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清灵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40177阅读:193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脑清灵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亦可出现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又是髓海所在,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若气血充盈,阴阳升降如常,无外感内伤,则无头痛之症。若遭六淫之邪外袭,上侵巅顶,邪气稽留,阻抑清阳;或内伤诸症,导致气血逆流、瘀阻经络,或肝阳、肝火上扰清空,或气虚清阳不升,血虚脑髓失养,均可发病头痛。

头痛病因众多可分外感与内伤两大类。五脏之精血,六腑之清阳,皆上注于头。病程短,多外感,病程长者,多内伤。外感头痛一般发病较急,痛势较剧多表现掣痛。跳痛、灼痛、胀痛、重痛、痛无休止。每因外邪致病、多属实证;内伤头痛一般起病缓慢,痛势较缓,多表现为隐痛、空痛、昏痛、痛势悠悠,遇劳则剧,时作时止,多属虚证。但临床亦不尽然。当机体外感风、寒、暑、湿、燥以及机体内淤血、痰浊、郁火、亢阳、癓积、寄生虫等阻滞或上扰脑窍所致头部疼痛,皆可归纳多属实证。凡因气血、阴精亏损,不能上荣干头部,必然造成脑窍空虚可归纳为虚证范畴。

头痛临床可分两大类10症型。

(1)外感头痛: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若起居不慎风、寒、湿、热之邪外袭,均可导致外感头痛。

(2)风寒头痛:临床表现:痛连颈背,遇风寒加重,得热可缓,恶风寒、喜裹头、伴有发热、头刺痛、咳嗽、口不渴或发热、鼻塞流涕、全身酸痛、苔薄白、脉浮紧或玄紧。

(3)风热头痛,临床表现:高热烦躁,怕热不怕冷,头痛而胀,甚则痛剧如裂,筋脉跳痛怒张,遇热加剧,发热恶风,面红目赤、口渴欲饮或便秘溲赤、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4)风湿头痛:头痛如裏,昏胀肢体困重,阴雨天加重,肢体沉困,胸闷纳呆,小便不利,大便不利,大便溏薄,苔白腻,脉濡。

(5)内伤头痛:内伤头痛与肝、脾、肾三脏有关,脏腑功能失调,致气滞、血瘀、痰凝、痹阻于经脉,经气壅遏不利,不通则痛,发为头痛。

(6)肝瘀头痛:偏头疼痛,胸胁胀满、善叹息、神情沉默、呕逆纳呆或眩晕胀痛、午后加重、面红目赤、心烦易怒或耳鸣耳聋、口干口苦,溲赤便秘、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偏头痛往往涉及血虚阳亢,相火妄动、风邪入络等因素致病。

(7)肝阳头痛:头痛眩晕,两额痛甚。愤怒时头痛加剧,心烦易怒、睡眠不宁、耳鸣多梦,头重脚轻、视物模糊,口苦或伴胁痛,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弦细。多有情感过激而诱发,主因肝火亢盛,上扰清窍所致。

(8)气虚头痛:头痛绵绵,时发时止,劳累加剧、畏寒懒言、口淡乏味、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舌淡嫩、苔薄白、脉弱。

(9)血虚头痛:头痛且晕、终日不休、午后加重、心悸气短、失眠多梦、视物昏花、手足麻木、面色不华、唇舌色淡、脉细无力。

(10)肾虚头痛:头脑空痛,兼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或失眠健忘,男遗精,女带下,身倦乏力,畏寒肢冷,面色晄白,苔薄,脉沉细无力。

(11)痰浊头痛:每兼眩晕恶心,呕吐痰涎,脘闷纳呆,肢重体倦,甚者面目浮肿,苔白腻,脉弦滑,多涉及痰湿化热,上扰清阳,浊痰阻络,清阳不升或肝郁不疏,痰血瘀滞等痰浊瘀阻脑络所致。

(12)血瘀头痛:多大血管痉挛,血液粘度增强,头痛如针刺,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其痛爆作,痛势剧烈,日轻夜重,阴天尤重或有头部外伤史,脑震荡史,面色晦滞,易健忘,舌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或弦涩。

临床上往往外感与内伤因素交织并发,需慎密辩证,方能诊断正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脑清灵及制备方法,是解决西医治疗头痛采用止痛药物,只缓解不根治,中医治疗一症型一立方,诊疗过程繁杂,剂型不一,组方、炮制、煎煮、费时费力很多难以标本兼治,易于复发,而本发明提供“脑清灵丸”可快捷治愈各型头痛的新药。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脑清灵,其组成包括: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数组成:350—450份的川芎、280—320份的天麻、280—320份的蒿本、280—320份的蔓荆子、280—320份的全蝎、180—220份的僵蚕、180—220份的白芷、90—110份的蜈蚣、55—65份的细辛、280—320份的当归、140—160份的白芥子。

所述的脑清灵,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数组成:350份的川芎、280份的天麻、280份的蒿本、280份的蔓荆子、280份的全蝎、180份的僵蚕、180份的白芷、90份的蜈蚣、55份的细辛、280份的当归、1400份的白芥子。

所述的脑清灵,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数组成:450份的川芎、320份的天麻、320份的蒿本、320份的蔓荆子、320份的全蝎、220份的僵蚕、220份的白芷、110份的蜈蚣、65份的细辛、320份的当归、160份的白芥子。

所述的脑清灵,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数组成:400份的川芎、300份的天麻、300份的蒿本、300份的蔓荆子、300份的全蝎、200份的僵蚕、200份的白芷、100份的蜈蚣、60份的细辛、300份的当归、150份的白芥子。

所述的脑清灵及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川芎、天麻、蒿本、蔓荆子、全蝎、僵蚕、白芷、蜈蚣、细辛、当归、白芥子药材拣净杂质,洗净灰屑,晒干;

(2)取川芎片,10kg用3kg黄酒拌匀,润闷3小时,用文火炒至棕黄色取出放晾至干,待用;

(3)取净蔓荆子5kg,用文火炒至色泽加深,有爆声,立即停火,取出放凉待用;

(4)取净蜈蚣500g除去头足,用文火焙至黑褐色,易碎为度,待用;

(5)用300g甘草煎汁2小时,去渣,趁热加入净吴茱萸4kg,泡至裂开,汤液吸尽,再用文火炒至6成干,取出晒干,待用;

(6)取净全蝎5kg,用淡盐水浸洗捞出,晾干水气,再用文火炒至易碎,取出待用;

(7)按组方用量,将全蝎、僵蚕、蜈蚣研成细粉过80~100目筛滤后待用;

(8)将组方中,其余8味药,安组方用量浸泡12小时后,加水煮两次,第一次按实投药量加水8倍量,加热煎煮2小时过滤,取汁,第二次加水6倍量,加热煎煮2小时过滤取汁,将2次滤汁合并后采用不超过65℃温度浓缩至1毫升相等于原料材料1g;

(9)把全蝎、僵蚕、蜈蚣三味研成之细粉末,放入清膏中拌匀,制成软材;

(10)将软材放入60℃低温,烘箱干燥,晾凉。在进行粉碎,过80~100目罗筛成粉料;

(11)将药粉,泛水为丸,蜂蜜抛光,每丸重0.25g,即得到本发明新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新药脑清灵丸服用量及服用方法:每次4丸,日服三次。15日一疗程。1~3疗程治愈率82%有效率100%。

本发明组方中,“川芎”味辛、性温,为血中气药,养血活血,消瘀祛风散寒止痛,自古以来都列为“疗头痛之要药。”川芎辛香、温通、走窜,可上通于颠顶,下达于气海,祛瘀通络,集三任于一身,恰中治诸经头痛之病机。投药量大,力宏而猛,止痛迅速,为组方中主药。

方中白芷、细辛:辛散上行,祛风散寒,兼有较强止痛作用。蔓荆子苦辛、微寒,疏散风热力强,且清利头目,祛肝胆疸之风热功专而宏,在饮片中,川芎、蔓荆子、蒿本并列为最止头痛必选佳品,但蒿本非得细辛方能直达于颠顶,非得白芷方能尽解遍于经络之邪气。白芷、细辛、蔓荆子、蒿本、辛散上行,祛风散寒兼散风热,助挺川芎疏散之力,止痛之功,兼有调气之妙,用为辅药。

细、芷、蔓,蒿四味辛散力宏,往往散邪气也散真气故加入当归,补气补血,则气血周通于一身,既保元气又逐散邪气,使头痛自愈。内伤头痛与肝、脾、肾三脏有较密关系,脏腑功能失调,致气滞、血瘀、痰凝、痹阻于经络,经气壅遏不利,不通则痛,发为头痛。方中天麻,可平息肝风,兼疏肝解郁,可载药升浮,直达头面,可治头颈痉挛可解头面眩痛,助散风止痛曾加功效。全蝎、蜈蚣、僵蚕三虫,其性走窜搜风剔透,上至巅顶,下至三阴皆可驱之除之,与川芎相伍风可散、经络通、血可活、瘀可化、头痛可愈。以上诸药,皆为佐药。取白芥子引药深入直达病所,兼有通窍祛痰之功,为使者。诸药相伍,疏散风寒,遏阻风热。兼有通络祛瘀之长,解瘀消滞,疏达气血之中又寓祛痰通窍之力。全方还有较好的降糖,去纤维,解聚抗凝的作用。方中散中有补、通中有敛、相互作用。主要各展其长。即是久治不愈,邪入窍络之顽固头痛,有痛止病愈之奇效。临床屡用屡验。

本发明治疗效果如表1所示

表1

疗效标准

治愈:头痛症状消失,精神状态良好、生活学习工作正常。

显效:基本治愈,时因风寒感冒或情感受刺激动气时或身患他病,引起头部不适或暂时痛疼,过后即如常。

有效:痛疼缓解,时有反弹,但痛疼较服药前减轻。

无效:服药后,无改善。

经服用本发明新药“脑清灵”治疗244名头痛患者中196名,治愈者中,跟踪随访一年,只有23人在感冒时偶尔出现暂短头痛。

本发明“脑清灵”临床多年,无一例出现毒副反应,服用安全可靠。

【案例如下】不同症型头痛治疗案例:

案一、患者赵伟,38岁,女,初诊时间2012年5月8日。

主诉:头痛8年,满头皆痛,两太阳穴痛重,每月发作一两次,每次痛五六日,近一年加剧,无日不痛,时有阵发性针扎样痛。重时头昏,心烦爱生气。饮食尚可,多个中西医院治疗收效甚微。

面色发暗,表情郁闷,眉头紧皱,舌边缘有瘀斑,舌苔薄白,脉细涩无力。

诊8年头痛治而不效。因血瘀头部络脉,气血通调不畅,为血瘀性头痛。

投“脑清灵”10日量。

二诊:五月二十日,服药后头痛减,针扎性头痛已缓解为绵绵隐痛。继服“脑清灵”10日。

三诊:六月二日,服药第五日后,头痛未见发作,感到头脑轻松,继服10日善后。

案二、患者刘亦玲,37岁,女,于2012年6月13日来诊。

主诉:三年前春天一次重感冒,留下头痛病根,头痛顶部最重。每次发作大都在下午三点左右,开始头顶有跳痛,稍有恶心。大约一小时后疼痛慢慢加剧严重时头痛像刀割一样,抱头顶墙,难忍,有时痛的痛哭流泪。经药物,针灸,拔罐,封闭多种疗治三年余,效果不显。

诊查:舌质暗,苔薄白,脉沉弦,寒湿羁留经络,阴盛寒阻致厥阴头痛。

投“脑清灵”10日量。

二诊:服药后头痛时间缩短,痛部位局限在百会穴周边。疼痛减轻,继服“脑清灵”10日量。

三诊:头痛锐减。服药期间,仅发作一次。有痛感一个多小时就恢复正常。继服“脑清灵”10日量。

四诊:头痛未在发作,又取“脑清灵”10日量以求巩固。

案三、患者李淑清,48岁,女,绥棱县人,初诊2013年4月9日

主诉:左侧头痛九年多,反复发作,头几年每月头痛2次3次每次几个小时,服地塞米松或正痛片,就控制不痛了。近两年且越发作越频,三天两头发作,有时痛几个小时,有时连续痛两天痛时像锥刺,多家医院就诊,中西药变样服,收效不大。患者左侧头痛剧烈,伴有心烦易怒,入夜难眠,即使入睡则乱梦纷扰。

诊查:眼脸发青透有微紫,巩膜有点点瘀斑,两目眯多睁少,舌质紫舌苔薄白,脉弦细。为血瘀证象。

风邪潜入清窍,病久入络,气血瘀阻所致头痛。处方:“脑清灵”十五日量。

二诊:4月25日,头痛明显减轻,服药期间,头痛发作两次,舌质紫苔薄微黄,脉乃弦细。淤血乃化而未尽,继服“脑清灵”7日。

三诊:5月4日头痛一直未发作,头脑轻松,心情舒畅。主动要求再服“脑清灵”15日量巩固疗效。当时约好若头痛再发作,立刻来诊,后一直未来复诊。

案四、患者温宇英,43岁,女,初诊2013年9月3日

主诉:经前头痛,头晕六年。每逢经前10天前后,就感到头痛、头晕、甚则伴有恶心呕吐,随后逐渐加重。待月经来潮后,头痛、头晕减轻缓解。经净头痛亦止,在头痛期间伴面浮肢肿、急躁喜生气,腹胀胸闷,行经时夹血快,舌质偏红,少苔,脉弦紧。

诊断:肝火上扰,清窍湿浊中阻,气滞血瘀致病。

处方:“脑清灵”20日量,服至月经来潮停服,待净后5日继服至下次来潮。共服30日量。两个月经周期,第三次经前头痛未发,为了巩固疗效患者又服“脑清灵”10日量。事隔半年患者来看乳房结肿痛,问及头痛,已半年多未发作。

案五、患者姜晓红,女,46岁,于2013年3月7日,前来就诊。

患者自述:三年前因于丈夫口角,丈夫提出离婚,受刺激情志闷郁,思想压力大,睡不好觉就开始头痛。初患时头痛延绵,日渐加重,经治不愈。

诊查:从双侧额角,延及满头闷胀,似布带紧束而痛,日多次发作,不分日夜,心烦意乱。经服多种医治头痛中西药,见效不明显,因而忧心忡忡。疑长脑瘤。

诊:脉涩重,苔白,舌红舌边有瘀,咽部堵闷时作痛,诊为肝郁,神经虚弱,痰瘀相结,属内伤头痛、气滞血瘀、痰凝,加之肝郁未解,渐成重症。

投药“脑清灵”10日量。

二诊:药后无明显收效,只感到胸闷咽堵缓解。继服“脑清灵”10日量。

三诊:3月30日,药后头痛发作时间从每天多次到相隔两日或三日发作一次,疼痛以减轻,明显收效,继服“脑清灵”10日量。

四诊:4月16日药后头痛已多日未发作,其他症状全消失,继服“脑清灵”7日量善后。

案六、患者王翠云,42岁,女,于2013年5月12日来诊。

平素血压在160/100毫米汞柱之间,经常头痛头晕,近日头痛加剧,右侧疼痛难以忍受,两目发赤,烦躁不安,夜不能眠,舌质红少津,舌苔薄黄,脉弦滑,口苦,喜冷饮,小便黄,大便干结。县院治疗多次。服止痛药效甚微。

诊:患者平素性急躁,动者发怒,每发怒时,必头痛发作。肝胆火旺,上扰清空之偏头痛。

投药:“脑清灵”10日量。

二诊:5月24日,大便通,头痛,口苦明显减轻,心烦不安已改善,继服“脑清灵”10日量。

三诊:头痛已五日未发作。要求继服几天,巩固疗效。投“脑清灵”5日量。

案七、患者丛素娟,51岁,女,于2013年11月18日来诊。

主诉:三年前因高烧、头痛、腰腿痛住院十几天,好转出院。一年前突发头痛,恶寒发热,每痛时服去热止痛片可得缓解。近日两侧头痛如劈、发热耳鸣、小便赤热,大便燥结,舌红中有裂纹。脉弦滑而数。

诊查:口干咽痛,口苦便干,头痛不发作时也感巅顶不舒,晕晕乎乎。发作时额头连及头顶疼痛难熬,舌边偏红,苔黄、肝胆实大,三焦湿热。投药“脑清灵”10日量。

二诊:11月28日头痛减轻,痛时能受得过,其他症状也缓解。继服“脑清灵”10日量。

三诊:12月7日,10日内。头痛发作一次,隐隐作痛。未除根,继服10日量。

四诊:头痛服药期间未发作,耳不鸣了,大便也通畅了,口不苦、舌不燥。感觉浑身轻松。要求多服几天药。继服“脑清灵”15天量,善后。

案八、患者杨玲,40岁,女,哈尔滨市人,于2014年9月1日来诊。

主诉:头痛三个多月,每发作头顶强痛,连及两额,头晕目眩,口苦心烦,感到中上焦闷热难解,腰膝酸痛,二便正常。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细。

诊查:头痛而眩,时有耳鸣,腰酸腿软,白带色黄量多,易怒,每每情感过激必定发作。肾阳虚亏,肝气郁滞,肝阳偏亢,属内伤头痛中肝阳上亢。投药“脑清灵”7日量。

二诊:9月9日,服药头痛见轻,但心情一生闷气仍发作。继服“脑清灵”10日量。

三诊:9月20日,服药第六日因生意上事,生场大气,但头痛未发作,感到药见效了,心情也愉快了。直把10日药服完头痛一直未犯。继投“脑清灵”10日量加以巩固疗效。

案九、患者李想,男,41岁,于2014年3月10日来诊。

主诉:头痛三年多,不是总痛,每逢感冒就发作,全头皆痛,最痛处是前额。一天多次发作,每发作疼痛难忍,双目流泪。感冒愈后十多日头痛才慢慢缓解,而后一切如常人。近日病情渐重。每逢遇冷遇风头痛立即发作。多方医治,效果不显。脉弦紧,舌苔薄白。

诊查:头痛已三年多,越发越重,越发越频,发作时头痛剧裂,如锥刺难忍,头部恶风怕冷,两目泪流不止。诊为:风寒袭于脑络——风寒头痛。投“脑清灵”10日量。

二诊:3月22日,上药服后,头痛渐止,遇冷遇风后仍感头部发胀不适,但无疼痛的感觉。继服15日全愈。

案十、患者王雪松,34岁,男,于2013年5月3日初诊。

主诉:2003年上半年,出现头痛,开始右侧突然刺痛。服用一些正痛片止住了疼痛。以后头痛反复发作,扩大了疼痛范围,右侧、前额、眼眶出现抽掣痛,痛时还伴有恶心、呕吐。有时持续性头痛数小时,时轻时重,轻时隐隐不断,重时满头皆痛。几年来多地治疗无效。服用正痛片,镇脑宁、正天丸时能缓解,皆未能控制发作。

诊查:发作时于情绪波动,气候无关,脉弦数,舌质红,舌苔白苔心微黄。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拟:“脑清灵”治疗10日量。

二诊:5月15日,药后头痛稍有缓解,呕吐再未发作。继服“脑清灵”10日量。

三诊:5月26日,药后头痛已消,精神舒畅,又继服“脑清灵”5日量。

案十一、患者胡兰萍,36岁,女,于2009年2月23日来诊。

主诉:两年来常常前额隐痛不休,服“正天丸”后,稍有缓解,但不到两小时又发作,渐渐加重,近几个月逐渐蔓延整个头部,忽左忽右忽前忽后疼痛日渐加剧,每因劳累,受冷风,烈日晒,生气等诱发立刻发作。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细无力。

诊:气虚头痛兼外邪侵扰。

投药“脑清灵”10日量。

二诊:3月5日,服药第五日,头痛未在发作。3月8日妇女节和家人到江边去玩时,遭遇冷风后,头痛又发作,但只有绵绵痛感,只不到一小时就消失了。继服“脑清灵”10日量而愈。

案十二、患者田福生,49岁,男,于2009年8月9日来诊。

主诉:头痛如裂痛处游走不定,时偏左时偏右,时前时后,病程不足三个月,连续作痛,无一日得宁,非常痛楚。县院省城医院看了五家,中西药服用多种无明显效果。

病因,患者5月13日朋友过生日,喝酒有些过量,入夜回家在村口树下睡了一觉,当风而卧,第二天头痛发作。

诊:风邪乘酒气而入脑络,酒气虽散,但风邪未去,留在脑际。诊为外感头痛,受风邪外袭致病。投药“脑清灵”10日量。

二诊:8月20日,头痛已不发作。继服“脑清灵”10日量。愈。

案十三、患者王喜财,60岁,男,于2011年3月29日来诊。

主诉:全头痛快五年了,头痛时如锥如刺,脑内胀,脑头皮像用皮带勒的一样紧。脖子、后背胀乎乎的,四肢发沉。晴天感到全身轻快。阴天下雨头痛马上发作,周身发困,睡上热炕,盖上被一会儿就缓解,最热的夏季也是同样,近来睡火炕也难控制发作。精神非常痛苦,大夫没少看,头痛药也没少吃,总是不见好。脉象濡,舌苔白腻。

诊:每逢阴雨天头痛发作,周身发困,四肢发沉,脉濡,舌苔白腻,系风湿性头痛。投药“脑清灵”20日量(因外地患者)。

二诊:4月25日来电话说药后头痛缓解,阴天下雨头也不痛了,要求邮寄20天药。5月10日来电,头痛好了。

案十四、患者刁玉松,38岁,男,于2012年7月18日来诊。

主诉:患者头痛将近两年,头痛发作连及项背。一年四季戴厚帽子,还得用布带包头,不然少受风寒头痛立即加重。过去在医院就诊时都按“风寒头痛”医治,服用祛风寒药物,可头痛不减反而加重。

初诊考虑以上情况,多方分析,诊断为气血两虚,不能上荣于头。因用单纯疗风寒药物,易伤气血,而头痛愈重。

诊:气血亏虚,营卫失调性头痛。

投药“脑清灵”5日量进行调治,观察效果。

二诊:7月23日服药后,头痛有缓,但仍带着帽子,布带包头已去除。继服“脑清灵”10日量。

三诊:8月3日药后头痛已休,出门仍不敢摘帽,心有余悸,担心怕光头受风再发作。继服“脑清灵”10日量。再未来四诊。

本发明新药组方十一味饮片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及主要成份、药理研究如下:

本发明组分中加入了川芎1、治疗头痛要药。2、祛风化瘀止痛,气血瘀滞所致的难产,跌打损伤。3、活血行气。含挥发油、川芎内酯、阿魏酸、四甲吡嗪、挥发性油状生物碱及酚性物质等。1、对大脑有抑制作用。2、直接扩张血管,能降低血压。

本发明组分中含有藁本,起到发表散寒,祛风胜湿作用,为祛头颈风寒湿邪的主药,兼能胜湿。其中含挥发油丁基酞内酯,蛇床内酯及其它软脂酸。使得本发明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挥发油能麻醉大脑,有镇痛、解痉作用。

本发明组分中含有细辛,起到发表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痰作用。既能疏散外风,既可驱逐里寒。辛散温行,即可发散风寒,又有较强的止痛作用。温肺散寒而化痰饮。由于其中含有含蒎稀、甲基丁香酚、细辛酮等挥发油,这种小剂量挥发油有镇静作用,其水煎剂有镇静、镇咳和解热作用;

本发明组分中含有蔓荆子,可以散头部风热,适用于目赤多泪等外感风热症。也可用治风湿痹痛、肢体拘挛等。其中含有的含紫花杜荆素、挥发油、生物碱、脂肪油及维生素a样物质,有镇痉止痛作用,并能抑制体温中枢而有退热作用。

本发明组分中加入了白芷,能发散风寒,祛风止痛、散结消肿,排脓止痛,其性上行,善通鼻窍。多用于鼻炎、副鼻窦炎等效果显著。

本发明组分中加入了全蝎: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为息风止痉的要药,能够解毒散结,通络止痛。含有的蝎毒素(为一种毒性蛋白,与蛇毒中的神经毒类似),并含蝎酸、三甲胺、甜菜碱、牛磺酸、软脂酸、硬脂酸、胆甾醇、卵磷脂及铵盐等。对心脏、血管、小肠、膀胱、骨骼肌等有兴奋作用,并且全蝎有显著的镇静和抗惊厥作用。

本发明组分中加入了蜈蚣,能够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息风止痉,作用较强,亦可通络止痛,用于风湿痹痛,由于其中包含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组织胺样物质及溶血蛋白质;尚含络氨酸、亮氨酸、蚁酸、脂肪油、胆甾醇,有抗惊厥作用,并能显著的镇静作用。

本发明组分中加入了僵蚕,具有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的效果。不要作用是能息风止痉,镇静安眠又可化痰,用于治肝风内动所致的癫痫、中风等效果显著。祛风止痛效果明显。其中含有的蛋白质、脂肪、能将血糖草酰胺,所含蛋白质有刺激肾上腺皮质的作用。

本发明组分中加入了天麻,主要是进行平肝息风,镇痉止痛方向的调整。本发明具有息风止痉作用,适用于肝风内动所致抽搐拘挛之证。由此本发明中含香草醇、粘液质、维生素a样物质、甙类及微量生物碱,有抑制癫痫样发作的作用。香草醇有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有镇痛作用。

本发明组分中加入了当归,其中含挥发油、维生素b12、β-谷兹醇、脂肪酸、以及亚叶酸(folinicacid)或柠胶因子(嗜橙菌因子,citro-vorumfactor)、菸酸及生物素(biotin)等。有镇静、镇痛和抗炎作用。加入当归协同作用下本发明能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元减少,抗贫血作用,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当归具有补血与活血双重作用,为治血病要药。当归是一种特殊物质,用量大则活血,具免疫抑制作用,用量小则补血,具免疫促进作用。

本发明组分中加入了白芥子,因而豁痰利气、散结消肿作用,用于寒痰壅肺,气滞凝滞肢体。或用于瘰疬痰核、阴阻满肿。本发明由此具有辛温气锐,性善走散,能豁痰涎,利气机,宽胸膈,通经络的效果,凡痰阻气滞咳逆胁痛或痰留经络、肢体疼痛等症皆可应用。此外,其辛散走窜之力,又有散结消肿之功,以治阴阻满肿,不论内服外敷,疗效皆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脑清灵,其组成包括: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数组成:350—450份的川芎、280—320份的天麻、280—320份的蒿本、280—320份的蔓荆子、280—320份的全蝎、180—220份的僵蚕、180—220份的白芷、90—110份的蜈蚣、55—65份的细辛、280—320份的当归、140—160份的白芥子。

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脑清灵,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数组成:350份的川芎、280份的天麻、280份的蒿本、280份的蔓荆子、280份的全蝎、180份的僵蚕、180份的白芷、90份的蜈蚣、55份的细辛、280份的当归、1400份的白芥子。

实施例3:

根据实施例1或2所述的脑清灵,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数组成:450份的川芎、320份的天麻、320份的蒿本、320份的蔓荆子、320份的全蝎、220份的僵蚕、220份的白芷、110份的蜈蚣、65份的细辛、320份的当归、160份的白芥子。

实施例4:

根据实施例1或2或3所述的脑清灵,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数组成:400份的川芎、300份的天麻、300份的蒿本、300份的蔓荆子、300份的全蝎、200份的僵蚕、200份的白芷、100份的蜈蚣、60份的细辛、300份的当归、150份的白芥子。

实施例5:

一种实施例1—4之一所述的脑清灵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川芎、天麻、蒿本、蔓荆子、全蝎、僵蚕、白芷、蜈蚣、细辛、当归、白芥子药材拣净杂质,洗净灰屑,晒干;

(2)取川芎片,10kg用3kg黄酒拌匀,润闷3小时,用文火炒至棕黄色取出放晾至干,待用;

(3)取净蔓荆子5kg,用文火炒至色泽加深,有爆声,立即停火,取出放凉待用;

(4)取净蜈蚣500g除去头足,用文火焙至黑褐色,易碎为度,待用;

(5)用300g甘草煎汁2小时,去渣,趁热加入净吴茱萸4kg,泡至裂开,汤液吸尽,再用文火炒至6成干,取出晒干,待用;

(6)取净全蝎5kg,用淡盐水浸洗捞出,晾干水气,再用文火炒至易碎,取出待用;

(7)按组方用量,将全蝎、僵蚕、蜈蚣研成细粉过80~100目筛滤后待用;

(8)将组方中,其余8味药,安组方用量浸泡12小时后,加水煮两次,第一次按实投药量加水8倍量,加热煎煮2小时过滤,取汁,第二次加水6倍量,加热煎煮2小时过滤取汁,将2次滤汁合并后采用不超过65℃温度浓缩至1毫升相等于原料材料1g;

(9)把全蝎、僵蚕、蜈蚣三味研成之细粉末,放入清膏中拌匀,制成软材;

(10)将软材放入60℃低温,烘箱干燥,晾凉。在进行粉碎,过80~100目罗筛成粉料;

(11)将药粉,泛水为丸,蜂蜜抛光,每丸重0.25g,即得到本发明新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