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内科病人检查用病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9331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吸内科病人检查用病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病床,尤其涉及一种呼吸内科病人检查用病床。



背景技术:

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人的呼吸过程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指组织细胞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正常成人安静时呼吸一次为6。4秒为最佳,每次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量大约为500毫升,称为潮气量。当人用力吸气,一直到不能再吸的时候为止;然后再用力呼气,一直呼到不能再呼的时候为止,这时呼出的气体量称为肺活量。正常成人男子肺活量约为3500-4000毫升,女子约为2500-3500毫升。一个呼吸分为三个部分:呼气、屏息和吸气。

内科包括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肿瘤科,内分泌科,血液内科,传染病科和小儿科等。内科问诊呼吸内科:包括的疾病有感冒、肺炎、肺气肿、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哮喘、肺癌、肺心病、呼吸衰竭和慢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现在的呼吸内科病人检查用病床一般都是比较硬的,而病床也是单纯的靠床的支架来支撑的,并且病人头部所接触的地方也是不能上升和下降的,这些也就导致了现在的呼吸内科病人检查用病床不仅使得病人在检查时不是很舒适而且也不方便医护人员检查病人。

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床垫较为柔软、床的支撑部位设有弹簧来减压以及病人头部所接触的地方能升降、方便使用人员检查病人的呼吸内科病人检查用病床,来克服现有技术中床垫比较硬、床的支撑部分未设有弹簧以及病人头部所接触的地方不能升降、不方便使用人员检查病人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床垫比较硬、床的支撑部分未设有弹簧以及病人头部所接触的地方不能升降、不方便使用人员检查病人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床垫较为柔软、床的支撑部位设有弹簧来减压以及病人头部所接触的地方能升降、方便使用人员检查病人的呼吸内科病人检查用病床。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呼吸内科病人检查用病床,包括有第一安装板、支撑机构和升降机构,第一安装板顶部连接有支撑机构,第一安装板底部连接有升降机构。

优选地,支撑机构包括有支撑板、转板、安装块、支撑架、缸体、升降杆、第一弹簧、挡块、万向轮和安装架,第一安装板顶部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左侧转动式连接有转板,转板底部左侧连接有安装块,第一安装板底部左侧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底部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前后左右四侧均连接有缸体,右侧的缸体顶部与第一安装板底部右侧连接,前后左右四侧的缸体内均设有升降杆,升降杆与缸体配合,升降杆底部均连接有挡块,挡块与缸体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簧,升降杆均穿过第一弹簧,挡块底部均连接有万向轮。

优选地,升降机构包括有连接杆、连接块、导套、滑杆、第一推杆和电动推杆,安装块底部转动式连接有连接杆,第一安装板底部左侧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底部连接有导套,导套内滑动式连接有滑杆,滑杆左侧前壁与连接杆转动式连接,第一安装板底部左侧连接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位于连接块右侧,电动推杆右侧连接有第一推杆,第一推杆底部与滑杆顶部右侧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放置箱、箱门、把手、滑轨、滑块和放置板,第一安装板底部右侧连接有放置箱,放置箱底部与安装架顶部右侧连接,放置箱前壁左侧通过合页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箱门,箱门前壁右侧连接有把手,放置箱内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连接有滑轨,左右两侧的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左右两侧的滑块顶部连接有放置板,放置板位于放置箱内。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一防护海绵、第二防护海绵和床垫,支撑板顶部连接有第二防护海绵,第二防护海绵左侧连接有第一防护海绵,第一防护海绵底部与转板顶部连接,第一防护海绵和第二防护海绵顶部放置有床垫。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二安装板、第二弹簧、曲型板、第三防护海绵和棉布,床垫顶部左侧连接有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内开有凹槽,第二安装板内前后左右四侧均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位于凹槽内,前后左右四侧的第二弹簧顶部连接有曲型板,第二安装板顶部连接有棉布,棉布内设有第三防护海绵。

优选地,还包括有固定块、螺纹杆、压块和转杆,左侧前方的缸体左壁下侧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内开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螺纹杆,螺纹杆底部连接有压块,螺纹杆顶部连接有转杆。

优选地,螺纹杆的材质为q235钢。

工作原理:当需要使用本装置时,病人躺在支撑机构上,之后使用人员启动升降机构来控制升降机构上升和下降来方便使用人员检查病人。

因为支撑机构包括有支撑板、转板、安装块、支撑架、缸体、升降杆、第一弹簧、挡块、万向轮和安装架,第一安装板顶部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左侧转动式连接有转板,转板底部左侧连接有安装块,第一安装板底部左侧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底部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前后左右四侧均连接有缸体,右侧的缸体顶部与第一安装板底部右侧连接,前后左右四侧的缸体内均设有升降杆,升降杆与缸体配合,升降杆底部均连接有挡块,挡块与缸体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簧,升降杆均穿过第一弹簧,挡块底部均连接有万向轮。当病人躺在该装置上的支撑板上时,由于重力的原因第一弹簧将会被压缩,当使用人员从该装置上的支撑板上起来时,第一弹簧将会恢复原状,设置的第一弹簧在病人躺在该装置上的支撑板上时起到了减压的作用。

因为升降机构包括有连接杆、连接块、导套、滑杆、第一推杆和电动推杆,安装块底部转动式连接有连接杆,第一安装板底部左侧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底部连接有导套,导套内滑动式连接有滑杆,滑杆左侧前壁与连接杆转动式连接,第一安装板底部左侧连接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位于连接块右侧,电动推杆右侧连接有第一推杆,第一推杆底部与滑杆顶部右侧连接,当需要使转板转下降到与支撑板同一水平线时,使用人员控制电动推杆伸长,电动推杆伸长将会带动第一推杆向右移动,从而使得滑杆向右滑动,滑杆向右滑动将会拉动连接杆的右侧向右移动,从而向下拉动连接杆的左侧,于是安装块也将向下移动,从而使得转板向下转动,当需要使转板向上转动一定角度时,使用人员控制电动推杆缩短,电动推杆缩短将会带动第一推杆向左移动,从而使得滑杆向左滑动,滑杆向左滑动将会拉动连接杆的右侧向左移动,从而使得连接杆的左侧向上移动,于是推动安装块向上移动,从而使得转板向上转动,设置的连接杆能够调整转板的角度,从而使得该病床更舒适。

因为还包括有放置箱、箱门、把手、滑轨、滑块和放置板,第一安装板底部右侧连接有放置箱,放置箱底部与安装架顶部右侧连接,放置箱前壁左侧通过合页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箱门,箱门前壁右侧连接有把手,放置箱内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连接有滑轨,左右两侧的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左右两侧的滑块顶部连接有放置板,放置板位于放置箱内,当需要将放置一些病人的护理用具时,使用人员通过向前拉动把手将箱门打开,之后再向前拉动放置板便可将病人的护理用具放置在放置板上,当放置完成时使用人员向后推动放置板之后再通过向后推动把手来将箱门关闭,设置的放置箱方便病人拿取护理用具,设置的箱门能防止放置在放置箱内放置板上的护理用具掉落出来,也能防止灰尘掉落到护理用具上。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防护海绵、第二防护海绵和床垫,支撑板顶部连接有第二防护海绵,第二防护海绵左侧连接有第一防护海绵,第一防护海绵底部与转板顶部连接,第一防护海绵和第二防护海绵顶部放置有床垫,设置的第一防护海绵和第二防护海绵使得该病床更舒适、更柔软。

因为还包括有第二安装板、第二弹簧、曲型板、第三防护海绵和棉布,床垫顶部左侧连接有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内开有凹槽,第二安装板内前后左右四侧均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位于凹槽内,前后左右四侧的第二弹簧顶部连接有曲型板,第二安装板顶部连接有棉布,棉布内设有第三防护海绵,当病人躺在床垫将头靠在棉布上时,将会向下挤压曲型板时,此时第二弹簧被压缩,当病人起来将头从棉布上离开时,第二弹簧将恢复原状,设置的第二弹簧和第三防护海绵能够使病人躺在该病床时头部能够更舒适。

因为还包括有固定块、螺纹杆、压块和转杆,左侧前方的缸体左壁下侧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内开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螺纹杆,螺纹杆底部连接有压块,螺纹杆顶部连接有转杆,当病人躺在该病床时,使用人员顺时针转动转杆使得螺纹杆向下转动,从而使得压块向下移动直到压到地面稳定该病床,当需要移动该装置时,使用人员逆时针转动转杆使得螺纹杆向上转动,从而使得压块向上移动离开地面,使用人员便可推动该病床,设置的压块可以在该病床停放在地面时将其稳定住,增大了该病床的安全性。

(3)有益效果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呼吸内科病人检查用病床,设置的第一弹簧在病人躺在该装置上的支撑板上时起到了减压的作用,设置的连接杆能够调整转板的角度,从而使得该病床更舒适,设置的放置箱方便病人拿取护理用具,设置的箱门能防止放置在放置箱内放置板上的护理用具掉落出来,也能防止灰尘掉落到护理用具上,设置的第一防护海绵和第二防护海绵使得该病床更舒适、更柔软,设置的第二弹簧和第三防护海绵能够使病人躺在该病床时头部能够更舒适,设置的压块可以在该病床停放在地面时将其稳定住,增大了该病床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支撑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升降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四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五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第一安装板,2-支撑机构,201-支撑板,202-转板,203-安装块,204-支撑架,205-缸体,206-升降杆,207-第一弹簧,208-挡块,209-万向轮,210-安装架,3-升降机构,301-连接杆,302-连接块,303-导套,304-滑杆,305-第一推杆,306-电动推杆,4-放置箱,5-箱门,6-把手,7-滑轨,8-滑块,9-放置板,10-第一防护海绵,11-第二防护海绵,12-床垫,13-第二安装板,14-凹槽,15-第二弹簧,16-曲型板,17-第三防护海绵,18-棉布,19-固定块,20-螺纹孔,21-螺纹杆,22-压块,23-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呼吸内科病人检查用病床,如图1-7所示,包括有第一安装板1、支撑机构2和升降机构3,第一安装板1顶部连接有支撑机构2,第一安装板1底部连接有升降机构3。

实施例2

一种呼吸内科病人检查用病床,如图1-7所示,包括有第一安装板1、支撑机构2和升降机构3,第一安装板1顶部连接有支撑机构2,第一安装板1底部连接有升降机构3。

支撑机构2包括有支撑板201、转板202、安装块203、支撑架204、缸体205、升降杆206、第一弹簧207、挡块208、万向轮209和安装架210,第一安装板1顶部连接有支撑板201,支撑板201左侧转动式连接有转板202,转板202底部左侧连接有安装块203,第一安装板1底部左侧连接有支撑架204,支撑架204底部连接有安装架210,安装架210前后左右四侧均连接有缸体205,右侧的缸体205顶部与第一安装板1底部右侧连接,前后左右四侧的缸体205内均设有升降杆206,升降杆206与缸体205配合,升降杆206底部均连接有挡块208,挡块208与缸体205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簧207,升降杆206均穿过第一弹簧207,挡块208底部均连接有万向轮209。

实施例3

一种呼吸内科病人检查用病床,如图1-7所示,包括有第一安装板1、支撑机构2和升降机构3,第一安装板1顶部连接有支撑机构2,第一安装板1底部连接有升降机构3。

支撑机构2包括有支撑板201、转板202、安装块203、支撑架204、缸体205、升降杆206、第一弹簧207、挡块208、万向轮209和安装架210,第一安装板1顶部连接有支撑板201,支撑板201左侧转动式连接有转板202,转板202底部左侧连接有安装块203,第一安装板1底部左侧连接有支撑架204,支撑架204底部连接有安装架210,安装架210前后左右四侧均连接有缸体205,右侧的缸体205顶部与第一安装板1底部右侧连接,前后左右四侧的缸体205内均设有升降杆206,升降杆206与缸体205配合,升降杆206底部均连接有挡块208,挡块208与缸体205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簧207,升降杆206均穿过第一弹簧207,挡块208底部均连接有万向轮209。

升降机构3包括有连接杆301、连接块302、导套303、滑杆304、第一推杆305和电动推杆306,安装块203底部转动式连接有连接杆301,第一安装板1底部左侧连接有连接块302,连接块302底部连接有导套303,导套303内滑动式连接有滑杆304,滑杆304左侧前壁与连接杆301转动式连接,第一安装板1底部左侧连接有电动推杆306,电动推杆306位于连接块302右侧,电动推杆306右侧连接有第一推杆305,第一推杆305底部与滑杆304顶部右侧连接。

实施例4

一种呼吸内科病人检查用病床,如图1-7所示,包括有第一安装板1、支撑机构2和升降机构3,第一安装板1顶部连接有支撑机构2,第一安装板1底部连接有升降机构3。

支撑机构2包括有支撑板201、转板202、安装块203、支撑架204、缸体205、升降杆206、第一弹簧207、挡块208、万向轮209和安装架210,第一安装板1顶部连接有支撑板201,支撑板201左侧转动式连接有转板202,转板202底部左侧连接有安装块203,第一安装板1底部左侧连接有支撑架204,支撑架204底部连接有安装架210,安装架210前后左右四侧均连接有缸体205,右侧的缸体205顶部与第一安装板1底部右侧连接,前后左右四侧的缸体205内均设有升降杆206,升降杆206与缸体205配合,升降杆206底部均连接有挡块208,挡块208与缸体205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簧207,升降杆206均穿过第一弹簧207,挡块208底部均连接有万向轮209。

升降机构3包括有连接杆301、连接块302、导套303、滑杆304、第一推杆305和电动推杆306,安装块203底部转动式连接有连接杆301,第一安装板1底部左侧连接有连接块302,连接块302底部连接有导套303,导套303内滑动式连接有滑杆304,滑杆304左侧前壁与连接杆301转动式连接,第一安装板1底部左侧连接有电动推杆306,电动推杆306位于连接块302右侧,电动推杆306右侧连接有第一推杆305,第一推杆305底部与滑杆304顶部右侧连接。

还包括有放置箱4、箱门5、把手6、滑轨7、滑块8和放置板9,第一安装板1底部右侧连接有放置箱4,放置箱4底部与安装架210顶部右侧连接,放置箱4前壁左侧通过合页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箱门5,箱门5前壁右侧连接有把手6,放置箱4内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连接有滑轨7,左右两侧的滑轨7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8,左右两侧的滑块8顶部连接有放置板9,放置板9位于放置箱4内。

还包括有第一防护海绵10、第二防护海绵11和床垫12,支撑板201顶部连接有第二防护海绵11,第二防护海绵11左侧连接有第一防护海绵10,第一防护海绵10底部与转板202顶部连接,第一防护海绵10和第二防护海绵11顶部放置有床垫12。

还包括有第二安装板13、第二弹簧15、曲型板16、第三防护海绵17和棉布18,床垫12顶部左侧连接有第二安装板13,第二安装板13内开有凹槽14,第二安装板13内前后左右四侧均连接有第二弹簧15,第二弹簧15位于凹槽14内,前后左右四侧的第二弹簧15顶部连接有曲型板16,第二安装板13顶部连接有棉布18,棉布18内设有第三防护海绵17。

还包括有固定块19、螺纹杆21、压块22和转杆23,左侧前方的缸体205左壁下侧连接有固定块19,固定块19内开有螺纹孔20,螺纹孔20内设有螺纹杆21,螺纹杆21底部连接有压块22,螺纹杆21顶部连接有转杆23。

螺纹杆21的材质为q235钢。

工作原理:当需要使用本装置时,病人躺在支撑机构2上,之后使用人员启动升降机构3来控制升降机构3上升和下降来方便使用人员检查病人。

因为支撑机构2包括有支撑板201、转板202、安装块203、支撑架204、缸体205、升降杆206、第一弹簧207、挡块208、万向轮209和安装架210,第一安装板1顶部连接有支撑板201,支撑板201左侧转动式连接有转板202,转板202底部左侧连接有安装块203,第一安装板1底部左侧连接有支撑架204,支撑架204底部连接有安装架210,安装架210前后左右四侧均连接有缸体205,右侧的缸体205顶部与第一安装板1底部右侧连接,前后左右四侧的缸体205内均设有升降杆206,升降杆206与缸体205配合,升降杆206底部均连接有挡块208,挡块208与缸体205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簧207,升降杆206均穿过第一弹簧207,挡块208底部均连接有万向轮209。当病人躺在该装置上的支撑板201上时,由于重力的原因第一弹簧207将会被压缩,当使用人员从该装置上的支撑板201上起来时,第一弹簧207将会恢复原状,设置的第一弹簧207在病人躺在该装置上的支撑板201上时起到了减压的作用。

因为升降机构3包括有连接杆301、连接块302、导套303、滑杆304、第一推杆305和电动推杆306,安装块203底部转动式连接有连接杆301,第一安装板1底部左侧连接有连接块302,连接块302底部连接有导套303,导套303内滑动式连接有滑杆304,滑杆304左侧前壁与连接杆301转动式连接,第一安装板1底部左侧连接有电动推杆306,电动推杆306位于连接块302右侧,电动推杆306右侧连接有第一推杆305,第一推杆305底部与滑杆304顶部右侧连接,当需要使转板202转下降到与支撑板201同一水平线时,使用人员控制电动推杆306伸长,电动推杆306伸长将会带动第一推杆305向右移动,从而使得滑杆304向右滑动,滑杆304向右滑动将会拉动连接杆301的右侧向右移动,从而向下拉动连接杆301的左侧,于是安装块203也将向下移动,从而使得转板202向下转动,当需要使转板202向上转动一定角度时,使用人员控制电动推杆306缩短,电动推杆306缩短将会带动第一推杆305向左移动,从而使得滑杆304向左滑动,滑杆304向左滑动将会拉动连接杆301的右侧向左移动,从而使得连接杆301的左侧向上移动,于是推动安装块203向上移动,从而使得转板202向上转动,设置的连接杆301能够调整转板202的角度,从而使得该病床更舒适。

因为还包括有放置箱4、箱门5、把手6、滑轨7、滑块8和放置板9,第一安装板1底部右侧连接有放置箱4,放置箱4底部与安装架210顶部右侧连接,放置箱4前壁左侧通过合页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箱门5,箱门5前壁右侧连接有把手6,放置箱4内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连接有滑轨7,左右两侧的滑轨7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8,左右两侧的滑块8顶部连接有放置板9,放置板9位于放置箱4内,当需要将放置一些病人的护理用具时,使用人员通过向前拉动把手6将箱门5打开,之后再向前拉动放置板9便可将病人的护理用具放置在放置板9上,当放置完成时使用人员向后推动放置板9之后再通过向后推动把手6来将箱门5关闭,设置的放置箱4方便病人拿取护理用具,设置的箱门5能防止放置在放置箱4内放置板9上的护理用具掉落出来,也能防止灰尘掉落到护理用具上。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防护海绵10、第二防护海绵11和床垫12,支撑板201顶部连接有第二防护海绵11,第二防护海绵11左侧连接有第一防护海绵10,第一防护海绵10底部与转板202顶部连接,第一防护海绵10和第二防护海绵11顶部放置有床垫12,设置的第一防护海绵10和第二防护海绵11使得该病床更舒适、更柔软。

因为还包括有第二安装板13、第二弹簧15、曲型板16、第三防护海绵17和棉布18,床垫12顶部左侧连接有第二安装板13,第二安装板13内开有凹槽14,第二安装板13内前后左右四侧均连接有第二弹簧15,第二弹簧15位于凹槽14内,前后左右四侧的第二弹簧15顶部连接有曲型板16,第二安装板13顶部连接有棉布18,棉布18内设有第三防护海绵17,当病人躺在床垫12将头靠在棉布18上时,将会向下挤压曲型板16时,此时第二弹簧15被压缩,当病人起来将头从棉布18上离开时,第二弹簧15将恢复原状,设置的第二弹簧15和第三防护海绵17能够使病人躺在该病床时头部能够更舒适。

因为还包括有固定块19、螺纹杆21、压块22和转杆23,左侧前方的缸体205左壁下侧连接有固定块19,固定块19内开有螺纹孔20,螺纹孔20内设有螺纹杆21,螺纹杆21底部连接有压块22,螺纹杆21顶部连接有转杆23,当病人躺在该病床时,使用人员顺时针转动转杆23使得螺纹杆21向下转动,从而使得压块22向下移动直到压到地面稳定该病床,当需要移动该装置时,使用人员逆时针转动转杆23使得螺纹杆21向上转动,从而使得压块22向上移动离开地面,使用人员便可推动该病床,设置的压块22可以在该病床停放在地面时将其稳定住,增大了该病床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