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0826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骨质增生、颈项韧带钙化、椎间盘萎缩退化等改变刺激或者压迫颈部神经、血管、脊髓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临床常见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若同时合并两种或以上为混合型。临床可见颈部活动受限,僵硬,部分患者肩部可触及条索样硬结,受累神经根支配区域皮肤感觉减退,肌力减弱;还可出现缓慢进行性双下肢麻木、发冷、疼痛,走路无力,休息缓解,劳累加重;部分出现单侧枕部或枕顶部发作性头痛、视力减弱、耳鸣、眩晕,体位性加重或减轻以及症见偏头痛、恶心、呕吐、肩部酸困,心前区疼痛等。本病属中医“筋痹、痿症、项强、眩晕”等范畴。辨证分为肾虚血瘀、风寒湿阻、肝肾亏虚三个证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补肝肾、止痹痛,活血祛瘀,去寒除湿的治疗颈椎病的中药。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物及重量配比为:桃仁10-15g、红花15-20g、白芍20-30g、生地黄20-30g、川续断10-15g、狗脊10-15g、威灵仙10-15g、川芎10-20g、淫羊藿10-20g、肉苁蓉10-20g、木香10-15g、炙甘草6-10g。

优选用量:桃仁10g、红花15g、白芍25g、生地黄25g、川续断12g、狗脊15g、威灵仙10g、川芎12g、淫羊藿15g、肉苁蓉15g、木香10g,炙甘草6g。

本发明中药配制简单,成本低,药源广,疗效快,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适用于各型颈椎病。

药理分析:本方所治之症是主要由于肝肾不足,肾虚血瘀,或寒湿瘀结,阻滞经络所致。方中生地黄滋阴养血,凉血补血补肾要药,白芍补血柔肝,敛阴止痛两者重用为君。桃仁配合红花活血化瘀,凉血消痈,养心安神,二者共为臣药。续断补肝肾、强筋骨,调血脉,狗脊祛风湿,强腰膝,固肾气,威灵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擅长安抚正偏头痛,淫羊藿,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与川芎、威灵仙配合缓解肢体拘挛麻木,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一味木香行气调中,畅达全身气机共为佐药,炙甘草补中益气,缓和药性,又能配芍药缓急止痛,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补肝肾、止痹痛,活血祛瘀,去寒除湿之功效。

剂型及用法:本发明中药剂型为汤剂,水煎服,每日一剂,煎煮两遍。头煎加凉水800ml,浸泡两小时,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续煎30分钟,取汁约200ml;二煎加热水800ml,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续煎50分钟,取汁约200ml。两煎所得药汁混合,早晚饭后2小时各服200ml,温开水送服,服药期间忌食辛辣腥寒凉的食物。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方剂,解决了肾虚血瘀、风寒湿阻、肝肾亏虚导致的颈椎病证,具有补肝肾、止痹痛,活血祛瘀,去寒除湿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是由下列原料药物和重量配比制成:桃仁10-15g、红花15-20g、白芍20-30g、生地黄20-30g、川续断10-15g、狗脊10-15g、威灵仙10-15g、川芎10-20g、淫羊藿10-20g、肉苁蓉10-20g、木香10-15g、炙甘草6-10g。

实施例2: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其中各种原料药物的优选重量配比为:桃仁10g、红花15g、白芍25g、生地黄25g、川续断12g、狗脊15g、威灵仙10g、川芎12g、淫羊藿15g、肉苁蓉15g、木香10g,炙甘草6g。

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资料:共收治病人50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在30-60岁之间,其中30-40岁12例,40-50岁32例,50-60岁6例。病程最长者1年,最短者2个月。

二、诊断标准:

1、主证:颈部活动受限,僵硬,部分患者表现缓慢进行性双下肢麻木、发冷、疼痛,走路无力,休息缓解,劳累加重;还有单侧枕部或枕顶部发作性头痛、视力减弱、耳鸣、眩晕,体位性加重或减轻以及症见偏头痛、恶心、呕吐、肩部酸困,心前区疼痛等。

2、体征:部分患者肩部可触及条索样硬结,受累神经根支配区域皮肤感觉减退,肌力减弱或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臂丛神经牵拉实验阳性,霍夫曼征阳性。

三、疗效判定标准:

1、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活动不受限。2、好转:临床症状减轻,略受限。

四、治疗效果:

服药两周为一疗程,多数患者配合功能锻炼一疗程症状可明显减轻,两疗程达到痊愈。有效率100%,治愈率97%,好转3%。

五、典型病例:

1、张某,男,51岁,退休职工。2015年10月就诊。自述无明显诱因双下肢乏力,行走欲扑到1年,如踏棉花感,颈项不适,纳眠可,当地ct提示脑部供血不足,给予西药治疗,但病情反复,时轻时重,不能正常生活。今来诊,要求服用中药治疗。查体:颈椎曲度变直,颈6-7压痛(+),双侧臂丛神经牵拉实验阳性,直腿抬高试验以及“4”字试验阴性。舌质暗红紫,苔微黄,脉微,给予上述中药服用两疗程配合锻炼,症状明显减轻,下肢行走基本如常,继服一疗程,诸症消失,继服水丸,半年后随访未复发,可正常生活。

2、刘某,女,58岁,农民。2016年8月初诊。自述颈背疼痛,伴右上肢时有麻木2个月,纳可眠差,曾去市立医院诊断为颈椎病,拍x线示颈椎增生,要求服用中草药治疗。查体:颈部压痛(+),颈项主被动转侧不利,上举欠利,舌淡紫,苔黄腻,脉弦。考虑为肝肾两虚,肾虚血瘀,治宜补肾温督,活血化瘀,给予上述中药服用一疗程配合锻炼,症状基本消失,继服一疗程巩固治疗,诸症消失,配合浓缩丸,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物及重量配比为:桃仁10‑15g、红花15‑20g、白芍20‑30g、生地黄20‑30g、川续断10‑15g、狗脊10‑15g、威灵仙10‑15g、川芎10‑20g、淫羊藿10‑20g、肉苁蓉10‑20g、木香10‑15g、炙甘草6‑10g,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方剂,解决了肾虚血瘀、风寒湿阻、肝肾亏虚导致的颈椎病证,具有补肝肾、止痹痛,活血祛瘀,去寒除湿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霞;李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7.08.16
技术公布日:2017.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