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结石的中药胶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5209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胃结石的中药胶囊。



背景技术:

胃结石是临床常见病之一,胃结石是因食入大量未成熟的柿子或黑枣后,在胃中结聚成石。以胃脘痛、脘痞堵闷等为主要表现的积聚类疾病。即西医所指的胃结石。胃结石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的人,从几个月的婴儿到80多岁的老人均可发病,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发生变化,结石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西医认为:柿子含有丰富的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生成一些不溶于水的沉淀物,并与果胶、食物残渣胶合在一起而形成团状凝块;空腹吃生山楂后喝茶、饮酒及多进食增高胃液酸度的食物也能诱发胃结石。治疗的方法是:手术取石或激光爆破碎石或通过特制的器械将胃结石绞碎,然后经幽门排出,部分植物性胃结石也有通过用可乐注射到结石内部溶解治疗。手术、激光或可乐注射治疗,均需要医生操作,费用高,病人痛苦大,且有并发症可能,有一定风险。中医学认为:食入大量未成熟柿子、黑枣或山楂后,阻遏胃气,胃肠腐熟传导失司,柿、枣、山楂与食物互结,在胃中裹聚成石,治疗的方法是:服药化石,此法治疗费用低,患者无需承受痛苦。但是,目前尚未发现能够确切治疗该病的成药,药物的疗效欠佳,患者需长期服药,很难坚持下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症性强,见效快,治愈率高,且服用方便一种治疗胃结石的中药胶囊。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治疗胃结石的中药胶囊,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紫河车颗粒6.2-9.4%、续断3.7-7.5%、羌活3.7-7.5%、熟地5.6-11.3%、肉苁蓉7.3-11.3%、牛膝3.7-7.5%、防风5.5-9.4%、玉竹3.7-7.5%、枸杞子3.7-7.5%、杜仲5.5-11.3%、川芎3.7-9.4%、吴茱萸3.7-7.5%、瓦楞子10.5-15.6%、川楝子5.1-9.5%、石斛5.6-11.3%;其中各中药原料组分含量百分数之和等于100%。优化中药原料组方为:紫河车颗粒7.5%、续断5.0%、羌活5.0%、熟地6.3%、肉苁蓉10.0%、牛膝5.0%、防风6.3%、玉竹5.0%、枸杞子5.0%、杜仲6.3%、川芎6.3%、吴茱萸5.0%、瓦楞子13.5%、川楝子6.3%、石斛7.5%。该一种治疗胃结石的中药胶囊由以下步骤制作:一、按紫河车颗粒6.2-9.4%、续断3.7-7.5%、羌活3.7-7.5%、熟地5.6-11.3%、肉苁蓉7.3-11.3%、牛膝3.7-7.5%、防风5.5-9.4%、玉竹3.7-7.5%、枸杞子3.7-7.5%、杜仲5.5-11.3%、川芎3.7-9.4%、吴茱萸3.7-7.5%、瓦楞子10.5-15.6%、川楝子5.1-9.5%、石斛5.6-11.3%的比例,准确称取炮制好的各中药原料,在称取各中药原料时,将紫河车颗粒单独放置,将熟地、肉苁蓉、枸杞子、石斛混放在一起;将续断、羌活、牛膝、防风、玉竹、杜仲、川芎、吴茱萸、瓦楞子、川楝子混放在一起;二、将混放在一起的熟地、肉苁蓉、枸杞子、石斛用生活饮用水清洗干净,用离心机甩干附着在药物上的水,放入干燥箱干燥,干燥时,控温35°-55°,当水分含量低于5%时,停止加热,降至自然温度取出,与紫河车颗粒混合,放在消毒室紫外线照射消毒2小时,用破壁粉碎机粉碎成破壁中药细粉,储存备用;三、将混放在一起的续断、羌活、牛膝、防风、玉竹、杜仲、川芎、吴茱萸、瓦楞子、川楝子放入不锈钢煮药锅加生活饮用水浸泡,加水量为续断、羌活、牛膝、防风、玉竹、杜仲、川芎、吴茱萸、瓦楞子、川楝子总质量的7-8倍,浸泡时间为60分钟,浸泡完毕后武火加热至沸改文火煎煮60分钟,滤过,留渣,得一次药液;将盛有药渣的煮药锅内再加生活饮用水,加水量为续断、羌活、牛膝、防风、玉竹、杜仲、川芎、吴茱萸、瓦楞子、川楝子总质量的4-5倍,武火加热至沸,改文火煎煮60分钟,滤过,留渣,得二次药液;压榨药渣,弃渣,得压榨药液;四、将一次药液、二次药液、压榨药液放入不锈钢桶混合,加甲壳素,甲壳素的添加量为混合药液质量的万分之三,搅拌混匀,45℃保温10小时,取上清液,过滤,弃渣,得净化药液;五、将净化药液倒入煮药锅,加热浓缩,浓缩至每毫升药液中含1.5-2克中药原料的提取物时,停止加热,自然降至常温,得浓缩药液;六、将备用的中药细粉加到浓缩药液中,搅拌,得药物湿料,将药物湿料放入干燥箱内的浅盘,控制在55-60°进行干燥,干至水分含量低于8%时,停止干燥,降至自然温度,粉碎,过80目筛,得干药粉;七、将干药粉按每粒0.5g剂量装胶囊,将装好药的胶囊装瓶,封口,贴标签,每瓶100粒,即为一种治疗胃结石的中药胶囊成品。

该一种治疗胃结石的中药胶囊组方药理为:补肾壮阳,补气养血,扶正祛邪;祛风胜湿,通经活络,祛瘀消积。

其中,紫河车:味甘、咸,性温;归心、肺、肾经。具有补气,养血,益精之功效。主治虚劳,骨蒸盗汗,咳嗽气喘,食少气短,阳痿遗精,不孕难产。

续断:味苦、辛、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祛风湿,强筋骨,活血理伤,补肾安胎之功效;主治痹症,痿证,乳汁不下,血晕,跌打损伤,乳痈,滑胎,崩漏。

羌活:味辛、苦,性温;归膀胱、肾经。具有发汗解表,祛风胜湿之功效,主治外感风寒,疮疡初起,目疾,风湿头痛,破伤风。

熟地:味甘、微苦,性微温;归心、肝、肾经。补血调经,滋阴补肾之功效。主治血虚,月经不调,肾亏阴虚而致腰膝酸软,遗精盗汗,眼目干涩,头昏,腰痛等。

肉苁蓉:味甘、咸,性温;归肾、大肠经。具有补肾益精,润肠通便之功效。主治肾阴虚衰,精血不足之阳痿、精败、白浊者,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肠燥便秘。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肺、肝、脾、膀胱经。具有散寒解表,祛风止疼之功效。主治外感风寒,痒疮,头痛,中风,急惊风,破伤风,便血,痹证,历节风,泻泄。

玉竹:味甘,性微寒;归肺、胃经。具有养阴润燥,止渴生津之功效。主治燥咳,热渴,外感。

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之功效。主治虚劳精亏,筋骨失养而腰脊酸痛无力,须发早白;肾精亏损、肝血不足所致之眼目昏花。

杜仲:味甘、微辛,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暖宫安胎之功效。主治腰痛,遗精阳痿,痹证,眩晕;肝肾亏损,冲任不固而致胞胎不安。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经。具有行气开郁,祛风胜湿之功效。主治胁痛,痞满,头痛,痹证,月经不调,瘀血诸痛。

吴茱萸:味辛、苦,性热;归肝、脾、胃、肾经。具有温中降逆,温肝止痛之功效。主治胃痛,呕逆,泄泻,霍乱转筋,脚气疼痛,痛经,疝气。

瓦楞子:味甘、咸,性平;归肝、胃经。具有消痰化瘀,软坚散结,止痛之功效。主治一切血气病,冷气痰澼,泄痢脓血,癓结血块。

川楝子:味苦,性寒;归肝、心包,小肠、膀胱经。具有行气止痛,杀虫止痛之功效。主治心腹、胸胁诸痛,疝气,虫积腹痛。

石斛:味甘、淡,性微寒;归肺,胃,肾经。具有养阴益胃、清热生津之功效。主治热邪伤阴证,瞳神散大、内障,吐血,咳喘。

该一种治疗胃结石的中药胶囊的服用方法:温开水送服,一日2次,每次4-6粒,儿童按每公斤体重0.05克,10天为一个疗程。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山楂、柿子、黑枣及辛甘厚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对症性强,见效快,治疗效果好,治愈率93.7%,有效率100%。

临床资料分析

一、诊断依据

依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朱文锋主编的《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胃石病的诊断制定。

1、有空腹食用大量未成熟柿子、黑枣或空腹吃生山楂后喝茶等病史。

2、胃脘胀痛或刺痛,间歇性发作,上腹隆起,可扪及移动性包块,纳差,口臭,恶心呕吐,大便稀溏。

3、舌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或涩。

4、x线摄片检查:胃钡剂造影显示游离可移动的团块。

二、疗效评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石淋的疗效标准制定。

1、治愈:症状消失,x线摄片胃结石阴影消失。

2、好转:症状改善,x线摄片胃结石缩小。

3、未愈:症状及x线摄片检查胃结石无变化。

三、疗效结果分析

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共确诊胃结石患者111例,其中男性49例,占患者总数的44.1%,女性62例,占患者总数的55.9%;年龄最小的15岁,最大的75岁,病程最短者10天,最长者3年;用该中药胶囊治疗,服用1-3个疗程,治愈104例,治愈率93.7%,好转7例,好转率6.3%,有效率100%。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按紫河车颗粒7.5%、续断5.0%、羌活5.0%、熟地6.3%、肉苁蓉10.0%、牛膝5.0%、防风6.3%、玉竹5.0%、枸杞子5.0%、杜仲6.3%、川芎6.3%、吴茱萸5.0%、瓦楞子13.5%、川楝子6.3%、石斛7.5%的比例准确称取总质量10kg的各中药原料,其中,按紫河车颗粒0.75kg、续断0.5kg、羌活0.5kg、熟地0.63kg、肉苁蓉1kg、牛膝0.5kg、防风0.63kg、玉竹0.5kg、枸杞子0.5kg、杜仲0.63kg、川芎0.63kg、吴茱萸0.5kg、瓦楞子1.35kg、川楝子0.63kg、石斛0.75kg。在称取各中药原料时,将紫河车颗粒单独放置,将熟地、肉苁蓉、枸杞子、石斛混放在一起;将续断、羌活、牛膝、防风、玉竹、杜仲、川芎、吴茱萸、瓦楞子、川楝子混放在一起;将混放在一起的熟地、肉苁蓉、枸杞子、石斛用生活饮用水清洗干净,用离心机甩干附着在药物上的水,放入干燥箱干燥,干燥时,控温35°-55°,当水分含量低于5%时,停止加热,降至自然温度取出,与紫河车颗粒混合,放在消毒室紫外线照射消毒2小时,用破壁粉碎机粉碎成破壁中药细粉,储存备用;将混放在一起的续断、羌活、牛膝、防风、玉竹、杜仲、川芎、吴茱萸、瓦楞子、川楝子放入不锈钢煮药锅加生活饮用水浸泡,加水量为续断、羌活、牛膝、防风、玉竹、杜仲、川芎、吴茱萸、瓦楞子、川楝子总质量的7-8倍,浸泡时间为60分钟,浸泡完毕后武火加热至沸改文火煎煮60分钟,滤过,留渣,得一次药液;将盛有药渣的煮药锅内再加生活饮用水,加水量为续断、羌活、牛膝、防风、玉竹、杜仲、川芎、吴茱萸、瓦楞子、川楝子总质量的4-5倍,武火加热至沸,改文火煎煮60分钟,滤过,留渣,得二次药液;压榨药渣,弃渣,得压榨药液;将一次药液、二次药液、压榨药液放入不锈钢桶混合,加甲壳素,甲壳素的添加量为混合药液质量的万分之三,搅拌混匀,45℃保温10小时,取上清液,过滤,弃渣,得净化药液;四、将净化药液倒入煮药锅,加热浓缩,浓缩至每毫升药液中含1.5-2克中药原料的提取物时,停止加热,自然降至常温,得浓缩药液;将备用的中药细粉加到浓缩药液中,搅拌,得药物湿料,将药物湿料放入干燥箱内的浅盘,控制在55-60°进行干燥,干至水分含量低于8%时,停止干燥,降至自然温度,粉碎,过80目筛,得干药粉,将干药粉按每粒0.5g剂量装胶囊,将装好药的胶囊装瓶,封口,贴标,每瓶100粒,即为一种治疗胃结石的中药胶囊成品。

用该中药胶囊治疗胃结石患者40例,治愈38例,治愈率95%,好转2例,好转率5%,有效率100%。

典型病例

张某,男,53岁,采石厂工人,于2011年5月12日前来我处就诊。患者述:本人常年有爱食山楂和饮茶嗜好,近一个月来常有上腹不适、胀满、恶心或疼痛,间歇性反复发作,食欲不振,大便溏薄,附近就医认为是慢性胃炎,给吗丁啉,奥美拉唑等西药治疗一个月余,症状无明显好转,发病前曾空腹吃过大量山楂并饮用茶水;诊见上腹隆起,口臭,舌有瘀点,脉弦;x线摄片检查:见有4×6cm游离阴影。诊断为胃结石,服用该中药胶囊治疗,每日2次,每次6粒,服用10天,临床症状减轻,又服一个疗程,症状消失,x线摄片胃结石阴影消失。一年后x线摄片复检未发现结石阴影。

实施例2

按紫河车颗粒6.5%、续断6.5%、羌活4.0%、熟地7.5%、肉苁蓉8.5%、牛膝4.5%、防风8.5%、玉竹7.5%、枸杞子4.0%、杜仲7.5%、川芎5.0%、吴茱萸4.0%、瓦楞子10.5%、川楝子9.0%、石斛6.5%的比例准确称取总质量10kg的各中药原料,其中,按紫河车颗粒0.65kg、续断0.65kg、羌活0.4kg、熟地0.75kg、肉苁蓉0.85kg、牛膝0.45kg、防风0.85kg、玉竹0.75kg、枸杞子0.4kg、杜仲0.75kg、川芎0.5kg、吴茱萸0.4kg、瓦楞子1.05kg、川楝子0.9kg、石斛0.65kg。

用该中药胶囊治疗胃结石患者39例,治愈36例,治愈率92.3%,好转3例,好转率7.7%,有效率100%。

制作方法同实施例1。

典型病例

李某,女,42岁,职业理发。于2013年10月8日前我处就诊。患者自述:平时有爱食柿子和黑枣的习惯。近日经常呕吐,纳差,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上腹胀满疼痛,大便稀等。诊见上腹部可扪及移动性包块,舌紫暗,脉弦。到市中医医院做x线摄片检查,诊断结果:多发性胃结石(2×3cm、3×3cm、2×5cm)。服用该中药胶囊治疗,每日2次,每次5粒,服用一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x线摄片复查结果:胃结石(2×2cm)。继续服用两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消失,x线摄片复查胃内结石消失。一年后x线摄片复查未发现结石。

实施例3

按紫河车颗粒8.5%、续断4.5%、羌活5.5%、熟地6.5%、肉苁蓉7.5%、牛膝6.5%、防风5.5%、玉竹4.5%、枸杞子6.0%、杜仲5.5%、川芎7.0%、吴茱萸5.5%、瓦楞子11%、川楝子5.5%、石斛10.5%的比例准确称取总质量10kg的各中药原料,其中,按紫河车颗粒0.85kg、续断0.45kg、羌活0.55kg、熟地0.65kg、肉苁蓉0.75kg、牛膝0.65kg、防风0.55kg、玉竹0.45kg、枸杞子0.6kg、杜仲0.55kg、川芎0.7kg、吴茱萸0.55kg、瓦楞子1.1kg、川楝子0.55kg、石斛1.05kg

用该中药胶囊治疗胃结石患者32例,治愈30例,治愈率93.7%,好转2例,好转率6.3%,有效率100%。

制作方法同实施例1。

典型病例

刘某,女,26岁,农民。于2015年1月23日来我处就诊。因一年前怀孕,喜欢吃山楂、柿子,一日三餐代替了饮食,服用量较大,很快出现恶心、不思饮食,上腹胀满疼痛等。误认为是妊娠反应,未及时就诊治疗,症状逐渐加重,待婴儿出生一个月后来诊,证见胃脘胀痛,时发时止,上腹隆起,可扪及移动性包块,纳差,呕吐,大便稀。舌紫暗有瘀点,脉弦。x线摄片诊断:胃结石(5×8cm)。服用该中药胶囊治疗,每日2次,每次4粒,服用一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两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消失。x线摄片检查结果:胃内结石消失。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