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缝合功能的穿刺芯组件及其穿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37227发布日期:2019-01-16 07:08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具有缝合功能的穿刺芯组件及其穿刺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科器械,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缝合功能的穿刺芯组件及其穿刺器,属于医疗器材领域。



背景技术:

在腹腔检查、腹腔手术及其他微创或外科手术中,穿刺器是必不可少的手术器械。穿刺器可以在人体的腹壁中建立进入通道,以便供吻合器或其他手术器械(如内窥镜、剪刀、导丝、导管、滤器、支架等)进入腹腔内,并提供气体进出的通道,以控制手术所需的气腹,以便进行检查或手术操作。

在微创腹腔镜医疗手术中,如在人体体内发现病灶需要手术或切除,则手术过程中需对人体腹腔内进行气腹。建立气腹是腹腔镜手术的重要操作过程,在气腹充足的情况下,不仅撑开了腹腔与脏器之间的距离,也撑开了脏器与脏器之间的距离,为术者提供相对宽阔的视野和易于操作的手术环境。在完成气腹后,医生一般先在患者腹部划开一个小切口,再将穿刺器的穿刺端对准划开的小切口左右往复转动的同时向下移动穿刺器,使穿刺芯组件引导穿刺套管穿过患者腹部皮层;接着拔出穿刺芯组件,吻合器或其他手术器械即可通过穿刺套管进出患者腹腔进行手术操作。现有的穿刺芯组件只起到穿刺的作用,在引导所述穿刺套管自人体腹部的切口进入患者体内后,即被丢弃。

将病灶去除后,取出穿刺套管组件,手术结束。穿刺的伤口一般并不缝合,仅靠患者自动愈合;因微创手术的穿刺孔小而深,尤其是肥胖患者的腹壁较厚,缝合的视野小,只在术后将患者表面的皮肤缝合,难以将腹壁内侧的腹膜缝合。这样患者在术后容易产生穿刺孔疝等严重的并发症,需要进一步治疗。当必须对患者的穿刺孔缝合时,尤其是肥胖患者的穿刺孔,只能使用专门缝合穿刺孔的缝合器,但是这样需要额外增加手术器械,缝合成本较高,且手术器械繁多、操作不便。并且,专门缝合穿刺孔的缝合器结构复杂,使用不便。

现有的穿刺器仅能实现穿刺功能,不具有缝合穿刺孔的功能,因此,亟待在现有设计的基础上做出改进,以期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既具有穿刺功能,又能缝合穿刺孔的穿刺芯组件及具有其的穿刺器,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穿刺芯组件,包括穿刺组件和缝合组件;所述穿刺组件包括穿刺端和穿刺芯杆;所述缝合组件包括第一元件和可运动的第二元件;所述第二元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穿刺端带动缝合线的近端至皮肤层以下,所述第二元件由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并且撑开所述缝合线,所述第一元件穿透组织后沿与穿透组织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缝合线穿出穿刺孔相对侧的组织,从而利用缝合线实现对所述穿刺孔的缝合。

进一步地,所述缝合组件还包括压板,所述第一元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压板上,且所述第一元件垂直于所述压板。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内径等于或者大于所述穿刺芯杆的外径,以允许所述穿刺芯杆穿过。

优选地,所述第一元件包括尖端和引导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元件为缝合针,所述尖端为针尖;所述缝合针的引导槽用于容置并引导所述缝合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元件为叶片,所述叶片可运动地连接在所述穿刺芯杆上,所述叶片可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所述第一位置为闭合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打开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叶片包括线槽和翼片,所述翼片用于形成所述线槽,所述线槽用于容纳并固定所述缝合线。

进一步地,当所述叶片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线槽的槽底与所述穿刺芯杆的水平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元件与所述穿刺芯杆的水平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穿刺芯组件还包括按键,用于控制所述叶片在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闭合位置之间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缝合组件进一步包括内杆,所述内杆位于所述穿刺芯杆内且可在所述穿刺芯杆内运动,所述内杆的近端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与所述第二元件相配合,并驱动所述第二元件运动。

一种包括前述任一项所述的穿刺芯组件的穿刺器,所述穿刺器包括穿刺套管组件,所述穿刺芯组件可伸入所述穿刺套管组件中。

根据本发明的穿刺芯组件及具有其的穿刺器,不需要扩大穿刺孔,也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手术器械,既能实现穿刺的作用以建立通道,供吻合器或其他外科手术器械进入患者体内;又能实现对穿刺孔的缝合,且缝合线能依次穿透穿刺孔两侧的皮下组织、真皮层、表皮层,实现对整个皮肤层的缝合;能有效避免因微创手术穿刺孔造成的穿刺孔疝。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穿刺芯组件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穿刺芯组件的叶片位于打开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缝合针挂住缝合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取出穿刺芯组件的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穿刺芯组件的内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穿刺芯组件的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穿刺芯组件的缝合组件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穿刺芯组件的缝合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9a-9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穿刺芯组件退出后,缝合线的穿透组织缝合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穿刺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现有穿刺器的穿刺芯组件的穿刺芯杆为空心圆管,穿刺端呈圆锥形,穿刺端的后端相接于穿刺芯杆的前端。现有技术的穿刺芯组件仅起到穿刺的作用,无法对穿刺孔进行缝合,在引导穿刺套管自人体腹部的切口进入患者体内后,即被丢弃;如需缝合穿刺孔,必须再使用专门的缝合器械。

本发明实施例的穿刺芯组件100包括穿刺组件和缝合组件。如图1所示,所述穿刺组件包括穿刺端1、穿刺芯杆2及把手3。如图2所示,所述缝合组件包括叶片4、压板6、缝合针7及缝合线9。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将各部件靠近穿刺端1的一端称为“近”端或“下”方,将靠近把手3的一端称为“远”端或“上”方,将穿刺芯杆的轴向方向称为“高度”方向,将穿刺芯杆的径向方向称为“宽度”方向。

如图1所示,穿刺端1的远端与穿刺芯杆2的近端一体成型或相连接,穿刺芯杆2的远端与把手3一体成型或相连接,叶片4可转动地连接在穿刺芯杆2的近端。穿刺端1大体呈倒置的圆锥形,大体呈圆锥形是指穿刺端1呈圆锥形或类似圆锥形。穿刺芯杆2从近端到远端的直径均相同,穿刺端1的最大直径大致等于穿刺芯杆2的直径。优选地,穿刺端1的远端与穿刺芯杆2的近端相连接。

穿刺芯杆2上设有凹槽23,凹槽23在穿刺芯杆2上轴向设置,用于容置叶片4;当叶片4处于闭合位置时,叶片4位于凹槽23内,且叶片4的外表面不超出穿刺芯杆2的外表面。参考图1至图3,穿刺芯杆2的远端与把手3相连接或一体成型。缝合组件进一步包括内杆5,其结构如图5所示。内杆5可在穿刺芯杆2内运动,也就是说,内杆5可以在穿刺芯杆2的内部上下运动。具体地,穿刺芯杆2为空心圆管,且内杆5被置于所述空心圆管中。穿刺芯杆2的内部还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近端与穿刺芯杆2的近端抵接,所述弹簧的远端与内杆5的近端抵接。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穿刺芯杆2的远端与内杆5的远端设有对应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限定了内杆5上下运动的行程,进而限定了内杆5在穿刺芯杆2内上下运动的行程,从而确保叶片4到达打开位置之后,不再继续转动。内杆5可在穿刺芯杆2的一定范围内运动,从而控制叶片4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运动。限位结构为本领域内常见的方式,如设置于内杆5外壁上的凸起与设置于穿刺芯杆2内壁上的凸起相互抵靠限位等,在此不再详述。

参考图5,内杆5的近端设有导向部52,导向部52为倒置的截锥形,导向部52的母线的长度等于导向面43运动轨迹的长度,再次确保叶片4到达打开位置之后,不再继续转动。导向部52的下方还设有台阶53,台阶53的下方还设有一小段圆柱体54,弹簧的远端套在圆柱体54上后与台阶53抵接,台阶53的直径大于弹簧的直径,以便于弹簧的定位与装配。

如图6所示,叶片4包括转轴42和导向面43。叶片4通过转轴42与穿刺芯杆2连接,且叶片4除转轴42以外的部分可绕转轴42旋转。叶片4位于闭合位置时,其外表面不超过穿刺芯杆2的外表面,以利于穿刺芯杆组件100在穿刺时伸入套管组件;以及在缝合时,顺利、平滑地进出穿刺孔。在叶片4绕转轴42旋转的过程中,导向面43始终沿所述导向部52的外周面运动,导向面43为弧形面,优选地,导向面43为圆弧形面;更进一步地,导向面43为四分之一个圆弧面。叶片4包括两个翼片44,所述两个翼片44之间形成线槽41,线槽41为开口槽,大致呈“u”型,这样便于叶片4打开时,缝合线9从开口处进入线槽41中本方案不需要贴合。

如图7所示,缝合针组件包括压板6和缝合针7,缝合针7连接在压板6上,缝合针7垂直于压板6,针尖71向下,且与穿刺芯杆2相互平行。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缝合针7靠近压板6的外侧设置,优选地,压板6为圆环形,所述圆环的环宽为2-15mm;以确保在有限的范围内,缝合针7与穿刺芯杆2的中心轴线的距离最远,进而保证在不扩大穿刺伤口的前提下,缝合空间最大,有效防止了缝合处距离穿刺伤口太近,而导致拉紧缝合线9的过程中穿刺伤口被缝合线9撕裂的风险。优选地,压板6的圆环形近端面均匀设有4根缝合针7,压板6设有中心孔63,中心孔63的内径略大于穿刺芯杆2的外径,以允许穿刺芯杆2穿过,压板6可沿穿刺芯杆2的外周上下运动。压板6一体成型或由至少两个环形块相连接而形成。压板6还可以为长方形,中心处设有中心孔63,4根缝合针7分别位于长方形的四个顶点处。缝合针7及缝合线9的数量还可以根据需要变化,能满足刺穿穿刺孔两侧的皮肤并带动缝合线穿9出穿刺孔相对侧的组织即可,此处不进行一一举例说明。压板6的中心孔处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块64,穿刺芯杆2的外壁上设有与定位块64一一配合的至少一个定位槽,以保证缝合针组件在向下运动时,压板6不发生旋转,即缝合针7始终保持与线槽41位于同一直线上。

初始状态时,一体成型的压板6位于穿刺芯杆2的远端。压板6包括两个环形块,第一环形块61与第二环形块62共同形成压板6,且第一环形块61与第二环形块62对称设置,中心均设有半圆形缺口,共同形成压板6的中心孔63。当压板6由两个环形块相连接而形成时,初始状态时,压板6与穿刺芯杆2分离,当需要缝合时,再将压板6安装到穿刺芯杆2上;具体地,先将穿刺芯杆2放入第一环形块61的半圆形缺口内,调整缝合针组件,使缝合针7与叶片4一一对应,且缝合针7与线槽41位于同一直线上,再把第二环形块62的半圆形缺口内放入穿刺芯杆2并与第一环形块61相连接。

如图8所示,缝合针7包括针尖71,针尖71为锐利的尖端,便于缝合时刺穿需缝合的组织。缝合针7还包括引导槽72,用于容置并引导缝合线9穿过需缝合的组织。引导槽72的宽度大于缝合线9的直径,引导槽72的槽底721靠近针尖71,槽口背离针尖71,这样在缝合针7穿透患者组织后,便于缝合针7勾住缝合线9,具体地,缝合针7穿透患者组织后,缝合针7的引导槽72的槽口接触缝合线9后,缝合线9从引导槽72的槽口进入引导槽72的槽底721,握住压板6将缝合针7向上移动,缝合针7引导缝合线9穿出患者组织。

手术时,在完成气腹后,医生先在患者腹部划开一个小切口,再将本发明穿刺器300的穿刺端对准划开的小切口左右往复转动的同时向下移动穿刺器,使穿刺套管的近端穿过患者腹部皮层;接着拔出穿刺芯组件100,吻合器或其他手术器械即可通过穿刺套管组件进出患者腹腔进行手术操作。

将病灶去除、拔出穿刺套管组件后,先调整本发明实施例的穿刺芯组件100的方向,确保每根缝合线9的两端位于穿刺孔的相对侧后,如图9a所示,将穿刺芯组件100从穿刺孔c处插入患者体内,叶片4处于闭合状态,参考图1。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穿刺芯杆2的外侧设有两根缝合线9,两根缝合线9的近端92在穿刺端1的尖端处相交后分别沿穿刺芯杆2的外壁向上延伸,且两根缝合线9的近端92在穿刺端1的尖端处相互垂直,每根缝合线9的两个线尾91在穿刺芯杆2的远端形成活结;缝合线9的近端92可移除地固定在与穿刺端1上,相对侧的两个叶片4的线槽41的中心线经过对应缝合线9所在的平面。缝合线9的数量还可以根据需要变化,能满足缝合穿刺孔的要求即可,此处不进行一一举例说明。

叶片4沿穿刺芯杆2的圆周均匀分布,穿刺芯杆2的近端面进入患者皮下组织后,打开缝合线9在穿刺芯杆2远端的活结,向下按压按键8,内杆5受力向下运动,使得叶片4绕其转轴42转动,缝合线9分别一一落入对应的叶片4的线槽41内,内杆5的导向部52通过导向面43带动叶片4运动至打开位置,即叶片4与穿刺芯杆2大致相互垂直状态,如图2所示,叶片4位于患者腹腔内皮肤层之下,缝合线9被撑开。为了便于描述,将叶片4的线槽41的槽底定义为a点,如图2及图6所示,a点与穿刺芯杆2的水平距离大于缝合针7与穿刺芯杆2的水平距离。将压板6的近端面与缝合线9的交点定义为b点,b点为动态点、可随着缝合组件向下滑动。将穿刺芯杆2远端的压板6向下滑动,或将第一环形块61与第二环形块62安装到穿刺芯杆2上共同形成压板6后,向下滑动使缝合针7刺穿患者的穿刺孔c相对侧的预缝合组织,继续向下滑动压板6,直至缝合针7接触a、b两点之间的缝合线9,如图3所示,因线槽41与穿刺芯杆2的水平距离大于缝合针7与穿刺芯杆2的水平距离,a、b两点之间的缝合线从引导槽72的槽口进入引导槽72的槽底721后,握住压板6将缝合针7沿穿刺芯杆2的外壁向上移动,缝合针7引导缝合线9穿出患者组织。松开按键8,弹簧得到释放而伸长,弹簧的弹性张力推动内杆5向上运动,内杆5近端的导向部52的侧面作用于叶片4的导向面43,引导叶片4绕其转轴42转动至闭合位置。向上移动穿刺芯组件100,直至穿刺端1脱离患者的体内。缝合针7可以与穿刺芯组件100一起脱离患者体内;也可以如图4所示,先将穿刺芯组件100脱离患者体内,再将压板6向上运动从而使得缝合针7与患者分离。

如图9a所示,当穿刺芯组件100与缝合针7脱离患者体内后,因缝合线9的近端92已位于患者体内,且缝合线9的两端已穿透患者腹部的组织、从患者的腹部皮层露出,拉紧穿刺孔c对侧的缝合线9的两个线尾91,直至缝合线9的近端92贴紧患者腹腔内皮肤层,如图9b所示,将其中一个缝合线9的线尾与穿刺孔对侧的任一缝合线9线尾打结至患者的皮肤表层、其余两个线尾打结至患者的皮肤表层后,减去多余的缝合线9,即完成穿刺孔c的缝合;优选地,将每根缝合线9的两个线尾相互打结。作为优选,缝合线9为人体可吸收的缝合线,在穿刺孔愈合后,能被人体降解吸收,不用拆线,避免拆线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基于如上所述的穿刺芯组件10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穿刺器300,参考图10,穿刺器300还包括穿刺套管组件200,穿刺时,穿刺芯组件100插入所述穿刺套管组件200中,并引导穿刺套管组件200进入患者腹腔中,以供其他外科手术器械进入患者体内进行手术操作,在手术结束后,拔出穿刺套管组件200,本发明的穿刺芯组件100还可以将穿刺孔缝合。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穿刺芯组件及具有其的穿刺器,不需要扩大穿刺孔,也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手术器械,既能实现穿刺的作用以建立通道,供吻合器或其他外科手术器械进入患者体内;又能实现对穿刺孔的缝合,且缝合线能依次穿透穿刺孔两侧的皮下组织、真皮层、表皮层,实现对整个皮肤层的缝合,缝合效果好;能有效避免因微创手术穿刺孔造成的穿刺孔疝,有效减少患者痛苦,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