份。本发明膏药具有抗菌补虚,止血去血,从而达到全面康复的目的,由于本发明药物是外贴使用,安全性大,且见效快,疗效显著,只要是肺结核患者均可药到病除。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市李良济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20
技术公布日:2017.09.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