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睡眠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92078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机械睡眠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机械睡眠仪。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机械睡眠仪通常采用的是ac(交流)罩极电机,无法实现全球电压供电,如:110v的机器就只能在110v市电国家使用,如只能在美国使用,如果在中国220v电压的国家即会烧机;另外罩极电机存在寿命短的问题,效率低造成耗电的问题。

机械睡眠仪的电机的转速通常只有两个档或特定转速的多个档,造成客户使用反馈声音不够大,且大小相对固定,无法满足不同用户对声音大小的需求;非常多的用户反馈此类产品的声音过小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机械睡眠仪。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机械睡眠仪,包括壳体、电机、扇叶以及无级开关;

所述电机和扇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扇叶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配合,让所述电机带动所述扇叶转动,所述壳体上设有供内部气体向外流通的流通口;

所述无级开关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无级开关包括旋钮,所述旋钮伸出所述壳体外侧,以旋转所述旋钮实现所述电机无极变速。

优选地,所述电机为直流无刷电机。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与所述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扇叶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中壳以及与所述中壳可转动配合的外壳,所述中壳上设有内出风口,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内出风口位置对应的外出风口,所述外壳和所述中壳相对转动时,调节所述内出风口和所述外出风口重叠的开口大小。

优选地,所述中壳包括圆筒状的中框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中框主体一端的端盖,所述中框主体和/或所述端盖上设有所述内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端盖外侧的调节盖、以及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中框主体外的外套盖;

所述中框主体和所述端盖上均设有所述内出风口,所述调节盖上设有与所述端盖上的内出风口位置对应的外出风口,所述外套盖上设有与所述中框主体上的内出风口位置对应的外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无级开关设置在所述端盖上,所述旋钮向外侧伸出所述端盖,所述调节盖绕所述旋钮可转动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中壳和所述外壳之间还设有为能两者之间的转动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

优选地,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端盖外侧上的至少一个导轨或导槽,所述导轨或导槽呈圆弧形,所述导轨或导槽的轴线与所述无级开关的旋转轴线对应;

所述调节盖上设有与所述导轨或导槽配合的第三导向部,以使所述调节盖绕所述无级开关转动;

所述外套盖上设有与所述导轨或导槽配合的第四导向部,以使所述外套盖绕所述中框主体转动;

所述外套盖外侧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中部设有套孔,所述套孔套设在所述无极开关的调节轴外,所述压板与所述端盖周向定位配合,所述旋钮位于所述压板外侧,以在轴向将所述调节盖和压板限位。

实施本发明的机械睡眠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机械睡眠仪通过无级开关控制电机的转速,可以实现无极调速,让电机的转速进行线性调节,进而让产品的声音分贝值有很宽范围的调节,满足不同用户对不同声音分贝值需求,让客户能更好的入睡。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机械睡眠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机械睡眠仪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机械睡眠仪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机械睡眠仪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局部视图a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其他实施例中的导向件分别与中壳、外壳配合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机械睡眠仪包括壳体1、电机2、扇叶3以及无级开关4、主板5等。电机2、扇叶3、主板5设置在壳体1内,扇叶3与电机2的输出轴配合,让电机2带动扇叶3转动。

壳体1上设有供内部气体向外流通的流通口,在扇叶3转动时,气体通过流通口流动可以产生声音,促进用户入睡。

无级开关4设置在壳体1上,并与电机2电性连接,无级开关4包括旋钮41,旋钮41伸出壳体1外侧,以旋转旋钮41实现电机2无极变速。无级开关4、电机2等电子元件与主板5电性连接,由主板5处理信号,并控制电机2转动以及其他元器件的工作。

通过无级开关4控制电机2的转速,可以实现无极调速,让电机2的转速进行线性调节,进而让产品的声音分贝值有很宽范围的调节,满足不同用户对不同声音分贝值需求,让客户能更好的入睡。

优选地,电机2为直流无刷电机,采用直流无刷电机,可以实现全球任何国家电压对其供电,另外,直流无刷电机的寿命长,解决了同类产品寿命短的问题。

进一步地,壳体1上还设有电源接口6,电源接口6与电机2电性连接。电源接口6可以外接适配器,让适配器对外部的电压、电流进行转换后再对其充电,进而能适用不同的供电电压,提升产品在不同国家之间的通用性。在特定的输入电压、电流情况下,也可直接向电源接口6供电。

扇叶3设置在电机2的输出轴上,不用通过其他的部件传动,提升了输出效率,也节省了内部空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睡眠仪还包括供电机2安装的支架7,便于电机2的安装固定,提升运转时的稳定性,也可通过卡槽等机构供电机2安装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包括中壳11以及与中壳11可转动配合的外壳12,中壳11上设有内出风口1111,外壳12上设有与内出风口1111位置对应的外出风口1211,外壳12和中壳11相对转动时,调节内出风口1111和外出风口1211重叠的开口大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出风口1111和外出风口1211分别沿周向不同的方向倾斜,且宽度在倾斜方向渐变,在调节开口大小的时候,还可调节开口的位置,进而调节发出的声音效果。

内出风口1111、外出风口1211连通后形成流通口,在转动时,让气体经过流通口流动产生声音。当中壳11和外壳12相对转动到不同位置时,内出风口1111和外出风口1211重叠的开口大小不同,即流通口的大小不同,可以调节发出的声音的大小。再结合利用无级开关4调节电机2的转速,让出声的大小组合方式更多,满足不同用户对不同声音分贝值需求,让客户能更好的入睡。

中壳11包括圆筒状的中框主体111、以及设置在中框主体111一端的端盖112,中框主体111和端盖112上设有内出风口1111。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只在中框主体111上或端盖112上设置内出风口1111,并在外壳12的对应位置上设置外出风口1211。

优选地,扇叶3的轴线向端盖112设置,让中框主体111罩设在扇叶3外圈,便于内部空间布置。扇叶3转动时,可以带动气体从中框主体111和端盖112上的内出风口1111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分开控制端盖112上和中框主体111上的内出风口1111与外部连通的开口大小,外壳12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端盖112外侧的调节盖121、以及可转动地套设在中框主体111外的外套盖122。

中框主体111和端盖112上均设有内出风口1111,调节盖121上设有与端盖112上的内出风口1111位置对应的外出风口1211,在调节盖121转动时,调节调节盖121上的内出风口1111和端盖112上的外出风口1211重叠的开口大小。外套盖122上设有与中框主体111上的内出风口1111位置对应的外出风口1211,在外套盖122转动时,调节外套盖122上的内出风口1111和中框主体111上的外出风口1211重叠的开口大小。

配合产品端盖112外的调节盖121、以及中框主体111外的外套盖122可实现“排列组合”式声音效果,即端盖112和中框主体111上与外部连通的开口大小可以分别调节,对应形成不同的组合,实现不同的出声音效。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为外壳12不转动,中壳11在外壳12内侧转动,调节与外部连通的开口大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级开关4设置在端盖112上,旋钮41向外侧伸出端盖112,调节盖121绕旋钮41可转动地设置,既方便控制旋钮41,又方便调节盖121转动。

进一步地,为了让转动方向稳定,中壳11和外壳12之间还设有为能两者之间的转动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8。

结合图3至图5所示,导向机构8包括三个导轨或导槽81,导轨或导槽81设置在端盖112外侧上。导轨或导槽81呈圆弧形,导轨或导槽81的轴线与无级开关4的旋转轴线对应,让调节盖121和外套盖122均沿无级开关4的旋转轴线转动。

三个导轨或导槽81沿端盖112的周向间隔排布,让导向更加稳定。优选地,导轨或导槽81靠近端盖112外圈边界,能方便调节盖121和外套盖122与导轨或导槽81转动配合。

调节盖121上设有与导轨或导槽81配合的第三导向部1212,以使调节盖121绕无级开关4转动。外套盖122上设有与导轨或导槽81配合的第四导向部1221,以使外套盖122绕中框主体111转动。

外套盖122外侧设有压板123,压板123中部设有套孔,套孔套设在无极开关4的调节轴外,压板123与端盖122周向定位配合,旋钮41位于压板123外侧,以在轴向将调节盖121和压板123限位。

在其他实施例中,导轨或导槽81的数量也可为一个或沿周向间隔设置其他数量。导轨或导槽81也可为圆形,在整圈上都能导向。当导轨或导槽81在周向分段设置时,导轨或导槽81的长度可以限定周向转动的范围。

如图6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向机构8也可包括设置在端盖112外侧上的导向件82,导向件82上设有分别与第三导向部1212、第四导向部1221转动配合的第一导向部811、第二导向部812。

第一导向部811位于与端盖112相对一侧,第二导向部812位于与端盖112相背一侧,第一导向部811、第二导向部812分别位于两相对侧,可以便于调节盖121和外套盖122分别从两侧和导向件82组装。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向部811、第二导向部812也可位于导向件82的内圈、外圈等位置,能与调节盖121和外套盖122组装配合,并能进行导向即可。

通常,壳体1还包括底座,位于睡眠仪底部进行支撑。

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