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姜黄素抗菌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48702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载姜黄素抗菌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药物载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抗菌药物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抗菌纤维一般是指经抗菌表面处理或者混有抗菌剂的纤维,对抗甲氧苯青霉素的黄色葡萄菌等具有抗菌杀菌功能,可防感染和传染。

姜黄素(curcumin,cur)是一种小分子天然多酚类化合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姜黄素具有普遍的药理活性,包括抗氧化、抗菌和抗炎等。然而,姜黄素酚羟基易氧化、易降解、水溶性差且口服生物利用度较低,这些因素极大限制了姜黄素的临床应用。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acid),plga)是被美国fda批准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抗张强度,并且综合了pga的高降解速度及pla的高强度,其降解速率可通过改变pla与pga的比例而得到调节控制。

pf127是一种两亲性高分子它能对各种亲水性官能团进行共价修饰,从而可获得水溶性良好的功能化基底材料;同时,pf-127具有粘附于接触界面的特性,无明显的免疫反应,对软骨细胞有良好的亲和性和粘固性,不影响细胞的新陈代谢,其降解吸收速度可通过改变溶液的浓度来调节。

静电纺丝又称“电纺”,其基本过程是:基本原理首先将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带上几千至上万伏高压静电,带电的聚合物液滴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在毛细管的taylor锥顶点被加速。当电场力足够大时,聚合物液滴克服表面张力形成喷射细流。细流在喷射过程中溶剂蒸发或固化,最终落在接收装置上,形成类似非织造布状的纳米纤维毡。

在公开号为cn102330167a的中国专利中,利用植物抗菌浆液与粘胶溶液混合后进行湿法纺丝得到姜黄素抗菌纤维。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载姜黄素抗菌纤维膜;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上述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载姜黄素抗菌纤维膜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一定比例的cur、plga及pf127共同溶解在二氯甲烷和甲醇中,涡旋使之溶解均匀后形成高聚物电纺液;

(2)在25℃,相对湿度30~50%条件下,以乳胶手套为接收器,用静电纺丝仪将电纺液进行纺丝,挥发有机溶剂;

(3)将纤维膜置于通风橱处避光、自然干燥。

所述步骤(1)中,plga与pf127的质量比为5:1~3:1。

所述步骤(1)中,cur与plga的质量比为1:7~1:20。

所述步骤(1)中,二氯甲烷与甲醇溶液的体积比为8:1~8:6。

所述步骤(1)中,plga中乳酸和羟基乙酸组成比为3:1~1:3,分子量为1~9万,溶解于有机溶剂后,其质量分数为13%~17%。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静电纺丝仪的工艺参数为:施加电压为10kv,接收距离15cm,电纺液5ml,纺丝推进速度0.4ml/h,喷丝口直径0.51mm。

相对于现有的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姜黄素抗菌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本研究将姜黄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和pluronicf127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得到了载姜黄素纤维膜,该纤维膜plga/pf127/cur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良好,并且抗菌药物可从缓释载体中逐渐释放出来,从而维持稳定而有效的浓度,达到抗菌的目的。

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环境友好,且对白色念球菌、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达到93%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载姜黄素抗菌纤维膜plga–cur和plga/pf127/cur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2为抗菌效果一览表(单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附表,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在这个实施例里面,我们电纺出了plga–cur和plga/pf127/cur纤维膜。

纤维膜的合成方法:用天平精确称取800mgplga和80mgcur,将其溶解于二氯甲烷和甲醇(体积比为8:2)中,使plga质量分数为14%,并用封口膜封好瓶口,防止溶剂挥发。在涡旋仪上搅拌至完全溶解,即得纺丝原液。在25℃,相对湿度30~50%条件下,以乳胶手套为接收器,用静电纺丝仪对电纺液进行纺丝。施加电压为10kv,接收距离15cm,电纺液5ml,纺丝推进速度0.4ml/h,喷丝口直径0.51mm。挥发有机溶剂,所得纤维膜为plga–cur。如图1a、b和c所示,为纤维膜plga–cur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纤维膜的合成方法:同理,用天平精确称取800mgplga和80mgcur,另外称取pf127200mg。将其溶解于二氯甲烷和甲醇(体积比为8:2)中,使plga质量分数为14%,并用封口膜封好瓶口,防止溶剂挥发。在涡旋仪上搅拌至完全溶解,即得纺丝原液。电纺过程参数如上,所得纤维膜为plga/pf127/cur。如图1d、e和f所示,为纤维膜plga/pf127/cur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应用实施例

以实施例1产品为例,检测其抗菌效果如下:

载姜黄素纤维膜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体外生长作用测试如下:

受试菌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

受试材料:载姜黄素纤维膜;

抗菌测试方法参照国家卫生部纺织品抗菌测试标准及改良quinn法(印染第二十卷第七期33页),采用本发明的抗菌纤维制备的面料进行测试,具体抗菌效果(%)见下图2。

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载姜黄素纤维膜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抗菌效果均达到93%以上。plga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同时经pf127修饰后的载cur纤维膜表现出更优的抗菌效果。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姜黄素抗菌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备的纤维膜对白色念球菌、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达到93%以上。该纤维膜由抗菌药物和载体材料构成,其中以姜黄素作为抗菌药物,以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作为载体材料,同时修饰上两亲性物质。所述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将姜黄素、两亲性物质和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得到纺丝原液;利用静电纺丝仪将纺丝原液进行纺丝,挥发有机溶剂,制得一种载姜黄素抗菌纤维膜。本发明的优点是绿色环保,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而且抗菌效果达到93%以上。

技术研发人员:肖波;马盼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南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07.05
技术公布日:2017.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