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臭氧消毒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1859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臭氧消毒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用消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臭氧消毒柜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中,对于医用穿戴用品具有消毒等各方面的卫生要求。对于这些用品,例如外衣、手套、眼镜以及可重复利用的口罩等,由于需要随时使用而且使用频率高,因此对这些用品的消毒带来困难。而对于医疗这种特殊行业而言,随身用品的消毒又尤其重要,因此,需要一种便于操作并便于配置各个科室的简易消毒装置,这种需求往往通过臭氧、紫外消毒等非机械方式进行,以便于随时消毒随时使用。

但是,一般的臭氧发生器都是直接通过气泵将空气增压来供给以产生臭氧。由于空气中的灰尘、杂质比较多,从气泵出来后容易集中在臭氧发生器的电极板上,会大大降低臭氧的产生,而对于臭氧消毒而言,随着其中的气流通道的增多,气流通道的阻塞情形也更容易发生,并且装置结构复杂,体积过大,不便于移动,消毒效率较低,适用性不强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如上述中提出的问题,本方案提供一种医用臭氧消毒柜装置,并通过该医用臭氧消毒柜装置达到解决上述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使之能更具有实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臭氧消毒柜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一般的臭氧发生器都是直接通过气泵将空气增压来供给以产生臭氧。由于空气中的灰尘、杂质比较多,从气泵出来后容易集中在臭氧发生器的电极板上,会大大降低臭氧的产生,而对于臭氧消毒而言,随着其中的气流通道的增多,气流通道的阻塞情形也更容易发生,并且装置结构复杂,体积过大,不便于移动,消毒效率较低,适用性不强的问题和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方案所达成:

一种医用臭氧消毒柜装置,包括:柜体、硅胶软管、臭氧发生器、散热网罩、加热管、高效过滤器、气泵、气体分配腔室、柜门、防护网罩、底座、电压表、气泵指示灯、气泵开关、臭氧指示灯、臭氧开关、定时器、观察窗、消毒仓;所述气泵位于柜体的背部,且气泵与柜体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高效过滤器位于柜体的内部,且高效过滤器与气泵通过硅胶软管相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位于高效过滤器的上方,且臭氧发生器与高效过滤器通过硅胶软管相连接;所述消毒仓位于柜体内部,且消毒仓与柜体通过镶嵌方式相连接;所述气体分配腔室位于消毒仓的两端,且气体分配腔室与臭氧发生器通过硅胶软管相连接;所述加热管位于消毒仓的一侧,且加热管的外部设置有散热网罩;所述柜门位于柜体的一侧,且柜门与柜体通过铰接相连接;所述观察窗位于柜门的外壁上,且观察窗与柜门通过镶嵌方式相连接;所述电压表位于柜体的另一侧,且电压表与柜体通过镶嵌方式相连接;所述气泵开关位于电压表的下方,且气泵开关的一侧设置有气泵指示灯;所述臭氧开关位于气泵开关的下方,且臭氧开关的一侧设置有臭氧指示灯;所述定时器位于臭氧开关的下方,且定时器与柜体通过镶嵌方式相连接;所述散热网罩设置在柜体的上部,且散热网罩与柜体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底座位于柜体的底部,且底座与柜体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医用臭氧消毒柜装置所述散热网罩的横截面呈梯形状,且散热网罩的外壁上设置有多组散热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医用臭氧消毒柜装置所述气体分配腔室为圆柱形腔室,且气体分配腔室的底部设置有多组送气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医用臭氧消毒柜装置所述防护网罩横截面为梯形状,且防护网罩为铝箔玻纤布耐高温防护罩。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医用臭氧消毒柜装置所述柜门与柜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胶垫。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医用臭氧消毒柜装置所述气体分配腔室的表层设置有gore-tex防护膜。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气体分配腔室为圆柱形腔室,且气体分配腔室的底部设置有多组送气孔的设置,提高了臭氧的扩散速度,防止管道堵塞的现象发生,并且在装置内设置有两组,提高了了装置的杀菌消毒效率。

2、本发明柜门与柜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胶垫的设置,增强了装置的密闭性,提高了装置的杀菌消毒效率。

3、本发明气体分配腔室的表层设置有gore-tex防护膜的设置,gore-tex膜具有防水、透风的效果,防止水渍通过送气孔滴入气体分配腔室,造成装置损坏。

4、本发明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具有不易出现管道堵塞现象,臭氧产生效率高,杀菌消毒效率高,密闭性好,体积小巧,方便移动,实用性强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气体分配腔室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柜体1、硅胶软管2、臭氧发生器3、散热网罩4、加热管5、高效过滤器6、气泵7、气体分配腔室8、柜门9、防护网罩10、底座11、电压表12、气泵指示灯13、气泵开关14、臭氧指示灯15、臭氧开关16、定时器17、观察窗18、消毒仓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臭氧消毒柜装置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臭氧消毒柜装置,包括:柜体1、硅胶软管2、臭氧发生器3、散热网罩4、加热管5、高效过滤器6、气泵7、气体分配腔室8、柜门9、防护网罩10、底座11、电压表12、气泵指示灯13、气泵开关14、臭氧指示灯15、臭氧开关16、定时器17、观察窗18、消毒仓19;其特征在于,气泵7位于柜体1的背部,且气泵7与柜体1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高效过滤器6位于柜体1的内部,且高效过滤器6与气泵7通过硅胶软管2相连接;臭氧发生器3位于高效过滤器6的上方,且臭氧发生器3与高效过滤器6通过硅胶软管2相连接;消毒仓19位于柜体1内部,且消毒仓19与柜体1通过镶嵌方式相连接;气体分配腔室8位于消毒仓19的两端,且气体分配腔室8与臭氧发生器3通过硅胶软管2相连接;加热管5位于消毒仓19的一侧,且加热管5的外部设置有散热网罩4;柜门9位于柜体1的一侧,且柜门9与柜体1通过铰接相连接;观察窗18位于柜门9的外壁上,且观察窗18与柜门9通过镶嵌方式相连接;电压表12位于柜体1的另一侧,且电压表12与柜体1通过镶嵌方式相连接;气泵开关14位于电压表12的下方,且气泵开关14的一侧设置有气泵指示灯13;臭氧开关16位于气泵开关14的下方,且臭氧开关16的一侧设置有臭氧指示灯15;定时器17位于臭氧开关16的下方,且定时器17与柜体1通过镶嵌方式相连接;散热网罩4设置在柜体1的上部,且散热网罩4与柜体1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底座11位于柜体1的底部,且底座11与柜体1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

具体的,散热网罩4的横截面呈梯形状,且散热网罩4的外壁上设置有多组散热孔,增强了装置的散热效果,使装置内部保持较为稳定的温度,保证了装置的正常运行。

具体的,气体分配腔室8为圆柱形腔室,且气体分配腔室8的底部设置有多组送气孔,提高了臭氧的扩散速度,防止管道堵塞的现象发生,并且在装置内设置有两组,提高了了装置的杀菌消毒效率。

具体的,防护网罩10横截面为梯形状,且防护网罩10为铝箔玻纤布耐高温防护罩,增强了装置的安全性,铝箔玻纤布具有良好的耐高温特性,防止装置在加热过程中由于误触造成烫伤。

具体的,柜门9与柜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胶垫,增强了装置的密闭性,防止空气的进入造成污染。

具体的,气体分配腔室8的表层设置有gore-tex防护膜,gore-tex膜具有防水、透风的效果,防止水渍通过送气孔滴入气体分配腔室8,造成装置损坏。

具体使用方法与作用:

使用该装置时,将待消毒物品放置到消毒仓19内,关闭柜门9,通过气泵开关14与臭氧开关16控制气泵7与臭氧发生器3的运行,气泵开关14与臭氧指示灯15可显示气泵7与臭氧发生器3的运行状态,气泵7将空气抽入,经过高效过滤器6过滤,将空气中的杂质及颗粒物过滤,防止气体从气泵7出来后集中在臭氧发生器3的电极板上,会大大降低臭氧的产生,从而降低杀菌消毒的效率,臭氧发生器3将产生的臭氧通过硅胶软管2输送到气体分配腔室8内,气体分配腔室8内充满后通过底部的送气孔输送至消毒仓19内进行消毒,加热管5运行产生高温也能杀死一部分的细菌与病毒,大大提高了装置杀菌消毒效率,防护网罩10的设置避免了由于误触造成意外烫伤的现象,通过电压表12可实时观察装置电压,了解装置的运行状况,定时器17的设置增强了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可实现装置自动关闭,减少人力投入,观察窗18可实时观察消毒仓19内部的消毒状况,散热网罩4的设置增强了装置的散热效果,使装置内部保持较为稳定的温度,保证了装置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该一种医用臭氧消毒柜装置,通过气体分配腔室为圆柱形腔室,且气体分配腔室的底部设置有多组送气孔的设置,提高了臭氧的扩散速度,防止管道堵塞的现象发生,并且在装置内设置有两组,提高了了装置的杀菌消毒效率;通过柜门与柜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胶垫的设置,增强了装置的密闭性,提高了装置的杀菌消毒效率;通过分配腔室的表层设置有gore-tex防护膜的设置,gore-tex膜具有防水、透风的效果,防止水渍通过送气孔滴入气体分配腔室,造成装置损坏;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具有不易出现管道堵塞现象,臭氧产生效率高,杀菌消毒效率高,密闭性好,体积小巧,方便移动,实用性强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